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烏爾菲(已獲授權)
文章包含微量劇透
很多人對索尼“遊戲工業化”存在一種誤解,認爲其不過是在畫面上無腦砸錢堆料,在遊戲體驗上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但《漫威蜘蛛俠2》的出現狠狠的打了這部分人的臉。
遊戲的畫面相較《漫威蜘蛛俠》的PS5重製版並沒有多少提升。
相反,在性能模式下,由於失眠組強推他的黑科技全分辨率光追,畫面的硬水平其實是有些下降的,但遊玩時的整體觀感相較前作卻好了很多,這都要多虧了失眠組對場景佈置的打磨。
遊戲中存在着這樣一段流程:彼得蛛追着變成了蜥蜴的康納斯博士來到了博士家中,並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地下實驗室。
而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實驗室時,竟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
到家嘍!
衆所周知,美漫中的“科學”大多數是劇情服務的“民科”,並沒有什麼邏輯可言,但失眠組的蜘蛛俠遊戲卻深受“索尼美學”的感染,流程中不僅有着能夠喚醒玩家科技探索欲的視覺演出效果,到了康納斯博士平平無奇的實驗室佈置中,也藏着科學研究最基本的素養———嚴謹。
——————
下樓梯右轉,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偌大的玻璃櫥,除了一些常備的試劑和供康納斯博士解剖的爬行動物外,還有着一些研究員進行準備工作的必需品:一次性手套盒、試管架、注射器。
實驗服被掛在了研究員背後,對於一個常年從事生物、化學工作的研究員來說,簡明方便從來都是第一要務,準備工作的位置也證明了康納斯博士是一個老練的科學研究員。
實驗室的配置也相當講究,一般來說,現代科研實驗室裏都會配備一臺能聯網的計算機用來查閱文獻,咱們奧斯本旗下的頂尖研究員康納斯博士,不僅搞了臺主機,還弄了一臺惠普的DL380 G5服務器,這玩意搞好的話需要的成本可比一臺主機要貴的多得多。
與主機相連的還有一套冷凍乾燥機和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康納斯博士實驗室的定位是私人實驗室,非常缺人手,因此無法使用傳統的“過柱子”(柱色譜)來分離提純合成出的產物,而這套高效液相色譜儀對於個人實驗者來說其實是相當奢侈的(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除此之外,康納斯博士的實驗室裏還藏着其他高端的寶貝,比如下面這臺PCR儀(五萬以上)。
康納斯之所以會變成蜥蜴博士,就是因爲其細胞中混入了爬行動物的DNA,而PCR則可以視爲完成這一步驟的手段,雖然在現實裏這種做法完全是空想,但PCR儀的加入還是爲這種民間科幻增加了一絲絲的可信性。
生物實驗中最常用的分離手段就是離心機,康納斯博士的實驗室裏最不缺的就是離心機:
從超速離心機
到低速離心機
再到冷凍離心機
甚至還搞了臺激光微電極拉制儀用以拉制電極。
細節鑷子
拋開一些經典的檯秤、電動攪拌機、烘箱、鋼瓶、通風櫥等要素不談,爲了防止家人誤入誤觸設備(細節:電腦下面有一張女兒畫的簡筆畫),康納斯還在實驗室配備了充足的警示標誌,比如用來存放危化的壁櫥,上面除了一張元素週期表外還貼有NFPA的危險性分級,通風櫥內也貼有提醒佩戴護目鏡的警示標誌,來讓你誤認爲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實驗室。
康納斯博士的這個實驗室簡直是一個科學狂人的理想地下室,雖然缺少一些大型的表徵儀器,但若是在試劑允許的條件下,幾乎可以做完99%的合成和製備實驗,現實中很多小實驗室的條件可能還沒康納斯私人實驗室好。
——————
就是這樣一個嚴謹到以假亂真的實驗室,在遊戲約二十小時的流程中可能佔不到一分鐘,而若要打造這樣一個一次性的場景,索尼可能真的要在現實中找一個地下實驗室取材,並聘請知名的教授爲遊戲中的科學橋段背書,這些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你可能會說:這不還是在畫面上無腦堆料嗎?但這種堆料遠比從幾百部電影中取材要實際的多,更何況索尼旗下工作室的積累並不是孤立且無法模仿的,比如在《漫威蜘蛛俠2》中,你就能從毒液戰衣的觸覺反饋上嗅到聖莫妮卡的影子,這也是索尼永遠無法被模仿的遊戲工業化的精髓。
面壁過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