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北朝《食珍錄》
虞宗的《食珍錄》記載有六朝帝王貴族家中最珍貴的烹飪各物。例如 “煬帝御廚用九牙盤食”,“謝傳有湯法”,“韓約能作櫻桃,其色不變”,“金陵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等等。
二、北宋《清異錄》
北宋陶谷採集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寫的一部隨筆集。書中記載隋代的《謝諷食經》、唐代韋巨源的《燒尾食單》,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兩代宮廷與官府筵席唯一較爲齊全的食單。
三、隋代《食經》
謝諷著的《食經》記載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約五十種。包括以動物原料爲主製成的菜餚,如“飛孿膾”、“剔縷雞”、“剪雲斫魚羹”、“千金碎香餅”、“乾炙滿天星含漿餅”、“撮高巧裝壇樣餅”等。
四、宋代《本心齋食譜》
全書記載蔬菜類名標目二十品類,每類後面都附有簡括讚語十六字。如“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類似歌訣,容易背誦,所以就便於普及。
五、《山家清供》
南宋時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詩中 “山家蒸慄暖,野飯射麋新” 的山家、野飯。全書二卷共104種食單。記述以素食爲主,少量的葷菜。用料平常,但烹飪方法奇妙。書中有很多中草藥加工制配的食療飲饌。
六、元代《飲膳正要》
蒙古族人忽思慧所著的一部融合蒙漢兩族飲食文化的古代食療專著之一,除闡述烹調方法外,更注重其性味與補益作用。全書將蒙漢飲饌並蓄,以漢字刊行。
七、元代《飲食須知》
生於南宋的賈銘,卒於明初,歷經三代106歲。朱元璋對其飲食養生之道很感興趣,隨後此書呈進御覽。本書重視養生,讓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要注重飲食調配。
八、元代《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無錫人倪瓚是一位美食家,也是畫家。本書是一部反映元代水鄉無錫地方飲食的烹飪專著。書中彙集飲食五十多種, “燒鵝”在《隨園食單》和日本羽倉則《養小錄》中收錄。蘇式名菜“芙蓉蟹鬥” 是“蜜釀蝤蛑”的改良升級版。
九、明朝《易牙遺意》
元明之際的韓奕撰著飲食專書,託名齊桓公時的名廚易牙,實意是仿古食經之作。全書分爲脯、蔬菜、糕餌、湯餅等十二類150多種。此書菜餚濃淡適宜製法簡明,收錄了一些比較特殊的菜點,如“火肉”即火腿的熏製法就別具特色。其中“食藥類”收錄13種食藥的製法。
十、清朝《隨園食單》
清代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的一部烹飪著作,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漢民族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詳細記述了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漢族飲食名著,被譽爲中國古代經典《食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