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享極致、高頻大容量纔是DDR5內存的完整形態丨宏碁冰刃24GB

單顆 3GB / 海力士 M-die 顆粒

隨着處理器的不斷更新,DDR5 內存已經徹底成爲主流選擇。雖然 DDR5 內存擁有頻率高、帶寬猛、容量大、功耗低等諸多優點,但兼容性依舊是最大的短板。以前的 DDR4 內存可以隨意上 4 條開啓 XMP,但 DDR5 內存因爲供電、信號干擾等諸多原因很難同時插滿,這也讓主流的 四 槽主板處於半浪費的狀態,對內存容量有要求的用戶更是很難適應。

24G x 2 DDR5 內存的普及,算是 一 定程度上緩解了這 一 痛點,生產力用戶在滿足容量需求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高頻內存帶來的優勢。

DDR5 時代的海力士可以說是異軍突起, A-DIE 顆粒+不鎖電壓設計使其擁有強悍的超頻潛力, 一 經推出就收穫了大量好評。而最近開始普及的 24GB DDR5 內存,開始搭載海力士新版 Mdie 顆粒, 在更先進工藝的加持下,新版 Mdie 顆粒供電更穩,壓力更低,甚至實現了 PCB 板上單顆 3GB 的容量,它不僅具有容量優勢,同時因爲顆粒集中在 PCB 板 一 側,主板可以更好的協調工作,不會因爲板材的走線影響信號傳輸,從而降低性能和穩定性。此外,單面內存也能提供更寬的間距,讓溫度釋放更爲給力。

核心測試平臺

1️⃣內存丨宏碁掠奪者 冰刃7200MHz 24G

▼冰刃屬於宏碁掠奪者的高端系列,黑白銀三種配色適合匹配不同風格主機。該系列採用實驗室特挑顆粒,擁有低電壓、低時序的特色,加上 PMIC 不鎖電壓設計,也爲內存超頻提供了更大的潛力空間。

▼冰刃系列是我測試過唯 一 配備有風扇的 DDR5 內存,4cm 小風扇能提供 4.72CFM 風量直吹,配合散熱馬甲快速實現熱量導出。衆所周知,DDR5 內存原生頻率就很高,頻率高內存溫度也就越高,而優秀的溫度控制是 DDR5 內存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個人經驗,DDR5 內存運行在基礎頻率時,上不上風扇都無所謂,但如果玩超頻,特別是超高頻,那麼必須把散熱安排到位。

▼宏碁掠奪者冰刃採用的 10 層 PCB 強化版,這也是高端內存的標準配置。PCB 板層數越多電氣性能就越好,也能承受更強的電壓氣流。此外,層數越多空間也就越大,走線越寬裕,信號之間的干擾也就越少,對內存的穩定運行很有幫助。

▼冰刃內部有獨立的 PMIC 芯片控制電壓,不僅能對內存單獨加壓,加上不鎖電壓的設計,那麼散熱可以說很關鍵了。內存利用高分子導熱墊高效導熱、配合內置的溫度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控,高強度壓鑄裝甲快速散熱,由此保證高頻率下內存的穩定性。

▼鋁合金散熱裝甲的工藝也很有特點,表面的圖案是類蜂窩狀的六邊形,多層結構帶來視覺上的立體感,棱角分明的外形設計,有點類似星艦的科幻範。

▼主打電競用戶的冰刃在燈效方面自然也沒拉下。內存頂部採用了大面積的有機玻璃,使燈效更加柔和,避免刺眼感。內部被劃分成了 8 個獨立可控的燈區,支持高達 1680W 的 RGB 色彩顯示,並且兼容主流主板的神光同步技術。這一切讓用戶能夠實現各種自定義的色彩方案,滿足 RGB 愛好者對燈效的需求。

2️⃣ CPU丨Intel i7-14700KF

CPU 沒啥可說的,首選 14 代處理器。不僅提供了更好的溫度、電壓控制,而且支持更高的原生內存頻率。內存超頻的核心就是把能控制的變量,儘量做到最好,

3️⃣主板丨技嘉 Z790 AORUS ELITE X WIFI7

當前內存超頻的首選品牌, 8 層 2 盎司銅服務器級別電路板、 16+1+2 相供電,堆料到位;背鑽孔技術、隔離內存佈線等新技術的加持,也能對超頻起到優化、穩定的作用;其獨有的高帶寬+低延遲模式更是妥妥的黑科技。

性能測試

▼首先看看 CPU-Z 的信息讀取。處理器是 14700KF,主板是 技嘉 Z790 AORUS ELITE X WIFI7,內存顆粒來自 SK 海力士,23 年第 48 周下線, XMP 7200MHz 時序 CL 36-46-46-115,電壓 1.35V。

▼進入 BIOS 開啓 XMP,分別測試技嘉“高帶寬低延時”開關表現。

高帶寬低延時/關:讀取速度 107.19 GB/s,寫入速度 92823MB/s,複製速度 97062MB/s,延遲 67ns。

帶寬低延時/開:讀取速度 112.87 GB/s,寫入速度 107.21 GB/s,複製速度 104.55 GB/s,延遲 61.1ns。

▼再來看看宏碁冰刃的超頻性能,來個基本盤 8000MHz 吧

進入 BIOS 手動調節,核心電壓加到 1.3,VDDQ 設爲 1.32V、VDD2 設爲 1.41V,時序 38- 50 - 50 -78,小參見圖,此時讀取速度 124.70GB/s,寫入速度 120.93GB/s,複製速度 117.15GB/s,延遲 57.7ns,TM5 1U 測試通過

單獨一提

技嘉的“高帶寬低延時”本質就是自動壓小參,此模式下主板自動給出的參數比較寬鬆,理論來說不如手動輸入,不過比較適合新手。這裏我是手動輸入的小參,所以是把“高帶寬低延時”關閉了的,如果不關,那麼就相當於在我設定的小參內再自動調整一次,小參手動給得寬時可能還能通過,但更大的幾率是出錯,所以大家在內存超頻時需要注意這點。

8000MHz 高頻在實際場景中性能提升表現

首先要明確 一 點,內存超至高頻並穩定運行,主要是證明內存自身素質。我每篇文章都不厭其煩的說過,8000MHz 以上不適合作爲日常頻率,發熱高長時間運行會出現不穩的情況。最關鍵的是收益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僅僅作爲測試倒是不用介意。

▼日常使用電腦,對文件的壓縮解壓縮是最常見的操作,不管是安裝軟件、還是文件傳送,本質都是壓縮解壓縮過程,經常安裝高壓學習版的玩家應該更能體會到。利用 7Zip 文件基準測試,可以看到宏碁掠奪者冰刃 在 7200MHz 下,壓縮得分 194.655GIPS、解壓縮得分 201.578GIPS、總分 198.121GIPS

▼8000 MHz 下宏碁掠奪者冰刃可以跑出壓縮得分 201.956GIPS、解壓縮得分 205.265GIPS、總分 203.610GIPS的表現,可以得知,頻率的提高對壓縮解壓縮的提升也是極爲明顯的。

▼遊戲方面,先來看看宏碁掠奪者冰刃在 3D MARK 中的 Fire Strike 測試項目,顯卡是順手拿的 RTX3080。

▼在 7200MHz 時, 宏碁掠奪者冰刃測試總分 40818分,顯卡得分 43790、物理分數 52543、綜合分數 22410。

▼超頻至 8000MHz ,宏碁掠奪者冰刃相比之前總分提高了 394(41212)分,顯卡提高 85( 43920)分、物理分數提高 85(52628)分、綜合分數提高 914(23054)分。顯卡分提升不大,但其他兩項都有不小的提升。

▼遊戲性測試這裏選用“死亡迴歸”進行測試,這是款蠻小衆的第三人稱肉鴿類遊戲,遊戲的硬件需求不算高,但遊戲體驗相當不錯,而且裏面大量採用粒子特效,加上細緻的幀率測試工具,很適合作爲硬件測試工具。

▼測試分辨率採用 1080P / 極佳畫質,讓壓力集中到 CPU 端以此凸顯內存優勢。在 XMP7200MH 時,CPU 平均負載 1%,GPU 平均負載 36%。

PS:遊戲幀率無參考意義,測試顯示器爲 60hz,所以遊戲不會超過該數值,都是滿幀表現,重點看負載率。

▼超頻至 8000MHz 時,GPU 平均負載上升至 66%。

衆所周知,主流級別處理器性能都是溢出的,遊戲時的壓力主要集中在 GPU 這塊,高頻內存能更快的協調 CPU 與 GPU 的數據交互,也就更能發揮 GPU 的潛力,反應到實際場景就是幀率的提升。

▼“古墓麗影:暗影”同樣能夠表現出內存頻率變化的細節差異。

在 XMP7200 MHz ,採用 1080P / 質量模式 / 最高畫質下,主機能提供 286 FPS 平均幀率,GPU 受限 49%。

▼在 8000MHz 頻率下,主機能提供 291 FPS 平均幀率,渲染幀數提升了 842幀;GPU 受限數值雖然沒有變化,但看下面的細項,不管是 CPU 還是 GPU 都有明顯提升。看起來數值好像變化都不大,但這一切都是基於簡單超頻,並沒有額外付出,收益還是比較明顯的。

想起貼吧老哥一句話,一 幀能玩,兩 幀流暢,三 幀電競,這算是超神了吧,手動狗頭。

▼“賽博朋克2077”雖然也內置了 Benchmark 工具,但測試數據過於粗疏,很難表現出細微差異,儘管如此,最大最小幀率依然能看出超頻後的優勢。

▼不過在“地鐵離去”這款遊戲中,7200MHz / 8000MHz 兩種頻率差距就沒有那麼明顯,平均幀率幾乎沒有變化,最大幀和最小幀也是互有勝負,可能更細緻的數據才能看出兩者間的差異。

▼和遊戲玩家追求速度不同,對於生產力用戶來說,大容量的優先級永遠排在高頻率前面,就算開啓再多的應用窗口,同時進行更多的工作,也不用擔心內存爆滿帶來的運行卡頓,死機等情況。

話說,從老版 Windows 一路升級過來的朋友。才能體會內存不足導致系統死機,那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的吧。

總結

從近期市場來看,搭載單顆 3GB 海力士 M-Die 顆粒的 DDR5 內存進入鋪貨期,衆多品牌扎堆湧入也說明了用戶對大容量內存的需求。從我測試過的幾款單條 24GB DDR5 內存來看,優點是超頻更輕鬆,基本上 XMP 7200MHz 都可以很輕鬆的超到 8000MHz,像這套宏碁掠奪者Hermes冰刃,到手簡單拉下頻率,小調下參數,幾輪重啓就能穩定,比之前的 搭載海力士 A-Die 顆粒的內存容易太多。

短板是海力士 M-Die 顆粒的效能釋放不如 A-Die 顆粒,同樣的頻率下海力士 A-Die 跑 Aida 數據會高那麼 一 丟丟,不過考慮到容量上的優勢,短板好像也不是短板。

總結下適用人羣吧:

遊戲以及普通用戶,最佳選擇還是海力士 A-Die 的單條 16G 內存,不僅是效能釋放出色,價格也更實惠。追求性價比可以看看宏碁的 Vesta II 炫光星艦、追求性能可以看看宏碁冰刃,兩種條子我都做過測試,顏值高,性能穩,超頻能力極其優秀。

生產力用戶,不管是玩剪輯視頻、還是折騰修圖建模,大容量內存帶來的優勢一眼可見,單條 24GB 的宏碁掠奪者Hermes冰刃堪稱首選,對容量特別重視的用戶可以試試 32GB 的版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