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筆記的意義
某種意義上來說,筆記是對你接觸到的人、世、物的一個深度提取和總結。通過筆記你可以相對輕易的回憶起當時發生的事情——你可以通過筆記來還原事發現場的種種,前提是你的筆記的內容很完善,沒有錯漏和遺失。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可以將筆記看成是你的記憶碎片。將碎片拼勁玩成,就能得到伊述人的完整科技,嗯,有點拼圖的感覺。


做筆記的第一步:學會寫腳本
什麼是腳本?
腳本,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爲jiǎo běn,是指表演戲劇、拍攝電影等所依據的底本又或者書稿的底本。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之後,確定故事到底是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對白,動作,情緒的變化,等等,這些細化的工作都是劇本上所要清楚確定下來的。①
你可以理解爲具體某件事情的計劃安排、整體規劃、工作流程等諸多信息諸元的詳盡無缺失無錯誤的羅列的可以被理解的書面文字的一種呈現與表達。
當你可以使用書面語言對這些內容進行表達的時候,你也完成個人的蛻變與昇華:因爲它的主要內容是和你平時的衣食住行學遊樂有關,簡單說就是,嘗試使用書面文字將你平時衣食住行學遊樂的流程、步驟、相關的注意事項、每一個步驟需要達到或完成及存在目的予以記錄和表達。
而對事情進行書面文字的敘述,意味着你需要對這件事擁有非常透徹、清晰的瞭解。你清楚的知道是一回事,你要將你清楚知道的內容沒有任何偏差的傳達給別人,這又是一回事。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教學的過程。爲了保證他人能明白你說的意思,你必須將這件事的完整的邏輯映射於你的腦子(比如:知道它的構成及彼此之間的邏輯、何爲重點、目的是什麼、要達到什麼要求)只有你都知道了,你才能給他人進行完整、正確的信息的表達。否則就是越錯越遠了。
當然,這事看起來非常的不起眼,也非常容易遭受到無視,因爲天天做的事情,有什麼值得去耗費筆墨去進行文字敘述的價值和意義?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第一感受。但是,如果你真的開始這麼做了,你會發現,這件事,絕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和輕鬆。你務必應該要知道,口花花和上綱上線的文字,完全是兩回事:有些事,說起來容易,但若要真的使用口花花的文字來進行書面化呈現,怕是會令人覺得非常的怪異和難受,如果當事人性子屬於很急的那種,怕是要開噴了。而有些事,雖然書面文字井井有條,但想要使用口頭語言予以傳達和表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你可以非常輕鬆的對書面文字和口頭文字進行自由切換,同時還能使用標準的書面文字和標準的格式文體對你手頭上的工作進行文字描述,你會發現,你的思緒在日進斗金的增值與進步。
爲什麼要這麼說呢?
這就得從人獲得信息開始說起了。
人,無一例外,都是從進行文字瀏覽開始獲得相關的信息的。這其中就包括看書和上網。除去相關的音頻和圖片,剩下的,大多數的信息,都是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出現的。
信息的瀏覽量和獲取量基本和文字、字符的數量成正比。簡言之就是,查閱的文字的數量越多,獲得的信息越多。單位時間內完成瀏覽的文字的數量越多,單位時間內所獲得的信息也越多。
不過,這僅限於瀏覽他人已經完成的文字的讀取和辨識。
建議你嘗試去做的腳本的書寫,就不再單單僅僅是獲取信息這麼簡單了,它瞬間就變成了自我的一種輸出信息(信息/內容)的方式:瀏覽他人完成的文字成品,這種行爲僅僅是在看,或者在閱讀。但看也好,讀也罷,不管看的有多麼認真讀的有多麼詳盡,都僅僅是被動的接受信息。這種行爲是從外部對大腦進行信息的輸入。雖然獲取並對大腦進行輸入信息確實很重要,但是,信息輸入這項行爲達成以後,又有多少能夠被轉換爲自我的信息輸出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外部輸入進大腦的信息,有多少是被你自己理解和吸收了?
注意:
理解:對目標進行初級研判,瞭解其內容所指和用途及意義便有針對性的處理
消化:對目標進行初級肢解,以方便下一步的更深入的處理
吸收:對目標進行充分肢解,成爲了自己思想和身體的一部分
代謝:對目標進行篩選過濾,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爲己所用
這個道理就和“說說容易做做就難”是一樣的。總是看,總是找人索要所謂乾貨,然後還出奇的看的快,看完之後,還發問:還有嗎?還有更多幹貨嗎?
那麼,在這裏想問一句,這些乾貨,又被完全喫透吸收並並軌聯動到自己的信息知識信息網絡體系之中嗎?有將這些乾貨中的內容做到系統集成嗎?
有?還是沒有?
先不說這所謂的乾貨究竟有多幹————乾貨的接受者,也就是你,你的理解水平能到達什麼程度?
快速瀏覽的目的是爲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大致獲取目標的整體內容和大致的框架結構,順帶找出裏面的重點、思想,然後,回過頭來,自己再重新開心每一字每一句慢慢的品味,做好相關的筆記,提出自己的心得和觀點、體會。
把自己的觀點再與文章中的觀點進行比對,長期以往形成一個常態(化的行爲機制,並將其融爲自我的一個部分,使其密不可分),從一天一個都沒有到一天可以誕生出一個,從一天只能有一個到一天有幾個。堅持下來,一年就會有最少365個腳本文書了。365份腳本文書,足以磨練出一點扎實的文案功底和初步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了。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條件,你是花了心思而非草草應付了事。要不然仍舊於事無補,寫了和沒寫一樣。
練習撰寫腳本以獲得同時保持並不斷提升這個技能,才能展開更高級的信息文獻資料的編撰和整理。而至於說開始嘗試編寫信息教程,開始教其他人學習信息學,或者,獨立的展開信息研究工作,所有的這些都是以編寫信息規劃策略文書作爲最最基礎的前提條件的。
從帶着辨析的思維去嘗試學着總結、編寫屬於你自己的腳本開始,只要能堅持,天天寫不因爲任何原因而中斷,慢慢的,這些(想和大神一樣擁有高收入的信息相關工作崗位、想獲得其他人的羨慕和領導對你的尊重)都不是夢想,也都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其原因是,當你是用了心去寫,你的整體思維水平等級,都會因此而有本質性的卓越提升:你的文本輸出和打字/寫字的速度也會提升了,你考慮問題會更周密和全面了,你的邏輯會更清晰了。這些足以讓自我感到驚訝的變化,最終將決定和改變你的發展走向。同時,你的這些改變,你的身邊的人不可能看不到和感覺不到,既然看到了,後面的事情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有人會說,這種高大上的玩意,我怎麼可能做的來。想是想,可是第一沒人教我,第二,沒時間,第三,什麼都不懂,哪裏會搞這個玩意啊,而且,怎麼知道對與錯?
… … … … … … …
達不到標準的腳本所需要求沒關係,首先從做筆記開始
關於腳本,不要把它想的太難覺得太過神祕,高不可攀。實際上,想做好這件事情,很簡單,就從大家小學語文課就交給大家的那些把式開始就可以了,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是什麼呢?
做筆記。
平時,在生活、工作、學習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候你要怎麼辦?不要猶豫不要多想,立刻、馬上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然後,想想看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嘗試自行獨立解決,也可以找你身邊的人求助。在獲得他人的協助下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後,你所要做的不是沾沾自喜,而是向幫助和協助你的人表示感謝之外,將他人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方法、手段、方式,用盡可能完整、無一遺漏的文本文字將其記錄下來。
而實際上,初入大學的你,必定會遇到很多事情(這畢竟不是高中了),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必定會遇到很多人。在經歷了這些事情後,你不可能沒有收穫。那麼,請紙筆記錄之。在有空或者沒事的時候,多翻看一下。直到自己能將它完全喫透。
某種程度,這種遇到問題的這件事情本身,也可以看成是發現問題:發現了問題,就一定要將這個問題解決掉[ 而這也是被營銷號鼓吹的“細節和細節決定成敗或你的心是否細”。如果能做到,這種影響軟文也就不會把你洗腦。何況,這事從理論上來說,也沒有什麼門檻,心思細一點就行 ]。[ 你會覺得都是小事的事情都可以間接的折射出很多問題,所謂的管中窺豹加逆向工程——這可以還原很多事情的。不過,這是一門單獨的特別技術 ]。將自己看到的、發現的、遇到的問題、想到的靈感無一例外的紙筆記錄,然後一樣一樣的解決。如果你不是太習慣紙筆,可以在紙筆完成後順手變成電子版。這樣你就能在手機上看到你的自己的記憶碎片了。在你相對空閒的時候,就翻看看。倘若有發現新的問題,就開始督促自己展開相關的應對措施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成功解決了,就立刻記下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失敗了,就要總結經驗教訓。如此反覆,如此循環,讓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能一點點的發展並強化。
當你逐步掌握瞭解決小問題的思維和思路方法策略,才能解決並處理遠比這個更復雜的問題。而大學正好是你練習這方面記憶的簡單低級副本——上班的時候遇到的副本,可比這個♂多了。
簡單的初級副本都應付的喫力,高級副本進去就只有無限團滅了。你確定你想這樣?
這一點你必須承認。
請養成遇事記筆記的習慣
記筆記,是爲了及時的留住稍縱即逝的各種發現和問題。這些稍縱即逝的玩意,在將來有可能的時候,會成爲你處理某件事情的方法策略池。
有什麼發現就記下來的好習慣即只要有發現,就在看的同時將它們進行有意識的記錄下來,不要猶豫、不要遲疑。
電視新聞,手機APP裏面的新聞,報紙上的一些新聞,或者在網頁上看到某些創意/點子,再或者雞湯裏面提到的解決一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儘管這種概率並不高,但不是0,不是沒有,你需要找出來),還有爲人處世的一些心態,都可以成爲自己紙筆尖記錄的對象。這種做法叫:我的,永遠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指處理事物的思路、思緒、策略、方法,我可以不用、可以不玩,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會,不能沒有。


不要錢的東西,你確定不要?

而僅是這些很不起眼的地方都能發現和蒐羅到不少發現,那麼,“一天XX個發現”也不是什麼太過需要感到震驚的事情。
從身邊的人學習並及時做筆記予以記錄
儘可能的與身邊的人進行儘可能多的社交活動(雖然說有這個閒心和時間,不如多搓幾盤冥思氪)。聚會,喫飯,機會,旅遊(不過大學好像沒有旅遊?)KTV,社團活動等等都可以成爲你白嫖ta人技藝的大大滴的好的機會,你可以在這種場合下向ta們耐心請教和學習,包括你的學長、學弟、學姐、學妹、導師們。你可以藉着這個機會認識很多人。

“一天1個問題”也好,“一天10個問題”也罷,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要不斷的去實踐,去學習,去思考。當然,你需要徵得對方的同意再來做紙筆筆記,除非你有很好的記憶,能夠事後將這些信息完整無缺失無遺漏的記錄下來。可以在你每日抽空的時候(不影響你正常的喫飯睡覺打遊戲、考試),將自己獲得的這些心得整理下,規範下語言用辭和文本格式,是非常不錯的方法。雖然這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有點困難,不過還是強烈建議你把每天的發現和心得整理成日記。如此以來,由於你每天都在覆盤,在思量着對策,所以你在不斷的磨鍊着自己的頭腦。思量對策=在思想上做好了儘可能全面的準備,因此,理論上來說,你的損失,不太可能會很多。除非你的思緒是全亂的一團麻,你的思量=沒有思量,那又是一回事了。
你幾乎天天都能遇到事情,而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你去研究,長期以往,你將逐步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慢慢的就和別人的差距拉開了。
當你有疑問時,就記在筆記上。這些記錄,就可以成爲將來某個時候你苦思冥想所需要的創意、靈感的來源池,或者,靈感的源泉、創意的材料本。
有研究和琢磨,就有發現,有發現,就有內容,有內容,就有筆記。一天100條?真不多。
記筆記的範圍
喫喝玩樂購、學,談話、言語交流、肢體碰撞或運動,總之只要是你親身經歷的所有事情,都能進行筆記。
雖然有很多攻略可供你查詢,但畢竟沒經過你的腦,是撿到的現成的。而如果你經過了自己的思考得到的,再和查到的攻略比對,你會大有收穫,至少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和錯誤之處。這樣你的理事邏輯才能逐步完整和完善,而不是原地反覆橫跳。
手機可以在某些場合替代紙筆記錄
在碰巧身邊遇到你感覺可以記錄的事情,但碰巧如果身邊沒有紙筆怎麼辦?只要是白麪的紙質產品,都可拿來做筆記。當然,你手機還有記事本軟件。如果覺得紙筆很不方便攜帶,那就使用好手機,隨時記錄。如果真的來不及手機鍵盤打字,你甚至可以使用手機自帶的錄音和錄像功能。再找個軟件進行文字轉換。
逐步嘗試拋棄紙筆來進行信息的記錄
當年開始逐步適應了信息記錄、筆記記錄這件事以後,你應該試着朝着逐步拋棄紙筆記錄的方向去努力。
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爲這樣可以並且能夠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記憶和思維,壓榨自己的無限潛能。拋棄紙筆了紙筆就等於是說你在用自己的頭腦來開始記錄信息了。這事可是真不容易做到的呢。
這事如果你很難理解的話,你可以試着理解爲讓顯卡鍛鍊——顯卡鍛鍊以後,就能從1070升級到3070哦(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你確實可以這麼來理解這件事)。
當然,這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且需要很長的時間。
用辯證的邏輯來說就是一個漸悟和頓悟的過程。頓悟需要長期的研究和思考,作爲基本的前提。在某個機緣巧合的狀態下,你會忽然一下子豁然開朗。但如果你沒有長期的蓄積,是做不到的,不論是頓悟還是漸悟。
記筆記有什麼技巧嗎
有,但是也可以說是沒有。對於腦海裏突然湧現的靈感或對某個事件靈光一閃的瞬間想到的,再或者,某個能夠引起你產生興趣與關注的事情,不管是什麼,不管大或小,都可以將它記錄到筆記上面。
在記錄筆記的時候,不妨加上一些關鍵詞———也是自己的一點看法或心得,因爲這些關鍵詞可以引發你的發散思維,非常有助於進行項目拓展和充分調動你的思維,還能全範圍的激活你深層次的想象力。所以,非常建議在筆記的上面,給這些關鍵詞留一個位置。至於說關鍵詞的寫法,既可以參考商業界商品活動企劃/文案策劃書的寫作案例,還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任意。總之你得認識你自己寫的是啥,其他的不重要。
注:
① 腳本(編劇術語)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4%9A%E6%9C%AC/1591252#viewPageContent
最後,希望這篇小小的文章能對你有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