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多說
一加的產品線以及產品定位,現在是越來越成熟。
數字系列是旗艦系列,影像,性能,質感全方位的水桶機;Ace系列則下分出多款機型,主打一個差異化體驗。
Ace數字系列,主打中端質感,今年的Ace3玻璃後蓋+金屬邊框,整機質感非常不錯;V後綴,主打性價比款,Ace3V入門的價格,同樣也是給到了玻璃後蓋,但是處理器性能弱一點,價格更低一點。
那Pro的定位是不是就顯得有點尷尬了呢?
一加在中端機型以及旗艦機型中間,又切了一款機型,主打遊戲性能、高端質感的Ace Pro系列,特別在今年的Ace3 Pro上顯得更加突出。
我是在六月中下旬的時候,託關係拿到了機器,到現在也將其作爲主力機用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想我還是能說點真實的使用感受的,下面就一起來聊聊吧~
在將主力機換成一加Ace3 Pro之前,我是十分抗拒的,因爲一加12在長達半年的使用之後,整體的體驗真的是非常不錯!但不換,又沒辦法聊一聊真實的使用感受。所以!還是選擇將主力機換了過來。
都是OPPO系品牌的手機,在換機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方便的。在舊手機上搜索“手機搬家”,掃描新手機上的二維碼即可創建連接,選擇數據開始轉移。
這個轉移是將舊手機的幾乎所有應用的數據全部轉移過來,包括了微信的聊天記錄、小紅書的聊天記錄、什麼值得買的登錄信息、系統內的設置、桌面壁紙、文件夾的排序、Wi-Fi密碼等等,那如果是金融銀行類的APP的話,在新手機上則需要重新登錄下。(轉移過來微信甚至都不用重新登錄,這這這!!!)
速度方面的話,我這邊兩百多個G的數據,轉移整個過程也不過只耗費了二十多分鐘,速度上還是挺快的。
如果使用OPPO系手機的小夥伴想要換機的話,轉移數據這些操作就一個字“簡單”。
我知道肯定有小夥伴會說了,你從一加12換過來,這不是妥妥的降級體驗麼?
但在使用了半個月後,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質感&手感
爲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手感肯定要佔一個方面
我手上的這臺是超跑陶瓷版,這是在四千元左右的檔位上,目前唯一一臺採用了陶瓷背板的機器。以往陶瓷基本上都要賣到五六千元,當然,還有可能給你用上“假”陶瓷。
一加Ace3 Pro的陶瓷設計,從我的體驗來說:上手了就不想放下
白色的陶瓷背板,握持在手上,完全就像是一塊圓潤的和田玉,手感非常的溫潤。
但陶瓷又不是一整塊平面的陶瓷,在中間部分,還做了線條的紋理,從充電口處一直延伸到頂部,並且採用的是上寬下窄的紋路設計,給人一種超跑的速度感。
同時線條的紋路是可以摸到的,就...怎麼說,手指甲在上面磨來磨去的時候還挺解壓的!
細節上,中間的"1+"logo處,是沒有紋路覆蓋的。
在背板的側邊,還有“Ace”的標識,但採用的是金屬原色的設計,如果換成金色或者一加的紅色,我覺得設計感會更強一些
在相機Deco部分,凸起邊緣採用的是金屬裝飾。
模組內部採用的是白色的類CD紋理的紋路設計,與背板的白色非常接近,從正面看過去幾乎沒有色差,同時邊緣也還有刻度紋路。
背板、邊框、屏幕三者之間的過渡非常的順滑,沒有任何的割手感。
此時再看看一旁的綠色的一加12,雖然採用的是磨砂玻璃+紋路設計,但在溫潤如玉的陶瓷旁,也顯得黯然失色。
這次一加也是聽勸,隨機贈送的手機殼,也是與手機同色,我這款白色的送的就是白色的手機殼。殼的質感也是非常不錯的。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有人說:你瞧瞧,又在吹質感。重量你怎麼不提呢?
Ace3 Pro這次一共是有三款顏色,綠色、銀色以及白色,三款不同顏色採用的材質也是不一樣的。
綠色採用的是素皮,重量上,官方數據是207g;銀色採用的是玻璃材質,官方數據是212g。那陶瓷款的話,重量上肯定要更重一點的,官方數據是225g。
那重就意味着手感一定不好麼?
其實不對的,如果重量均勻的分佈在整機上,在手持使用的時候,是不會存在着墜手感。特別是現在有些旗艦機,在追求影像的過程中,相機模組越來越大,重量也就越重,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重量相差較大,在握持住下半部的時候,會出現墜手感,體驗上比較糟糕。
但Ace3 Pro並沒有比較大的相機模組,所以重量的分佈比較均勻,在使用的過程中呢,也感受不到什麼墜手感。至於素皮、玻璃以及陶瓷這三款之間的重量差異,我是覺得,十來克的差異感知上並不是很強。
我是從一加12遷移過來,一加12的重量也是來到了221克,所以說在重量上,兩者之間的差異帶來的手感上的不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習慣了這個重量,再去摸下素皮版,素皮版的輕上手一瞬間還是很明顯的)。
那對重量比較敏感的小夥伴呢,我這邊是推薦自己去線下摸摸。
等等!你說兩者重量差不多,那你爲什麼又說一加Ace3 Pro的手感要更好呢?
除了重量,影響日常使用體驗的很重要的一點還有單手握持感。
(一加Ace3 Pro厚度)
(一加12厚度)
影響單手握持感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手機的三維。Ace3 Pro和12的寬度雖然相差並不是很大,基本上在1mm左右,在厚度上Ace3 Pro和12也有1mm的相差,反饋到實際使用上,12則顯得更加厚重(特別是在上期使用Ace3 Pro再換到12上,感知特別明顯)
這樣細小的差距,其實對於手感上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而且細細觀察了下,在背板與邊框過度的角度,Ace3 Pro的角度明顯更小,所以手感上更好一些。
當然,手感上的體驗,基本上都是我個人的一些主觀感受。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還是非常建議去線下實際看看,上手摸摸,這樣體驗來的更加真實。
除了質感上的提升,這次一加Ace3 Pro最大的賣點應該是遊戲。
遊戲手機???
說來很奇怪,在PC端,遊戲本市場挺大,但是在移動端,遊戲手機的銷路確實不咋樣。前些年市場上做遊戲手機的廠商還挺多的,但這兩年,越來越少。目前市面上還在堅持做遊戲手機的,貌似也就只有紅魔一家了,但紅魔的價格實在也是.....
這次在一加Ace3 Pro的發佈會上,對於遊戲部分,還是着重講了下,想必一加Ace3 Pro的遊戲表現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在性能硬件的配置上,一加Ace3 Pro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 Gen3處理器,當前高通處理器的旗艦款,發佈到現在也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各項優化都打磨了很久了。具體這顆U是怎樣的性能相信大傢伙都已經非常清楚了。
如果說SOC決定的是性能的最低下限,那在SOC之上的算法調教,就決定了這顆芯片的上限。
同樣的硬件配置,爲什麼有的機型原神畫質全高能穩定60幀;而有的只能45幀呢?這其實都是算法的優化,這些也都是要投入成本的。
那這次一加Ace3 Pro在遊戲上的最大看點,可能就是原神120幀模式了。
是的,沒錯,你沒聽錯,是安卓端的原神120幀模式。
那玩原神的小夥伴都知道,在安卓端,原神最高只能做到60幀,那這個120幀是做到的呢?
(相關技術發佈圖)
高通8Gen3處理器上有一個類似於PC上的AFMF技術,在畫面還能渲染出來前,通過算法計算,得出中間計算出來的1.5幀。那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機,超幀算法採用的都是在畫面渲染出來之後,再計算兩幀中間的1.5幀。看似都是通過算法計算出中間的1.5幀從而達到補幀的目的,但是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8Gen3支持這項功能,但可以看到目前很少有廠商去做,這是爲什麼呢?
主要還是因爲適配。
AFMF超幀算法要求能夠拿到渲染前的數據,這就要求遊戲開發者去提供支持;但在渲染出來之後再回頭補幀,則不需要遊戲開發者的支持。這就需要遊戲廠商跟手機廠商一同協同好合作,才能做到。
既然都是超幀,在實際使用上有什麼不一樣呢?
跟手性(畫面延遲)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一種是在還沒看到前就計算出1.5幀;一種是在看到後才計算出來1.5幀。所以一加的這種方式延遲要更低,可以做到幾乎沒有延遲,跟手性上也更好。
我這裏錄製了一段Ace3 Pro開啓超幀之後拖動的畫面,通過慢放可以看到,基本就是指哪打哪。
除了底層級別的超幀技術之外,這次的Ace3 Pro在遊戲上還加入了超高分辨率以及超級HDR畫質。在超高分辨率下,原神的分辨率能做到900P。並且這三種模式是可以全部同時開啓的,這對於原神重度玩家來說簡直不要太爽啊。
我這裏也是在遊戲內分別截取了一張原生分辨率以及超高分辨率的圖片,經過一對比,好傢伙,原生分辨率也太馬賽克了吧!
但同時開啓,隨着而來的就是對於性能更高的要求,對於溫控的高要求,那一加Ace3 Pro在三者同時開啓的情況下,能夠穩定幀率麼?
先上來直接上壓力,原神高幀率、超高分辨率以及超級HDR畫質,能開的全給它開了!原神內也是全高。
直接還是楓丹區海邊刷怪,老實說,壓不住,穩不住啊,是根本穩不住,在室溫25℃的環境中,在開局10分鐘內還能穩定120幀運行,但是10分鐘之後,幀率直接下降到90幀。機身溫度也是極速上升,很快就來到了40℃。
但是!!!一加是真離譜啊,鎖幀90幀後,溫度稍微下降一點,立馬又提升到120幀,好傢伙,你這溫控調教是真的猛啊!而平均功耗上,也是來到了將近7W的功耗(圖上爲單電芯的功耗,雙電芯需要*2)
我們來試試對性能要求稍微低一點的場景,試試在全開的情況下進行1小時的跑圖測試。一加Ace3 Pro的表現也是如此,溫度高了降低到90幀,溫度下降,立馬上到120幀。但在一個小時的測試末期,最終還是由於機身解熱能力限制,鎖在了90幀。
一個小時的測試後,軟件內檢測最高溫度來到了41.5℃。
得益於內部9126平方mm的VC均熱板,將內部的熱量傳導到機身上,那機身溫度也是由原先的30℃左右,上升到43℃左右。如果想要表現更好的話,我是真的強烈建議超高負載下上個散熱背夾。
那這是在極限下的測試,那想要高幀率暢玩,畫質設置還能優化下麼?
那這裏我的建議是將關閉超高分辨率,使用原生分辨率遊玩。在同樣的環境溫度中,又測試了一個小時。
全程楓丹區海邊刷怪戰鬥場景,未加任何輔助散熱設備,除了中間有2分鐘左右的鎖90幀之外,其它時刻都是保持在120幀的遊玩。整體的平均幀來到了117.8幀,功耗方面也是直接破了7W。
我們用熱成像看下溫度,起始溫度30℃,結束之後溫度45℃,可以看到雖然已經優化了畫質參數,在超高幀率以及超級HDR畫質下,整機的發熱還是很猛的。不過一加Ace3 Pro在這樣的溫度下,居然都沒有鎖幀降亮度,這也真的是激進啊。
那爲了驗證下Ace3 Pro在長時間高溫遊玩時,會不會有降頻鎖幀的情況。在玩完一小時的原神後,停頓了十分鐘左右,繼續開始1小時的星鐵的測試。
不過在星鐵中,並沒有像原神那樣的高幀率模式(遊戲助手內能開啓高幀率,但實際檢測幀率並沒有提高),超高分辨率在不同檔位的切換下,在監測軟件中,顯示的分辨率也無變化。
在這個遊戲中,提升比較明顯的就是超級HDR畫質,可以明顯看出來,開啓超級HDR畫質之後,整個畫面的亮度提升比較大。
那星鐵的性能壓力其實是要比原神更高的,測試的過程中依舊是將遊戲助手內能開的全開到最高;遊戲內的畫質幀率也均是全高設置。
一小時測試,全程跑圖戰鬥測試,表現是真的穩,平均幀59.1幀,幾乎就是滿幀運行。5%low幀,也僅有49.6幀,基本上都是在進入戰鬥界面加載動畫時下降到的低幀率,實際的戰鬥以及跑圖過程中並沒有較大的幀率波動。
我們再來看看功耗,平均功耗接近7W,性能釋放也是真的猛!而在溫度上,軟件內監測的溫度也是來到了46.8℃,這這這,這是真的離譜啊!
機身溫度我們也是用熱成像測了下,正面來到了50℃,背面也是來到了48℃,側邊邊框的溫度也是在45℃左右,這溫度表現也是真的恐怖,星鐵對於性能的壓力也是真的大!
來看下CPU的頻率,全程非常積極,沒有任何的降頻,即使是在這樣的溫度下,一加Ace3 Pro的性能調度表現依舊非常激進。
真的,非常建議各位,如果想要高幀率、超級HDR畫質下游玩,一定一定要備一個散熱背夾,這調教實在是太猛了!
其它遊戲,什麼王者榮耀啊,和平精英啊這種,這邊也就不測試了,也沒有測試的必要了,畢竟性能壓力更高的原神和星鐵的表現擺在這了。這分明就是遊戲手機啊!再看看市面上遊戲手機的價格,是不是頓時感覺一加Ace3 Pro性價比極高?
作爲一臺遊戲(bushi)手機,一加Ace3 Pro除了有如此強勁的性能表現之外,在自帶的遊戲助手內,還有很多的輔助功能。
在原神內開啓AI實驗室,即可看到原神自動拾物、原神自動解控、原神跑動鎖定功能,開啓後可以在原神遊戲中進行一些輔助操作,遊玩起來更便捷。
在經過兩個小時的高強度遊戲測試後,退出遊戲一看,也是驚到我了, 一加Ace3 Pro的電量居然還剩餘39%!這得虧了Ace3 Pro搭載的是6100mAh的大電池,纔會有如此兇猛的續航表現。
那爲了測試極限的續航表現,在剛拿到一加Ace3 Pro的時候,我就測試了長時間播放視頻的續航表現。
6100mAh 續航是真猛
在未插卡,全程Wi-Fi,固定40%亮度以及30%音量,播放嗶哩嗶哩4K畫質視頻,一直循環播放,消耗了79G流量,一加Ace3 Pro從100%到3%,播放了15小時34分鐘,這表現也是真的離譜啊!
(系統識別到在長時間看視頻時,會自動開啓視頻長續航模式)
除了有6100mAh的大電池,一加Ace3 Pro上也是加入了“視頻長續航”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可以提高在觀看視頻場景中的續航。
那單純的未插卡,全程Wi-Fi播放視頻,並不能反應正常使用過程中的續航表現。我是將主力機切換到了一加Ace3 Pro,結合我自己的使用場景,得出了下面的續航表現。
基本上從早上九點拔掉充電器,從100%的電量到3%,總待機時間十六多個小時,亮屏時間也是做到了6個小時,在這期間,白天基本上都是使用Wi-Fi,並且全程雙卡5G待機,晚上就是用的5G數據流量的,這個續航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那有的小夥伴可能會槓了,你這亮屏時間也就僅僅只有6個小時啊,這個續航也不是很強啊。在續航表現中,也不能僅僅只看亮屏時間,特別是5G手機,雙卡5G在線的情況下,待機的耗電量也是非常大的。在待機16小時的情況下,還能做到6小時的亮屏,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這是我這幾天的續航表現圖,大家可以參考下~(期間包含了微信視頻、短視頻瀏覽等使用)
對了,Ace3 Pro優秀的手感,跟這塊採用了硅碳負極新型材料的電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機身厚度上,跟我之前的一加12相比薄了不到1mm,要知道一加12上的電池才5400mAh啊!
大電池也得有快充加持,一加Ace3 Pro採用的是100W的充電器。我沒有進行過詳細的充電測試,使用體驗上基本40分鐘左右可以從低電量充滿,速度上還是蠻快的。
(左一加12,右一加Ace3 Pro)
當然能夠做到如此牛的續航,一加Ace3 Pro靠的不僅僅是6100mAh的電池,屏幕也功不可沒。一加Ace3 Pro上的這塊屏幕採用的是與旗艦機一致的京東方X1新材質屏幕。分辨率方面雖然比不上旗艦機的2K,但是1.5K跟2K在這麼小的手機屏幕上,其實觀感上的差距並不大。我從一加12上換過來,也沒有感覺到差距很大。
(不動時,屏幕刷新率可以降到很低,在滑動的時候,刷新率會提高上來)
除了分辨率之外,這塊屏幕也是用上了LTPO技術。LTPO與LTPS最大的區別就是LTPO可以在1~120Hz之間進行切換;而LTPS只能在30、60、90、120Hz等幾個檔位之間進行切換。那在靜止畫面時刷新率降低到1Hz,要比最低30Hz省電不少。
影像 穩定發揮
影像部分,跟之前的Ace2 Pro,Ace3從硬件上來說,基本上沒有變化。都是使用的索尼IMX890 5000W像素的主攝,其它兩枚也基本上就是“湊數配置”。
對於這枚IMX890,能力相信小夥伴們心裏都有數了,畢竟已經出來很久了。雖然硬件上沒啥升級,但是在算法上,Ace3 Pro則是採用了OPPO旗艦算法,成像效果呢其實也是不錯的。
先說結論:日常使用,1x,2x的情況下拍拍照,也是完全能夠應付的。
我這也是拍了幾組照片,大家可以實際看下效果。
那其實這次在影像上最大的升級,就是這個實況照片,這個實況照片還是支持發佈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的。
這也是一加機型首次搭載實況照片,並且是支持記錄聲音。在某些場景下使用體驗還是不錯的。
比較遺憾的是,沒有長焦鏡頭。但轉念一想,如果真的上了長焦鏡頭,那真的是倒反天罡了。注重遊戲性能表現的機器,貌似影像能力強也沒啥用吧~
在其他細節上,一加Ace3 Pro的表現也十分不錯。
細節體驗
六月底那段時間,杭州幾乎是每天都在下雨。想必這是很多手機都害怕的場景,畢竟雨水滴落在屏幕上,很容易出現誤觸,滑動不靈敏等等情況。
但在使用一加Ace3 Pro的時候,即使是站在雨裏淋雨,屏幕上佈滿了水滴也不會出現誤觸,滑動不靈敏的情況。哪怕碼字,也不會出現按不動的情況。
有一個細節上的不同,一加Ace3 Pro雖然採用的也是雙揚聲器,但是在音效中並沒有杜比全景聲的開關選項,只有一個OReality Audio。不過日常播放與支持杜比全景聲的機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感覺應該是一加沒有去做這個認證,畢竟認證也是需要費用的。(如果硬要說有什麼影響使用的話,在看一些杜比全景聲的視頻或者聽一些音樂的時候,會不支持開啓。)
在震動上,Ace3 Pro採用的也是旗艦級的0916馬達,在實際的使用的震感反饋上,是非常的舒服。基本上跟旗艦機型沒有差別。
系統表現
Color OS之前的表現一直是被人吐槽的,功能少、bug多,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頻繁升級之後,目前Color OS的體驗可以說非常不錯了。
首先就是動畫了,Color OS目前APP的打開動畫、退出動畫,中途打斷動畫等等,都非常的絲滑,我這裏也錄製了一段GIF,大家可以看下。包括在打開APP時桌面壁紙的模糊,退出APP時的模糊過度,表現都非常不錯~
在美觀性上,可自定義的內容也還算可以。桌面美觀的小組件也能自定義,可選的也是比較多的。
另外我很喜歡的一點就是行程助手,無論你是在12306上訂的票,還是在去哪兒上訂的票,都能被系統正確識別,並且歸納到負一屏,進行展現。
在臨近出行日期的時候,如果開啓了“小布建議”等功能,在對應的小組件上也會有所提醒。並且在快到出發時間的時候,也會有流體雲的提醒。高鐵的話,會提醒檢票口;航班的話,會提醒登機口以及座位號,對於經常出差的人士來說,非常的方便。
並且現在的流體雲,支持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購物鏈接的快速打開,外賣進度的提醒(目前僅支持美團),音樂播放時的流體雲支持、倒計時等等,更驚訝的是,這個流體雲還支持百度地圖的步行導航提醒,不需要打開百度地圖,也不需要開啓懸浮窗,直接通過流體雲就能查看導航信息。
AI功能的話,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相冊的AI消除了,對於喜歡拍照的用戶來說,這功能真的超好用,意外出現的路人,直接使用AI消除,就能將路人消掉,非常的不錯。
在互聯上,我手上沒有OPPO系的平板、耳機之類的,所以與這些設備的體驗基本上等於0(等我攢攢錢入手了再來分享),那目前在互聯上能夠分享的內容,也就只有PC端的跨屏互聯,從體驗上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這個軟件直接在OPPO的官方就能下載,你的電腦帶有無線網卡就能直接使用,無需破解。
建立連接之後,手機上的驗證碼,在電腦上也能直接讀取提醒;電腦、手機上覆制的文本,也能無縫的互傳;同樣的在手機上拍的照片,截的圖片,也都能直接在電腦上直接複製或者保存。從體驗上來說,對於多端設備的用戶來說,非常的舒服。
那還有一點,手機微信上收到的消息,建立了互聯之後,在PC端也有彈窗提醒。
那同樣能也能做到手機應用投射到電腦上進行操控,不過這項功能的話,受到的無線干擾比較強,體驗上因設備不同、環境不同,存在着差異。(我這的無線設備太多了,干擾就比較強,所以體驗上並沒有那麼好)
除了信息上的互通互聯之外,在網頁端還有隨身工作臺,如果手機與PC在同一個局域網下,就可以通過局域網直接訪問手機端的文件。
需要查看手機上的文件,直接將通過隨身工作臺,即可將文件傳輸到PC上,速度方面安裝證書後,基本上在6mb/s,體驗嘛就比較一般。
值不值得買
一加Ace3 Pro是不是一臺優秀的機器,我覺得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樣。值不值得買,每個人的需求也不一定,我也不好直接下定義。
對於參數黨來說,Ace3 Pro的目前首發的價格確實有點小貴,如果起售價2999元,性價比都要高不少;但是對比Ace2pro升級了太多太多了,屏幕、馬達、續航、性能、遊戲體驗全面升級!如果對於遊戲黨來說,不是很注重影像上的體驗,就追求極致的性能釋放以及極致的遊戲體驗,那我覺得Ace3 Pro的定價甚至有點便宜了,畢竟市面上性能釋放如此激進,能夠做到極致的遊戲體驗的遊戲手機,價格都要比肩旗艦機了,更何況Ace3 Pro還帶來了比遊戲手機更棒的質感體驗,更好用的系統...
再來說說陶瓷版吧,同價位上唯一一款陶瓷材質,成本肯定是要比素皮以及玻璃版更高的,手感質感上更是不錯,價格上,相同的存儲配置,只比素皮版本貴了200元,那追求手感的用戶呢,我建議是直接上陶瓷吧,真的舒服
好啦,以上就是本篇深度體驗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讓我們下篇文章
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