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DDR5內存的推出也有些年頭了,其顆粒從早期的2Gb到現在的3Gb,頻率也從早期的4800MHz+飆到了現在的8000+MHz,進步不可謂不大。不過由於頻率和顆粒規格的不同,再加上有燈無燈,排列組合下來,產生的內存規格還是非常豐富多樣的。這樣一來,無疑給小白玩家選購內存帶來了困惑,究竟怎麼樣的場景需要大容量,怎麼樣的場景又需要高頻率?這篇文章,就告訴大家究竟該怎麼選,順便給大家推薦一波618期間性價比比較高的DDR5內存產品。
二、容量or頻率?
1.如何判斷內存容量夠不夠?
其實看你的內存容量夠不夠,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在運行某個項目的同時,打開任務管理器(快捷鍵:CTRL+ALT+DEL),然後定位到性能欄的內存項,看看內存的可用值(剩餘量),如果此時內存的可用值接近0,那你就需要掏錢升級內存了。
譬如下圖中本人以Blender渲染某個圖像模型爲例,可以看出,內存可用值爲39.7GB,這說明本人24GB×2的內存容量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由於圖像模型的體積不同,所需要的內存也不一樣,文中截圖僅爲演示,並不代表實際內存需求情況,請勿直接生搬硬套。
當然,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可以使用微星的MSI Afterburner軟件來監測內存使用率,當然,該軟件功能非常豐富,也能監測CPU頻率、使用率,GPU頻率、使用率,及遊戲的幀率等。
如下圖,在設置中勾選“RAM usage”,即可在遊戲中實時監控內存的使用情況。
這裏以《絕地求生:大逃殺》爲例演示一下,可以看出,此時內存使用了15GB左右(2560×1440分辨率、高特效),另外,隨着分辨率和特效的提升,內存的使用量也會略微上升。
確定了某個應用的內存使用情況後,玩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購內存了,考慮到大多數人的系統使用到後期加載項項目較多,所以還需要一定的預留量,個人覺得16GB×2是一個比較適合遊戲玩家的容量。
至於生產力用戶,因爲軟件和軟件之間的差距實在過於巨大,我這裏也沒法給出統一的答案。譬如我上面的Blender渲染案例中,內存只使用了10GB不到,但我之前給一個朋友配了一臺機子,他主要做的是實景三維測繪模型渲染,128GB的內存也只是勉強夠用。所以我的建議是,用戶要在配機前多做功課,多去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配機。
2.如何選擇合適的內存頻率?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說,配機要把錢花到顯卡和CPU上,內存神馬的並不重要,高頻內存和低頻內存用起來幾乎沒啥區別,甚至還有人說DDR5比起DDR4內存都沒啥區別。
爲了駁斥這種觀點,下面先上三組數據,這三組數據是本人之前做過的DDR5 7800、5600及DDR4 3600之間的對比測試。
其中第一組爲V-Ray CPU渲染對比測試,可以看出,DDR5 5600相較DDR4 3600有明顯提升,DDR5 7800又相較DDR5 5600有明顯提升。
第二組爲視頻剪輯後輸出爲MP4格式所用時間對比測試,可以看出,DDR5 5600相較DDR4 3600節約了11s的時間,DDR5 7800又相較DDR5 5600節約了16s的時間,效率提升十分明顯。
第三組爲遊戲對比測試,可以看出,在大多數遊戲中,DDR5 5600相較DDR4 3600有明顯提升,DDR5 7800又相較DDR5 5600有明顯提升,其中《彩虹六號:圍攻》更是有高達41幀的提升幅度。
從上述測試可以看出,高頻內存不僅有用,而且對一些生產力項目及遊戲的性能提升作用十分明顯。
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無腦選擇高頻內存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來有些平臺對高頻內存的支持度不佳,所以還要分情況來討論。
其中,對於Intel平臺來說,自然是頻率越高越好,但想要完美支持超過DDR5 7800MHz的內存,對CPU的IMC體質和主板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大雕U,還需要ROG Z790 APEX之類的高端雙槽主板),所以普通玩家還是退而求其次,追求DDR5 7800MHz以下的高頻內存吧。
對於AMD ZEN4非APU平臺來說,基本上DDR5 6400MHz就是比較適合的甜點頻率了,再高性能不僅沒有提升,甚至還會倒退(這涉及到ZEN4的內存控制器及內存分頻問題,以後有機會細說),而且過高的頻率也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但對於AMD APU平臺來說,依然是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因爲對於APU來說,內存頻率就等同於顯存頻率。
下圖爲本人之前用AMD R5 8600G做過的對比測試,可以看出,隨着內存頻率的提升,R5 8600G在遊戲中的幀率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當頻率超過7600MHz後,由於性能提升的邊際效應遞減,個人覺得就沒必要追求更高的頻率了。
二來高頻內存的價格整體還是比較昂貴的,無腦選高頻內存意味着你要付出較高的裝機成本。
當然,並不是所有品牌的高頻內存都非常貴,也有一些品牌推出了一些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且在618期間價格更進一步下探,屬於比較好的入手時機,下面就推薦給大家吧。
三、高性價比內存推薦
1.高性價比高頻率內存推薦
首先推薦的是高性價比高頻率內存,目前大多數7000MHz+的高頻DDR5內存價格在1000元以上,但國產內存品牌光威卻不走尋常路,其中光威 神武DDR5 7000 32GB(16GBx2) RGB更是直接殺到了700元以內。
該內存採用海力士A-DIE顆粒,XMP頻率高達7000MHz,同時時序僅保持在較低的CL 32-42-42-112,性能優勢十分明顯;該內存做工非常紮實,10層PCB+10μm加厚金手指保證了其高頻下的工作穩定性;該內存還支持RGB燈效,配合各大板廠的燈控軟件,能夠實現各種自定義玩法。
覺得7000MHz頻率還不夠高的,可以選擇光威 龍武 DDR5 7200 32GB(16GBx2),該內存做工同樣紮實,7200MHz的頻率配合CL34的低時序,性能優勢更勝一籌,該內存相較神武DDR5 7000 32GB(16GBx2) RGB僅貴了50元,也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2.高性價比大容量內存推薦
並不是所有的應用都對高頻率有較高要求,還有一部分玩家對大容量的需求勝過高頻率,所以順便給大家推薦一波高性價比大容量內存吧。
這裏首先推薦光威 天策 DDR5 5600 48GB(24GBx2)內存,該內存採用三星3Gb顆粒打造而成,24GBx2的容量也能夠應付大多數的專業應用,目前該內存618期間售價僅爲599元,雖然其頻率不是很高,但價格卻比某些16GBx2規格的內存還便宜,這價格還要什麼自行車?
覺得天策 DDR5 5600頻率不夠用的,可以選擇光威 龍武 DDR5 6400 48GB(24GBx2),該內存採用海力士M-DIE 3Gb顆粒打造,6400MHz的頻率也處於主流水平,同時內存做工紮實,散熱馬甲非常厚實,能夠保障玩家安穩度過炎熱的夏天。該內存618期間售價799元,偶爾還會有789元的特價,個人覺得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四、總結
以上就是本人分享的關於如何選擇內存條的一些經驗了,按照這些方法選擇內存,可以讓入門級玩家少走一些彎路,少交一些學費,當然,覺得前面字太多、看起來費腦子的玩家,我在後面也給大家推薦了四套性價比不錯的內存,大家可以直接“按圖索驥”抄作業。
以上就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大家選購內存有所幫助,謝謝欣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