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并起,李渊于晋阳起兵,以“唐”为国号,定都长安。
因其姓李,故称李唐,尊称大唐【618-907】
大唐一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运二百八十九年。
~~~~~~
一、唐高祖•李渊
武德帝•李渊
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晚年生活最好的皇帝。
在位九载【618—626】、享年七十【566—635】
李渊 51岁起兵逐鹿—53岁登基称帝—62岁尊太上皇
李渊 善用宰相、虚心纳谏、择贤选士、宽简刑罚、制《武德律》、劝课农桑、实行租庸调制、厉行节俭,为贞观之治打下基础,但优柔失断、赏罚不明,导致玄武门之变发生,两月后被迫禅位。
【李渊退位后与李世民关系不佳,常年深居大安宫,但贞观四年唐军攻灭**厥后,李渊大赞李世民,表示再无忧虑,贞观八年更是和李世民进行了一波商业互夸,父子融洽不少】
【李渊三女平阳昭公主,乃是一位巾帼英雄,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二、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帝•李世民
天可汗、唐文皇、李二郎、天策上将。
在位二十三载【626—649】、享年五十二【599—649】
李世民 20岁受封秦王—23岁天策上将—29岁受禅称帝
李世民 任用人才、从谏如流、重视法治,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灭**厥、重创高句丽、征高昌、龟兹、吐谷浑,获得尊号“天可汗”,设立安西四镇,史称:“贞观之治”。
【今年李承乾大火,使李世民的教子成果备受质疑】
三、唐高宗•李治
永微帝•李治
不争即为争、仁孝皇帝、舅舅杀手、被低估的皇帝。
在位三十四载【649—683】、享年五十六【628—683】
李治 16岁立为太子—22岁登基称帝
李治 重用贞观旧臣、编《唐律疏议》、使得“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版图达到最大。后期独断拒谏、体虚多病、使武皇后参政、以致政权旁落、广建宫室,劳役繁重。
【李治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了元老大臣势力,但为李唐带来了更狠的武曌】
四、唐中宗•李显
神龙帝•李显
大起大落的皇帝、被女人操控的皇帝、真正的孤家寡人、六味帝皇丸。
在位五载【683—684】【705—710】、享年五十五【656—710】
李显 26岁登基称帝—55天后废为庐陵王—43岁复立太子—50岁再次称帝
李显 初登基时试图扶持亲系夺权,无果,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重立为太子后,韬光养晦、与武氏联姻,通过神龙政变登基,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置修文馆学士,实行和亲政策,宠信奸臣、纵容皇后、陷害功臣,弄权专国,致使朝政混乱不堪,。
【李显被废的十余年里,武则天滥杀李室子弟,加上外界不断起兵,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导致李显一直惶惶不安、忐忑度日、一度想要自杀,韦氏一直陪伴在旁,同甘共苦、情义深厚,因此李显复位后,对韦氏十分纵容】
五、唐睿宗•李旦
文明帝•李旦
无欲则刚!三让天下、随波逐流的皇帝、上有老下有小、六味帝皇丸。
在位八载【684—690】【710—712】,享年五十四【662—716】
李旦 22岁登基称帝—28岁废为太子、改姓为武—36岁废为相王—48岁登基称帝—54岁尊太上皇
李旦 前期:其母武则天临朝称制,李旦居于别殿,不能过问政事。
后期:整修纲纪,裁减冗官,时人称赞:“姚宋当国,邪不如正,朝政颇有贞观、永徽之遗风”。
【李旦以装糊涂而得以幸存,在两大绝境武周、中宗时期,多次被陷害,但皆以恭俭退让而避祸,真正的无欲则刚】
~~~
【武周•武则天】
武曌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曌、二圣之一、争议不断的女皇帝。
在位十五载【690—705】、享年八十二【624—705】
武则天 14岁太宗才人—31岁高宗皇后—50岁并称二圣、参预朝政—59岁于中宗、睿宗朝 临朝称制—67岁登基称帝—82岁被政变退位、同年去世
武则天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开创殿试、武举,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提升女性地位,与吐蕃频繁交战、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任用酷吏,贬逐老臣、宠幸面首、滥杀无辜,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
~~~
六、殇皇帝•李重茂
唐隆帝•李重茂
17天皇帝体验卡、被坑惨了的皇帝、最凄惨皇帝。
在位十七天【710】、享年二十【695-714】
李重茂 6岁受封北海王—16岁登基称帝—16岁废为温王—20岁贬房州刺史、途中死亡
李重茂 17天能干个屁呀,老爹不明不白死了,继母和姐姐被堂哥、姑姑杀了、自己被哥哥造反牵连了、被贬途中不明不白挂了、死了还被堂哥按了个殇的谥号。
【惨】
七、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帝•李隆基
趴灰皇帝、唐明皇、无数人希望早死的皇帝、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盛世开创者、盛世终结者。
在位四十四载【712—756】、享年七十八【685—762】
李隆基 28岁受禅称帝—70岁安史之乱爆发—71岁被遥尊太上皇
李隆基 拨乱反正,任用姚、宋等贤相,励精图治、整饬吏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迷恋后宫、重用异族,以至安史之乱爆发,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李隆基改府兵制为雇佣兵制,同时设立节度使来稳固边疆,但节度使权重过大,导致外重内轻,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八、唐肃宗•李亨
至德帝•李亨
逆流而上、平叛安史 但被吓死的皇帝。
在位六载【756—762】、享年五十二【711—762】
李亨 27岁被立太子—46岁登基称帝
李亨 调整政治体制、限制玄宗、任用良将、积极平叛、收复两京、实行榷盐法、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重用宦官、纵容后宫干政。
【马嵬驿兵变中,李亨被认定为主谋,与李隆基分开后被迫只能北上,但赶到了灵武后,有了朔方军的支持,立即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九、唐代宗•李豫
宝应帝•李豫
宦官终结者、大唐强心剂。
在位十七载【762—779】、享年五十二【726—779】
李豫 31岁立为太子—35岁登基称帝
李豫 彻底平定安史之乱、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整饬吏治、漕运、盐政等,诛杀权宦、以至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但对藩镇实行怀柔政策,使得藩镇逐渐做大。
【李豫对待郭子仪十分器重,其中故事还改编成戏剧著名剧目《醉打金枝》】
十、唐德宗•李适
建中帝•李适
从开明走向昏庸的皇帝、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在位二十七载【779—805】、享年六十四【742—805】
李适 22岁立为太子—37岁登基称帝
李适 以强明自任,严禁宦官干政、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打击吐蕃。贸然发动削藩战争,以至爆发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后期重用辛臣和宦官、滥征杂税、姑息藩镇。
【最初的李适对宦官以严厉、对藩镇以强硬,大有中兴之相,但奉天之难后,李适开始亲宦官、远大臣,姑息藩镇,使得宦官势力急速扩张,对晚唐的宦官专权有直接影响】
十一、唐顺宗•李诵
永贞帝•李诵
最能熬的太子、最憋屈、有心无力的皇帝。
在位一百八十六天【805】、享年四十六【761—806】
李诵 20岁立为太子—46岁登基称帝—46岁被逼禅让、次年去世
李诵 即位后,立即重用王叔文等推行改革,抑制宦官、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此举引起守旧大臣与宦官的联手反对,最终被宦官逼迫退位。改革失败,史称:“永贞革新”。
【李诵当太子25载,深知宦官、藩镇的危害,即位后立即发动改革,但遭到宦官势力的反扑,宦官们自立太子、架空李诵,八月李诵被迫退位,次年去世】
十二、唐宪宗•李纯
元和帝•李纯
中兴之主、少年早成、前明而后暗。
在位十五载【805—820】、享年四十二【778—820】
李纯 27岁立为太子—同年老爹李诵被逼禅位、李纯受禅称帝
李纯 重用主张裁抑藩镇的大臣、坚决用兵,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一度消灭众多藩镇。虚心纳谏、鼓励大臣直言极谏,重视文教、倡导文学,史称:“元和中兴”。但晚年求仙问道、重用宦官、被宦官谋杀。
【李纯取得功绩后渐渐骄侈,信仙好佛、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诛杀左右宦官,最终被宦官在中和殿暗杀】
十三、唐穆宗•李恒
长庆帝•李恒
艰难上位、上来就昏庸的皇帝。
在位四载【820— 824】、享年三十【795—824】
李恒 17岁立为太子—26岁登基称帝
李恒 运用和亲、会盟等手段维持了边境的安定,推行消兵之策、导致社会动荡、藩镇割据实力加强,纵情享乐,毫无节制,以至于百姓负担大大加重,民不聊生。
【李恒在和宦官打马球时,受到惊吓,意外中风,为了康复开始迷恋丹药,结果三十就去世了】
十四、唐敬宗•李湛
宝历帝•李湛
唐朝最短命的皇帝、比其父还忙于玩乐的皇帝、不爱江山爱蹴鞠。
在位三载【824—827】、享年十八【809—827】
李湛 13岁立为太子—15岁登基称帝
李湛 爱蹴鞠、不爱理政、任由权宦勾结宰臣,排斥异己,败坏纲纪,被宦官所杀。
【李湛在时忙于玩乐,大臣往往极力劝阻,李湛认为大臣有理,但就是不改,甚至大臣越劝、他越要干,最终被宦官暗杀;
李湛虽然不理朝政,但确实会玩,打马球、“风流箭”、“打夜狐”......】
十五、唐文宗•李昂
太和帝•李昂
想锐意进取但被现实所困的皇帝。
在位十四载【826—840】、享年三十二【809—840】
李昂 18岁登基称帝
李昂 恭俭儒雅、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勤于政理、发动“甘露之变”,本欲消灭宦官势力、重振大唐雄风。但失败遭到**五年,郁郁而终。
【李昂喜读太宗的《贞观政要》,立志要铲除宦官势力,联动大臣发动“甘露之变”,但未成,宦官**李昂,把朝中大臣杀害千余人,李昂自此被**,晚年曾欲让太子监国,但宦官们竟改立太子,自立皇帝】
十六、唐武宗•李炎
会昌帝•李炎
倡导灭佛、领导大唐最后一场胜利的皇帝。
在位六载【840—846】、享年三十一【814—846】
李炎 27岁受诏为皇弟—同年登基称帝
李炎 贬逐牛党、培育李党一家独大、抑制宦官势力、下令毁佛寺、没财产,史称:“会昌法难”,又称“会昌中兴”。削弱藩镇割据势力,使大唐形势上统一。外击回鹘、谋划西域、稳定边疆。
【李炎虽被宦官临时拥立称帝,但并不依附宦官势力,其对宦官、藩镇、外敌都持强硬态度,也都取得了成功!但长期服用丹药,导致身体愈差,最终服丹而崩】
十七、唐宣宗•李忱
大中帝·李忱
影帝、装疯卖傻三十六年、小太宗。
在位 十三载【846-859】、享年四十九【810—859】
李忱 36岁登基称帝
李忱 勤于政事、整顿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严明法度,使局势稍安、起用牛党、意图除去宦官、未果,大破北狄,稳定北方,驱逐吐蕃、收复河西,史称:“大中之治”。
【李忱三十六年隐晦不露,宫人认为其“不慧”,因此李炎死后,宦官拥立李忱称帝,但没想到李忱来了波大的,给李唐续了一波,但晚年因食用太医所献丹药中毒,病逝】
十八、唐懿宗•李漼
咸通帝·李漼
大唐自己的摸鱼昏君。
在位十四载【859—873】、享年四十【833—873】
李漼 25岁登基称帝
李漼 怠于政事、不能纳谏、又喜宴游、宠信宦官、任用奸臣、以至朝内贿赂公行,大臣弄权,随意贬逐官员,导致叛乱不断、民不聊生,引发了长达25年之久的“唐末农民大起义”。
【李漼不喜朝政,只喜欢宴会、乐舞和游玩,每次出行动辄万余人,对朝政有极大负担,前后任用了21位宰相,但多是无能之辈】
十九、唐僖宗•李儇
乾符帝•李儇
年少好玩、颠沛流离的皇帝。
在位十五载【873—888】、享年二十七【862—888】
李儇 12岁登基称帝
李儇 年幼热衷游乐、擅长马球、以至于权宦掌权、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逃往蜀地、调节度使平定黄巢起义、导致节度使割据,唐朝至此分裂。
【李儇年幼热衷马球,甚至在起义军逼进长安时,通过马球比赛来任命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
二十、唐昭宗•李晔
龙纪帝•李晔
生不逢时的绝命天子、努力半生敌不过现实。
在位十六载【888—904】、享年三十八【867—904】
李晔 22岁登基称帝
李晔 尊敬朝臣、励精图治、厉行节俭、重视教育、培育人才、削弱藩镇、打击宦官,有效打击了李克用等藩镇势力,但中央损失惨重、只能坐视朱温做大、受制于朱温、最后被杀。
二十一、唐哀帝•李柷
天祐帝•李柷
大唐最后的皇帝、傀儡少帝。
在位三载【904—907】、享年十五【892—908】
李柷 12岁登基称帝
李柷 受制朱温、形如傀儡、被朱温逼迫禅让后、因李茂贞、李克用等割据势力依然尊唐、所以被朱温毒杀。
~~~~~~
至此,大唐共历二十一帝、享国运二百八十九年。
虽唐朝灭亡,但五代十国中唐的国号倒是传了下来,李存勖的后唐和李昪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继续用“唐”作为国号。
~~~~~~
老爷们,看到这了,点个小赞、留个评论、充个小电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