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車轉呀轉—分形工藝Mood+STRIX X670E-I+影馳4070S裝機分享


  • 前言

  •     今天帶來的是一臺大風車ITX,沒錯,就是黑色的分形工藝(Fractal)的Mood的裝機。當初分形工藝發佈TORRENT機箱,這把18038大電扇太過引人注目了,1200轉就可以爆發出153.7CFM的最大風量,可以說很多2把高轉12cm風扇也不一定有那麼大,18038的厚度和尺寸加了一半就可以輕鬆雙倍秒殺,這次分形工藝就利用這一優勢專門設計的Mood是完全發揮其優勢了,而且還設計成直立不佔地款式,在212x212mm見方落地空間設計,在453mm的高度下提供325mm的顯卡支持和240/280一體水冷和114mm風冷CPU散熱器的支持,佔地小不犧牲寶貴的空間,卻又讓顯卡能全負荷運行,頂部的大電扇可快速排出熱量,獨特的化繁爲簡、爲簡化遊戲而生的小機箱,簡潔的布藝造型更能襯托現代玩家的居家設計,非常獨特。

        在配置方面,這次使用AMD 銳龍9 7950X +華碩玩家國度  ROG STRIX X670E-I GAMING WIFI的主配置。華碩ROG STRIX X670E-I規格非常強悍,達到了10+2相 110A供電,並將X670E雙芯片組做到了ITX主板內,擁有雙USB4.0(Intel JHL 8540)、雙M.2含PCIE5.0M.2支持、FPS-II擴展卡來擴展SATA和前置USB2.0口,還有其獨立聲卡ROG STRIX HIVE with ESS QUAD DAC都是這樣頂級STRIX的特點。配合7950X的散熱器是九州風神的新款屏顯水冷冰暴240,它採用九州風神全棧自研第五代高性能水泵,以及高性能PBT風扇和全新的MYSTIQUE智能控制軟件,並保留原有的動態平衡泄壓冷排和易安裝扣具,以及冷頭帶有2.8英寸IPS真彩數顯屏。顯卡使用了影馳RTX 4070super金屬大師OC,它採用了AD104-350核心,56組SM單元,7168cuda處理器,晶體管數量358億個,顯存是12GB、192bit、21Gbps速度、504GB/s帶寬的GDDR6X顯存,尺寸不含擋板爲315*124*48mm。

        其他配置上,內存是宇瞻NOX暗黑馬甲套條,DDR5 6400頻率以及海力士ADIE顆粒正好適配ZEN4平臺。固態硬盤是星曜7000 Plus SSD,它採用TSMC臺積電12nm製造的四通道主控PS5027-E27T,以及TLC閃存顆粒,產品標稱順序讀寫速度就分別達到了7000MB/s、6000MB/s。最後,電源使用了全漢的ATX3.0全模組SFX小電源 Dagger pro 850W,自主研發的MIA IC多重智能芯片組和92mm雙滾珠風扇支持智能啓停技術,DC-DC電路模塊與單路12V設計、雙4+4pin的CPU供電接口和600W 12VHPWR接口,全日系電容的用料和六重保護電路、10年質保都爲整機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配置清單如下:

    CPU:AMD 銳龍9 7950X 處理器

    主板:華碩  ROG STRIX X670E-I GAMING WIFI

    內存:宇瞻(Apacer)NOX暗黑馬甲  DDR5 6400 32GB(16Gx2)套裝

    顯卡:影馳(GALAX)GeForce RTX 4070 SUPER 金屬大師 OC

    SSD:影馳 (GALAX) 星曜7000 Plus 1T SSD

    電源:全漢(FSP) Dagger pro 850W ATX3.0全模組SFX電源

    散熱:九州風神(DEEPCOOL) MYSTIQUE 冰暴240 LCD數顯屏一體水冷

    機箱:分形工藝(Fractal) Mood 迷你垂直風道18cm散熱 MESH ITX機箱

    • 裝機展示:

    化繁爲簡

    布藝空間的唯美設計

    Mood正面

    Mood背面

    Mood側面

    Mood  45°

    Mood  45°

    Mood 頂部的全MESH鏤空通風

    18cm的大風車分形工藝Dynamic 18038風扇

    Mood底座金字塔型的設計,以及上端的分形工藝的小logo,右側的I/O面板包含了一個HD AUDIO、一個USB 3.2GEN 2X2 Type-C 20Gbps端口、一個開機鍵、兩個USB3.0接口

    機箱的底座爲主板IO末端出線設計,四面尾部開孔爲出線設計,並且有兩個扎線孔用於固定線纜

    直立形態下的開孔出線,上面爲背板上的分形工藝的logo

    底部抓板外拉打開背板,兩顆螺絲用於固定外框,拆卸後可向上提取外框

    打開外框之後的背部,背部這裏是顯卡安裝位

    打開外框之後的前部,前部爲240水冷的安裝冷排架

    整機的右側外框和右側內膽

    整機的左側外框和左側內膽

    45°展示

    45°展示

    來看頂部的18038風扇與全MESH鏤空的外框,通風應該是暢通無阻的

    整機的顯卡一側

    內膽的冷排架與九州風神冰暴240水冷

    整機的右側,可以看到冰爆240的水管爲冷排出管之後,繞管到這裏的右側,再往上走進冷頭

    整機的左側,可以看到冷排的水管從上面繞到這裏左側之後進入冷頭,另外冷排的串聯風扇一根PWM線直接插入主板CPUFAN口長度剛剛好

    冷排架可以上翻安裝或者下翻安裝,不過因爲需要走水管所以最方便還是上翻

    冷排架兩顆螺絲固定的翻頁打開,取下還是挺方便的,這裏因爲九州風神冰暴240水冷的FT12S風扇採用串聯安裝所以只需要拔下一個CPUFAN接口即可分離

    插上CPUFAN口即可繼續開機了

    九州風神冰暴240水冷上的FT12SE高性能黑化風扇採用3相6槽4極電機和PBT材質扇葉,2150RPM下可提供最大風量72.45CFM和最大風壓4.32mmAq,以及最大36.49dB(A)的噪聲值

    冰暴240水冷的2.8英寸真彩LCD數顯屏幕內置陀螺儀可識別安裝朝向並自動旋轉

    九州風神自研的智能控制軟件MYSTIQUE可設置多種顯示模式,只是這裏Mood無法展示了

    華碩ROG STRIX X670E-I 居然能將X670E雙芯片組做到了一張小小的17x17的ITX主板內屬實厲害,完全超越了曾經的DTX結構的C8I

    華碩ROG STRIX X670E-I 擴展性非常好,背板這裏多個USB接口更有兩個高速USB4.0(Intel JHL 8540),另外這裏的底座出線口上有兩個紮帶還能固定凌亂的出線

    內部屏幕無法展示,那麼內存也不需要燈光了,索性使用無光的宇瞻NOX暗黑馬甲DDR5 6400,頻率正好配合zen4使用

    套條宇瞻NOX暗黑馬甲潑墨意向的低調設計,實用穩定至上

    M.2固態硬盤是影馳的星曜7000 Plus SSD,它採用TSMC臺積電12nm製造的四通道主控PS5027-E27T和TLC閃存顆粒

    SFX電源位置上是全漢的Dagger pro 850W,金牌全模組和SFX最小尺寸,單路12V和DCDC電路設計與全日系電容用料,並採用92mm雙滾珠風扇的MIA IC多重智能芯片組支持智能啓停與20%負載停轉,10年質保與六重保護電路設計爲整機穩定提供保障

    電源的出風口一側上金字標識了全漢電源slogan:“POWER NEVER ENDS”

    Mood機箱專門配置了帶包裹保護的PCIE4.0線纜

    轉到背面的顯卡,影馳GEFORCE RTX 4070super金屬大師OC 的尺寸真的剛剛好能輕鬆安裝

    顯卡壓鑄鋁合金一體成型上蓋的全覆蓋設計,棱角分明的長方體風格,3個9葉設計的92mm淨霜風扇

    48mm的4070super金屬大師OC顯卡正好兼容53mm的Mood機箱,多的5mm也不用貼着機箱的防塵網防止風切聲噪音產生

    顯卡頂部的影馳logo“GALAX”

    傢俱藝術的設計風格

    • 配件解析

    • 華碩ROG STRIX X670E-I GAMING WIFI主板

    作爲AM5平臺的iTX旗艦板,雖然ROG STRIX X670E-I不帶信仰燈,但我仍喜歡稱呼它爲“C9I”,因爲這款主板已經全面超越了曾經DTX結構的C8I,ZEN4的架構下更能體現其各個方面的特點所在

    主板全貌,ROG STRIX X670E-I 居然能將X670E雙芯片組做到了一張小小的17x17的ITX主板內,而只是將M.2與芯片組做了個堆疊、聲卡做了外置、一張FPS-II擴展卡來擴展SATA和前置USB2.0口,10+2相 110A供電、獨立聲卡ROG STRIX HIVE with ESS QUAD DAC、雙M.2含PCIE5.0M.2支持和PCIE5.0顯卡插槽,還擁有雙USB4.0(Intel JHL 8540)

    主板供電位置的散熱設計,內部帶了兩把小風扇不僅能對供電和芯片組散熱,也對M.2固態起到通風作用,畢竟現在的ITX安裝基本都是一體水冷,所以整個主板的冷卻確實需要靠主板自身解決了

    10+2相110A供電,這應該是目前ITX規格的巔峯設計了,並且還是10層PCB和高品質合金電感、耐用固態電容

    單邊卡扣設計的雙DDR5內存插槽,對於ZEN4來說新的BIOS已經可以較好得支持高頻DDR5內存了,當然內存性能與intel平臺還是有些差距

    PCIE5.0的顯卡插槽,前面是雙M.2位,頂部支持PCIE5.0的M.2,中間支持PCIE4.0的M.2,底部是X670E芯片組,供電處的兩把小風扇其中一把正好對着M.2位置吹來增強芯片組與M.2的散熱

    主板背面的接口,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鏤空是兩個風扇的風口,接口除了常規USB3.0和集顯HDMI以及2.5G網卡、WIFI6E接口外,還有配置了兩個可支持8K顯示器的40Gbps的USB4.0接口

    ROG FPS-II擴展卡,通過兩個type-C口來擴展兩個SATA和兩個前置USB2.0,同時還帶有PCIE切換開關方便使用低階顯卡延長線的用戶。同時主板上本身帶有一個前置USB3.0和一個type-C口

    ROG STRIX HIVE,不僅帶音量調節和音頻接口外還帶USB和type-C口,更強大的是還帶BIOS一鍵升級按鈕、FLEXKEY按鈕、EZ模式PBO按鈕和Q-LED故障診斷燈。雖然說主板太小規格太強大才讓聲卡獨立出去,但是聲卡獨立之後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就是對聲音的電磁干擾也小了

    • 影馳GeForce RTX 4070 SUPER 金屬大師OC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SUPER 金屬大師 OC 顯卡採用NV Ada Lovelace架構、TSMC 4N工藝的AD104-350核心,56組SM單元,7168cuda處理器,晶體管數量爲358億個,顯存是12GB、192bit、21Gbps速度、504GB/s帶寬的GDDR6X顯存,加速頻率2565MHZ,整卡的TGP功耗爲220W,尺寸方面是含擋板:328*139*48mm / 不含擋板:315*124*48mm

    GEFORCE RTX 4070 SUPER金屬大師OC的本體,壓鑄鋁合金一體成型上蓋的全覆蓋設計,棱角分明的長方體風格,而其尺寸爲雙槽多一點,屬於40系顯卡中非常小的尺寸,這款寒光星δ散熱系統也是根據4070super的220W功耗打造

    顯卡的頂部,由於厚度爲48mm、倆槽多一點(倆槽厚度42mm),頂部非常平整的鋼鐵直男造型,背板兩頭有彎折至頂部來保護PCB,中間兩個長方形的鏤空出風輔助散熱,中間爲12VHPWR供電接口

    顯卡的背板爲全金屬材質,PCB也是非常短几乎只有顯卡長度的一半,所以右邊用於散熱的鏤空特別多

    整個顯卡散熱器僅有的三個圓形非直線條修飾,3個92mm超大淨霜風扇,9片三摺扇葉設計提供更強風力和更大風量

    顯卡頂部末端的影馳logo“GALAX”

    頂部中間40系顯卡標配的12VHPWR新型供電接口

    顯卡PCB比較短,右側將近一半是鏤空散熱,散熱鰭片非常工整,背板做了金屬大師METALTOP的logo造型

    顯卡的輸出接口依然是標準的3DP1.4A+1HDMI2.1

    • 影馳 (GALAX) 星曜7000 Plus 1T SSD

    這次使用的固態硬盤是來自影馳的主流PCIe 4.0 SSD:星曜7000 Plus SSD。它的產品標稱順序讀寫速度就分別達到了7000MB/s、6000MB/s,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其主控爲羣聯PS5027-E27T,並且採用的TLC顆粒

    PS5027-E27T是一款專門爲遊戲PC、以及像PS5這樣的遊戲主機打造的主控芯片,它由TSMC臺積電12nm生產工藝製造,基於單處理器架構,內置32bit微控制器,支持NVMe 1.4協議,是一款無獨立緩存型的四通道主控

    羣聯PS5027-E27T主控最大的升級之處在於它還支持搭配Toggle 5.0或ONFi 5.0接口的3D TLC NAND、3D QLC NAND的閃存,其支持的閃存接口傳輸速率最高可達3600MT/s

    • 宇瞻(Apacer)NOX暗黑馬甲  DDR5 6400 (16Gx2)套裝

    內存使用的是無光內存——NOX暗黑馬甲,它是宇瞻DDR5電競系列內存,在效能、容量、穩定性及能耗上都有顯著提升

    這一套條規格爲DDR5 6400  16G*2,時序C32-39-39-84,電壓1.4V,並且採用的是海力士A-DIE顆粒超頻能力不俗

    低調潑墨意向的迷彩設計風格

    NOX暗黑馬甲做了通體全鋁合金的馬甲包裹,頂部簡單修飾,實用爲主

    • 九州風神(DEEPCOOL) MYSTIQUE 冰暴240 LCD數顯屏一體水冷

    MYSTIQUE 冰暴系列是九州風神的新水冷,採用全新的全棧自研第五代高性能水泵,以及高性能PBT風扇和全新的MYSTIQUE智能控制軟件,以及原有的動態平衡泄壓冷排和易安裝扣具也被保留下來,不過另一個重要的更新是冷頭帶2.8英寸真彩數顯屏。自從一體水冷開始流行帶屏幕的冷頭之後,各家廠商也都開始卷性能之外捎帶着捲起了小屏幕來,這不九州風神的新水冷也加入了LCD屏顯大軍,不過與OLED屏不同的是,LCD不需要擔心燒屏的問題。另外冰爆系列目前有240和360兩款,都是黑色的,此次使用的是240黑色款

    隨附的多平臺易安裝扣具,支持LGA1700/1200/115x和AM5/AM4主流平臺

    240冰爆水冷的本體,與上代相比,由於LCD數顯屏的加入,冷頭個頭大了一圈

    冷頭的本體尺寸爲93*77*66mm,頂部具有DEEPCOOL的logo,中間2.8英寸1670萬色真彩LCD數顯屏幕,分辨率達640*480,而且內置陀螺儀可識別安裝朝向並自動旋轉,而屏幕顯示配合自研的智能控制軟件MYSTIQUE可設置多種模式,屏幕上下各有一條燈帶也可在軟件中設置燈效,不僅可以支持主板聯動,還能根據屏顯的GIF或者圖片的邊沿來進行自動調色。除了顯示動圖外也可以用數顯方式展現各種如CPU佔用率、CPU溫度、顯卡溫度、風扇轉速、水泵轉速、各項電壓等等,所以可玩性是非常多的

    冷頭更厚的大銅底,全新下沉鏟齒0.1mm超密水道設計,全新的3相6槽4極馬達,封閉式增壓葉輪與新升級的3400RPM安靜水泵僅21dB的運行噪音

    冷排的本體,使用了兩把FT12SE高性能黑化風扇,新型FT12SE高性能黑化風扇採用3相6槽4極電機和PBT材質扇葉,2150RPM下可提供最大風量72.45CFM和最大風壓4.32mmAq,以及最大36.49dB(A)的噪聲值

    九州風神的動平衡泄壓冷排技術ANTI-LEAK、標準的27mm鋁排

    高密度低水阻的冷排採用Z字形鰭片排列

    冰爆240水冷的全家福

    • 全漢(FSP) Dagger pro 850W ATX3.0全模組SFX電源

    Dagger pro 850W集全漢多種電源技術於一身的SFX小尺寸全模組的電源,支持英特爾ATX3.0規範與80PLUS金牌認證,採用了全日系電容,使用92mm雙滾珠風扇並支持智能啓停技術,並提供了雙8Pin的CPU供電支持。當然電源還提供OVP/OPP/OCP/UVP/OTP/SCP的多重保護電路支持,以及十年質保的保障。電源符合新ATX3.0規範提供2倍電源功率的瞬間峯值功耗和3倍顯卡TDP瞬間峯值功耗,200%負載下保持100μs,新的12VHPWR連接器提供了9.2A 600W的最大功率輸出,支持高端雙CPU主板,自主研發的MIA IC多重智能芯片組和DC-DC電路模塊設計,確保可靠穩定的功率傳輸,以及單路12V的功率輸出等。

    電源的配件,除了說明書、12VHPWR建議安裝手冊外,還有魔術紮帶、電源檢測器、固定螺絲、電源線以及SFX轉ATX轉接板

    電源接口豐富的同時,還配備了多根扁平化的模組線,材質相當柔軟易走線;600W的12VHPWR顯卡供電線纜,採用了包網設計,可有效保護線纜,而在顯卡線安裝中說明了接插件的安裝方法以及角度彎折要求等

    電源的本體採用標準SFX小尺寸,100x125x63.5的長寬高規格,鋼絲防塵網下面是一把92mm的雙滾珠風扇,支持智能啓停技術,並且在20%負載下風扇停轉,50%負載內風扇僅20dBA噪聲

    風扇的正面爲銘牌,標識了這款電源的所有參數以及國際多項安規認證包括國內的3C,另外單路12V提供最大70.83A的額定最大功率輸出,+3.3V和+5V分別提供最大20A總計120W的最大額定功率輸出

    全模組的接口一側,每個接口都有標識用途,兩組CPU並有雙4+4Pin的供電接口,PCIe提供了兩組,新12VHPWR提供了一組PCIE5.0,PATA共有兩組,以及一路ATX的MOTERBOARD

    電源的兩側是品牌logo"FSP"和型號“DAGGER PRO”

    電源的背面是出風口,提供了六邊形蜂巢鏤空出風口設計,左側是電源開關盒供電接口,以及全漢電源的slogan“POWER NEVER ENDS”

    以上是電源的全家福

    電源本體

    • 分形工藝(Fractal) Mood 迷你垂直風道18cm散熱 MESH ITX機箱

    分形工藝的Mood機箱是一款化繁爲簡、爲簡化遊戲而生的小機箱,簡潔的布藝造型更能襯托現代玩家的居家設計,並在212x212mm見方落地空間內使用分形工藝獨特的18038大尺寸電風扇排風,在453mm的高度下提供325mm的顯卡支持和240/280一體水冷和114mm風冷CPU散熱器的支持,佔地小不犧牲寶貴的空間,卻又讓顯卡能全負荷運行,頂部的大電扇可快速排出熱量

    18038 採用分形工藝的LLS軸承,扇葉利用Trip Wire技術引入微湍流層提高扇葉效率,嵌入式佈線的氣動定子支柱降低噪音與湍流,300-1200RPM下可提供最大風量153.7CFM和最大風壓2.26mmH2O,噪聲值僅有37.4dB(A),妥妥的一把大風量型大風車

    機箱外殼正面內側的通風布藝網面,和可拆卸背板內側的防塵網

    打開背板之後,底部兩顆螺絲擰下之後可拆卸外殼,並且這個背部的內膽爲顯卡安裝位

    翻到“前面板”一側,這裏是240/280冷排架和內側的下半部分主板安裝位上半部分電源安裝位,這也可以理解爲直立設計的A4結構

    從左側看機箱內膽結構,顯卡支持雙槽多點的厚度,中框不可移動,主板的CPU散熱最高114mm高度或者240/280冷排

    從右側看機箱內膽結構,整體設計主要偏向於CPU一側,畢竟顯卡雙槽多的厚度也差不多了,說起顯卡最大厚度,如果不拆背板防塵網則爲53mm顯卡厚度,拆了就最大56mm厚度了

    冷排支架,上面有個3.5HDD支架,可安裝3.5HDD

    冷排架爲下部插勾式,頂部兩顆螺絲固定

    主板固定位,從底部IO接口,PCIE4.0的線纜含有保護作用的彎折包裹,右側的SFX電源位中間爲衝孔通風可雙向安裝

    • 整機測試

    CPUZ 測試7950X的單核773.1分,多核16061.4分

    CineBench R23 測試成績單核1950、 多核35832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成績 10254

    3D MARK TIME SPY  測試成績 20357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成績 12717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成績 24183

    3D MARK FIRE STRIKE  測試成績 43683

    以上就是此次裝機的全部內容了,文中表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可相互交流,感謝您的閱覽

    全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