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給老弟裝了臺高配遊戲主機,13700KF+4070ti super的配置,可以4K暢玩各種3A大作了。
裝完隔天來我家驗貨的時候玩了下黑猴,非常滿意,開心的抱走了。
最近COD21上線了,作爲一名 “使奴”當然是閉眼買了,不過被微軟收購之後的COD進了XGP,488的價格充個會員就可以玩到,還有488的暗黑4、地平線5這當然閉眼衝了,我也邀上老弟一起聯機玩。
結果他不行了……堅持不了10分鐘,進去一甩鏡頭就頭暈想吐。
這種情況還真的棘手,屬於天生體質不行了吧,就像飛行員,有些人天生就當不了。
玩3A沒有太大的不適感是因爲視角變化慢,有較好的流暢度,而到了視角變化飛快的FPS競技遊戲那是天差地別的,偏偏COD對硬件要求還略較高,4K分辨率下幀率偏低。
當然作爲FPS遊戲老司機,我還是有一點辦法的,總的來說解決得辦法有下面幾個:
1. 降低畫質,降分辨率,提高刷新率,來減少畫面的卡頓拖影感,可以有一定的緩解。
2. 減小屏幕尺寸,可以坐遠一點用手柄玩或者用小尺寸顯示器,畫面沒有充滿視野的情況下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大的不適感。
3. 多玩多適應一段時間,習慣之後就會有較好的改善。
我還和他介紹了我以前在宿舍玩了2000+小時COD4/6多人聯機的經歷,那時候也是個FPS遊戲新手,用的是一臺19寸60Hz的渣渣顯示器,拖影還特別嚴重,那時候也沒有電競顯示器可選,都是這樣的辦公顯示器。
一開始有一點暈3D,後來玩久了也不暈了,到現在我已經是個超級重口味的影音玩家了,高刷高色域高亮大尺寸都想要,想買49寸OLED屏……
最後老弟一合計覺得買一臺小尺寸高刷屏專門用來玩FPS遊戲這個方案也不錯,買來先適應適應,反正也不貴。
顯示器我也十分了解,電競小屏我個人一直比較推薦科睿X41,今年看了下有升級版了,刷新率升級到了200hz,還加上了HDR400,性價確實比高,非常適合遊戲黨,用來玩電競尤其是FPS遊戲很合適,對於學生黨來說也屬於當下超高性價比滿配電競屏了。
我自己也沒體驗過200Hz的流暢度,這兩天幫老弟開箱驗貨順便體驗了一下。
這裏分享一下評測體驗,給大家選購做個參考。
參數配置
顯示器參數如下:
產品尺寸:24英寸
產品型號:科睿X41升級版
面板類型: FAST IPS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200Hz
響應時間:GTG 1ms
色域:95% DCI-P3 /100% sRGB
接口配置:HDMI2.0*2+DP1.4*1+Audio*1
HDR標準: HDR 400
支架調節:前傾後仰-5±2°~20±2°;調節高度:100±5mm;垂直旋轉:-90° ±2°~﹢90° ±2°
各方面參數都不錯,HDR400+200Hz高刷高亮度,還自帶旋轉升降支架,基本上是這個檔位的滿配水平了。
開箱與外觀設計
下面來看看外觀和設計。
顯示器入手的第一件事,看看是不是完美屏,有無暗點和亮點,1080P分辨率的屏幕還是比較穩的,很少有壞點的情況,細看完全沒問題。
正面採用了黑色三面超窄邊框設計,超窄邊框視覺效果還不錯,也適合多屏桌面。
這款顯示器非常有辨識度,是科睿的黑洞電競系列設計。
背後視角來看就是個黑洞的形狀,大面積的黑帶上紅色點綴外加黑洞的外形有着很科幻的即視感。
與旋轉結構件完美結合,整體風格簡約時尚。
支持VESA壁掛,75mm孔距,還提供了延長杆配件,上支架非常友好。
人體工學底座配置非常不錯,在這個級別和價位屬於高配了,支持前傾後仰:-5±2°~20±2°;調節高度:100±5mm;垂直旋轉:-90° ±2°~ ﹢90° ±2°
調整起來可以適配各種坐姿,適用於遊戲、編程、看電影等長時間使用的場景,減少頸椎負荷,緩解肩頸肌肉疲勞,如今可以說是剛需了。
顯示接口給到了2×HDMI 2.0與1×DP1.4,對於1080P高刷的傳輸需求來說200Hz也完全夠,用不上HDMI2.1和DP2.0,給的接口剛剛好。
除了連接電腦外,還可以加上Switch/PS5遊戲機來組建桌面遊戲平臺,宿舍1m左右的小桌面擠一擠也能全放下。
按鍵在機身底部右側,五個按鈕,開關機按鈕形狀不一樣,不同的觸感適合盲操。
OSD菜單功能豐富,遊戲準星這類是科睿電競顯示器系列的標配了,還支持HDR400、Freesync Premium和計時器,準星是經常用的功能,HDR和Freesync Premium也是常開選項提升比較大,計時器倒是用的很少聊勝於無。
場景模式給到了標準、FPS、RPG、RCG、電影、護眼、電子書等,可以一鍵適配不用的用途,學生黨比較適用,日常玩遊戲看電影看文檔等不同用途的時候可以切換適配一下,提升體驗。
屏幕素質
再來看看屏幕素質。
使用攝影玩家必備的校色儀測試。
省流一張圖搞定。
實測參數比官方參數還略好一點,平均亮度355cd/㎡,色域100%的sRGB,96%的DCI-P3,△E=1.19的色彩精度,水準都挺高的,這個參數都已經是個標準的攝影修圖影視級的顯示器了,日常辦工遊戲看電影都可以受益。
實測光譜測試如上,藍色波峯在446nm,在硬件護眼屏的範疇,同時藍光區間的強度沒有高出其他波段太多,三色覆蓋比較均衡,紅色略多一點,上面的色域測試結果也是佐證,不錯的表現。
遊戲性能體驗
高刷是電競顯示器的主要性能了。
小飛碟測試可以穩穩的200fps。
配合FAST IPS 屏幕的GTG 1ms超快響應時間,5X慢速拍攝下也基本無可見殘影,殘影也是導致遊戲體驗下降感覺晃動的一大原因,這個表現是可輕鬆搞定 FPS遊戲的對高刷性能要求的。
另外開啓Freesync Premium配合顯卡的Free Sync技術可以完美解決垂直同步、刷新率限制帶來的遊戲畫面撕裂、卡頓、延遲等問題。
5X慢速拍攝下200Hz對比60Hz的刷新率也是天壤之別,200Hz確實是無可挑剔的表現,感官上其實是非常接近真實世界流暢度的。
上機玩了會兒COD,24寸確實有當年在宿舍玩遊戲的感覺,畫面更近更緊湊,像COD這種需要時不時看左上小地圖的情況就很方便,眼睛的餘光就可以監控到了,不用抬頭看,屏幕的信息密集度更高,不會忽略細節。
個人感覺操控的精準度也有一定提升,配合一個不錯的電競鼠標手眼協調性要比大屏更好很多,指哪打哪。
玩各種3A遊戲也有不錯的體驗,HDR400的畫面對比度更高,質感更好,人物環境細節的展現也更好一些。分辨率從4K降低到1080P之後同配置的3A也能跑到100幀+的電競級幀率,對配置的需求大大下降了。不過這種3A遊戲100+的流暢體驗一但享受到再回到60Hz的話確實難以釋懷……
總結
總的來說,科睿新版X41顯示器屬於低價高配的典範了,雙十一500元的價格就能入手HDR400、200Hz、升降支架、廣色域的高水準顯示器,對比上一代加量還降價了,總體還是非常值的。
24寸的尺寸非常適合FPS遊戲,1m左右的距離整個屏幕都在視覺中心點,邊角快速變化的細節也能盡收眼底,24寸也是很多職業電競玩家的偏好尺寸,專注玩FPS電競遊戲的話選它現階段幾乎就是頂配了。
1080P的分辨率不太喫配置,大部分遊戲無論網遊還是3A都能跑到100幀以上的高幀數,可以充分體驗到200Hz刷新率下的絲滑新世界,色彩等各方面素質也同樣優秀,尤其適合宿舍學生黨以及FPS遊戲入門玩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