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終於正式發佈了代號Battlemage的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距離第一代銳炫A系列上市已經過去了2年9個月的時間,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首發銳炫B580、B570兩款顯卡。今天我就來聊一款B570顯卡,即來自intel核心合作伙伴藍戟GUNNIR的intel Arc B570 Photon 10GB(以下簡稱藍戟B570 Photon 10GB)。下圖爲白色主題主機(酷睿i7-14700KF+Z790)裝機效果圖,實際測試搭載的是酷睿Ultra 7 265K+Z890主機。
目前市面上藍戟發售的B570顯卡包括三個系列,即Photon(光系列)、Index(源系列) 和新增的Tri系列,Flux(影系列)暫時還未上架。FLUX(影)定位高端,PHOTON(光)定位中端,INDEX(源)定位入門,新推出的Tri系列定位是介於Photon、Index系列之間。在同一芯片系列下,藍戟不同系列的差異除了性能方面外,更多的是外觀和散熱上的區別。
這次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外包裝設計上進行了變動,一是配色由前代的藍白黑變爲了現在的藍紫黑,兩段式配色看起來辨識度很高;二是代表系列的PHOTON字樣沒有設計在正面位置,而是設計在了頂部和正面上方的位置;三是包裝盒變爲了抽拉式設計來方便拆裝。四是描述的文字從“HIGH PERFORMANCE GRAPHICS”變爲了現在的“PLAY .CREATE ·GENERATE”。我們甚至可以說藍戟爲新品的外包裝進行了全新設計,以此來跟一代顯卡做出區分。
抽出包裝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藍戟全新磁吸式金屬銘牌,吸力比較大,可以吸附在機箱或是冰箱上。這個金屬銘牌繪製的圖案包含藍戟GUNNIR品牌 logo、太陽圖案,以及“Photon”、“EXPLORE FRONTIERS”字樣,與藍戟B570 Photon 10GB所在的Photon(光系列)保持了一致。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顯卡設計方面是否有變動。
藍戟B570 Photon 10G有白色款和黑色款供選擇,我因爲會搭建白色主題主機,所以這裏選擇的是白色款。藍戟B570 Photon 10G尺寸方面變動不大, 體積爲300×118×52毫米(不含擋板),仍舊沿用了NEO美學設計,保持了簡約美觀的特性。自帶的風扇數量仍舊是3把,風扇均採用11扇葉設計。風扇看似沒什麼變動,實際上採用了全新的幽刃散熱設計,帶來的變化就是提升了26%的風壓以及降低了11%的噪音,兼顧低噪音與高效散熱表現。
透過藍戟B570 Photon 10GB頂部,我們可以看到散熱器內部的散熱鰭片,開孔面積不算小。左下角位置印有intel ARC字樣,字體應該採用經典藍色配色,右側位置則是印有“EXPLORE FRONTIERS”和“光”字樣。
藍戟B570 PhotoN 10GB供電接口採用了傳統單一8PIN設計,供電相數是8相+4相,可以滿足顯卡超頻的供電需求。一些還在用着非ATX3.0或是ATX3.1電源的大功率電源用戶,升級藍戟B570 Photon 10GB後也就無需更換電源。
藍戟B570 Photon 10GB保留了有藍戟logo的LED顯示屏設計,設計方面有所變動,不再是內嵌集成式設計,看起來有四顆螺絲固定的顯示屏可以自行拆解。顯示屏在通電開機後就會亮起藍戟logo圖案,顯示屏由藍戟自研燈控芯片Blues控制,而且支持呼吸燈模式的狀態指示燈,顯卡正常運行的狀態下會顯示藍色燈效,出現問題時則會變爲紅色燈效。
下圖是顯卡正常通電運行時顯示屏的效果圖,與右側的文字“光”很搭配。直觀上的感覺是藍戟B570 Photon 10GB這個顯示屏的清晰度提升很多,當然如果能更換爲支持自定義顯示內容的屏幕會更好。
藍戟B570 Photon 10GB沿用了5根6mm鍍鎳散熱管搭配高密度散熱鰭片設計,通過五根鍍鎳散熱管與散熱鰭片緊密貼合來進一步提升散熱傳導效率,從而爲顯存、電感、MOS管等不同元件提供良好的散熱性能。藍戟B570 Photon 10GB的散熱設計在2K價位內顯卡中屬於比較突出的一款顯卡。
藍戟B570 Photon 10GB採用了金屬背板設計,金屬背板的實用性就是避免顯卡自身重量導致PCB變形,同時又能搭配輔助提升顯卡的散熱效果。藍戟B570 Photon 10GB這次在背板設計上的變動很大,一是圖案更加花哨,相當於將金屬銘牌的圖案搬到了背板上,讓背板看起來不再那麼單調,;二是尾部加入了散熱格柵設計。
散熱格柵的設計更有利於內部空氣流動,開孔面積還行,如果能全部連在一起改爲全鏤空設計的話,自然可以進一步提升散熱性能。
視頻輸出接口的部分仍舊是三個DP 2.1接口一個HDMI 2.1a接口,其中第二個DP接口規格爲UHBR 13.5。顯卡擋板沿用了特色的鏤空Logo設計來提升散熱,要說有變化的地方就是加入了立體點陣圖案設計。
接下來再來看看藍戟B570 Photo 10GB的硬件參數。藍戟B570 Photon 10GB配備18個Xe2核心、18個光追單元、144個XMX引擎,INT8算力性能203 TOPS。藍戟B570 Photo 10GB搭載的是160-bit位寬的GDDR6顯存,顯存帶寬爲380GB/s,支持Resizable BAR、支持光追。藍戟B570 Photo 10GB默認基礎頻率爲2690MHz,高於公版的2500MHz,功耗也提升到了186W。
下面我們來直接進行裝機測試。測試前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intel平臺的話,建議使用intel十代及以上的CPU和intel 400系列及以上的主板;如果是AMD平臺的話,建議搭配AMD 3000系列以上的CPU和500系列以上的主板。推薦的系統是UEFI引導模式的Win10及以上系統(WIN10系統版本號建議21H2及以上),同時需要在主板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功能來提高PCI Express總線訪問GPU顯存效率。
對於一些原來搭配NVIDIA顯卡和AMD顯卡使用的系統,建議刪除對應的驅動來避免出現一些問題,僅保留英特爾官方顯卡驅動程序。此次的英特爾官方顯卡驅動在界面和功能上做了調整,主要功能包含了顯卡性能調整(超頻)、固件升級、驅動程序更新管理。
下面我在顯卡默認模式下對顯卡做一些性能測試、遊戲測試以及生產力相關的測試。
搭配幾款軟件進行一些基準測試。
先來看看3DMARK軟件下的測試結果。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3DMARK Xess 1.3.1 Ultra Performance (3.0x)下的測試結果如下, XeSS Off對應的結果爲28.60 FPS,Xess Onf對應的結果爲95.02 FPS;在Xess 1.3.1 Balanced (2.0x)模式下, XeSS Off對應的結果爲28.60 FPS, XeSS On對應的結果爲69.53FPS;在Xess 1.3.1 Quality (1.7x)下,XeSS Off對應的結果爲28.66 FPS, XeSS On對應的結果爲57.87FPS 。
藍戟B570 Photo 10GB在3DMark Port Royal下的得分爲6755,對應顯卡測試的平均幀率爲31.28 fps。
藍戟B570 Photo 10GB在3DMark Steel Nomad下的得分爲2668,平均幀率爲26.68fps;在Speed Way下的得分爲1954,對應顯卡測試的平均幀率爲19.54 fps。
藍戟B570 Photo 10GB在Time Spy下的得分爲13375,其中顯卡得分爲12747;在Time Spy Extreme下的得分爲6590,其中顯卡得分爲6080。
藍戟B570 Photo 10GB在Fire Strike下的分數爲28977,顯卡得分爲30595;在Fire Strike Extreme下的分數爲12904,顯卡得分爲13041;在Fire Strike Ultra下的分數爲6779,顯卡得分爲6540。
Geekbench 6提供了GPU相關的基準測試,包括了OpenCL和Vulkan,用來分別對並行計算\通用計算任務以及對遊戲、3D渲染等圖形密集型任務進行基準測試。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OpenCL下的測試結果爲85433,在Vulkan下的測試結果爲98216。
GFXBench常見用於移動平臺,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等設備的圖形性能測試,不過它也支持PC端圖形性能測試。我這裏選擇了OpenGL和DirectX 12分別進行測試。OpenGL下選擇了高水平測試和特殊測試,測試的項目很多,可以自行參考測試結果。
DirectX 12下也是直接選擇了高水平測試,測試內容相對少很多。
整機性能方面,我這裏搭配PCAMARK10 Extended進行了測試。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PCMark 10 Extended下的得分爲11135,其中游戲得分爲24694,顯卡得分爲31284。
生產力相關的內容 ,我這裏搭配了Blender和UL Procyon軟件進行測試。
Blender是一款專業的三維渲染軟件,自帶的Benchmark軟件會自動渲染測試monster/junkshop/classroom共三個場景並提供對應的測試結果供用戶參考。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Blender Benchmark下的測試結果分別如下,monster對應的測試結果爲684.918774,junkshop對應的測試結果爲345.952732,classroom對應的測試結果355.581748。
UL Procyon測試的內容比較多,整體花費的時間也最長。先來看看開啓GPU加速下的Video Editing Benchmark測試結果,藍戟B570 Photon 10GB得分爲25375,其中Export H.264 (YouTube1080p Full HD) 1/2 (GPU Accelerated)得分爲45.6,Export H.265 (4K UHD) 1/2(GPU Accelerated)得分爲92.8。
在Al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的Intel OpenVINO功能下,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GPU Float 32下的得分爲781,在integer下的得分爲2439,在Float 16下的得分爲1762。
在Al l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功能測試中,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Stable Diffusion 1.5(INT8)下的得分爲7112,圖片生成速度爲4.393 s/image,平均UNET速度爲11.572 it/s;在Stable Diffusion XL(FP16)下的得分爲1330,圖片生成速度爲28.190 s/image;在Stable Diffusion 1.5(FP16)下的得分爲1164,圖片生成速度爲5.368 s/image。
在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功能下,藍戟B570 Photo 10GB在PHI 3.5下的得分爲2540,Average TTFT爲0.32s,Average OTS爲80.71 tokens/s;在MISTRAL 7B下的得分爲2453,Average TTFT爲0.45s,Average OTS爲 59.94 tokens/s;在LLAMA 3.1下的得分爲2290,Average TTFT爲 0.45s,Average OTS爲 57.95 tokens/s。
遊戲測試的部分,我這裏主要選擇了一些內置Benchmark的遊戲,分別在1080P和2K分辨率進行測試,部分遊戲有支持XeSS,但暫時沒有支持XeSS2的遊戲,目前市面上已經支持XeSS 2的遊戲有《F1 24》。相較於XeSS,這次的XeSS 2不僅僅是對Super Resolution進行了優化提升,還引入了 Frame Generation(幀生成)和 Low Latency(低延遲)兩大新功能。另外Xe2架構使用了新一代的RTU光線追蹤單元,不僅是單個單元的吞吐量翻倍,而且第二代XMX引擎還可以實現AI補幀,從而可以進一步提升畫質。就實際測試結果而言,2K分辨率+高畫質下,藍戟B570 Photon 10GB基本能夠實現大多數遊戲的流暢運行,另外B570 顯卡已經支持最新的DirectX 12 Ultimate,基本不用擔心遊戲兼容性的問題。
接下來聊聊藍戟B570 Photon 10GB壓力測試的部分。
如果是僅僅搭配Furmark 2.3.0在2K分辨率進行壓力測試,那麼GPU clock對應的頻率是額定的2650MHz,功率也達到了最大的186 W。在十分鐘的壓力測試過程中,頻率一直很穩定,沒有什麼太大的波動,此時溫度也只是到了64攝氏度(暖氣房間24攝氏度),散熱性能表現良好。
但如果是搭配AIDA64和Furmark 2.3.0對藍戟B570 Photo 10GB進行雙烤,此過程中藍戟B570 Photo 10GB功率會有所降低,來到了170瓦左右,而GPU Clock則是提升到了2700MHz,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散熱方面的表現仍舊比較穩定。
對於超頻的部分,可以自己嘗試通過官方驅動進行調節,畢竟能帶來性能上的提升。不過需要留意的部分就是,不要盲目的爲了追求高頻、追求性能而導致電壓參數設置過高。
就以上的體驗而言,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藍戟B570 Photon 10GB在Stable Diffusion中的表現,因爲它能完整的把三個測試跑完而不會出現報錯,要知道我用RTX4070 Super和RTX4070 Ti Super都無法正常跑完三個測試,可見B570在AI相關測試上的表現要更加穩定。
從實際的遊戲性能表現來看,藍戟B570 Photon 10GB就是定位2K遊戲的一款顯卡,結合價格方面的優勢,多少會對RTX4060顯卡造成一定的衝擊。不過目前B570、B580顯卡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在支持XeSS2的遊戲太少,需要不斷聯合更多的遊戲廠家來推出支持XeSS2的遊戲,最主要的是能讓已經上市的遊戲更過軟件更新來支持XeSS2。
散熱方面也不用擔心,搭載升級款3風扇以及五熱管的藍戟B570 Photon 10GB能夠保證在高負載下的穩定散熱,可以爲用戶提供低噪音的使用環境。
最後附上測試主機的主要硬件配置。
CPU是酷睿Ultra 7 265K,它與i7-14700K(F)設計保持一致,採用了8個性能核+12個能效核設計,區別在於酷睿Ultra 7 265K不支持超線程,所以線程數是20,基礎功耗依舊爲125W,最大睿頻功耗爲250W。性能核和能效核的最高睿頻分別是5.5GHz和4.6GHz,性能核比i7-14700K(F)下降了0.1GHz,能效核則是提升了0.3 GHz。此外酷睿Ultra 7 265K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分別是36MB和30MB, 二級緩存相比於i7-14700K(F)提升了8MB,三級緩存則是降低了3MB。
主板是技嘉旗艦主板超級雕Z890 AORUS MASTER,堆料足、性能強、功能豐富,18相(110A)+1相(40A)+2相(80A)相供電可以滿足旗艦處理器酷睿Ultra 9 285K超頻後以及內存超頻後的穩定供電需求,新一代供電散熱裝甲和堆疊式M.2散熱裝甲設計可以很好的滿足各個供電模塊以及SSD的散熱需求,AI超頻功能讓普通用戶也能體驗到超頻的樂趣。作爲旗艦主板標配的雙雷電4接口,兼容USB 4同時還可以提供充電功能,最高支持40Gbps數據傳輸,搭配擴展塢、外接顯示器等設備可以進一步提升實用性。
內存條是佰維(BIWIN)48G(24G×2)套裝DDR5 6400悟空DX100炫光 RGB燈條(CL32) 星光銀,這款內存條燈光顯示面積巨大,支持20+燈效控制以及8組燈效矩陣,同時支持各大主流主板廠商的燈效控制軟件。佰維48G(24G×2)套裝DDR5 6400悟空DX100採用的是3GB 海力士M-Die,對應時序爲32-39-39-102。
散熱器搭配的是360水冷美商海盜船H150i Elite LCD,設計上的亮點,一是自帶LCD屏,水冷頭頂部中央位置的圓形屏幕所採用的是IPS材質的2.1英寸LCD屏,分辨率達到了480*480,清晰度比較高。二是採用模塊化設計的水冷頭。三是RGB冷頭內置24顆可獨立尋址的RGB LED燈珠,燈光效果比較出色。
iCUE H150i Elite LCD版自帶3個12釐米ML RGB ELITE磁懸浮軸承風扇,具備靜音、壽命長的特性,搭配AirGuide技術來讓氣流更加集中。每個風扇都裝有8顆RGB LED燈珠,風扇轉速範圍爲480~2400RPM,最大風量爲75CFM。
電源是安鈦克80PLUS金牌認證的ATX3.0全模組電源NE1300GM,提供了10年質保服務。安鈦克NE1300GM採用的是全橋LLP諧振+主動式PFC+DC to DC+同步整流設計,除了銅片式變壓器、無導線輸出模塊以及日系雙電容組設計,全日系電解電容的加入爲穩定輸出、耐用性提供了保證,50%負載條件下的轉換效率達到了白金電源要求,不用擔心更換顯卡、超頻後以及添加其他硬件後的供電問題。
機箱是安鈦克FLUX,設計上的亮點一是前面板四周加入了木材設計;二是自帶5把無光風扇,即前置3把12釐米風扇、後置1把14釐米風扇以及底部1把12釐米反向風扇,基本不用再去另外購買風扇安裝,搭配自行安裝的1把反向風扇和冷排自帶的3把風扇,整個機箱內部是9把風扇,散熱性能方面更有保證,也不用擔心SSD、內存條超頻後的散熱問題。
三是安鈦克FLUX機箱支持背插主板,加上模塊化設計、更大更自由的安裝空間以及四百元不到的價格,在同類型機箱中會更有吸引力。主板安裝位左側、上方和下方有很多開孔,就是給背插主板預留的,搭配三組魔鬼氈、理線槽以及理線配件可以更容易梳理線材並提升美觀度。另外側面底部金屬面板採用全鏤空設計來搭配風扇提升空氣流動。
安鈦克FLUX機箱可以滿足用戶想要實現雙冷排安裝、三明治冷排安裝、背插主板安裝的需求,自帶的無燈風扇也更適合不喜歡燈光的用戶。
以上就是此次體驗的內容,希望能給打算升級顯卡或是更換顯卡的用戶一些實用性的參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