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產SSD(固態硬盤)開始降價了,主要還是因爲年貨節的緣故,降價幅度不算高,但也比之前便宜了一些。例如某音平臺上,2T容量的產品,基本上能便宜100左右,雖然沒法和去年618時的價格相比,但也總算便宜那麼一點點。那麼該如何選擇國產SSD?哪些國產SSD值得購買?哪些國產SSD的性價比又比較高呢?
其實國產SSD主要還是按顆粒來區分的,一種是原廠顆粒,一種是自封裝顆粒(比第三方封裝要好,但不如原廠顆粒),還有一種是第三方封裝顆粒(有些是很不正規的降級片,甚至是黑片)。下面我就簡單推薦幾款還算靠譜的,值得入手的國產SSD。其實SSD的產品質量,有時還是碰運氣,但個別現象,不代表整體質量。三星,美光都不能保證它旗下的產品,不會出任何問題。所以大家不要糾結國產SSD個別的翻車現象,不出問題的SSD目前還沒有。甚至CPU,內存條都會出問題,別說是SSD了。有些網友是對外寬容,對內嚴苛。重要數據保存,真沒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多盤份備,多種介質(光盤,網盤)備份,採用不同存儲方案備份纔是王道。
現在國產SSD漲價,我個人是不推薦第三方封裝顆粒的,因爲它們的價格並不便宜。不像去年618那會兒,第三方封裝顆粒的價格優勢超明顯,不到400元就能買到國產PCIe4.0 SSD了。另個,建議大家選擇支持個人送保的品牌(其實國產SSD絕大部分品牌都支持個人送保的),或者是比較靠譜,擁有售後完善的平臺,例如某東的自營店。
1:致態TiPlus7100 PCIe4.0 SSD 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致態不用多說了,這個是必須推薦的,它採用了長江存儲原廠顆粒,應該是目前顆粒和固件最完善的品牌了。因爲它本身就是長江存儲旗下的品牌,要說對顆粒的瞭解,肯定是它自家研發人員了。不足的地方就是,長江存儲沒有自主研發SSD主控,這方面還得努力。致態PCIe4.0 SSD TiPlus7100系列採用了聯芸主控,沒有緩存,發熱量本身也不算小,其實只要是PCIe4.0 SSD,發熱量都不小,如果高強度使用,建議加裝主動式散熱片。
2:光威弈PCIe4.0 SSD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光威的弈系列還是可以的,不過呢,廠家對版本的把控不嚴格,甚至有些放縱,好好的一副牌打得卻沒那麼好。我這裏只推薦採用太極自封裝顆粒的產品,目前它有白色PCB版本的,還有黑色PCB版本的。不論PCB是哪種顏色,只要認準太極封裝顆粒就可以了。如果你不認識,那就看看上面的圖片(光威弈系列有幾批是採用第三方封裝的顆粒,大家不要入手),我已經把這個顆粒的圖片拍下來了。顆粒上面印有嘉合勁威,長江存儲,太極的LOGO,沒有這些的標識的,就不要入手。
建議光威弈系列能一直能使用白色PCB板,因爲這個辨識度非常高,方便大家購買。要知道某廠家,因爲光威弈出了白色PCB版本的,銷量大漲,可是眼紅了好久,老是在網上說要做不同顏色的,但到現在也沒有做出來。後來光威又出了一批黑色PCB版本的,可是讓人家陰陽了好久,所以光威也得注意一些雜牌去蹭熱度,重視產品的口碑纔行,頻繁的更換PCB板顏色,或者是顆粒,是很容易失去口碑的,畢竟大部分網友,對SSD的主控,顆粒並不精通。
3:雷克沙ARES 戰神PCIe 4.0 SSD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雷克沙是江波龍旗下的品牌,它採用的顆粒當然也是由江波龍封裝的,所以在顆粒方面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它的顆粒如上圖所示,上面印有江波龍的LOGO。至於主控什麼的,其實與之前光威弈系列,致態TiPlus7100系列都是一樣的。
4:宏碁掠奪者GM7 PCIe4.0 SSD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之前最火的一款採用長江存儲自封裝顆粒的產品,被稱爲致態TiPlus7100系列的平替版本,馬甲等等。不過呢,它可不是原廠封裝顆粒,它所用的顆粒是由佰維封裝的。其實早在2020年7月,佰維公司就獲得宏碁股份有限公司關於DRAM、內置SSD、U盤、便攜式SSD、便攜式HDD、SD卡、MicroSD 卡及 CF卡等產品的宏碁(Acer)及掠奪者(Predator)商標全球獨家授權。宏碁(Acer)及掠奪者(Predator) SSD 業務的品牌已經授權給佰維了。目前宏碁的固態是佰維負責生產和銷售運營的,而且佰維在固態硬盤領域是可以自封顆粒,自研固件的廠商。
5:海康威視C4000 PCIe4.0 SSD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海康威視的國產SSD也是可以入手的,之前它的價格有些貴,沒什麼優勢。在SSD漲價之後,它的價格反倒與其它國產SSD差不多了,所以現在大家也可選擇這個品牌。而且它還自帶了被動式散熱器,也算是一大亮點吧。我這裏所說的是出廠時自帶的散熱片,不是商家爲了促銷,吸引用戶後配的那種散熱片。
6:京東京造鯤鵬PCIe4.0 SSD系列(支持個人送保)
京造這個系列其實是江波龍代工的,所以它就是雷克沙ARES 戰神系列的換皮版本,不論主控還是顆粒,都一模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SSD上面的貼紙不同。
以上六款產品,它們採用的主控是一樣的,顆粒略有不同,有的是128層的,有的是232層的。在性能方面,採用不同層數的國產SSD,差距非常的小,所以大家不要太過迷信232層顆粒(致態和宏碁掠奪者之前就採用了128層的,現在好像依舊採用了128層的)。目前來看,國產SSD要降至去年618那時的價格,還是很難的,至少今年前半年是沒有任何希望了。況且現在SSD發展也差不多到了瓶頸期,雖然還有PCIe5.0 SSD可以折騰一下,但是它的發熱量實在是太高,而且性能提升也是非常有限,普通用戶很難在性能方面,感受到PCIe4.0 SSD與PCIe5.0 SSD的不同。此外,QLC顆粒應該會慢慢成爲主流,但價格方面,卻不是很理想,TLC顆粒與QLC顆粒的價格根本沒有拉開距離,只能期待未來幾年,能夠大幅度拉開距離的,不然QLC顆粒的產品完全不值得購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