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女主們愛上其他男人的“反向戀愛喜劇怎就讓動畫觀衆集體淪陷了

文丨春辭 審覈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感謝現在的網友。

無論是打遊戲還是看番劇,每次當我對一個作品產生了不吐不快的表達慾望,想要批評或者讚揚什麼的時候,總會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跳出來反駁我,然後用各種想不到的方式擊敗我。

久而久之,我就放棄了在社交平臺發帖,變成了一個潛水觀察員。

直到最近,七月番《敗犬女主太多了!》的開播,讓我又有了遨遊社交平臺的慾望。

實際上,光看表面,你一定會覺得,這可能算得上是整個7月最“平庸”的作品了——題材平庸,無聊膩味的高中小孩後宮戀愛青春喜劇;故事平庸,每次單元解決一位“女角色”的心結;主角平庸,標準的亞撒西草食男……它似乎匯聚了一切來自《大春物》舊時代的輝煌,純粹只是一羣略帶寫實味道的高中男女彆扭的青春和吵鬧的日常。

七月是個“校園戀愛喜劇”爆發的季度,隨便拿一部出來,可能都在話題度上能碾壓《敗犬》。《義妹生活》有極爲細膩的雙視角細膩變化;《疑似後宮》有百變的早見沙織;《戀愛無法用雙子除盡》有揹着前女友愛她妹妹的倫理噱頭;《前輩是男孩子》就如同標題;更不必說成爲本季度碾壓性人氣第一的《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了……

和這些花裏胡哨的作品比起來,《敗犬女主太多了!》這種又不賣肉,又不爛俗的爛大街的作品有什麼好講的?

——還真有不少好講的。因爲本以爲會在衆星中黯淡的本作,竟然出乎意料地拿下了目前爲止以上所有作品綜合評價最高的成績,甚至在嚴格的婆羅門聖地bangumi都拿下了7.9的恐怖高分——

(在bangumi這種地方竟然能拿下7.9分,還是“校園戀愛喜劇”這種品類,到底是什麼含金量懂的都懂)

瓶子泛式讚不絕口,泛式甚至直言,《敗犬女主太多了!》“作爲輕改動畫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峯”,而動畫區UP也集體對本作女主角斷檔式淪陷。

爲什麼會這樣?這部看標題就很套路的作品,到底怎麼會得到如此誇張的好評?你要知道隔壁的對手《艾利同學》甚至祭出了脫襪子和坐牀名場景纔有瞭如今的誇張人氣……

能硬抗這些作品的人氣,在一衆觀衆眼中仍舊獲得壓倒性好評,被譽爲“輕改的高峯”的《敗犬女主太多了》動畫,甚至還在有心之人眼裏被冠以“NTR”節奏的本作,到底憑什麼牛逼成這樣?

(這個女人到底有什麼魔力?)

首先,得從互聯網糞坑中開始介紹。

本作有一個基礎設定,就是本作的標題——“敗犬”。這部番中女主角們的設定,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喜歡上其他男生,但在和其他女孩的戀愛競爭中落敗”。而男主則像是“男閨蜜”一樣的定位,在她們身邊發光發熱,最後引得敗犬女孩們又喜歡上男主這一點……

……還真就沒幾個人討論。

反而社交平臺一圈看下來,有爭議的點還是老生常談——

女主人設是不是有點不討喜?欠錢敢不還?男主是不是太被動了?

不愧是互聯網,每一次都能給我新的體驗。

好了讓我們聊回番劇,《敗犬女主太多了》(下稱敗犬)這部番劇其實對於習慣了傳統後宮或者傳統黨爭的青春戀愛派系觀衆來說初體驗都算不上討好。

男主角溫水和彥這個角色真的就如同他的名字,像溫水一樣既不冷又不熱,人際關係跟誰都能處跟誰都不近,和和氣氣的是個老好人。

這種老好人性格就是會很被動,並且還會被麻煩找上門。

上圖提到的八奈見杏菜的欠錢還不上用便當慢慢還,出門不帶錢還讓男主角請客是****。

動畫裏第二集大書特書的“和女孩子被關在體育用品倉庫出了某種事故後才被發現”也是****。

男主過於被動的捲入麻煩,而且還因爲麻煩被劇情推着走,自己還因爲老好人的性格根本沒辦法解決這些麻煩——

太無力了。

這種無力感是很敗觀感的。

可偏偏反直覺的是,明明是這類先天違背觀衆代入本位的設計,可《敗犬》動畫在七月當季討論熱度不低,並且在Bangumi中拿到了當季第二的排名。前面已經說過,一部戀愛輕改竟能在bangumi上佔據7.9分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了。

(目前排名第二,比推子第二季和擅長逃跑的殿下還要高)

目前能有良好的表現,一個得益於動畫組及其間接性優良(有錢)的製作。

這個部分各位漫評UP主已經吹得很多了就不再展開,而真正讓它活起來的,還是動畫本身極其優秀的敘事節奏和觀感把控。

爲了避開那種無力感,並且做出喜劇感,動畫在場景的描寫和觀衆觀感的視角切入口做了很多細節。

在番劇的開始,就用男主的內心獨白交代了男主的核心驅動力。

作爲高中生的男主並不覺得高中的戀愛是健康的。

對於這種戀愛他持觀望態度,並沒有強烈的參與慾望。

在表述上的用詞說的是“有爲我流淚的女主角”而不是“有讓我流淚的女主角”,也就是說如果是女孩子喜歡上他,那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這種有主見的態度和保持自我與思考的風度很好的區分了被動和主動。

一個是寫清楚了男主這邊對於敗犬女主們的感情並不是喜歡,而是好奇,男主期待的只是戀愛這件事本身。

另一個是,男主維持了自我,他期待的是有女孩子喜歡的是他的爲人處世,而不是他去喜歡女孩子,然後通過競爭的方式去付出更多。

畢竟,比誰付出多競爭來的戀愛關係並不健康。

而過分去喜歡一個人,過分容易被一個人牽動的結果,立刻就在男主說完這句話之後應驗了。

(這三句臺詞甚至還故意把攝像頭位置擺在隔壁桌兩人間來強化“和男主一起喫瓜的”感覺)

(所以順理成章到了女主敗犬環節的時候觀感就很舒服)

(這裏女主把喜歡的男生喝過的可樂拿起來吸管間接接吻)

(敗犬力拉滿,可是這跟我們喫瓜的人有什麼關係呢)

(連麥和朋友看的時候我倆一個喜歡霞之丘詩羽一個喜歡英梨梨的B在這笑得特沒品)

至此,《敗犬》動畫極其優秀的節奏控制和觀衆的期待把控和情緒調動能力開始體現。

後面很順理成章的,本作的兩位主角坐到一起聊上了。一般不都應該腳趾摳穿地板並立刻跑路然後在班上從此在也不說話誰也不提就誰都不尷尬嗎

聊的還是青梅竹馬打不過天降這種老宅們看得最多的劇情。作者你很懂啊

而後女主因爲難過喫了很多又忘了帶錢,還不上錢只好讓做便當還債。蹭喫蹭喝,一起喫飯,敗犬,我是在看虎與龍嗎

有文學部的後輩找過來,但是不是來找男主告白的。啥,一個敗犬女主番怎麼可能找你告白,你在想什麼

(原來是社恐小妹妹)

有的地方非常強烈想吐槽,但是又有很多地方動畫宅能會心一笑。

在看的時候觀衆情緒時常被調動起來。

而在這種優秀的節奏下,動畫也不忘主軸不是隻通過嬉鬧的日常描寫女主的煩惱,畢竟女主過分煩惱男主就會成爲情緒垃圾桶。

動畫只是用了一種樸素但直白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纔是《敗犬》這部作品觀感優秀的核心所在。

它並不是要讓觀衆代入,而是通過去描寫一個有獨立人格和思考而非被某種感情驅動的男主,以及杏菜這樣一個並不太像二次元女主角,而是更接近現實的女孩子的女主角。

然後再由這兩個主角被動的追逐現實,來描寫出一種很獨特的氛圍。

這種氛圍可以說是青春的稚嫩,也可以說是少年的溫良。

也可以說是獨屬於那個年齡的迷茫。

只是這種迷茫被作者用男主的思考包裝了起來。

是啊,既然高中的戀愛既不正確又不健康,分手率幾乎百分之百,可是爲什麼還是那麼多人會投身其中呢?

於是,完美的觀察對象出現了。

雖然女主在麻煩男主,但她本心是沒有想過分傷害男主,也沒有像現實裏某些失戀男女只在意自己的情感,一難受就把朋友拖着去宣泄情緒……

她只是把這份情緒簡單真實的表達出來。

這正是《敗犬》這部作品最爲動人的一點。

所謂的戀愛喜劇,絕大多數都是讓兩個討喜的角色朝着牽手成功這一既定的目標前進。

《敗犬》表面上雖然反其道行之,無論溫水還是杏菜的塑造都是非常反直覺和反經驗的。

但這種反直覺又在現實和虛幻方面做好了平衡和各種細節表達,照顧了很多很多的觀衆。

比如第一集和第二集出現的欠款金額。

它是兩人脆弱關係的倒計時,如果在倒計時結束之前兩人沒有一些實質性或者里程碑式的事件確立友誼,那麼在還完欠款這段單方面麻煩男主的關係可能會結束。

又比如剛纔說到情緒的垃圾桶。

雖然杏菜在塑造中已經成爲了一個有點率直的笨蛋。

但情緒垃圾桶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辦法解決或者避開,尤其是第二集扯到燒鹽檸檬這個運動系黑皮女孩之後一定會牽扯到各方人際關係。

而這意味着最好讓問題加劇的方法就是表達出檸檬到底對她喜歡的男孩子有多重視,也就是讓男主多去承擔一部分檸檬的情緒。

中間還必須要穿插着杏菜那邊的情感問題……

事實上要推進劇情,男主就必須要作爲兩個敗犬的傾聽者來承擔她們的情感。

但凡刻畫的重一點,就會坐實垃圾桶這個問題。

但《敗犬》的處理很巧妙。

一方面,男主有個疑似有點病嬌傾向的妹妹,代入的這邊期待和補償給得很足。

另一方面,作品用了兩個不着調的老師來解決這個觀感問題,尤其是煙燻妝磕CP腦子裏黃色廢料有點多還搞監聽的那位。

真是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觀衆,別入腦太深。

其實還有很多優秀的小細節可以展開了慢慢聊聊。

但是寫到這裏就夠了。

因爲當觀衆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視角在代入和旁觀之中搖擺的時候,會想起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當我們在看青春戀愛喜劇的作品的時候,看得究竟是什麼?

是疲憊的現實裏找到一點兒幻想來慰藉自己?可如果長期處在一個難以改變的環境裏,貿然看到光,會更加疲憊吧。

又或是站在見證的角度上,看兩個獨立的靈魂彼此接近觸摸彼此?可只是見證,又始終缺了點味道,總歸是要自己體驗一下才好吧。

人總是在不同的狀態下是會搖擺的。

但青春大概就是那樣吧。

有的人太用力,結果真的一輩子都忘不了,也有的人太過剋制和理性,回過頭來感覺自己缺少了什麼。

擺盪着就隨着時間搖了過去,無論是帶着哪種想法站在哪個位置看,回過頭來千百種滋味。

但偏偏就是這種滋味纔是青春戀愛喜劇的醍醐味。

那麼,人們在看青春戀愛喜劇作品的時候,究竟看得是什麼呢。

大概是那種難以描述,但又充滿悸動的青春的某種什麼東西吧……

至於戀愛和喜劇,那只是最方便表達這種體驗的載體。

畢竟並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有戀愛和喜劇,反而更多人在青春的時候被家長和教師,被這個世界教導得最多的就是——

不要早戀。

但按照世俗規劃的潮流行走到結束學業,立刻又被催着去成家立業。

於是有那麼多根本沒談過戀愛的人雖然年齡到了,可精神的內在卻還像少年一樣停留在那個不知所措的十字路口。

在那份懵懂已經被年歲消磨後,驀然回首,只能與自己內心的那個“少年”遙相遠眺。

但如果有那麼一部作品,能讓人在沒有實際體驗過的什麼東西里回想起了自己的青春,那它一定深處有某種溫良且稚嫩,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那個“少年”的東西吧。

於是在那個時刻到來的時候,無論是走到一起的贏家,還是成爲敗犬的輸家,其實都已經不重要。

畢竟……

“能爲我流淚的女主角,就在那裏。”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情報姬獲得更多一手資訊

也歡迎大佬找姬投稿哦~投稿郵箱:crsq477@163.com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