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法精湛 性能優異 七彩虹iGam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

大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十分榮幸,再次獲得英偉達與七彩虹的聯合邀請,參與到RTX 4070 Ti SUPER顯卡的媒體首測中來,這次是RTX 40系 SUPER顯卡三連測的第二款,有一說一,一週測一款顯卡,真的是測完這一塊,還有一塊,再測完這一塊,還有一塊,工作強度屬實挺大的。

本次我拿到的是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 16GB顯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水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款半代升級,首次同時擁有Ti 與SUPER後綴的顯卡,性能提升到底如何,能否滿足2K高刷新與4K遊戲的需求?

好了,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溫故知新的NVIDIA Ada架構簡介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卡已經正式發佈了一年多,大家對其採用的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已經比較瞭解,不過NVIDIA畢竟也有半年沒有發佈新款顯卡,這裏我還是簡單爲大家總結一下ADA架構相對於NVIDIA前代安培架構所擁有的優勢吧:

●全新的流式多處理器(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SM)擁有相較前代2倍的能效比,換句話說,在性能巨幅提升的同時,RTX 40系顯卡更加省電,發熱更低了,相信這點用了RTX 40系顯卡的各位都能有所體會。

●第四代 Tensor Core與Optical Flow大幅加快了 AI 技術的變革,對我們最直觀的便是由AI加持的DLSS 3潛在幀生成技術的應用。

●第三代 RT Core相較於第二代 RT Core,光追性能得到了翻倍的提升,讓遊戲畫面變得更加真實。

●全新的緩存系統,Ada架構超大容量的L2緩存使得核心在L2緩存中尋找數據時的命中率大幅提高,進而降低了讀取顯存中數據的需求。因此顯卡對於顯存位寬與總帶寬的需求大幅減小,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RTX 40系顯卡的能效比。

●着色器執行重排序 Shader Execution Reordering (SER)技術使得光線追蹤的效率最高可獲得翻倍的提升。

●獲得AI加持的DLSS 3.5技術所擁有的光線重建功能在大幅提升畫面質量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遊戲的幀率。

●RTX 40系顯卡支持AV1硬件編碼加速,大幅提升了視頻創作者的工作效率。

●NVIDIA Studio驅動對於3D渲染,視頻剪輯以及視頻串流有着非常棒的優化。

嗯,相信大家對以上內容都比較熟悉了,我這裏就不再多說,還是早點進入顯卡參數介紹與性能測試吧。

RTX 4070系列顯卡參數簡介

▲本文的測試顯卡數量,測試數據量均比較大,除了本次的主角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 16GB顯卡,本次測試還使用了性能對照的七彩虹 戰斧 GeForce RTX 4070 Ti 豪華版進行2K分辨率與4K分辨率的遊戲測試以及生產力測試。

另外,熟悉RTX 40系歷史的朋友應該對RTX 4070 Ti有個曾用名"RTX 4080 12GB"有所印象,因此,本次測試的RTX 4070 Ti SUPER應該是性能最接近RTX 4080的顯卡了(應該不會有更長的後綴了吧?),所以此次的4K遊戲測試與生產力測試中,我還額外引入了iGame RTX 4080 16GB Vulcan OC顯卡作爲對照,所以本次測試一共新採集了RTX 4070 Ti、RTX 4070 Ti SUPER、RTX 4080三款顯卡的數據。

▲除了新測試的數據之外,本文還會引入之前測試RTX 4070 SUPER時的獲得的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與iGame GeForce RTX 4070 Advanced OC顯卡在2K分辨率下的遊戲測試與生產力測試的數據。

因此,本次測評共採用了5款顯卡的數據,RTX 4070 家族的4款顯卡均進行了2K分辨率測試,而RTX 4070 Ti、RTX 4070 Ti SUPER、RTX 4080三款顯卡則進行了4K分辨率的測試。

▲簡單來看一下參數,RTX 4070 Ti SUPER的CUDA數量爲8448個,Tensor數量爲264個,RT Core爲66個,三者數量均爲RTX 4070 Ti的110%,RTX 4080的86.8%,刀法之精準,歎爲觀止!

測試平臺簡介

介紹完了顯卡,緊接着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本次測評所使用的平臺。

▲首先自然是本次的主角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顯卡,在RTX 40系時代,iGame Neptune(水神)系列顯卡從30系的黑色變爲白色,iGame Neptune的標誌性特徵由圓環形的海洋之眼進化成爲了雙波浪曲線,iGame產品設計師以水流爲靈感所特別設計,遵循着水流的運動節奏打造全新的視覺語言。全新的雙曲線爲玩家帶來從左至右貫穿的RGB視覺盛宴,光效將如水流一般靜謐流淌,潺潺流動,模擬水的流動方向將曾經輝煌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時代還原得淋漓盡致,爲玩家獻上極具藝術氣息的光影盛宴。240mm水冷排帶來的強勁散熱性能可以爲硬核的遊戲玩家及內容創作者保駕護航,及時消除高負載場景下所產生的核心熱源。

▲細節方面,全新的iGame Neptune 顯卡的冷頭支持旋轉,是裝機更加便捷,顯卡的安裝位子也可以變得更加靈活。

▲顯卡金屬裝甲正面擁有一個iGame LOGO,讓正面顯得不單調,內部則藏有全覆蓋的大尺寸銅底,直觸GPU熱源,利於傳遞熱量。因爲顯卡本體與風扇分離,所以顯卡尺寸更小更薄,豎裝也非常不錯。

▲我這裏用的是鑫谷崑崙 御風機箱並搭配顯卡延長線進行顯卡豎裝,顯卡頂部擁有兩個燈,透過玻璃隱約能夠看到iGame的英文與圖形LOGO,信仰無處不在。側面模擬水流的ARGB燈則使本無風扇在顯卡主體看上去有一種靜謐流淌,潺潺流動的動感,燈光亮起來那一剎那,顯卡就“活”了。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的合金外甲背板更顯質感,進一步提升顯卡的散熱能力,同時還可以爲PCB平均壓力,進一步保護顯卡。

▲採用240冷排的冰海散熱器擁有2個120mm靜音風扇,中左右兩個則印有iGame圖形LOGO與英文LOGO,也是信仰滿滿,而且冷排上擁有着風扇集線器,方便玩家自由更換風扇。

▲爲了迎合本次水神顯卡的主題,本次主板採用的是iGame Z790D5 FLOW主板,畢竟水神就應該流動(FLOW),這款主板與上篇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測評時所使用的iGame Z790D5 Ultra在硬件參數上完全一致,只在外觀設計上有所差別,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姊妹主板,因此不會影響測試環境。

▲CPU方面依舊是大家的老朋友i9-14900K,至少在現在,我是找不到比這款CPU性能更強的CPU了,iGame Z790D5 FLOW採用的18+1+1相90ADr.MOS供電設計,可以爲i9-14900K提供充足供電。其它硬件方面,內存、主板、SSD、水冷我則採用與上次測評完全一致的配置,這裏我就暫時不做過多介紹了,我們先來進行性能測試的環節,這些硬件我會在文末附錄中爲大家做詳細介紹。

RTX 4070 Ti SUPER是2K最強,4K能抗的遊戲顯卡

在測試開始前,請允許我再說一句,本次測試測試因爲總共有5款顯卡的數據,所以會分爲2K分辨率測試組與4K分辨率測試組,其中2K分辨率測試組所使用的顯卡爲:

●RTX 4070

●RTX 4070 SUPER

●RTX 4070 Ti

●RTX 4070 Ti SUPER

而4K分辨率測試組所使用的顯卡爲:

●RTX 4070 Ti

●RTX 4070 Ti SUPER

●RTX 4080

緊接着,就讓我們進入正式測試吧。

3D MARK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3D MARK專爲DirectX 12設計的Time Spy是一個DirectX 12 基準測試,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異步計算,顯式多顯卡適配器技術和多線程,測試分辨率爲2K, 而3D MARK Time Spy Extreme則爲其4K分辨率的版本。

▲在2K分辨率的3D MARK Time Spy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的顯卡得分爲25361分,是RTX 4070 Ti得分23308的109% ,RTX 4080 得分29215的86.8%。

▲單獨把RTX 4070 Ti SUPER的幀率拿出來說下,其顯卡測試1平均幀率爲167 FPS,顯卡測試2 平均幀率爲144 FPS。

▲而在4K分辨率的3D MARK Time Spy Extreme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的顯卡得分爲12537分,是RTX 4070 Ti得分23308的113% ,RTX 4080 得分14479的86.6%。

▲我們同樣把注意力集中在RTX 4070 Ti SUPER的幀率上,其顯卡測試1平均幀率爲79 FPS,顯卡測試2 平均幀率爲74 FPS。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緊接着,我們測試一下DirectX 11遊戲的表現,Fire Strike 是一項適用於高性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即使對於最新的顯卡而言,Fire Strike 測試也非常嚴苛,Fire Strike Extreme 是其2K分辨率版本,而Fire Strike Ultra則爲其4K分辨率版本。

▲在2K分辨率的Fire Strike Extreme 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的顯卡得分爲29882分,是RTX 4070 Ti得分27306的109.4% ,RTX 4080 得分34668的86.2%。

▲其中,RTX 4070 Ti SUPER的顯卡測試1平均幀率爲158 FPS,顯卡測試2平均幀率爲110 FPS。

▲而在4K分辨率的Fire Strike Ultra 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的顯卡得分爲15116分,是RTX 4070 Ti得分27306的112.4% ,RTX 4080 得分17560的86.1%。

▲其中,RTX 4070 Ti SUPER的顯卡測試1平均幀率爲86 FPS,顯卡測試2平均幀率爲53 FPS。

《賽博朋克2077》 Benchmark

▲《賽博朋克2077》一直走在支持新顯示技術的最前沿,其是最早支持英偉達光線追蹤:超速(Overdirve)畫質的遊戲之一,也是最早支持DLSS 3.5,DLSS 光線重構功能的遊戲之一,我們會使用其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我分別在2K與4K分辨率下測試了遊戲預設的光線追蹤:超速(Overdirve)與光線追蹤:超級這兩組畫質。

▲在2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速(Overdirve)中,開啓DLSS 3與DLSS光線重構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14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97 FPS的117.5%。

▲這裏面,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RTX 4070 SUPER的幀率實現了對RTX 4070 Ti的反超,這裏個人初步判斷,是因爲RTX 4070 Ti使用的是無法超頻的七彩虹 戰斧豪華版,核心頻率爲2310MHz,而RTX 4070 SUPER採用的是可以一鍵超頻的七彩虹iGame Ultra OC,一鍵超頻後核心頻率爲2565,正是因爲一鍵超頻所帶來的性能提升,才使得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實現了在部分遊戲中對上位顯卡的性能反超,也間接證明了七彩虹iGame顯卡一鍵超頻功能對遊戲表現有着明顯的提升效果。

▲而在2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級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54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44 FPS的107%。

▲在4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速(Overdirve)中,開啓DLSS 3與DLSS光線重構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54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46 FPS的117.4%,是RTX 4080平均幀率72 FPS的75%。

在4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速(Overdirve)中,只有RTX 4080的平均幀率超過了60 FPS,可見,如果希望在未來新出的遊戲中能夠以平均60 PFS+的幀率,暢玩4K分辨率、最高光追畫質的3A大作,最好還是選擇RTX 4080及以上的顯卡。

▲而在4K分辨率,光線追蹤:超級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03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46 FPS的122.6%,是RTX 4080平均幀率72 FPS的88.8%。

可見,只要稍微降低遊戲畫質到次高光追畫質,RTX 4070 Ti SUPER在面對4K分辨率時,也能夠提供超過100 PFS的平均幀率,單論RTX 4070 Ti SUPER能不能流程遊玩4K 光追大作,答案是肯定的!

《F1 22》 Benchmark

▲雖然《F1 23》已經出來了,不過 《F1 22》還是很值得測試的,它支持NVIDIA DLSS和光線追蹤不透明反射、光線追蹤透明反射、光線追蹤環境光遮蔽和光線追蹤陰影與幾項光線追蹤技術,同時還支持DLSS 3並內置了Benchmark。

▲在2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 3 平衡模式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254 FPS的超高平均幀率,能夠跑滿最近價格逐步下探的2K 240Hz、2K 260Hz的顯示器。

在測試中,RTX 4070 Ti SUPER 的平均幀率254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234的108.5%。

▲在4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 3 性能模式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62 FPS的高平均幀率,剛好適合4K 160Hz的高端電競顯示器。其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37 FPS的118.2%,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85 FPS的87.6%

《F1 23》 Benchmark

▲衆所周知,F1賽車、NBA、FIFA這種遊戲都屬於年度換皮,EA的《F1 23》也已推出,其光線追蹤效果提升明顯,不過目前只支持DLSS 2,官方承諾會在後續的更新中添加DLSS 3的支持(UI 選項都做好了),所以本次測試均在DLSS 2下進行。

▲在2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 2 平衡模式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68 FPS的高平均幀率。

在測試中,RTX 4070 Ti SUPER 的平均幀率168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52的110.5%。

▲在4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下,開啓DLSS 2性能模式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25 FPS的高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12 FPS的111.6%,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39 FPS的89.9%。

無論是在2K分辨率還是在4K分辨率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表現都很不錯,相信未來獲得DLSS 3 潛在幀生成功能更新後,其遊戲表現還可獲得一次巨幅提升。

《古墓麗影:暗影》BenchMark

▲緊接着便是EPIC與Steam都有送的《古墓麗影:暗影》,支持DLSS 2與光線追蹤,測試採用了預設最高畫質,DLSS 2開啓。

▲在2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DLSS 2 平衡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平均幀率爲275 FPS,配合2K分辨率 260Hz甚至2K分辨率360Hz的顯示器遊玩還是十分爽快的!

在測試中,RTX 4070 Ti SUPER 的平均幀率275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234的117.5%。

▲而在4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DLSS 2 性能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平均幀率爲201 FPS,看來前段時間各大顯示器品牌發佈4K 240Hz顯示器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在測試中,RTX 4070 Ti所獲的201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78 FPS的112.9%,是RTX 4080 平均幀率227 FPS的88.5%

《看門狗:軍團》BenchMark

▲《看門狗:軍團》是育碧的3A大作,我是之前Sterm打折時45元即可入手的。因爲其同時支持DLSS 2.0與光線追蹤,更內置非常詳盡BenchMark,自然是遊戲性能測試的必備軟件之一了。

▲在2K分辨率,最高畫質,最高光線追蹤,DLSS 2 平衡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平均幀率爲122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11 FPS的109.9%。

▲而在4K分辨率,最高畫質,最高光線追蹤,DLSS 2 性能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平均幀率爲92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80 FPS的115%,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00 FPS的92%。

《地鐵:離去 加強版》 Benchmark

▲《地鐵:離去》是全球首款支持RTX光線追蹤的遊戲,由4A Games開發,因爲其自帶功能選項非常齊全的BenchMark,成爲了衆多裝機愛好者們必備的跑分神器。其更新後的加強版支持全新光線追蹤技術與DLSS 2.0,是一個很不錯的跑分遊戲。

▲《地鐵:離去》的BenchMark無法關閉垂直同步,而我手裏剛好沒有4K的高刷顯示器,所以本次測試中,5款顯卡均只測試了2K分辨率。

在2K分辨率,預設追高畫質,最高光追,DLSS平衡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的平均幀率爲114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04 FPS的109.6%,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00 FPS的90.5%。

《生死輪迴》

▲《生死輪迴》(Loopmancer)是一款國產賽博風橫板動作遊戲,支持DLSS 3和光線追蹤反射。

▲在2K分辨率,極致畫質,DLSS 3開啓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227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205 FPS的110.7%。

▲在4K分辨率,極致畫質,DLSS 3開啓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22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06 FPS的115.1%,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36 FPS的89.7%。

《原子之心》

▲緊接着是《原子之心》,這款遊戲以優化超級出色,以及對AI的深度思考而著名,個人覺得,其與《底特律:變爲人類》在一起,剛好反映了前世界兩大陣營遊戲開發者,對AI、機器人與人類關係思考最爲直觀的體現,這在AI日趨普及的情況下,十分值得關注。

▲在《原子之心》2K分辨率,最高(原子)畫質,DLSS 3平衡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215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201 FPS的107%,均十分流暢,建議搭配2K 240Hz或2K 260Hz的顯示器遊玩。

▲在《原子之心》4K分辨率,最高(原子)畫質,DLSS 3性能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48 FPS的平均幀率,十分適合搭配 4K 144Hz或4K 160Hz的顯示器進行遊玩。

在測試中,RTX 4070 Ti所獲的148 FPS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48 FPS的113.8%,是RTX 4080 平均幀率227 FPS的90.8%

《瘟疫傳說:安魂曲》

▲《瘟疫傳說:安魂曲》也是首批支持DLSS 3的遊戲之一,目前還添加了光線追蹤的支持,是很值得玩的全新3A大作。

▲在《瘟疫傳說:安魂曲》2K分辨率,最高畫質,最高光追,DLSS 3平衡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33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23 FPS的108.1%,也很流暢,建議搭配2K 144Hz的顯示器遊玩。

▲在《瘟疫傳說:安魂曲》4K分辨率,最高畫質,最高光追,DLSS 3性能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94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88 FPS的106.8%,是RTX 4080 平均幀率227 FPS的88.7%。

《光明記憶:無限》

▲《光明記憶:無限》是一款國內飛燕羣島工作室的作品,此工作室在英偉達新技術的應用上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水準,首代遊戲《光明記憶》便同時支持光線追蹤技術與DLSS技術,我當時還專門做過光線追蹤的效果測試,而續作《光明記憶:無限》更是直接贈送給了首代遊戲的玩家,支持光線追蹤與DLSS 3。

▲在《光明記憶:無限》最高畫質,光追最高,2K分辨率,DLSS 3開啓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232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213 FPS的108.9%,兩塊顯卡都比較適合搭配2K 240Hz或2K 260的顯示器進行遊玩。

▲在《光明記憶:無限》最高畫質,光追最高,4K分辨率,DLSS 3開啓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52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33 FPS的114.3%,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69 FPS的89.9%。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RTX 4070 Ti搭配4K 144Hz的顯示器足矣,而RTX 4070 Ti SUPER與RTX 4080則更適合搭載4K 160Hz的顯示器進行遊玩,顯示器與顯卡的性能進步,還真的是左腳與右腳互相督促的關係呢。

《暗影火炬城》

▲《暗影火炬城》是由上海鈦核網絡負責開發的柴油朋克風類惡魔城遊戲,支持光線追蹤與DLSS 3,另外,過場的3D演出有全中文配音,國味十足,各種動物都萌壞了,更重要的是,前年聖誕節期間EPIC有送(好像後來Steam也送過?),因此強烈建議大家體驗一下。

▲在《暗影火炬城》最高畫質,光追開啓,2K分辨率,DLSS 3開啓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99 FPS的平均幀率,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98 FPS,幾塊顯卡的平均幀率都十分接近,感覺是這款遊戲鎖了幀率上限200 FPS?

▲而在同設置,4K分辨率下,幾款顯卡的性能差異則體現了出來,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能夠提供170 FPS的平均幀率,是RTX 4070 Ti 平均幀率151 FPS的112.6%,是RTX 4080 平均幀率193 FPS的88.1%,三款顯卡都比較適合搭配4K 160Hz的顯示器進行遊玩。

RTX 4070 Ti SUPER是優秀的生產力工具

英偉達 NVIDIA的顯卡在生產力方面一直表現極爲優秀,無論是CUDA運算還是渲染能力,都具有着十分明顯的領先地位,而RTX 4070 Ti SUPER在顯存位寬與容量上均進行了升級,爲與RTX 4080相同的16GB 256Bit的GDDR6X顯存,只要不是處理極爲佔用顯存的大型渲染工作,都可以很輕鬆的應付,所以這裏將會測試5款顯卡的生產力性能,以便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力工具。

V-Ray 6 Benchmark 測試

▲首先我們使用V-Ray 6 Benchmark進行測試,CHAO最近將旗下的V-Ray Benchmark進行了大版本更新,由V-Ray 5 Benchmark 升級到了V-Ray 6 Benchmark。其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UI界面上,均得到了大幅優化。

V-Ray 6 Benchmark內置了3個測評項目,分別爲用於測試CPU的V-Ray測試,可以同時測試CPU與GPU的V-Ray GPU CUDA,以及考驗顯卡RTX渲染功能的V-Ray GPU RTX測試。本次測試中我們只測試V-Ray GPU CUDA測試的單GPU模式與V-Ray GPU RTX測試。

▲在V-Ray 6 Benchmark CUDA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4332,是RTX 4070 Ti得分3551的122%,是RTX 4080 得分4851的89.3%。

另外,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的得分追平了七彩虹 戰斧 GeForce RTX 4070 Ti 豪華版的得分,二者均爲3551,可以說是十分的湊巧,也證明了對於CUDA計算而言,核心頻率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在V-Ray 6 Benchmark RTX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6229,是RTX 4070 Ti得分3551的119.5%,是RTX 4080 得分4851的87.8%。

OctaneBench 測試

▲OctaneBench是目前最流行的GPU渲染基準測試之一,其內置了一系列渲染測試,這裏我同樣分別進行了RTX 4070 SUPER與RTX 4070 的渲染性能測試。

▲在OctaneBench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883,是RTX 4070 Ti得分741的119.2%,是RTX 4080 得分962的91.8%。

Blender Open Data benchmark 測試

▲Blender是一款開源 3D 創建套件。它支持3D 建模、動畫、視頻編輯等諸多功能,同時支持NVIDIA RTX 渲染OptiX AI 降噪。

而Blender Open Data Benchmark將進行monster、junkshop、classroom三個場景的渲染測試,以比較5款顯卡的生產力性能差距 。

▲在Blender Open Data Monster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3824,是RTX 4070 Ti得分3337的115%,是RTX 4080 得分962的84.4%。

另外,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的得分爲3348,實現了對

七彩虹 戰斧 GeForce RTX 4070 Ti 得分的小幅度反超。

▲在Blender Open Data Junkshop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1825,是RTX 4070 Ti得分1532的119.1%,是RTX 4080 得分2145的85.1%。

同樣的,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的得分爲1558,依舊實現了對七彩虹 戰斧 GeForce RTX 4070 Ti 得分的小幅度反超。

▲在Blender Open Data Classroom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得分1928是RTX 4070 Ti得分741的117.1%,是RTX 4080 得分962的86%。

Arnold光線追蹤渲染測試

▲Arnold 由Autodesk開發,是一款先進的光線追蹤渲染器,專爲滿足長篇需求而構建,其擁有可用於Maya、3ds Max、Houdini、Cinema 4D、Katana、Softimage的引擎,本次測試將使用可獨立運行的Arnold Maya引擎來測試,這樣作爲測試者,我就無需安裝Maya軟件了。

▲本次的測試中,渲染時間越短,表現越優秀,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渲染用時24秒,是RTX 4070 Ti渲染時長26秒的92.3%,是RTX 4080 渲染時長20秒的120%。

另外,iGame GeForce RTX 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的渲染用時追平了七彩虹 戰斧 GeForce RTX 4070 Ti 豪華版的渲染用時,二者均爲26秒。

AI 繪圖測試

▲雖然有的畫面太美,連AI都想象不出來,不過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近兩年以Stable Diffuision與CHATGPT爲代表的生成式AI有着爆發式的發展,也使得AI離我們越來越近,2023年,AI發展迅猛並快速普及,而在2024年,這個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前段時間,NVIDIA還爲Automatic1111 Stable Diffuision針對Stable Diffisiontion和SDXL Turbo模型提供Tensor RT加速,最高提升60%的性能提升,在Stable Diffuision等生成式AI的表現上,GeForce GPU的優勢之大可以說是遙遙領先!本次的AI繪圖測試也將重點測試SDXL Turbo模型對AI繪圖性能的提升。

▲我們首先使用SDXL Turbo模型並提供Tensor RT加速,測試的提示詞爲:epic space battle over a water planet, many ships, cinematic lighting, Depth of Field, hyper-detailed, beautifully color-coded, 8k, many details, chiaroscuro lighting。

▲其它參數爲:

採樣方法:Euler a;

迭代步數:50;

圖片寬度:1024;

圖片長度:1024;

總批次數:10;

單批數量:1;

▲經測試,在SD_XL模型下,開啓TRT加速後,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每分鐘可生成6.5張圖片。不過,在僅使用SD_XL模型而不開啓TRT加速的時候,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每分鐘可生成4.7張圖片。

開啓TRT加速時, RTX 4070 Ti SUPER的AIGC速度是RTX 4070 Ti的104%,是RTX 4080的90.3%。

而不開啓TRT加速時, RTX 4070 Ti SUPER的AIGC速度是RTX 4070 Ti的117.5%,是RTX 4080的97.9%。

▲除了SDXL Turbo模型之外,Tensor RT還可以爲v1-5-pruned-emaonly模型進行加速,因此,我們保持其餘參數不變,將模型改爲v1-5-pruned-emaonly,並將圖片分辨率改爲512x512,再來進行一輪測試。

▲經測試,在pruned-emaonly模型下,開啓TRT加速後,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每分鐘可生成30.6張圖片。不過,在僅使用SD_XL模型而不開啓TRT加速的時候,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每分鐘可生成23.3張圖片。

開啓TRT加速時, RTX 4070 Ti SUPER的AIGC速度是RTX 4070 Ti的108.5%,是RTX 4080的97.8%。

而不開啓TRT加速時, RTX 4070 Ti SUPER的AIGC速度是RTX 4070 Ti的111.5%,是RTX 4080的98.3%。

RTX VSR測試

▲RTX VSR視頻超分辨率技術(即視頻增強)是AI 圖像處理的突破,它超越了傳統的邊緣檢測和特徵銳化技術,極大地提升直播視頻內容的質量。使用RTX 40系與RTX 30系的朋友,僅需更新到最新的驅動,便可在NVIDIA控制面板中開啓“RTX 視頻增強”,目前質量有1~4共4個擋位,數字越高,效果越好。

▲RTX VSR支持流媒體播放,最新版本的CHROME瀏覽器以及最新版本的EDGE瀏覽器中均已支持RTX 視頻超分辨率技術。我在B站上播放了《名偵探柯南》的第一季,分辨率均爲480P,左側爲“RTX 視頻增強”開啓,右側爲“RTX 視頻增強”關閉時,可見左側畫面的清晰度明顯優於右側畫面。

▲怕圖片經過網站壓縮後畫面差異變得不明顯,我這裏還做了細節放大,左側琴酒的手(RTX 視頻增強技術開啓)細膩光滑,右側琴酒的手(RTX 視頻增強技術關閉)則毛刺明顯,正是這一顆藥丸,纔開啓了死神小學生的傳奇故事。

▲除此之外,最新版本的VLC播放器同樣支持RTX VSR技術,左側“RTX 視頻增強”開啓,右側“RTX 視頻增強”關閉,原生視頻分辨率爲720P,對動畫來說已經算比較清晰了,不過開啓RTX 視頻增強的畫面中,後面書的文字也清晰了一些。

這點對於較老的視頻資源畫質提升非常有用,目前隨着芯片性能的提升,智能電視都可以解碼4K 杜比視界的視頻,客廳HTPC似乎變得沒那麼重要,不過隨着RTX VSR技術的出現,局面又開始反轉了,如果是老節目愛好者的話,通過搭載NVIDIA顯卡播放視頻,要比通過電視直接播放效果更好,且RTX 40系顯卡支持AV1格式視頻的編碼與解碼,讓HTPC的存在變的又有合理性了。

總結

加量不加價,實屬良心,是我對英偉達RTX 4070 Ti SUPER 顯卡的總結,除了CUDA核心等參數的進一步提升,它的顯存容量與帶寬也向RTX 4080看齊,爲16GB的256Bits GDDR6X顯存,使其作爲生產力工具來使用也更加遊刃有餘。

性能上,RTX 4070 Ti SUPER在遊戲方面大概是RTX 4070 Ti的110%~115%,是RTX 4080的85%~90%,大家從我做的橫向柱狀圖中也可以看出,幾款顯卡的性能基本呈現了一個規整的階梯形狀,老黃刀法的精準,是十分值得我們佩服的。

關於購買建議,這款顯卡可以配合2K 240Hz(260Hz)或4K 144(160Hz)的顯示器,這樣可以獲得最佳體驗,當然,如果你需要進行生產力工作而預算比較有限,這款16GB大顯存容量的顯卡也十分適合你。

本次測評所使用的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顯卡,無論性能、做工還是外觀設計,都配得上七彩虹這個顯卡市佔率第一品牌旗下旗艦產品的地位。

目前,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Neptune OC 16GB已在七彩虹官網商城及京東、天貓、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及全國授權零售經銷渠道同步開售。除了本次評測款,七彩虹還同時準備了iGame Vulcan、Advanced、Ultra及戰斧等多個不同系列的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顯卡供用戶選購,售價6499元起。

以上便是本次測評的全部正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過,別走開,文章後面我還會詳細介紹本次測評所使用的其他硬件,大家有喜歡的,也可以抄個作業。

本次測評其它硬件簡介

主板+CPU:七彩虹 iGame Z790D5 FLOW+ i9-14900K

▲看一個主板的做工和用料,首先肯定是要看它的供電部分,穩定的供電是所有的硬件穩定運行的保證。在CPU的供電上,iGame Z790D5 FLOW採用的是18+1+1相90ADr.MOS供電設計,配合着雙8PIN的CPU供電接口,電力充足,即使作爲i9-14900K的座駕也絲毫不虛。

▲拓展性方面,iGame Z790D5 FLOW提供了1個PCIe 5.0x16顯卡插槽與1個PCIe 4.0x16顯卡插槽,兩個顯卡插槽均有金屬裝甲加固,用兩塊高端顯卡組交火也絲毫不虛,儲存方面,則有 4個PCIe 4.0 M.2 NVMe接口。

▲iGame Z790D5 FLOW的4個內存插槽也都進行了金屬加固,官方聲稱這塊主板內存支持OC 7800+,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

▲在主板的幾塊散熱裝甲上,分別印有GAME CUSTOMIZATION(遊戲定製化),DESIGNED FOR FUTURE(爲未來設計),FLOW(流體)字樣,可以說是信仰滿滿。

▲其中,iGAME CUSTOMIZATION與FLOW均有ARGB背光,其上顏色像水流一樣緩緩流動變換,十分符合FLOW這個詞的含義。(FLOW燈條處基本會被顯卡蓋住,除非使用水冷顯卡才能露出此處燈效)

▲作爲旗艦級別的主板,一體式IO護甲必不可少,主板提供了DP1.4\HDMI 2.0接口各一個,3個USB 3.2Gen2接口(紅色,10Gbps),2個USB 3.2 Gen1接口(藍色,5Gbps),4個USB 2.0接口,一個USB3.2Gen 2x2 Type-C接口(20Gbps,支持30W PD充電),1個2.5G有線網絡接口,WiFi 6無線網卡天線接口以及一組(5個)3.5mm音頻接口與一個光纖音頻輸出接口,算是比較齊全的。

內存 :iGame 16G*2 6800 Ultra W

▲內存採用的是iGame 16G*2 6800 Ultra W,它採用了特挑的SK海力士 A-die顆粒,並配備了鋁合金CNC馬甲,無論是超頻潛力還是散熱能力都非常優秀,其XMP頻率與時序爲6800MHz CL34-46-46-108。

▲經實測,其在XMP頻率與時序下,iGame 16G*2 6800 Ultra W內存讀取速度爲104.25 GB/s,寫入速度爲93953 MB/s,複製速度爲 95946 MB/s,延遲爲69.4 ns,整體表現很優秀了。

▲本款內存的Ultra家族絲印設計在了內存導光條處。當內存運行時,絲印工藝能夠與 RGB燈光互相折射,產生出發散式的幻色光,實現多色共普,內存燈效支持iGame Center軟件,實測燈效還是很漂亮的。

水冷:iGame LQ360 Ultra W

▲iGame LQ360 Ultra W採用了“深淵鏡”ARGB燈效凸顯iGame LOGO,側邊有額外同步燈圈設計,風扇也採用了Ultra家族產品線專屬的飾條。水冷採用了純銅底座、可提供3000R澎湃動力的9極高速馬達與加密型的360水排,散熱性能也十分優秀,實測可以爲不手動超頻的i9-14900K提供充足的散熱能力。

SSD:七彩虹 CN700 Pro 2T

▲SSD採用的是七彩虹的CN700 Pro 2TB,這是目前七彩虹最高端的SSD,官宣讀取速度7400MB/s,寫入速度6600MB/s,其讀取速度基本上跑滿了PCIe 4.0x4的總帶寬,妥妥屬於高端PCIe 4.0 SSD。這是本次硬件中,唯一是七彩虹出品,但並未使用iGame LOGO的硬件,所以這裏希望七彩虹存儲部門能再接再厲,早日推出性能更強的iGame SSD,讓iGame整機血統更強。

機箱:鑫谷 崑崙 御風

▲機箱採用的是鑫谷 崑崙 御風,這是鑫谷旗下目前最高端的機箱之一,支持頂部、側部雙360冷排安裝,機箱背部1個120mm風扇,且支持顯卡豎裝,還是白色的,所以本次使用了這款機箱來做水神顯卡的裝機。

▲另外,鑫谷 崑崙 御風這款機箱前部還支持3個120mm或140mm的風扇,前擋板亦可側開進風,簡單來說,整個機箱無論外觀還是硬件兼容性,亦或者風道設計,都可圈可點,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

電源:鑫谷崑崙MU-850G

▲電源方面,我選用鑫谷崑崙系列的MU-850G,崑崙是鑫谷的旗艦系列,這款電源配備了全日系電容,並標配了白色的定製線,裝機又美觀又方便。

▲作爲一款ATX 3.0-標準的電源,鑫谷崑崙MU-850G共擁有1個CPIe 5.0的12VHPWR原生接口,1個28Pin 主板接口、2個8 Pin PCIe接口、2個8Pin CPU接口與3個IDE/SATA接口。

▲另外,鑫谷崑崙MU-850G採用了LLC Pro+DC-DC的純血架構,以非常優秀的成績獲得了80Plus金牌認證,並且還提供長達10年的質保。另外,這款電源還擁有支持i-Stop智能啓停的12cm FDB軸承風扇,噪音控制也非常優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