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好久不見,這裏是拾貳。前不久剛剛體驗過弱水時砂家的琉璃,在體驗完這款耳機之後確實對於弱水家的藍牙耳機產生了一些期待,在評論區中更是有玩家說弱水家的earfree-i3的音質比琉璃好多了,於是好奇之下久搞來了一個earfree-i3嘗試一下,而在經過接近一週的使用之後,它確實徹底顛覆了我對百元藍牙耳機音質的刻板印象,如果你兩百元左右想買個聽音樂的耳機,這款耳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購買指南
一,意外不錯的低頻,終於不是短板的下潛,配上同樣不錯的中高頻
《Going Home》樂器分離度不錯,鑔片的敲擊聲和泛音區分清晰。後半段薩克斯乾淨悠揚;《天外來物》中人聲表現得不錯,量感適中,聽感乾淨,但是高潮部分樂器的泛音有些稍多,略微影響聽感;《鼓詩》和《非洲與中國鼓》中大鼓下潛表現出色,相比於琉璃來說優秀了非常多,小鼓回彈清脆且快;《Bubbles》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耳機出色的聲場定位,縱深也表現不錯;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卡門》序曲中樂器的分離度居然也意外的不錯,但是泛音的問題依舊存在。10mm動圈單元搭配上高分子液晶膜片和弱水家的調音確實有說法的。
二,降噪、普通、通透、遊戲模式一應俱全
首先這款耳機是有43dB的主動降噪的,但是個人佩戴體驗發現這個降噪的程度並沒有想象中的高,更換了配套贈送的耳機耳套之後體驗好了一些。同時這款耳機的降噪模式開啓也不會出現耳內壓突然過高導致耳朵不舒服的情況。開啓遊戲模式之後耳機的延遲官方數據爲55ms。通透模式下會有一些底噪,但是感知並不明顯。
三,好用的手機app遇上了依舊不怎麼靈敏的觸摸按壓
首先個人建議使用手機app來進行一些模式的切換,但是如果冬天太冷了,不想拿手機出來,想要快捷切換,這時候需要用戶用手以垂直於耳機上深色區域的角度來觸摸才能完美的操作這款耳機,其他角度都會出現按了但是沒有反應得情況。(耳機偶爾會出現軟件連接不上得情況,需要用戶將耳機返回收納倉,關閉再開啓藍牙,再次連接即可解決)
四,LDAC高音質解碼加持,有提升,但是並不明顯
簡單對比一下數據用戶可能就瞭解了ACC和LDAC的差別,AAC:支持44khz/16bit的音頻,最高碼率512kbps;LDAC:支持96khz/24bit的音頻,最高碼率達990kbps,接近無損解碼。簡單理解下來就是LDAC的精度更高,失真率更低,但是實際上大部分LDAC的解碼在一些音樂軟件上都會犧牲碼率來換取連接穩定性,同時大部分的這些軟件提供的音源軟件都不是990kbps。(如果自己有hi res音源的大佬另說)
五,使用體驗
耳機的腔體很小,佩戴並不會出現硌耳朵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這個耳機腔體的原因,耳機的降噪使用起來讓我感覺並沒有想象中的好,耳機連接手機連接的非常的快,但是經常需要重新放回去來連接手機,耳機和耳機收納倉並不是完全貼合的,每次放回去都以爲自己放錯了位置。耳機外殼和耳機腔體的整體做工是在線的,收納倉蓋子的開關十分流暢。續航部分充一次電個人中度使用了4天,同時這款耳機收納倉充電非常的快,延遲對於我這種非遊戲黨來說完全夠用。
下面簡單來開個箱。
耳機的外包裝十分的簡約,旁邊是贈送的周傳雄立牌和宣傳卡牌。
拆開之後裏面依舊是分爲了耳機和配件兩部分。
全家福:放耳機的盒子、數據線、說明書、幾對贈送的耳套。
我手裏的這款是香檳色,耳機收納盒有種金屬質感,做工很不錯。
耳機收納倉的上方有一個光面拉花設計的印字,收納倉開合十分的順暢。
耳機腔體還有耳機柄都偏小,佩戴較爲舒服。
耳機上面深色的區域,耳機腔體部分是耳機的觸摸區域。
官方app,建議連接之後更新一下固件。
總結
如果你的預算到了兩百,同時對於音質要求比較高,那麼不妨試試這款耳機,相信會給你驚喜。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