CPU廠家有英特爾和AMD,而大家都知道這兩個廠家的CPU都各有優勢。現在的說法是遊戲方面AMD更強,而生產力方面仍然是多核多線程的英特爾更強。生產力方面多核心多線程高主頻,這本身就是答案,AMD在這方面確實不怎麼樣,只有R9才能站出來跟英特爾的CPU相比。遊戲方面現在都說AMD好,也是因爲之前AMD隨意組裝弄出個大三緩,還有zen5新架構讓消費者眼前一亮。今天我就主要說一說,前幾年還在推12代英特爾對amd無人問津,但爲什麼這幾年反而吹起12代酷睿的競標產品。
22年的英特爾擠了一管牙膏,讓12代i3遊戲性能可以和10代i9相比,這是酷睿十幾年的產品從未有過的事情,在加上AMD以前確實不給力,讓人們對他始終有偏見,人心中的偏見始終是座大山,AMD早幾年實力就是碾壓形勢,現在還有很多人對amd的能力還是有很大偏見。
現在進入今天的正題,不管amd還是英特爾都是可以選擇的,而且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大展神威。intel是以多核心多線程爲主,還有一個比較大的二級緩存(amd的是三級緩存),在生產力方面多核多線程發揮出非常強的實力,而且在高端型號可以吧睿頻拉到很高的程度,就是13、14代出現問題導致沒法提高電壓,不然容易爆雷(爆雷後就像陽痿一樣不要覺得只是電壓高了,爆雷了電壓低了頻率就上不去,電壓上去就更容易二次爆雷,電壓再高可能會爆核心,很多人還不知道爆雷是怎樣的效果,就是頻率上不去)14900ks官方就是6.2ghz最早也有人超到6.4過測,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有些遊戲AMD幀數更高,有的是intel更高。網上主流競技遊戲分爲兩類,第一類是封閉環境較少互動類,比如cs2、瓦羅蘭特、lol,這類遊戲在遊戲開始前就會把遊戲畫面、場景材質、物品材質和地圖信息緩存在顯卡顯存當中,遊戲引擎文件暫存在內存中,然後聽取CPU的號召進行調度,相當於創造一個盒子,玩家都在裏面玩。這類遊戲就會極度依賴cpu的單核性能和三級緩存容量,單核越強和三緩越大那調度速度就越快幀數就越高。這種遊戲就是AMD的強項。
第二類是沙盒遊戲、互動多的一類,比如pubg、逃離塔科夫、戰地系列,這類遊戲在遊戲開始前僅將所需的互動文件暫存在內存,顯卡僅加載貼圖素材,所有的地圖文件都暫存在固態硬盤中,由CPU發號施令隨時取用。CPU發出指令,內存確認交互信息(破壞載具、破壞牆體、收刮物資等)然後纔會去固態硬盤裏尋找互動素材給顯卡,相當於遊戲內的互動素材都是及時生成的,玩家往哪裏移動就往哪裏生成,僅保留玩家可以看到和觸碰到的範圍,從而刪除多餘內容提升電腦性能。這樣做會極大依賴內存的頻率和低時序。這是intel平臺的強項(高頻內存不分頻)
由於各個廠家的優化方式不一樣,也導致有些遊戲英特爾更強,有些遊戲AMD更強。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玩的遊戲種類來選擇平臺。點點贊評論一下,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電一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