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彩虹軸179起,風雨軸199起
75配列82鍵+GASKET結構+前高18cm好評+五層填充
功能區鍵帽較高稍顯不穩+殼子的質感和K75相比稍顯遜色
hello,好久不見,這裏是拾貳。隨着鍵盤廠商的各種堆料內卷,高配列的鍵盤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降價空間,於是廠商們則將視線放到了小配列鍵盤和一些特殊的套件上,隨着這持續半年的鍵盤降價內卷大風波,這一次的內捲浪潮儼然接近尾聲。而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在決賽圈中憑藉着捲到兩百元以下的售價佔據着一席之地的珂芝K75Lite。
下面簡單和我一起開個箱。
不得不說珂芝K75Lite這款鍵盤的外包裝相比於Z98的外包裝設計簡約了許多,觀感上就好了一大截,側面印着“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這句經典的打字教材中的例句,這個細節設計個人給個好評。
打開之後就能看到被白色袋子裝着的鍵盤了,這款鍵盤並沒有塑料防塵罩,稍顯遺憾。
全家福:說明書、鍵盤本體、數據線、兩用拔軸器。
鍵盤的外觀個人還是覺得十分精緻的,同時兼顧了一定的使用體驗。首先鍵盤保留了珂芝右上角的標誌性突出條,但是相較於75正代削減了顯示屏和USB HUB(就是可以插鼠標的2.4k接收器和u盤)功能,你依舊可以在這款鍵盤上面看見其未開口的槽位。但是相較於K75增加了一層消音結構,這個後面詳細說。而在這些刪補之後,右上角就變成了連接模式的切換開關。
而這款鍵盤個人使用最爲舒服的地方是這款鍵盤的前高只有18mm,這對於不喜歡手託的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音,很多鍵盤廠家爲了鍵盤的觀賞性和強行堆料,鍵盤的前高直接突破20mm大關,我只能說手腕用完要沒了。
這款鍵盤另一個個人覺得稍顯遜色的地方是廠家將2.4k接收器放置了在鍵盤的後側,增加了一個十分突兀的收納倉,個人的理想地點是原本的USBHUB的槽中。後半部分的整體設計觀感上來說還是十分精緻。
鍵盤搭配的兩款軸體分別是彩虹軸和風雨軸,用戶也可以加價選擇相逢軸。個人手上的這款軸體是風雨軸,擺一下參數,總行程:3.4±0.4mm,觸底壓力:40±10gf,軸體相對於這個價位的軸體來說使用體驗還算不錯,聲音也比較好聽,但是軸心穩定性和雙軌的或是帶防塵壁的軸體來說還是稍有不足。
這款鍵盤的鍵帽是MDA高度PBT材質,但是這裏就要說一下了,前面說了這款軸體的軸心穩定性和價格高一些的軸體還略有差別,而這個高度的鍵帽在功能區也就是鍵盤最上面一排其鍵帽會設計的比較高,可以保證用戶一個較爲舒適的使用角度,但是隨着其鍵帽增高,其穩定性也會表現得更差,這部分按鍵如果非常頻繁使用得玩家個人建議更換軸心穩定性好點的軸體。字母區和數字區的體驗十分的順滑,大鍵也可以說是第一梯隊的。
鍵盤的燈位是下燈位,但是遺憾的是這兩款軸體都沒有導光柱,RGB效果可能會有所削減。
下面簡單來拆個鍵盤。
鍵盤的拆卸和Z98較像,需要揭開腳墊,擰下四個腳墊下的四個螺絲,需要注意左上角的螺絲在腳墊中間。然後好需要擰下鍵盤上側的兩個螺絲,並將上面的充電接口部分卸下。
然後玩家從下方的兩個腳撬,即可撬開鍵盤的上蓋,如果想要取下來,建議想去掉上面功能區的一排鍵帽。
來看一下鍵盤的五層填充,礙於前高較低的設計,其整體消音層的厚度都不大,其分別是:PORON夾心棉、ixpe軸下墊、PET聲優膜、消音底棉和硅膠底墊。
下方將硅膠底墊和底棉揭開之後你能看見下方的3750mAh的電池,整體不算大,但是在削減去顯示屏模塊之後對這款鍵盤來說也算夠用。
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這款鍵盤對於新接觸鍵盤的玩家來說較爲推薦,舒適的前高,各方面都不差的水桶配置,配色較多且顏值在線,缺點就是功能區鍵帽較高稍顯不穩和殼子的質感和K75相比稍顯遜色,但是當這款鍵盤的價位捲到了179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