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真的很想,但是並沒有恰飯
我其實是一個很喜歡也很關注各種遊戲手柄的玩家,當然因爲本身也不是那種富哥,可以擺一個牆的收藏,圖馬和dse這些說買就買,所以到現在爲止是買了一些我覺得還比較有興趣,也比較性價比的手柄,基本上每一款手柄在平時都會拿出來用,不存在說哪一款完全在喫灰這樣,至少能夠給我的遊戲體驗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那麼這篇文章我將會淺談一下這六款手柄各自的參數、遊玩體驗和優勢區間,希望能爲想買個手柄體驗一下的玩家提供一些建議
首先是御三家(先提一嘴我主機只有NS)
Xbox series手柄
這也是你能夠在黑盒手柄帖子內看到最多的名字,一般會緊跟着“無腦”,“單選”等字樣,當然我也不是來討論這方面問題的,僅單純講講手柄本身
手柄按鍵爲導電膠,在導電膠裏偏軟,回彈力度不大,我個人比較喜歡Xbox這種按鍵手感
搖桿是alps,精度不錯,無死區,目前還沒碰到漂移問題,我買的這個右搖桿下按有很小很小的段落感,想了想能接受就沒有退貨(因爲真的很小)
肩鍵和扳機鍵沒啥毛病,線性扳機虛位很小
十字鍵沒有串鍵,可以拇指按住中間往各個方向推動,不過偏硬
回報率藍牙和有線都是125hz,接收器我沒買,藍牙鏈接至少我個人感覺很穩定,有線基本上沒用過
握持手感很不錯,我手其實算偏大的,握ds5的時候感覺是很合適,但是Xbox很神奇的讓我也覺得能貼合住手,因爲沒有背鍵,放在手柄後面的三根手指也放的比較自然
震動方面屬於比較不錯的水平,比不過御三家另外兩個,但是對比一衆第三方手柄已經算很大的優勢了,pc原生支持的地平線5扳機震動也是願意玩這款遊戲的理由之一
適合的使用情況:
PC端適配手柄的慢節奏遊戲,沉浸式大作,以及賽車遊戲,也有不少橫版過關或平臺跳躍等比較適合
我最近用這款手柄的場景是逆轉456,感覺Xbox是那種,泡杯咖啡坐在電腦前,背靠在椅子上懶散地玩一下午的感覺
NS Pro手柄
在黑盒的手柄帖子裏面可能提到的次數是御三家手柄中最少的,因爲這玩意如果沒有ns的玩家買一個回來還是有點抽象的,在pc端並不出衆,適配少體驗也並不是很好
abxy按鍵應該也是導電膠,按壓起來比Xbox手柄要稍微硬一些,中間+和-還有截圖以及主菜單四個按鍵很硬,按起來也不太方便
搖桿是alps的,回彈力度感覺上比Xbox手柄略大,其他方面搖桿差別不大,有小死區
肩鍵比較硬,可能主要對比的是jc的肩鍵,那個手感很軟,然後扳機鍵方面,任天堂的遊戲都是沒有線性扳機的,pro手柄自然也是和jc一樣的zl和zr兩個按鍵,不過手感要比jc舒服
十字鍵串鍵,十字鍵串鍵,十字鍵串鍵,我說了三遍,畢竟這是一個現在國產哪個價位的手柄都很難出現的問題,但是老任就是不改,然後十字鍵偏硬
震動方面......只能說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沒有體驗過老任的HD震動那就很難用語言向你描述,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震動體驗,不過基本上好的震動適配也集中於第一方作品
握持感方面比Xbox差了不止一點,至少個人感覺ns手柄握着不如Xbox和那些Xbox外形的國產手柄舒服
適合的使用情況:
有ns的前提下,想嘗試最完整的遊戲體驗,那就還是得入手一個,因爲這種遊玩體驗的確是獨一檔的。像魔派,小雞等廠商的ns手柄儘管也用了原廠馬達,但是整體震動的調教還是比較落後的,體驗比不上老任的pro手柄
PC端適配比較差,不建議純PC玩家買來嘗試
DS5手柄
這款也是被提到次數非常多的手柄之一,是一款很多人喜歡的同時也有很多人不喜歡的手柄,主要原因是本身手柄性能和體驗是很好的,但是PC的適配依然會存在一些問題
按鍵是導電膠,比較軟,回彈力度小,觸控板左右兩邊的按鍵有些難按,按鍵高度低需要用些力按下去,中間的觸控板按着玩玩挺有意思的
alps的搖桿,手感真的非常非常好,阻尼感和回彈力度適中,無死區,我最喜歡的搖桿手感,沒有之一
肩鍵比較軟,和Xbox的那種肩鍵不太一樣。扳機鍵則可以好好說道說道了,DS5手柄最出衆的地方就是自適應扳機,他可以通過改變扳機鍵的觸發方式和力度,來讓你通過扳機感受遊戲內的真實體驗,拿Apex來舉例的話,空手扳機鍵會讓你體驗到阻澀感,會有種用力出拳的感覺,暴走則是一跳一跳的感受後坐力,波賽克則是一種由輕到重的阻澀感,模仿用力拉弓。這種感覺在沉浸感上是很棒的,不過只有部分適配自適應扳機的遊戲支持,主要爲索尼第一方遊戲
十字鍵也和右邊的按鍵一樣比較軟,不會串鍵
回報率方面,有線連接大約250hz,藍牙連接反而達到了600hz左右,挺驚訝的,藍牙連接的性能反而更好
震動上可以說是PC上能體驗到的很優秀的震動,在我心裏僅次於任天堂的HD振動,沉浸感非常強,能體會到很多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手感
握持方面,因爲整體手柄比前兩者更大,所以不那麼適合小手的玩家,手小的用久一些會比較累,不過我個人用起來正合適,人體工學做的也不錯
適合的使用情況:
有PS5的肯定是推薦的,只不過我個人沒有PS5。
PC端的話,索尼第一方作品是有一些適配自適應扳機的,然後也有一小部分其他遊戲適配,不過遊戲數量很少
至於手柄支持這方面的話,近些年的大部分熱門遊戲都是支持的,也有一部分冷門遊戲支持,如果你玩的遊戲大多是熱門大作的話,可以不用太擔心適配問題,不過如果是我這種熱衷獨立遊戲的玩家可以稍微謹慎一些
那麼既然我更傾向於獨立遊戲也沒有PS5,爲什麼還要買DS5手柄呢,其實,這款手柄也是我打Apex的副手柄。DS5依靠非常優秀的搖桿手感和調教,以及各方面的性能和體驗,是一款很頂尖的fps手柄,玩fps的手柄玩家可以考慮使用。我現在因爲有個後面會說到的主力fps手柄,所以DS5手柄就專門用於比較想休閒的時候,還能順帶體驗一下Apex英雄的自適應扳機,感覺是超棒的,到時候另一款手柄用得差不多出問題了,就去改裝一下作爲主力手柄
墨將烈風
墨將這個品牌如今的產品線基本上就是fps專精,可以說,現階段最適合國內手柄fps玩家的手柄除了索尼的DS5,DSE,就是墨將的手柄,他們家我最看重的就是搖桿的軟件性能
這款烈風是當初首發買的,搖桿是普耀搖桿,手感不錯,個人體驗比Xbox的alps更舒服一點,搖桿各方面參數可調,有PC端的驅動程序,可以自己設置各種不同的搖桿曲線,來適配不同人的手感,精度高,響應曲線的線性度好,總的來講就是專爲高精度搖桿使用而生的。不過缺陷在於,普耀搖桿的壽命比alps還低,這方面用料較爲便宜容易壞
abxy按鍵是導電膠,但是很硬,非常硬,作爲導電膠來講有點太硬了,摸過朋友的彩虹2,感覺墨將家的手柄就是按鍵很硬
肩鍵力度適中,扳機鍵線性扳機虛位小
十字鍵可以按在中間向各方向推動,不過這種模具的倒是不太適合這樣用
回報率有線達到了1000hz,性能很好,不過go柄測試中異常值比Xbox和DS5要多很多,感覺是有軟件參與了之後達到的1000回報率,無線的沒測過,好像是250hz
震動就是國產手柄常見的傻震,握持感方面反正是仿Xbox的模具,手感不會太差,因爲有四個背鍵的存在,放手柄後面的手指沒那麼自然,不過倒是不太容易誤觸
當時買的時候帶着一個底座和一個接收器,底座還不錯,自動啓停功能其實有點奇怪,我用的無線接收器,放上去之後其實還是正常在運行的,放在底座上動搖桿依然能動,只不過燈的顏色變了,過久了還會自己關機,不像是自動啓停
PC,手機,NS三模支持
適合的使用情況:
fps玩家,對搖桿精度有要求的玩家,這款也是我的主力fps手柄
不過更推薦買他們家的旗艦款墨將彩虹2pro或者旗艦款的青春版墨將彩虹2se,這款烈風去年十月左右出的我直接就買了,結果幾個月後就出了彩虹2se給我狠狠背刺了,後面墨將烈風霍爾版也要出了,這個我持觀望態度,畢竟墨將沒有霍爾搖桿調教的經驗,不一定能在霍爾搖桿上還維持世界頂尖的搖桿調教,等一個霍爾版烈風的搖桿測試
飛智黑武士3Pro
也是討論熱度很高的一個手柄,我個人其實也是比較喜歡這款手柄的,在某種意義上,這款屬於是國產裏面的水桶機,不好找特別明顯的短板。如果說他們家的八爪魚系列是創(zheng)新(huo)的先鋒,那黑武士系列就是比較均衡的主力產品
搖桿是霍爾搖桿,什麼,你要問我霍爾和之前alps還有普耀的碳膜搖桿有什麼區別,我建議去看看我之前有篇文章:手柄名詞解釋,精度還不錯,響應曲線的線性度不太好,然後他做了pom環和金屬搖桿設計,減少了磨粉出問題的幾率
按鍵是微動按鍵,軟硬程度居中,按壓手感還可以,按鍵四周感覺比較鬆動,個人不是特別喜歡微動按鍵的手感,更喜歡導電膠,不過這是個人觀點。正中間類Xbox佈局西瓜鍵的位置取消了,而是和截圖一起放到了下方
肩鍵觸發力度適中,線性扳機虛位小,他的扳機鍵還可以切換微動扳機,這種雙切扳機的設計我挺喜歡的,比單純的扳機鎖要體驗更好一點
十字鍵算是這款手柄的特色了,完全可以當一個八項搖桿來使用(實際上也真的有將十字鍵改裝成搖桿的玩家),個人很喜歡這個十字鍵,盤起來也很有感覺,不過也有人覺得這種十字鍵容易誤觸,看每個人的個人體驗了
手柄反面有四個背鍵,正面有兩個額外按鍵,共六個額外按鍵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我正面兩個額外按鍵前段時間一個綁定了y鍵連點,一個綁定了x鍵連點,用來刷碧藍幻想Relink,一個蘭斯一個拉卡姆
震動也比較傻,但是包含了扳機震動的選項,雖然他的扳機震動也是傻震,有意思的是,Xbox不支持扳機震動的Steam版地平線4反而黑武士3p有扳機震動,但是很蠢,遠不如Xbox的扳機震動有感覺,握持感體驗因爲背後設計了棱線,稍遜於上面的墨將烈風,不過也不算差
PC,手機,NS三模支持
適合的使用情況:
因爲這款手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缺點也不多,使用壽命長,如果想要只買一款手柄,並且想體驗到各種不同功能的話,可以嘗試
蓋世小雞風行者Pro
這款某種意義上是我NS的副手柄,購買動機其實是因爲有朋友來聯機的時候,一個人用jc一個人用Pro會顯得很奇怪,再買個Pro又會讓我的生活雪上加霜,當時小雞可沒有最新款的啓明星,(不然肯定是入手那個了)
按鍵是微動,比較偏軟,算我比較喜歡的微動手感,不過使用中會有個問題就是因爲他切換鏈接方式用的是組合鍵,比如說PC的組合鍵用到了y,所以會出現y鍵連點的問題,NS的組合鍵用到了a,所以會導致a鍵連點,我不清楚是不是都會這樣
搖桿方面是霍爾搖桿,阻尼感很小,很滑,使用感覺挺有意思的,不過搖桿調教一般,響應曲線線性度差
肩鍵略硬,扳機鍵虛位小
十字鍵鍋仔片有一段虛位,剛按下去一小段會感覺到阻力,然後在按下去才觸發,按住中間往四周推也可以,但是因爲前面說的虛位原因導致不夠順滑
背面有兩個大背鍵,觸發力度適中不容易誤觸,可以用手機app調鍵值,不過我覺得手機app不如其他廠商的PC端驅動程序好用
支持ns的一鍵喚醒,連接上倒是沒什麼問題比較穩定
還有就是這個手柄比上述的這些都要輕,比較適合休閒
適合的使用情況:
其實我現在也不太想推薦這款,如果不需要背鍵,那完全可以去嘗試一下他們家的啓明星,便宜好用,再往上一點還有微軟授權的小雞G7se,風行者有點不上不下,ns手柄方面自家的啓明星ns版還多了HD震動,更打不過了。唯一就是這個微動的手感算我比較喜歡的(笑)
總結
手柄這種外設其實相比其他外設來講,水還是比較淺的,需要注意的東西不算太多,主機御三家的手柄各有各的特色和長處,國產手柄也都有不同的功能,很多時候對於手柄的推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我僅僅是從個人體驗出發,給各位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手柄使用情況,來爲大家的手柄挑選和使用做一個參考,如有錯誤,懇請斧正。
謝謝大家能夠看到這裏,也希望大夥兒遊戲生活豐富多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