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RTX 4090/4060、CPU和內存測試,整體要求不低開FSR 2吧

前言

《星空》已經正式發售快一個星期了,目前STEAM好評率已經下滑至77%,主要原因可以用一句話簡單的話來形容:星空敗筆在於星空——宣傳片給玩家拉得太高期待值,實際遊戲內容和想象中不一樣,並且伴隨着一些難堪的遊戲機制以及遊戲優化問題。

當然,遊戲自然並不是一無是處,《星空》是一款繼承了《輻射4》特徵並加以改進的B社風格正統之作,註定屬於粉絲向遊戲,在週二工作日下午仍有超過10W在線玩家。

《星空》採用Creation2引擎打造,屬於《輻射4》進階版引擎,改進之處不少,不過對PC硬件要求卻很苛刻,優化比較一般,本篇文章就用RTX 4060/RTX 4090兩款顯卡、兩款CPU以及不同內存頻率來全方位測試一下《星空》各方面的配置需求。


測試環境/硬件、遊戲選項、FSR畫質和測試場景

測試環境,主板是B760M,在顯卡和CPU測試項目中僅開啓XMP配置,達成DDR5 6000C30 16GB雙通道狀態,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提升一些顯卡性能。操作系統是最新Windows 11 22H2,NVIDIA驅動是537.13 Game Ready WHQL,驅動描述文件表明對《星空》有優化。

兩款測試CPU分別是Core i5 13600K和Core i7 13700K,屬於中高端以上的定位,尤其是13600K對於高端遊戲玩家性價比顯然更高,兩款CPU測試時打開主板最大功耗牆,以默認最大睿頻進行測試,比較符合大部分玩家的使用情況。

由於N卡緊缺,加上《星空》確實對顯卡要求高,這裏選擇的兩款顯卡是RTX 4060和RTX 4090,均屬於影馳的非公版,前者是甜點級,後者是旗艦級,只要測試了這兩款,其他顯卡也就可以知道大致是什麼性能水平了。

內存方面使用的宏碁掠奪者Pallas II凌霜DDR5 6000 16GB*2套裝,6000MHz頻率比較符合大部分主流玩家的選擇,除了XMP配置以外,還會加入DDR5 5600(低於主流)和DDR5 7600(超頻玩家)兩種頻率進行對比,以便驗證遊戲對內存頻率、時序的敏感程度。

除了帶寬性能有較大差異以外,可以看到對遊戲性能影響的內存延遲三者也是完全不同的水平,DDR5 6000接近DDR4 3600 Gear 1的水平,而DDR5 7600已經可以和DDR4 4000 Gear 1相提並論。

簡單來說一下圖形選項,《星空》分爲最高、高、中和低四種預設方案,可調選項數量中規中矩,遊戲屬於AMD獨家合作所以只支持FSR 2技術,也可以通過MOD的形式添加DLSS 3(可能會存在一些穩定性問題),這篇文章就以官方最新版本爲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遊戲的FSR 2並不區分檔位,而是通過手動調節渲染分辨率的方式纔可生效,相對其他FSR遊戲來說調試更靈活。

1080P自定義最高畫質100%渲染

1080P自定義最高畫質FSR 2+75%渲染

1080P自定義最高畫質FSR 2+65%渲染

FSR 2是一項完全開源的提升技術,N卡自然也能用,以上均是使用RTX 4060實測的畫面,事實正面FSR 2即便在1080P分辨率也是完全可用的,75%渲染比例相當於FSR質量檔,此時畫面精度是100%超越原生的,非常推薦使用,而65%渲染比例會有取捨之處,地面精細度原生畫面會更好,遠處的樹木細節則是FSR 2有優勢,武器和近處的石頭模型兩者表現就差不多。

測試場景一傑米森星野外區域

測試場景二傑米森星城內區域(部分測試纔會加入)

《星空》沒有提供Benchmark基準,自然測試就是手動操作進行,測試場景有兩個,第一個選擇了傑米森星野外區域,處於針葉林地區對於渲染壓力更大,作爲主要測試項目,另外一個場景則是傑米森星的新亞特蘭蒂斯城,僅作爲輔助對比項目,所有項目測試畫質都是自定義最高畫質,這樣可以方便對比開啓FSR 2前後效果,每款顯卡均測試兩遍保證數據準確性。


三種分辨率幀數表現以及CPU內存測試

1080P分辨率,RTX 4060在原生畫質就相當喫力,平均幀數只有35fps,相當於遊戲主機的水平,建議至少開啓FSR 2並把渲染比例降至65%,這樣能跑到平均45fps,屬於基本可玩的程度。至於RTX 4090在1080P分辨率纔剛剛達到高刷的門檻,可以開啓FSR 2彌補一下更穩(在1080P分辨率提升會比較小)。

2K分辨率,對於RTX 4060來說已經相當喫力了,即便有FSR 2(65%渲染分辨率)輔助也只能跑到平均37fps,屬於勉勉強強將就能玩的水平,至於最低的50%渲染分辨率設置,完全不建議使用,相當於FSR性能檔,對畫質有一定影響。而RTX 4090在原生畫質下平均只有89fps,還是需要搭配FSR 2纔可達到基本高刷門檻。

4K分辨率,就沒必要測試RTX 4060,這裏爲RTX 4090加入第二個測試場景以便對比,野外和城內場景幀數至少相差10%,開啓FSR 2後會縮減至5%幅度,至於幀數表現,只能說RTX 4090是守住4K@60fps最後一道防線,不排除有些幀數會低於60fps,還是建議開啓FSR 2保一下底。

13600K和13700K搭配RTX 4090在遊戲中ODS信息對比

CPU和內存測試項目就放在一起分析吧,13600K和13700K這兩款CPU實測幀數差距確實也不大,反而1% LOW幀稍微更明顯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遊戲多核利用率較高,13600K這款處理器擁有20條線程也喫到了43%利用率,對於一些6核、8核處理器來說是很喫緊的,可能會造成性能影響,所有建議至少搭配6核12線程的CPU來遊玩更佳。

內存方面,DDR5 7600整體幀數是最高,和主流的DDR5 6000差距不大,但和DDR5 5600在1% LOW幀方面差距達到了10%,所以並不建議貪圖便宜選擇DDR5 5600桌面級內存(注意和筆記本內存不同概念),內存性能的關聯性會比CPU更重要一些,一步到位選擇DDR5 6000的低時序條子是最好的。


本次參與的硬件介紹

旗艦顯卡來自影馳的RTX 4090星曜OC,正面視角能看到它採用了星卓II Plus散熱器設計,質感是由白色透明+鑽石切割導流罩營造的,還內置3個102mm大尺寸ARGB風扇,整體風格非常適合用來當作純白高端主機的配件。

側面視角,並沒有採用和正面相同的鑽石切割設計,而是覆蓋了全新設計的鏡面+ARGB區域,通電後會有BOOMSTAR字眼的LOGO燈,促使整卡層次感更好,靠右側區域標配了12VHPWR供電接口,如果燈效還想同步主板,可以接上旁邊的5V ARGB接口。

配備純白金屬背部,表面有GeForce和BOOMSTAR LOGO加持,在靠近尾部的區域有電壓測量點設計,可方便超頻玩家操作很貼心,尾部採用大面積鏤空貫穿通風設計,減重之餘可以優化顯卡整體風道。

關於RTX 4090星曜OC內部用料,它採用了全覆蓋均熱板+9根鍍鎳熱管+大面積散熱鰭片設計,能確保提供最佳的散熱效果,實際上市面的RTX 4090非公版散熱規格都是過剩的,而RTX 4090星曜OC優勢在於其純白的絕美顏值。

配件方面,RTX 4090星曜OC作爲高端顯卡自然也是豐富一些,提供了安裝指南、三包憑證、ARGB同步線*2、4*8Pin轉12VHPWR的轉接線以及星曜專屬顯卡支架,個人尤其喜歡這款顯卡支架,放在機箱裏頭和星曜OC這款顯卡風格一致,而且做工也不錯。

甜點卡也來自影馳的RTX 4060金屬大師OC,顯卡整體採用全合金材質打造,包括上蓋和背板均是如此,屬於真正的金屬質感,即便沒有任何ARGB燈光也感覺很耐看,一點都不會像入門級定位,顯卡還搭載兩枚92mm靜霜風扇,足夠應付RTX 4060這種低功耗GPU。

RTX 4060金屬大師OC側面看上去就像齊平狀態,加上沒有任何鰭片裸露會給人一體化設計的錯覺,供電接口是採用單8pin形式,已經能滿足115W的RTX 4060了。

顯卡的金屬背板設計也是相當硬朗,表面僅有一些簡約的LOGO裝飾,值得一提的是,在尾部區域其貫穿式通風口是雙面式的,顯然散熱效率會更高,在邊上還有注意高溫的文字提醒,也是非常貼心。

PCB和背板之間還採用比傳統顯卡更穩固的結構設計,這款顯卡其實算是輕型選手,但處處都能看到不少加固的處理,“金屬大師”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叫法呢。

RTX 4060金屬大師OC採用標準兩槽厚度,其視頻輸出接口爲RTX 40系顯卡標準的DP1.4a*3+HDMI 2.1組合,屬於RTX 40系家族通用設計,應用非常廣泛。

內存是來自宏碁掠奪者定位高性價比的條子——Pallas II凌霜DDR5 6000 16GB*2套裝,頻率有5200 /6000 /6400/6600 MHz四種可選,6000MHz是大部分玩家的最佳選擇,並且它採用了海力士D5顆粒,還具備一定的手動超頻性能,值得推薦。

內存屬於簡約設計風格,整體是鋁合金散熱馬甲打造,在下方磨砂區域擁有Pallas II(凌霜)、DDR5和PREDATOR(宏碁掠奪者)LOGO加持,上方區域則是銀邊劃分的雪花圖案區域,這些細節能給內存帶來不錯的質感。

凌霜系列內存是主打性價比自然是沒有RGB燈設計,不過在質感營造方面並沒有偷工減料——內存依然使用拉絲質感處理。內存整體高度實測爲43.75mm,對於大型塔式風冷兼容也是良好的。

背面就是帶有序列號和參數的標籤了,內存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O技術,開啓後可達成DDR5 6000C30-38-38-76 & 1.35V,屬於妥妥的低時序調教,上機即用非常不錯,動手能力強的朋友,也可以像硬核一樣手動超頻至DDR5 7600C34使用,畢竟內存顆粒可是潛力很大的海力士A-Die。

機箱則是微星MPG VELOX 刀鋒100R白色款,採用了風道優化的散熱設計,在其前置、側置、頂置和後置均可安裝風扇,前和頂置則適合容納360冷排,除此之外,這款機箱還採用了ARGB控制器(背面有六路ARGB HUB)、鉸鏈式側透面板等賣點,屬於均衡主流ATX機箱。

CPU散熱器是微星MAG CORELIQUID迫擊炮M360,其造型屬於迫擊炮系列主板的經典軍火風格設計,冷頭上只有一條簡約的橫槓ARGB燈帶,水泵方案是自研的,銅底有微凸設計,性能方面可以壓制i7級別的處理器。

能帶動旗艦級的RTX 4090使之穩定運行,電源自然是高端定位——本次採用的是微星MPG A1000G ATX 3.0,它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內部用料屬於全日系電容,加上十年質保在質量方面扛扛的,當然它最大特點是原生12VHPWR線纜,最高輸出600W可輕鬆滿足當今及未來的旗艦卡供電需求。


結語

簡單來說,《星空》這款B社鉅作宣傳熱度是很高的,結果是內容不符導致口碑急劇下降,冷靜下來以後再看遊戲內容本身,除了一些奇葩的機制和遊戲優化一般以外,《星空》也算是一款遵循B社風格的遊戲大作吧,只是它上市太晚了,早幾年面世顯然效果更好。

至於配置方面,優化一般確實沒得洗,N卡方面至少是RTX 4060起步最好,搭配FSR 2用起來勉強夠玩,而2K建議需要用到RTX 4070 Ti級別,最後是CPU和內存,最好就選擇一款6核12線程規格主流級以上的處理器,內存的話直接安排DDR5 6000C30這種低時序產品就不錯,和DDR5 7600基本沒性能差別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