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Y評獎標準不明確是TGA現在最大的困境
TGA雖然制定了一套參賽標準與評審方式,但在這套規則下並沒有明確評審的具體標準。TGA大概是想通過設立大量細緻劃分的獎項,儘可能的對那些在業界的某些領域有突出貢獻和創新的作品進行褒獎,如最佳藝術獎、最佳持續製作獎、最佳敘事獎,最佳音樂等,這些獎項設立都還無可厚非,至少通過這些獎項的名字,我們就能判斷出其評定標準的方向。
然而最重要的獎項,年度最佳遊戲獎的評選則出現了問題。這個獎項究竟是看重敘事和劇情,還是藝術性和創意,亦或是全球銷量和熱度,又或者是綜合考慮,以上這些TGA並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許TGA也不清楚該以何種標準來判斷,只是爲了評獎而評獎,甚至沒有投票透明公開化。
就是因爲這個黑箱不透明制度的存在,導致網絡上開始先射箭後畫靶一樣,開始分析這些遊戲獲得年度的條件。而其實就如上文所說一樣,這完全是倒果爲因的產物。
1.TGA看重創新
這是互聯網上傳的最多的謠言。
如果說單論創新2020年的《半條命:Alyx》爲什麼連進TGA的年度提名都沒有?
綜合網絡上的評價,這個謠言是出自《戰神4》和《荒野大鏢客2》的哪一年,更多人認爲《戰神4》的一鏡到底和ACT轉型ARPG的成功,這倆條件導致了《戰神4》戰勝了《荒野大鏢客2》奪得年度寶座。然而實際原因真的無從得知,因爲就如同開頭所言年度的評選機制完全黑箱,不能因爲這一年的而反推他的整個評選機制就是如此。
因爲他的反例太多了:15年的《合金裝備V幻痛》和19年的《死亡擱淺》沒有獲獎呢?這兩個不創新嗎?一個在系統驅動設計,或者說沉浸式模擬做到極致,有着教科書式的機制玩法;一個把 “異步聯機”實現有限網絡互動作爲核心展現。要是TGA看重創新,以它爲第一要素,那爲什麼上述幾部作品都與GOTY擦肩而過呢?
創新性在遊戲界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因爲它代表着遊戲的新穎性、獨特性和對於遊戲行業的貢獻。雖然創新性很重要,但它並不是唯一被考慮的因素。其他因素包括遊戲的技術水平、遊戲體驗、故事性、影響力還有內容的呈現形式和表現水平,都可能對最終的評選結果產生影響。而且,遊戲的創新性在不同年份可能會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畢竟你不能保證每年陪審團都那幾個人。因此,儘管創新性在評選年度最佳獎項時通常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最終的評定結果是綜合考慮了多個方面的表現和貢獻。(雖然但是,我還是覺得Alyx值得一個提名)
2.TGA看重媒體評分
因爲TGA的主要評審團成員就是來自於各大評測媒體,什麼IGN,GS,EuroGamer等等,當然也包括各大廠商工作室的行業內製作人員,但從TGA官方在X給的參與人來看,媒體的佔比確實很大。(前幾天主持人Geoff Keighley就“《潛水員戴夫》是否是獨立遊戲”一事表示:“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們尊重由全球120家媒體所組成的評審團來決定其是否獨立。”)
但是,真的如此麼。直接上數據。
2023
就這三年來看,好像確實如此。但如果我們把時鐘的指針倒轉回2019年之前,我們會發現,TGA的GOTY和metacritic的“媒體均分”並無關係。
比如2019的《只狼》就從當年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都年度一哥,甚至從影響力來說,可以叫業界元老的“電子遊戲博物館”《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手中摘得桂冠,這說明什麼?說明陪審團更喜歡《只狼》,可能是把“彈反”作爲核心機制的創新,也可能是粉絲社的東方美學,我不清楚過程,但我看到了結果。
無獨有偶,還有一位憑藉着相對較低的媒體評分在華山論劍中獲得了TGA的GOTY,這也是到現在了都還吵的非常厲害的兩部作品,TGA2018。
還是大表哥2與戰神4,評分分別爲97和94.
而2016,這一年讓許多人,,都被TGA最終決定驚掉下巴。遊戲評獎,特別是TGA,都是評給AAVG或者ARPG的,因爲這兩種類型的受衆羣體相對較大,玩法上限高,容易誕生佳作。而2016這年的GOTY,也有這樣的作品,比如《Inside》,比如《神祕海域4》。
所以這個謠言也是如同我開頭的哪樣,因爲完全的黑箱機制,只能讓互聯網先射箭後畫靶哪樣。
3.TGA不會把年度最佳頒給系列續作
2004年:《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
2005年:《生化危機4》
2006年:《上古卷軸4:湮滅》
2008年:《俠盜獵車手4》
2009年:《神祕海域2:縱橫四海》
2011年:《上古卷軸:天際》
2013年:《俠盜獵車手5》
2015年:《巫師3:狂獵》
2018年:《戰神4》
2020年:《最後生還者2》
4.TGA會給獨立遊戲一個“年度最佳”名額
簡單盤一下最近十年的時間內,TGA提名了多少部獨立遊戲。
第一款是由獨立遊戲工作室Playdead所開發及發行的平臺解謎冒險遊戲《Inside》,在TGA2016被提名GOTY。
第二款獨立遊戲則來到了TGA2018,由加拿大電子遊戲設計師麥迪·索爾森(Maddy Thorson)和諾爾·貝瑞(Noel Berry)【Matt Makes Games】所設計開發的平臺跳躍類遊戲《蔚藍山脈/Celeste》。
在之後我們又來到了2020,這一年由Supergiant Games開發併發行的Roguelike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哈迪斯/Hades》榮獲此殊榮,甚至還在隔壁的BAFTA拿下了年度最佳。
最後,就是備受爭議的TGA2022最佳獨立遊戲,《貓》。
這樣一看,十年TGA,獨立遊戲榮登山巔的連一半都沒到,4/10的比例,所以小編非常好奇,這“TGA年度必有獨立遊戲”又是從哪冒出來的言論呢?這似乎並不是 TGA 的特定規定。在過去的 TGA 中,確實有一些獨立遊戲獲得了GOTY的提名,這表明獨立遊戲也有機會在整個遊戲領域中脫穎而出。然而,TGA 從來沒有公開宣佈要給獨立遊戲一個固定的“年度最佳”名額。年度最佳這個遊戲獎項的提名和獲獎通常是基於遊戲的表現、創新性、影響力以及遊戲本身在該年度的綜合質量的。雖然獨立遊戲有時會在這些方面獲得認可,但這並不是出於特定的名額或規定,而是基於其表現和評審團和玩家的認可。
綜上所述,這一條是明顯的謠言。
本文改編自鑑定TGA網絡熱門謠言
@蛋白石,已經獲得改編轉載許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