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浮生记》:情场的开挂王,职场的小丑皇?别急,有反转!

在这个匆忙的五月里,《职场浮生记》大概是我玩到的最具有“欺诈性”的游戏——因为初看之下肉眼可见经费不是特别充足的画风,一并拉低了我对其整体内容的期待,然后再一看标签,“社畜”“恋爱”“经营养成”“职场人生”,似乎也没多少选题创新上的优势,一言以蔽之就是有点让人提不起兴致。


但是在经历了接近20小时的赛博人生奋斗后,我却被狠狠打脸了:从游戏中期开始,各个剧情线逐步走向白热化,角色的养成也迎来了“全面开花”的可能性,于是我就被玩法和内容高密度的连番轰炸拉入了“再玩一回合就睡觉”的经典轮回,就这么一路挺进到了流程的第10年。

自我养成路漫漫,应届生的奇妙生活物语

《职场浮生记》的故事开端于一场大学毕业后的散伙饭,昔日同窗的室友各奔东西,而我们也不得不踏上职场,成为社会中的一枚发光发热的螺丝钉。

具化到游戏情节里,是我们成功入职了厦州名企雷云集团,成为了一名新人码农。而本作的主体玩法,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围绕着我们的“事业路”去展开的,即一名新时代应届生的奇妙生活物语。

这个设定其实很有现代版《太阁立志传》的既视感,要想从足轻组头晋升到侍大将就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武士功勋,所以在《职场浮生记》里也是同理:想要提前转正?那就必须拿出高人一等的贡献;想要竞争项目经理?那就得拿出更高人一等的贡献……

事实上在游戏前几个小时的体验里,可以让人有端联想到《太阁》的地方还有不少。

比如开局我们需要暗自敲定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为整个游戏流程规划出一个终极的任务目标(我选择了让父母幸福,所以任务就是父母好感度全满+卡片集齐)

——类似《太阁》里的多种生涯追求,虽然我们只能当码农,但依然允许怀揣着不同的梦想。

比如大多数重要角色都有着自己的人物卡片,而积攒足够的好感度后(有的需要战胜他们,有的则需要完成一些特殊的事件)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他们的人物卡片,并在未来的战斗中将他们编入牌库,使其成为我们牌组战力构建的重要一环。

——形似《太阁》当中的角色集卡,不过差别是在《职场浮生记》里收集到的人物卡,是可以切实地被转化为当下的直接助力的。

又比如每次上班时都会开例会,上级领导将会对我们上一次的工作结果进行成绩评定,之后我们便可以在例会上选择自己本轮希望负责的工作项目,将其作为我们本轮的职场任务。

——坏消息是没法像《太阁》那样选择“修业”(自由培育技能)来合理摸鱼,好消息是所有任务基本上只有难度和奖励的区别,所以牌组强劲的话,完全可以跨等级跨难度去追求更高的收益。

最后是,我们足足有着7项属性(思维、学习、执行、交际、幸运、抗压、运动)和27大工作生活技能(编程开发、架构设计、口才演讲、领导管理、金融炒股等等)。提高属性的方式,除却任务事件里的选择带来的增益外,更多的需要依赖于阅读,即游玩一系列内置的小游戏,而工作生活技能的升级,有时则会带来全新的通路,例如文笔好可以去写小说赚外快,而游戏打得好也可以去做兼职主播。

——这点就更像《太阁》的风格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是其中一环,属性和技能提升对人生选择造成的肉眼可见的影响,则是不容小觑的另一环。

借由这些元素和机制,《职场浮生记》创造出了一条围绕工作与生活为核心的长线养成路。这也导致本作在玩法体验上被划分为了两套模式,如何同时兼顾生活与工作,在名为人生的跑道上一马当先,也便成为了贯穿本作整个流程的核心论题。

上班只是为了打牌,下班才是生活的开始

众所周知职场套路深,游戏中的职场也没能绕过这一定律,所以我们面临的社畜第一课,就是在同事圈层和领导圈层之间不断上演的尔虞我诈当中,通过一系列事件和剧情抉择正确地立稳脚跟。

不过还有套路更深的——那就是工作阶段的卡牌战斗系统。简单来说,这套玩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积分游戏,即我们需要通过打出手牌,来积攒工作进度和绩效,达到100%进度便可以平稳结束工作,而绩效等级越高(上限S)则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功勋奖励。

然而需要决策管理的点在于,我们的精力(Cost)、压力(血量)每回合的出牌次数,以及场上的卡牌槽位(格子),都是有限的,且根据工作的不同,每回合场上还会出现各种包含Debuff的干扰牌,因此圆满完成项目的前置条件,就是应付这些资源难点带来的挑战。

籍此,本作延伸出了多种不同的派系卡片。例如“上班流”的卡片效果普遍会更倾向于稳定地达到目标,而“加班流”往往会表现得更为激进,至于“摸鱼流”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战术灵活度,能够有效地抑制压力的增长,并恢复精力,不过代价可能是进度和绩效上的累积速度会略逊于前两者。

所以在构建自己的牌库时,可以考虑尽可能地集中于某个流派,使卡牌与卡牌之间连结的效益最大化。

另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游戏中其实还有着很多套系列卡,能够在场上打出收效可观的Combo:

例如当“吃”“喝”“拉”“撒”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后,可以瞬间让压力-30。

例如“女神”牌本身没有效果,但只要在周围打出“怦然心动”就可以回复精力,而打出“单身狗”则可以直接增加绩效。

例如“装模做样”和“忙里偷闲”相邻放置后,就可以同时增加大量的进度和绩效,而单卡效果则可以让接下来打出的“摸鱼”卡牌不会受到绩效降低的惩罚。

而将这种乐趣扩容至更高台阶的,是游戏颇为惊人的卡牌数量——在游戏流程中能够被我们收集到的卡牌,一共有500+张。这也意味着从各流派卡牌日渐丰富的中后期开始,我们可以去大胆尝试不同的流派打法,乃至去探索流派混搭的新天地,并利用碎片不断升级卡牌,将效果逐步拔升到最大。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研究卡牌玩法的尽头大概只是越阶段换来更多的功勋和奖励,而没法完全作用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毕竟工作永远不是人生的全部,剩下的精彩终归是要交还给生活的。

在每一回合开始之前,玩家需要提前分配好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即不同阶段所能够使用的精力点。而精力点便是一切行动的根本(不过工作战斗是不消耗精力点的,但压力会保留),不管是回复朋友圈、吃喝玩乐、探索地图还是触发剧情事件,都需要耗费精力。

相比起工作,我个人会更推荐把精力多分配给生活一些,其中一个原因是,下班之后的世界要比我预想中的更缤纷多彩——可以通过阅读、听讲、休闲娱乐去培育各项技能;可以参与到各种各样角色的特殊事件当中,攻略心仪的妹子,成为海王;可以坐车回到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和祖辈。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职场浮生记》浓厚的写实气息,会让我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模式当中寻找快乐——比如每逢佳节时,我们是真的可以获得专门的假期返程回家的,而不同节日我们会面对的剧情事件也不太相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可能也是本作之所以能让人深陷“下一个回合再睡觉”魔咒的真正本源,属性和技能无时无刻的成长只是浅显的一面,高密度的特殊剧情和充满本土生活色彩的事件,才是持续引人深入的温暖虫饵。

但是这时候致命的灵魂拷问就来了,果断把一腔热情都投入到生活里去,真的还能完美实现人生的富贵梦吗?

关于傍上富家千金后,把摸鱼贯彻到底这件事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有时这扇窗可能还是穹顶大天窗——在因为好感度不足而痛失了长相甜美的“护士妹”和品格坚毅的“中介姐”黄萍萍之后,我最后还是成功地迎来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伴侣,那就是“千金大小姐”陈子澄

而陈子澄一家最冷酷的地方,在于认为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于是在交往了一阵子后,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无情的岳母毅然决然地甩出一张余额百万的银行卡,强行要求分手。

不过陈子澄一家最暖心的地方,大概也在于认为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比如在经历了陈子澄的一系列事件后,她的哥哥毅然决然地丢出了一张内含20w的银行卡,用以感谢我对陈子澄的细心照顾。

然后我顿悟了,盛产银行卡的陈子澄家庭,其实根本就不会看重我努力工作换来的物质回报,所以我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把工作摸鱼贯彻到底,将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扔到了老婆的身上,毕竟情绪价值和情感羁绊才是无价的,金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啊!

然而,虽然在情场上咸鱼大翻身成为了开挂王,但是在职场上就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小丑皇——时至今日我依然腆着老脸在例会上选择难度最低的项目,这也导致我在中期的关键节点上理所应当地落选了项目经理,还被各种天降领导处处穿小鞋。

不过俗话说的妙,实力好不如同行衬托得好,很快项目经理就因为沉迷炒股而被推下了台,表现稳定的我就此成功上任,迎来了反转,狠狠体验了一把“我把别人给剧情杀了”的快感。

不过这一杀,却出乎意料地杀出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那就是新鲜感已经基本燃烧殆尽的职场内容,居然解锁了更多的进阶玩法。

低开高走?10h之后竟然还在解锁新内容

在长线养成与叙事的背面,《职场浮生记》提供的其实是一套层层解剥式的玩法递进体验。例如炒股机制是在游戏流程的中期解锁的,通过总结新闻,推测股市行情,可以让我们因此增加一种全新的收入形式。

但炒股终归只是对于表层皮毛的加加减减,从本质上改变职场玩法体验的,是职位的不断晋升。作为普通职员时,我们需要完成的仅仅只是单一的任务,而成为项目经理后,我们则需要应对工程量更大的项目,这时便需要动用到小组成员的力量。

组员的职称、好感度和状态,决定了他们所能提供的工作进度的上限,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状态,去合力完成规模更大的任务,就成为了这个阶段的主要玩法。

而真正引发体验质变的,则是后期从项目经理一路晋升到总经理的时候。我们要负责的事务就从执行某个工作任务,扩大为了对整个公司的运营——从招聘人手、薪酬沟通,到项目竞标和劳动力分配管理,成为了玩法的主弦律。这也是十年职场生涯之后的终极节点,我们要操盘的是整个企业的命运。

不过从现阶段的体验来看,这个部分的难度设计还是不太合理的,在团队足够强的情况下,一个A+项目轻而易举就可以谈到3-4千万的价位,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兼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而这也让我更加期待日常生活模式接下来可能的走向,《职场浮生记》最后是否会发展成“人生浮生记”呢?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下一站又是哪里?

在游戏的第十年,我已经成功实现了彻彻底底的财富自由,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十年之后的下一站,我认为大概率会是《中国式家长》或者《火山的女儿》的那一套,毕竟地图里有好几个小学中学在流程中都没有登场,那么在赢了职场和情场后,接下来要征战的很有可能就是“育儿场”了。

当然目前游戏的内容和节奏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但不限于过于刻板化的情场拉扯和关系攻防、中后期的事件密度有待提升等等。

这意味着本作的内容体量很可能还将会进一步得到扩大,于是回头看了眼我在游戏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卡牌收集进度182/535;剧情漫画收集进度171/668;成就达成进度27/117,已经有点难以想象游戏未来的终极形态了。

2024年的“时间杀手”遍地都是,但《职场浮生记》也许是让我把时间杀得最浑然不觉的那一位——如果你喜欢模拟经营养成,喜欢强故事驱动的主线内容,以及对平凡应届生的奇妙生活物语有所兴趣,那么《职场浮生记》无疑是值得一试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