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通過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一家,開始把控曹魏的政權。 這場讓司馬家崛起的政變有很多地方晦暗不明,最讓人不解的衝擊武庫,拿下皇宮的三千死士那裏來的。
“陰養三千死士”
三千死士哪來的,怎麼組織的?三千人在1800年前的洛陽是不可能陰養的,這裏不是邊塞,不可能像電視劇裏面搞的和日本忍者一樣,在京師洛陽藏得嚴嚴實實。而且3000人喝拉撒就不是一個世家大族能對付的了。
從政變過程來看這些人是經過武裝訓練的有軍事功底且熟悉洛陽的人,所以高平陵的死士是“熟人”。
所以合理的結論就是這三千死士就是平常生活在洛陽城附近,很可能就是禁軍或者洛陽附近的典農兵。
死士、人事拉攏、典農官,司馬家做的準備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崩,曹芳繼位。作爲託孤大臣司馬懿以侍中身份“錄尚書事”(即總攬朝政),與大將軍曹爽各統兵三千。
魏明帝曹睿是一個相當有手腕的皇帝,但是死的太早
後來司馬懿被架空,但是京師統兵權一直沒有被剝奪。司馬家在朝中入仕的子弟也非常多。 曹爽儘管後來被人黑的不行, 但從政治待遇這點看,曹爽給對手留了後路,也對司馬懿的兒子比較好。對司馬懿一家真的是可以了,算是比較有底線的政治權利博弈。 齊王即位,遷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與爽各統兵三千人,共執朝政。 其中司馬師接替夏侯玄擔任中護軍,典中軍,在這個位置上他幹了很多事情
志大才疏的曹爽
當時洛陽的衛戍部隊分爲中壘營、中堅營、武衛營和五校尉營。領兵的中領軍一職曹家人握的很緊。240年~249年這段時間,曹家人雖然打壓了司馬懿。但沒在政治上趕盡殺絕,而是很給司馬家面子的。
司馬師擔任的中護軍這個負責“軍官選拔”,相當於於後來的軍隊組織部部長,就這樣交給了司馬師。除了照顧司馬懿這個託孤大臣,還因爲司馬師娶了夏侯玄的妹妹。相當於和皇室搭上關係了,司馬師乾的也不錯。但曹家兄弟不知道司馬師一直都夾帶私活,慢慢的中級武官很多成了司馬師的黨羽。
期間244年中壘營、中堅營被曹爽裁撤了,有不少軍官要被迫轉業,這種事擱誰都會鬱悶。作爲組織部長的司馬師這個時候肯定拉攏了不少中年失業的軍官。
老謀深算
所以從這個時間看,從244年到249年這5年的時間裏,司馬懿父子就在扮豬喫老虎,默默地爲最後的翻桌子做準備。
諸葛亮死後,曹魏軍事壓力陡然減輕,隨後雍涼卸甲,魏明帝都開始大興土木享受起來。當時的官場的風氣也是急速的腐化。
作爲高層,司馬家不僅不遏制這種風氣。還有意拉攏各種沒底線的小人。比如司馬懿拉攏蔣濟,司馬師培養石苞,後面司馬昭信任的賈充等。
拉攏蔣濟
蔣濟雖然是曹魏老臣,但其在職時賣官鬻爵,洛陽城內都當官場段子了。司馬懿對自家子侄要求嚴格,但是唯獨對蔣濟“另眼相看”,拉攏爲己所用。高平陵蔣濟也是投桃報李,拿自己三朝老臣的老幹部身份給曹爽作保。可是他沒想到司馬懿比他這個貪財之徒更沒底線。沒多久就夷曹爽三族,牽連了幾千人。
被三朝老臣忽悠死的曹爽
司馬師和他爹一樣,對各種有才無德的小人也是“青睞有加”。 比如石苞是個毫無底線的流氓,他兒子石崇更是一個因爲鬥富載入史冊的奇葩。石苞早年任典農官(注意這個典農官職務),後來擔任司馬師的軍司馬。
石苞從事典農,可能是司馬師留在洛陽的暗樁
因爲品行差,連司馬懿責備兒子用人不端。 司馬師表示無所謂,就是需要這樣黑手套去幹髒事。 “苞雖細行不足,而有經國才略。夫貞廉之士,未必能經濟世務。” 貞廉之士是不會幫司馬家幹那麼多烏七八糟事的。
到此爲止,司馬懿父子的準備: 司馬懿本來就能控制的衛兵; 司馬師招募的死黨; 石苞等人煽動的一些兵農。 謀變的武裝已經定了,加上司馬懿兄弟子侄衆多,他的弟弟司馬孚就參與了進攻皇城的任務。就等某一天曹爽一家大意了。
政變開始
249年宗室祭掃高平陵,曹爽率宗族及朝中大臣,出城給先帝送冷豬肉。這次曹爽是真的大意了,連他的弟弟中領軍曹羲都隨隊出發了。
曹羲走了,中護軍司馬師成了洛陽城內的中軍最高主帥。司馬師娶了夏侯玄的妹妹也算曹家、夏侯家的半個自家人,加上這些年他工作做的不錯,老爹司馬懿又是一副隨時完蛋的模樣。曹爽開開心心帶着皇帝郊遊去了。
曹魏時代,宿衛皇帝的武裝力量中領軍、中護軍。曹家的譙沛子弟一直把握這禁軍。但這一次他們都不在洛陽。
殊不知這一天就是司馬懿父子等了多年的梭哈日子。雖然不可能軍隊都聽司馬師的,但是燒了這麼多年的冷竈。各條線路的關鍵崗位都有人了。
政變前的洛陽軍事部署
下面是洛陽皇城的宿衛圖,中領軍宿衛皇城,中護軍宿衛外面一些的地方,但是受到中領軍的節制。城市外圍有不少軍屯點,這些軍屯士兵也是可以武裝起來變成真正的軍隊的。
曹爽兄弟在正始六年(245年)八月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衆統交中領軍曹羲。 司馬師這個時候大概率拉攏他覺得可用的被清洗出禁軍的軍官。或者安排工作,或者安置到屯衛鄉軍去(洛陽附近的軍屯,注意這個點) 這些人可是記恨着曹爽兄弟的,有朝一日能排上大用場。 這裏注意一個人,司馬師出仕以後重點提拔的石苞,也是前面提到的那個司馬師黑手套。
軍屯兵既要幹農活,又要進行軍事訓練
石苞出生寒族,而且早年在南陽軍屯混。司馬師在中護軍職位上提拔了石苞,注意石苞的履歷,曾經在南陽和鄴城擔任過典農官。
魏軍屯/民屯和曹魏行政系統、軍事系統沒有直接隸屬關係。
軍屯兵的指揮體系另走一脈
但是在情急之下,典農的長官可以直接調集民屯兵,比如太醫吉本謀反案中,王必直接找到穎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出兵,嚴匡也並沒有請示任何人,直接就出兵了。
到了曹爽時代,軍屯這塊業務可能被曹爽兄弟忽視了。我傾向於高平陵政變不單單有死士三千。洛陽城外的軍屯也有參與。石苞在249年政變時的官職不太清晰,他是司馬師的祕書。很可能幫助司馬師聯絡洛陽城外軍屯。
司馬家控制了洛陽後靠着幾千禁軍是不夠的,需要人“壯聲勢”,這人從哪裏來,洛陽附近的軍屯就有人,派發了武器也儼然一支軍隊。
奪取武庫
披甲的軍士戰鬥力遠遠強於不披甲的士兵
司馬家靠着三千死士是不可能政變成功的,因爲沒有鎧甲。這三千人就算武力再好在披甲的禁軍面前也是肉。
而且這三千死士不可能都是心腹成員,高平陵政變前核心只有司馬懿、司馬師父子知道。
政變的前一晚才透露給司馬昭,嚇得這位後來的晉文帝一晚上沒有睡着。所以三千死士大部分也不知道司馬懿父子這出大戲要乾的是這麼兇險的事。可能只是知道要跟着老領導司馬師去找曹爽要個說法。 只有少部分人是司馬師死忠,可以以命相搏。
第二天一行人先奪武庫,再進攻司馬門的一系列操作來看。政變的骨幹有相當的軍事素養而且對洛陽的城防部署比較熟悉的人。
武庫在洛陽最東北面,離着司馬懿家很遠,還要經過曹爽的府邸
歷朝歷代對於民間或者朝臣私藏鎧甲都高度警惕。唐高祖時期,太子爲了楊文幹,私自送了一批鎧甲給慶州都督楊文幹,被李世民告發。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差點在玄武門之變前就被老爹廢掉了。
曹爽也想到了武庫是國之重器,地點選的非常安全。在洛陽內城的東北角,武庫南面就是自己的大將軍府邸。曹爽的府邸是能監視到武庫的。
所以曹爽這人後期很跋扈,但不是傻瓜,他能在這些年壓制一羣老臣是有政治頭腦和手腕的,只是最後慫了被殺了全家。讓人看到的全是他的不堪之處。
拿下武庫後,立刻進宮控制太后
司馬懿帶着死士去奪取武庫,要從曹爽的府邸經過。曹爽的親兵就這麼慫了,可能是司馬懿的佈置太迅速,沒有做預案; 也可能是懾於司馬懿無敵的從軍經歷; 但還有一個可能,曹爽府邸有司馬師安插的親信,這個關鍵時刻,他們散佈謠言,動搖守衛的軍心,在這些士兵的猶豫之間。司馬懿拿下了武庫。徹底控制了洛陽。 這樣看,司馬師就更加可怕了,他在大將軍曹爽家奴中安插了自己人。這份膽略和能力遠遠超過同時期世家子弟,這個人的成熟和果敢和陰險都是遠遠超過一般政治家的。完全是當特務頭子的好料。
拿下武庫後,司馬家走出了政變奪權的最重要一步。 這個時候三千死士可能才反應過來這是要全家殺頭的大罪,但是事已至此只能跟着司馬懿父子豁出去了。接下來是控制皇宮,“請”太后給這次軍事政變背書。然後在城外造聲勢,城內把三朝老臣全部請出來輪流給曹爽下迷魂湯。
身邊有兵,手裏有皇帝,曹爽還能翻盤
我們事後諸葛亮的看,曹爽還沒有輸,他手上有皇帝,自己也有兵。豁出去了把皇帝帶到鄴城或者許昌,都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軍中將士妻小在洛陽,士氣低落。老臣也紛紛作保這次政變只是對他**的不滿,是老同志給你的教訓。低頭認個錯就行了。
雖然他的謀士桓範等一直勸他不能回洛陽,小皇帝曹芳也站在他一邊,但最後在司馬懿對着洛水發了誓後,曹爽慫了爽快的繳槍投降。
司馬懿洛水發誓,曹爽投子認輸
曹爽投子認輸,司馬懿這老同志不講武德最後還是殺了曹爽全家,連帶府中3000多口一併宰了。還牽連一堆他的死黨被砍頭。 高平陵之後曹家辛苦打下的北方江山進入了產權交接的流程,河內司馬家將把華夏帶入最黑暗的300年。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