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觀的進步——《鳴潮》1.1版本評測

大概在兩個月前,運營小哥讓我去體驗下鳴潮,以準備鳴潮的測評。

但我當時對鳴潮的第一印象其實並沒有特別驚豔,直言不諱地說,這就是一款從玩法內核到美術表現都在高度模仿同類遊戲的競品

是的就在我接觸鳴潮的5月,同樣有一款當月測試的,主打玩法是大世界探索開箱子,但現在跳票了的遊戲。不過人家其實在遊玩體驗的差異性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而鳴潮幾乎就是把“我要來碰瓷你啦”寫在了臉上。

用黑神話製作人馮驥的原話來說,大量模仿同一款遊戲,會天然地使你的遊戲顯得比較低級。是的,我們都知道遊戲創作中免不了相互模仿、借鑑,如果不這樣,那麼業界就不可能存在進步。但“抄”也存在抄法,或者說有沒有巧妙地去掩蓋“抄”的痕跡,都是讓玩家判斷你的遊戲存不存在“高級感”的重要依據。

 很可惜的是,鳴潮在這方面給我的第一印象,相對而言就比較低級了。

而與這種低級感並肩同行的,還有文案組的不專業。

開局前半個小時就將世界觀伴隨着一大堆繞口又難記的專有名詞一股腦塞進了我的腦海裏。什麼“共鳴”、“鳴主”、“歲主”......各種不明覺厲的東西充斥着NPC們的每一句臺詞。

而我滿腦子都是早見沙織的聲音。

 是的,作爲一款主打角色和內容的遊戲,開場沒幾分鐘我的隊伍裏就塞進了三位美少女角色,但我直至1.0主線通關,能記住名字的也只有泱泱一個。

記住她的原因還是因爲她說話氣口挺重的,而我在剛開始爲視頻配音的時候,一直在被剪輯小哥吐槽氣口太重。可能是這份同病相憐,讓我對泱泱頗爲中意。

除此以外,鳴潮的聲骸收集玩法,雖然挺有創意的,但用聲骸來代替聖遺物存在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你讓玩家過早知道前期收集的聲骸是不值得強化,後期根本用不了的。

 這就有種我明明發現了遊戲的亮點,但如果我想深入去體驗下亮點,麻煩先去體驗重複枯燥的內容升升等級吧的感覺。

以上三重debuff重重疊加,所以我對1.0版本的鳴潮並沒有過多的深入體驗,本着體驗不深不足以出評測的原則,我最終拒絕了運營小哥。

但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了一週前的Chinajoy時期,當時我在上海的電競酒店,因爲百無聊賴打開了電腦,看到了順網正在推廣鳴潮,而主推頁面的長離至少在人設方面還挺戳我的,所以就順便登陸了遊戲,開始體驗Gacha遊戲的核心玩法——抽卡!

 雖然我的抽卡運氣一向不咋地,但至少還是在資源見底前抽出了長離。而這種主打大世界探索的遊戲,一旦真正操縱起自己喜歡的角色,那想不深度體驗遊戲內容都難了。

第二天,我頂着黑眼圈和着涼後愈發不適的腸胃,鄭重其事地和運營小哥說:“教練,我想做鳴潮評測!”

1.1版本,鳴潮的劇情整體上比1.0版本要舒服很多,1.0版本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登場角色太多,對於單個角色基本沒有重點照顧,雨露均霑的結果那就是玩家一個都記不住。

而1.1版本的劇情基本都是圍繞着長離和今汐這對師徒檔展開,從角色塑造到劇情鋪墊都可以說勝過1.0許多。

 而遊戲玩法方面,雖然和同類遊戲該說大差不差吧,但譬如爬牆、跑酷在內的一些小細節所帶來的體驗提升還是蠻明顯的。

戰鬥系統方面雖然褒獎偏多,但我個人覺得在上手難度這塊其實是沒那麼弱保軟的。不過遊戲也很貼心地爲每個角色都準備了教程關,角色主界面也有當前角色在功能性方面的簡單評價。

那補上了上手難度方面的缺口以後,也就不怪玩家普遍都會對鳴潮的戰鬥系統有一個較高的評價了。

最後再來聊聊遊戲的整體體驗吧。

1.0版本的鳴潮有着較爲明顯的趕工痕跡,導致遊戲雖然有着還算不錯的整體遊玩體驗,但文案和情節編排方面的缺失又使得玩家在前期無法獲得一個較爲良好的內容體驗。

而1.1版本在補足了玩家在內容體驗方面的缺失以後,遊戲的整體可玩性和遊玩黏性獲得了質的飛躍。尤其是我在持續遊玩一週以後,個人等級終於是升到了40級,可以開始刷生骸以後,在遊玩驅動力這塊,可以說是相當優秀的了。

所以,我給鳴潮1.1版本,打出的分數是:8.1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