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衆機電廠商將散熱冷頭可視化屏幕、機箱副屏玩出花的時候,聯力已經開始把焦點移到了風扇上。作爲在聯力2023發佈會上最令人關注的產品,聯力積木風扇 TL系列終於在2023年年底壓箱上線,與其同步上線的還有包豪斯家族裏的O11D EVO RGB。
裝機配置
CPU:i5 13600KF
主板: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內存:ZADAK RGB DDR5 6000 16GB*2
顯卡: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
SSD:金士頓 Kingston FURY叛逆者固態硬盤 2TB
散熱:貓頭鷹 NH-U12A chromax.black
風扇:聯力 LIANLI 積木 TL LCD 140*9,積木 TL LCD 120*3
機箱:聯力 LIANLI O11D EVO RGB 白色
電源:電源:海韻 FOCUS GX1000 White ATX3.0
省流Tips:整機價格 1.95w
本作品只做展示分享,不作任何推薦,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預算及相關喜好自行搭配,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整機展示
本次裝機主打一個白色外觀流,白色 O11D EVO RGB 海景房機箱搭配 TL LCD風扇,輔以微星Z790 EDGE TI MAX WIFI、ZADAK RGB DDR5、影馳 4070 Ti 星曜 OC等白色硬件,在紫色的RGB燈光和風扇屏幕LCD的各種實時參數的顯示加持下,感官上清透素雅又極具科技感。
聯力 O11D EVO RGB 同樣採用了無立柱的全視版的設計,讓內部的硬件元素可以更直觀的展示。
依舊保持傳統的雙倉架構,機箱正面採用高透鋼化玻璃和鋼板的雙拼設計。
聯力 O11D EVO RGB機箱在上方與底部安裝了兩條L形的LED燈條,採用與STRIMER PLUS燈光扁平電纜相同的技術,讓燈光能沿着機殼正面與左側邊緣均勻柔和的散射。
移除正面和側面的鋼化玻璃後的主倉視角。採用了風冷裝機方案,底部和側面各安裝了3顆TL LCD 140反葉風扇,用於進風;頂部的3顆TL LCD 140和尾部的1顆TL LCD 120正葉風扇負責出風,由於風扇屬性拉滿,一點沒有出現常規海景房機箱燜罐的現象,整機散熱表現出色。
CPU的散熱方面這次依舊採用了貓頭鷹&聯力的混搭模式,將貓頭鷹的NH-U12A chromax.black的風扇換成了2把TL LCD 120風扇,搭配NA-HC8裝飾蓋,一下子將小黑變成了小白,整體搭配效果個人十分滿意,顏值性能雙雙拉滿。
CPU使用了相對清涼的i5 13600KF,畢竟外觀流,i5性能足夠,用單塔雙風扇壓制剛剛好,同時將TL LCD 120 風扇上分屏幕顯示參數調整爲實時溫度顯示,即美觀又實用。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的銀白VRM散熱裝甲下面是強悍的16+1+1供電模組,輕鬆爲13600KF提供穩定輸出。
宇瞻的ZADAK SPARK RGB DDR5內存,寶石設計風格的白色散熱馬甲,表面白色霧面磨砂工藝呈現出的質感也很到位,加之6000MHz的頻率和32G的容量,在這套平臺上足夠了。
影馳 4070Ti 12GB 星曜 OC顯卡擁有7680個CUDA處理器數量,標配12GB GDDR6X超大顯存,速率高達21Gbps,相當於30系列的旗艦性能,使用了全白的金屬背板搭配星卓 III 散熱系統和採用了16Pin 12VHPWR供電接口,外觀和性能上都有着十分不錯的表現。
整機最出彩的配件,聯力TL LCD 積木風扇,在積木風扇原有的基礎上,將一個1.6寸的圓形LED屏幕鑲嵌在了風扇的軸心上,擁有400*400的分辨率,可顯示各種系統信息,如CPU溫度、CPU負載、GPU溫度、GPU負載和風扇轉速。該屏幕還支持顯示GIF、MP4、JPG和PNG文件。LCD顯示屏可以通過L-Connect軟件進行個別或多風扇同步的全面定製。
邊框兩側各有一個大型無限鏡,搭配有包覆在減震墊邊緣的RGB燈條。以集羣方式連接風扇時,燈光風格可呈現出連續流暢的效果。
我將側邊的三顆風扇從上到下的顯示參數依次設置爲CPU溫度、顯卡溫度和CPU使用率三個最常規的參數,底部、頂部和尾部的風扇設置爲風扇轉速,可以非常直觀的瞭解整機的運行情況,非常方便。
最後看一下機箱背倉,得益於中間寬大的理線倉蓋板,不僅可做SSD支架使用,同時磁吸的開合方式很好的收納凌亂的線纜。
電源使用了白色款的海韻 FOCUS GX1000 ATX3.0,通過了80PLUS 金牌認證。值得一提的是FOCUS ATX3.0高於intel 200%瞬時峯值功率,採用SDP智能雙重保護,通過CHROMA MES先進製程與高規格用料,有效保障系統安全運行。
配備了獨立的電源IO開關和0噪音智能溫控開關。
裝機配件介紹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爲標準的ATX版型,黑色PCB搭配銀白色散熱裝甲。與老款不同的是,取消了裝加上黃色線條的裝飾元素,整體只保留了黑灰白三種顏色,感覺更加素雅。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依舊爲1700插座,採用16+1+1供電模組,雙8pinCPU供電接口,配置第三代鈦金電感。核心電壓的供電模塊是 RENESAS ISL99390 90A 一體式供電模塊。 RENESAS RAA220075R0 75A爲核心內置顯示電壓的供電模塊。MPS MP87670 80A則是外圍供電芯片,負責將 12V 轉化爲預設VCCIN / VCCAUX 後,再由 FIVR 模塊(MPS M2940A PWM 控制器)轉化出 VCCSA / CPU VDDQ 等內部電壓。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採用,在MOS管、M.2固態硬盤位、南橋芯片處都覆蓋大面積的金屬質地散熱裝甲。VRM散熱部分由兩個超大的金屬散熱鰭片通過內置一根6mm熱管鏈接,並在MOS管上方也配備了7W/mK的高效導熱墊。VRM上的龍形LOGO支持ARGB和主板同步燈效。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配置了4 根 DDR5 插槽以 SMT 工藝焊接在 PCB 表面,插槽設有雙邊卡扣固定,支持單條48G內存,最高192G容量。頻率方面從之前的7200 MHz 大幅提升至 7800 MHz,支持XMP3.0,配備有內存加速引擎,提供 Performance、Benchmark、Mentest 模式等三組優化預設,並提供 Memory Try It!功能,輕鬆實現一鍵超頻。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依舊提供兩根PCI-E x16插槽和一根PCI-E x1規格的插槽,在上方帶有金屬屏蔽加固的PCI_E1是由CPU所提供的PCI-E 5.0 x16插槽,下方PCI_E3是由Z790芯片組提供的PCI-E 4.0 x4插槽,中間的PCI_E2僅支持 PCI-E 3.0 X1。這裏要注意的是 由於M2_1 提供 PCI-E 5.0 X4,當 M2_1 使用GEN 5 M.2 SSD時,PCI_E1 便會由 PCI-E 5.0 X16 降至 PCI-E 5.0 X8。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一共配置了5個M.2槽位,作爲升級的重點之一,將M2_1的槽位升級爲 PCI-E 5.0 ,由 CPU 提供 PCI-E 5.0 X4 通道,支持 2260 和 2280 和 22110 規格。配備獨有的 SCREWLESS M.2 SHIELD FROZR 免工具快拆散熱裝甲,上面印有EDGE MAX 和 LIGHTING GEN 5 M.2 字樣。移除快拆散熱裝甲可以看到底部還有一片金屬背板用於輔助散熱。
其餘的4個M.2槽位M2_2、3、4、5均爲PCI-E 4.0, 由Z790 芯片組提供 PCI-E 4.0 X4 通道,除了M2_3槽位(兼容 SATA 模式 SSD)支持2242、2260和2280規格外,M_2、4、5槽位都只支持2260和2280規格。所有槽位均支持支援 EZ M.2 CLIP 快拆,每兩個槽位配備一塊公用的散熱裝甲。在主板左下角爲REALTEK ALC4080 CODEC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搭配多顆日系音效電容 (NIPPON) 和耳機專用的放大器 SAVITECH SV3H712,還有一些防爆音的 MOSFET,並採用了獨立的屏蔽設計。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擁有了8個SATA,其中6個SATA爲由Z790芯片組原生(SATA_1、2、5、6、7、8),其餘兩個有第三方SATA芯片提供 (SATA_A1、A2)。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提供DP/HDMI視頻接口,BIOS快捷重置和FlashBIOS按鈕,4個USB3.2 Gen1 Type A接口,4個USB3.2 Gen2 Type A接口,兩個tpye-C接口(其中一個爲USB3.2 Gen2,一個爲USB3.2 Gen2x2),2.5G有線網口、Wi-Fi7天線接口S/PDIF接口和音頻接口,WiFi模塊爲高通的QCNCM865,支持WiFi 7和BT 5.4 ,WiFi 7 支持最高 5.8 Gbps 。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AD104核心,配備了7680個CUDA 內核,240個 Tensor 核心、60 個第三代 RT 核心和 80 個 ROP 單元,標配12GB GDDR6X超大顯存,顯存位寬爲192bit,GPU基礎頻率爲 2310,Boost頻率爲2685MHz,性能基本能和上一代卡皇3090ti拉平。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在外觀上延續了上一代的水晶白配色,星卓 Ⅲ 新一代散熱器,配備 3 個 102*20mm 超大風扇,三折靜霜扇葉不僅強化了散熱效能還能夠折射RGB燈效果,結合水晶外殼周邊鑽石切面,進一步增強RGB燈效氛圍。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採用全金屬壓鑄白色背板,背板上有星型塗裝,透過尾部位置大面積鏤空。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頂部 LOGO 燈也進行了全面升級,新增多層折射鏡面設計,通過特殊工藝可營造多達 8 層的 ARGB 燈光效果,且自帶電源指示燈功能。當開機供電異常時,頂部 LOGO 燈將會進行紅燈閃爍,需進行故障排查,供電正常則不會閃爍紅燈。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內部佈置了一體式覆蓋高效均熱板 , 2根Φ8mm+5根Φ6mm的鍍鎳複合熱管,貫穿整個散熱器,流焊接工藝加持保證高效導熱。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採用了全新 12V HPWR 供電接口,支持 ATX 3.0 / PCIe 5.0 供電規範,單接口供電能力最高爲 600W,此外左側還有5V RGB的燈光同步接口。
影馳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OC顯卡的輸出I/O方面,採用了3個DP 1.4a接口加一個HDMI 2.1接口的配置,最高支持8K分辨率60Hz輸出。擋板還做了幾何鏤空設計,加大了出風口的面積。
內存則選用了宇瞻旗下ZADAKSPARK RGB DDR5,採用三星顆粒,單條容量16GB,頻率從 5200 to 6400MHz,搭載電源管理芯片,支持On-die ECC的糾錯功能和XMP3.0。
搭配RGB炫彩燈光和寶石設計風格的白色散熱馬甲,表面白色霧面磨砂工藝,頂部採用髮絲紋鋁合金裝飾條包裹,錯落疊加的設計呈現綴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凸顯濃郁電競風格,支持主流廠商的主板燈效同步。
存儲方面採用Kingston FURY叛逆者固態硬盤2TB版本,彩盒外包裝整體採用黑紅配色,中央位置用熟悉的金色魚骨紋理圍繞着產品主圖。左下角用顯著的紅底白字標註了7300MB/s和7000MB/s的讀寫速度。右下角標明瞭可享5年有限保固和免費技術支持。
Kingston FURY叛逆者 固態硬盤2TB 爲標準的2280規格,全黑PCB,正面採用了半高式石墨烯鋁質散熱片,散熱片上FURY系列標誌性的塗裝,得益於石墨烯材質的優秀輔助散熱性能,可以在高負載操作期間保持較低的溫度。這不僅提升了性能的穩定性,也延長了SSD的使用壽命。
Kingston FURY叛逆者 固態硬盤2TB 的背面貼有印有版本容量、序列號和環保標識的白色貼紙。
Kingston FURY叛逆者 固態硬盤2TB爲雙面顆粒設計,採用羣聯第二代PCIe4.0旗艦主控PS5018-E18搭配金士頓自封裝的176層 3D TLC NAND閃存顆粒,擁有2GB DDR4 DRAM獨立緩存,全系讀取性能皆能超過7300MB/s,寫入速率高達7000MB/s,其MTBF時間爲1,800,000小時。
TL LCD系列積木共推出了120mm和140mm兩個規格,黑白兩色可供選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軸心位置配備了一塊圓形的1.6英寸LCD IPS屏幕,分辨率爲400 x 400,可顯示各種系統信息,如CPU溫度、CPU負載、GPU溫度、GPU負載和風扇轉速。該屏幕還支持顯示GIF、MP4、JPG和PNG文件。LCD顯示屏可以通過L-Connect軟件進行個別或多風扇同步的全面定製。
140mm的只有單顆裝,裏面包含一個根供電線和4顆固定螺絲,需要額外搭配獨立的控制器使用。
120mm規格的有三聯包,相對單顆裝多了一個控制器。
140mm和120mm規格對比,所配置的LCD屏幕都是1.6寸,140mm規格的爲7扇葉設計,最大轉速1600 RPM,風壓3.5mmH2O ,風量68.1 CFM,噪音28.5dBA 。120mm規格的爲11扇葉設計,最大轉速1900 RPM,風壓2.9 mmH2O ,風量62 CFM,噪音27 dBA 。
流體動壓軸承(FDB)周圍採用銅質屏蔽,讓軸承更加堅固,並有效降低內部摩擦,藉此提高耐久性、穩定性,並在風扇高速運行時提供用戶更安靜的體驗。
邊框兩側各有一個大型無限鏡,搭配有包覆在減震墊邊緣的RGB燈條。以集羣方式連接風扇時,燈光風格可呈現出連續流暢的效果。上方與底部的LED燈被分成兩個獨立的區域,可透過L-Connect完成個別的控制。每個風扇都配有26個LED燈,每個燈區上各有13個LED燈。
爲了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美觀度,TL LCD風扇還在每個鎖孔位置加了裝飾蓋片,讓外觀更爲簡潔美觀,細節上做的十分到位。
TL LCD風扇採用了與傳統積木風扇相同的互鎖機制。用戶可以創建由單一線供電的風扇集羣。在集羣的末端,可以拆卸互鎖釦以提高美觀度。爲了使線材管理更簡單,集羣線材可以輕鬆翻轉並固定,以面向前方或向後方,始終保持風扇供電時的正確方向。
TL LCD 控制器可以同時支持最多 6 個 LCD 風扇,每個端口最多可連接 3 個 UNI FAN TL LCD 風扇。在混合使用 UNI FAN TL 和 UNI FAN TL LCD 風扇時,最多可以同時連接 6 個 LCD 風扇和 10 個普通 TL 風扇。用戶可以混合使用 TL 和 TL LCD 風扇,實現性能和美學定製的良好平衡。
所有積木風扇都通過L-Connect3軟件進行控制。可以快速查看組狀態,包括風扇數量、風扇配置文件和應用的燈光效果。 如果使用擴展線,將顯示多組。
每個 LCD 顯示屏都提供的 5個顯示選項,分別可以選擇圖片、GIF動畫、視頻、傳感器數值(可以監控 CPU/GPU 溫度和負載,以及組風扇轉速)和預置的聯動動畫,其中傳感器顯示還有2種風格可供選擇並可對效果顏色和文本顏色進行自定義,風扇數量和方向還支持手動調整。
提供了多達21種的燈效可以獨立應用於頂部或底部 LED 區域。
可以獨立控制風扇轉速,默認提供了安靜,標準,高速,全速和4跟個自定義配置。
由於內建IC,所以L-Connect3會自動識別每個風扇,讓用戶可以輕鬆進行管理。用戶可以直觀的方式來管理系統中的氣流,達到全面的優化,同時也會自動識別每組當中的風扇大小與位置。還提供了風扇類型和控制器數量統計顯示,並可按組進行自定義命名,支持整個組或單風扇的方向調整
聯力O11D EVO RGB可視爲是當前機型O11D EVO的替代品,也是O11D系列的最新生力軍。O11D EVO RGB的開發靈感來自於先前推出型號中衆多強大且有效的功能,並透過高級質感RGB照明元素的增加,更添了一層額外的魅力。其中所納入的許多功能都是來自於大衆要求的啓發,象是可拆卸式立柱,額外增加的RGB燈條,以及大幅提升的友善裝機設計。
聯力O11D EVO RGB的整機尺寸爲478*290*471mm,機箱前面及左面均是玻璃面板的海景房設計,整體設計和尺寸和與聯力EVO全視版十分的相似。
聯力O11D EVO RGB右側側面板的在風扇冷排及電源及硬盤籠子對應位置都進行了大面積打孔,從而進一步的加強機箱通風性,提升散熱性能。
從背部看去可以明顯的看到左右分倉的架構,左邊位置爲硬盤籠和電源安裝位,右側一個12cm風扇安裝位和可上下調整位置的主板IO面板安裝位,有7個PCIE槽位。支持正置和倒置兩種安裝模式,對於這些偏好將PC安裝在左側的用戶來說是十分友好的,只要將後部的下方兩顆手擰螺絲擰開,上方面板與機殼底部對調後即可實現正置和倒置兩種安裝模式的更換。
機箱頂部依舊是大面積開孔網板設計,卸除頂部面板後看到可拆卸的風扇冷排支架,最大支持420規格的冷排或3顆140mm的安裝。
針對O11D EVO的外觀進行改造,在不影響機殼功能的前提下,於機殼上方與底部安裝了兩條L形的LED燈條。採用與STRIMER PLUS燈光扁平電纜相同的技術,讓燈光能沿着機殼正面與左側邊緣均勻柔和的散射。
在機箱前面右側的立柱上是機箱的開關機和重啓鍵,在其下則是機箱默認的燈光控制按鈕,透過2個模式按鈕(上、下)、顏色按鈕與顏色亮度按鈕,您可全面掌控您的RGB燈條。前置控制器可提供14種燈光模式,並有5種不同的亮度水平。用戶也有替代方案可以選擇,只要將機殼的正面板與主板上的5V ARGB排針相連,就能讓LED燈條與第三方的軟件進行同步。
聯力O11D EVO RGB提供了2個USB 3.0,1個USB 3.2 Type-C和1個3.5mm音頻接口。
機箱底部帶有防塵網,採用磁吸設計,針對左右前三個方位分別提供三套IO面板的安裝孔位,以方便用戶根據需求調整IO面板的位置。
聯力O11D EVO RGB支持安裝ATX/Micro-ATX/Mini-ITX以及長寬小於280mm的E-ATX規格主板,在左邊主板安裝區域的上下及右側佈置了6個出線孔,以方便用戶裝機時走線。右側則爲冷排及風扇安裝位,最大支持420規格的冷排或3顆140mm的安裝。
採用可拆卸式支撐立柱設計,輕鬆變成全視版海景房,讓您可以輕鬆查看系統硬件狀態,完全沒有任何障礙。
橡膠線圈的側邊與主板支架的安裝點進行過適當改造,不論在低位模式或高位模式,都能妥善安裝主板。在低位模式(默認)中,上方留有更多空間可用來安裝較厚的散熱器/風扇組合,而在高位模式中,則是在底部騰出更多空間用於安裝相同配件。在I/O防護板開口處,有一個免工具塑料蓋板,在任一種模式中都可用於填滿間隙。
爲適應兩種安裝模式,聯力O11D EVO RGB提供了兩套主板安裝孔位,通過調整銅柱位置以實現主板上置或下置兩種安裝模式,並在主板IO位置設置了可拆卸的塑料卡扣,用戶可根據自身裝機情況對該卡扣進行上下位置調節。
機箱的底部同樣有可拆卸的風扇冷排支架,最大支持420規格的冷排或3顆140mm的安裝。
打開另一側的面板可以看到背倉的空間,左側爲冷排安裝位,支架支持正向、反向兩種安裝方式。中央位置則是空間充裕的理線倉,理線倉內除了有多條黏扣帶以及可以綁束線帶的架橋外,還隨附有3個雙層整線扣,可以沿着過線圈,安裝在任何地方。理線扣採用C型設計,以類似SSD安裝的機制,電線夾的凹面部分可以固定來自PSU與正面IO的大型電纜,而電線夾上面的黏扣帶則是風扇纜線管理的理想位置。所有線材都可以隱藏在合頁轉軸上的纜線管理支架背面。纜線管理支架也可承載3個2.5吋的SSD,也可以安裝控制器或是ARGB集線器。
兩個獨立的存儲硬盤籠,每個硬盤籠都可以支持1個3.5 ”HDD或1個2.5 ”SSD的安裝。
電源安裝托架以及硬盤安裝托架會突出於機箱背面。從而騰出更多的空間用於梳理電源線線纜。電源位與存儲硬盤安裝支架也是可以進行互換的。
附件裏包含了2個根備用支架,一個顯卡支架安裝套件、一個螺絲套裝盒、一個金屬銘牌貼和一本說明書。
FOCUS GX-1000 (ATX3.0) 電源白色版本,14cm的標準ATX尺寸,短小的身材使其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正面出風口的採用一體壓紋設計,內置的風扇規格由原來的12cm升級到了13.5cm,採用FDB液壓動態軸承,對應出風口面積也較之前2017版有所增加。內部採用全日系耐高溫105°C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與標準電容相比,使用壽命延長2倍ESR 降低 35%,具有更低的發熱量和更高的轉換效率。
FOCUS GX-1000 (ATX3.0) 電源白色版本採用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2DC結構。從背後的銘牌可以看到輸出規格方面,單路+12V輸出設計,+12V額定電流爲83A,相當於996W功率;+5V與+3.3V輸出電流均爲25A,聯合輸出功率爲125W。MTLR 精確輸出0.5%電壓穩定度。
FOCUS GX-1000 (ATX3.0) 電源尾部大面積散熱設計,除了電源插孔外配備了獨立的電源IO開關和0噪音只能溫控開關。
FOCUS GX-1000 (ATX3.0) 電源採用全模組設計,提供1個24pin主板接口,5個CPU/顯卡8Pin接口,5個SATA/IDE接口,1個原生pcle 5.0 12VHPWR 16Pin接口。原生12VHPWR接口支持最高600W輸出功率,OPP方面則按照ATX 3.0標準100us內提供200%額定功率輸出,而海韻ATX3.0遠高於INTEL AXT3.0標準,最高可達235%的峯值功率,輕鬆應對RTX4090級別的高端硬件供電需求。
FOCUS GX-1000 (ATX3.0) 電源的模組線採用表面採用壓紋工藝,細緻如編織質感,比普通模組線更軟,易幹彎折方便走線,裝機更美觀用料方面。其中原生pcle 5.0 12VHPWR 16-pin接口 模組線使用16AWG高規格線徑,9.2A耐高電流合金銅端子,溫升低、導電強,輸出更穩。
性能測試
操作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顯示分辨率及刷新:3840×2160,60Hz
環境溫度:18 ℃(±1℃)
測試軟件:CPU-Z、AIDA64 Extreme、FurMark、Cinebench 2024、3Dmark、CrystalDiskmark
首先看一下雙烤的溫度,CPU功耗170W,溫度78℃,顯卡功耗2828W,溫度59.5℃。
CPU-Z基本信息及BENCH成績
CINEBENCH 2024 測試成績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成績
AIDA64 GPGPU Benchmark成績
SSD測試成績
3DMARK顯卡測試,主要對4K分辨率下D11/12和光追性能進行測試
PCMARK 10整機性能測試
以上爲本次裝機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花時間瀏覽,歡迎交流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