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顆粒丨海力士新M-die
DDR5時代的海力士可以說是一枝獨秀,之前的A-die顆因爲不鎖電壓的設計和出色的超頻潛力,一直是高端DDR5內存的標配,而最近幾個月開始大量出貨的單條24GB DDR5內存,則普遍採用的是海力士新版M-die顆粒,單顆3GB容量,單根內存可以做到24GB甚至48GB的容量。
新版的M-die顆粒由於採用的是最新的製程工藝,因此具有功耗低性能強的特點,基礎JEDEC頻率都是5600MHz,XMP頻率基本都在6800MHz起步,手動超頻8000MHz算是基本盤,加上套條(24GB*2)價格比16GB*2貴不了多少,可以說是目前高性能DDR5平臺裝機的首選。
今天分享的這套內存就是採用了海力士M-die顆粒的阿斯加特女武神DDR5內存條,單條24GB容量,XMP 6800MHz頻率,不僅顏值出衆,超頻潛力也是極高。
內存開箱丨超高顏值女武神
作爲嘉合勁威旗下的高端品牌,阿斯加特出品的產品一直都是以顏值和性能著稱,之前使用ROG吹雪Z790裝機的時候就搭配過阿斯加特的吹雪聯名內存,此外還有博拉琪、TUF聯名等系列,這套女武神·瓦爾基里也不例外。
外包裝正面可以看出阿斯加特女武神內存採用白色外觀,頂部搭配有RGB燈條,身騎白馬手持長劍的女武神漫畫形象則佔據了主要位置,右下角有內存規格標籤:DDR5 6800 48GB(24GBx2)。
包裝盒採用封套+蓋盒設計,包裝內提供一雙供裝機使用的白色防靜電手套,這也算是阿斯加特高端產品的標配。
一張產品設計手稿,挺喜歡阿斯加特這種既能提升品牌宣傳,又能給用戶傳達產品設計理念的小細節。
內存外觀設計走的是簡約路線,方正的白色散熱裝甲,正面只有裝飾線和Asgard標誌 ,散熱裝甲厚度2mm,採用立體噴塗汽車烤漆工藝,表面細膩平整,質感絲滑,比較適合白色主題裝機使用。
內存頂部依舊是直平設計,正反兩面的白色裝甲夾層中是磨砂半透的導光條,光效是女武神內存顏值的主打,在北歐神話中,北極光就是來自女武神所騎白馬在夜空中奔馳時盔甲閃耀的光。
內存電路採用的10層強化版PCB,也是目前高端內存的標準,可以確保電氣性能,提升內存的耐壓性,同時減少電氣信號之間的干擾,對內存的穩定運行很有幫助。阿斯加特女武神內存配有獨立的PMIC電源控制芯片,搭配嚴選海力士M-die顆粒,不僅兼容性穩定性有保障,不鎖電壓的設計,還可以讓玩家通過內存超頻獲取更強性能。
再來看看上機點亮後的效果,內存頂部的柔白導光條煥發出來的光非常柔和漂亮,導光條下的8個獨立可控的燈區,支持1680萬色RGB色彩顯示,不管是單色光還是幻彩,效果都非常棒,女武神內存這個顏值可以說是白色海景房裝機的絕配。
測試平臺丨內存超頻板U需給力
現在Intel新一代DDR5平臺對於XMP頻率的支持基本不存在問題了,不過想要通過手動超頻獲得更高的內存頻率,除了內存性能,主板支持和CPU體質也是缺一不可的,因此人均8000MHz主要還是看主板和CPU了。
本次內存測試使用的平臺配置如上。
CPU沒啥可說的,首選14代處理器,原生內存頻率支持更高,我這裏使用的是一顆i5-14600KF,主板使用的是技嘉AORUS Z790 冰雕X,支持內存8266MHz+OC頻率,女武神內存和主板對於高頻支持都沒問題,衝擊內存高頻主要就看CPU的IMC(內存控制器)體質了。
性能測試丨手動超頻8000MHz
首先看看CPU-Z讀取信息:處理器14600KF,主板技嘉Z790 AORUS X,內存製造商Asgard,DRAM製造商SK海力士,23年第52周生產,內存預設兩組XMP頻率,兩組EXPO頻率,其中XMP1 6800MHz時序CL34-46-46-108,內存電壓均爲1.35V,海力士M-die的電壓整體偏低一些。
初始頻率這裏就不做測試了,直接進入BIOS開啓XMP1,順帶測試技嘉“高帶寬低延時”開關表現。
在AIDA 64內存與緩存測試中,關閉技嘉主板高帶寬低延時測得:讀取速度98642MB/s,寫入速度91497MB/s,複製速度90016MB/s,延遲65.4ns。
高帶寬低延時開:讀取速度101.22GB/s,寫入速度100.66GB/s,複製速度97063MB/s,延遲66ns。
可以看到開啓XMP6800頻率後,內存的能效表現還是很可以的,並且CL34時序下的內存延遲表現也很好。在開啓技嘉高帶寬低延時的內存優化黑科技後,各項參數性能進一步提升。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開啓XMP後就能獲得一個比較好的內存性能,如果是技嘉主板用戶,“高帶寬低延時”黑科技還有加成。
目前看海力士新M-die顆粒的超頻門檻要比A-die更低一些,手動超頻更容易上手,不過相比起DDR4內存超頻,DDR5超頻報錯原因規律不明顯,還是稍微有些難度,這裏順帶說說如何手動超頻操作。
首先需要明確硬件是否支持,手動超頻到8000左右的高頻率,主板、CPU體質、內存體質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嘗試手動超頻前需要確認主板和CPU是否支持內存超頻,比如Z790主板就要比Z690主板的DDR5內存頻率上限要高,目前可以確定只要是一線廠商的B760、Z790主板,搭配體質不差的13代、14代CPU,使用海力士A-die或者M-die顆粒內存,基本可以確保穩定超頻到7600MHz。
硬件OK,剩下的就是BIOS設置、穩定性測試,建議正式開始前先確認主板BIOS爲最新版本,目前各家板廠BIOS更新主要還是優化提升DDR5內存頻率,往往新版本BIOS內存兼容性更好一些。拿我的這個主板BIOS來說,上市以來已經更新了3版,目前我已經更新到了最新版本。
下面以技嘉主板爲例直接開始超頻操作,重啓進入BIOS,在【頻率/電壓控制】中關閉XMP超頻,關閉技嘉主板的高帶寬低延遲功能,內存頻率選擇8000MHz,我這套硬件已經摸索了一段時間,技嘉主板自帶的一鍵超頻也嘗試過,8000MHz可以直接點亮,如果你是第一次超內存,建議從7600MHz或者7200MHz開始,逐步往上超。
進入【高級內存設定】,【內存參考頻率】設置爲100,【Gear模式】選擇Gear 2,【SA GV】設置爲停用。
接着進入【內存通道時序】配置頁,修改第一時序爲38-48-48-70,一般建議剛開始時序選擇寬鬆一些,摸準電壓過測後再進行優化縮緊。
回到【頻率/電壓控制】頁面,CPU系統代理電壓也就是SA電壓我這裏選擇的是自動,VDDQ CPU和VDD2 CPU電壓技嘉預設的M-die 24G顆粒超頻參數給的是1.4,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開始嘗試。
在【內存電壓控制】裏,對內存VDD、VDDQ和VPP電壓進行設置,海力士M-die顆粒超8000MHz,VDD和VDDQ建議1.45V起步,根據TestMem5測試報錯進行調整,VPP電壓建議1.9V,這個基本不用調整。
設置完成後按F10保存重啓,開機進入系統,使用TestMem5進行壓力測試,測試系統穩定性,一般來說使用TestMem5 1us配置文件進行3輪測試不報錯可以認爲穩定性過測。不過通常剛開始超頻都會迅速報錯,需要不斷嘗試修改CPU和內存電壓設置,一般建議單次只修改一個變量,並且做好統計,直到找到穩定的電壓過測後再優化時序和小參。
這裏放一下最終我超頻過測的詳細參數供參考,VDDQ CPU電壓1.41V、VDD2 CPU電壓1.44V,內存VDD和VDD2電壓均爲1.53V,VPP電壓1.9V,時序36-48-48-58,小參見圖,TestMem5 1us配置文件壓力測試4輪穩定無報錯。
8000MHz下讀取速度117.01GB/s,寫入速度119.58GB/s,複製速度112.42GB/s,延遲53.8ns,內存讀寫性能對比XMP 6800MHz提升超過10%,而且延遲表現也要提升不少。
對比XMP6800頻率和XMP8000頻率的差價,手動超頻帶來的性能提升還是很值的。
總結
相比起傳統海力士A-die顆粒,新版M-die顆粒DDR5內存在超頻性能上表現更優秀,超頻起來也要更容易一些,並且單顆3GB顆粒帶來的單條24GB容量,性價比更高。
拿本次測試使用的阿斯加特女武神DDR5 48GB內存套條來說,超頻性能優異,純白設計搭配出色的光效,非常現在流行的純白主題海景房裝機。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