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459 相依/相戀軸單買89/35顆
去年大火的珂芝k75也終於是在前段時間推出了PRO版也就是K75性能版,除了保留了K75經典的配置和造型之外,還在其基礎上增添了單鍵開槽等符合當下內卷市場的配置,加量不加價讓老用戶慘遭背刺,但也讓新用戶能在同等價格上用到了更好的產品。
但是相較於K75原版和炫彩版豐富的軸體來說,K75性能版僅有一個相遇軸可以選擇,對於有不同需求的人羣來說這一點還是比較致命的。原版K75有輕壓力/類銀/靜音軸等等軸體可供選擇,而K75PRO。。。別急,K75PRO也有了。
那麼老樣子還是先開箱鍵盤,看過的可以直接下滑到軸體部分。
開箱:
還是珂芝的經典包裝,天地蓋設計,包裝印着的是手繪風K75鍵盤本體,旁邊能看到品牌名稱以及鍵盤型號,整體顏值還是很高的。
配件:
- 防塵罩*1;
- 數據線*1;
- 說明書*1;
- 拔軸拔鍵器二合一*1。
數據線是C to C外加一個C轉USB的設計,對於USB不夠和MAC端用戶來說這個設計可以避免額外購買一個轉換器。
鍵盤本體:
我這把是慕斯配色,整體配色基於暖色調,配色以及命名靈感想必不用我多說,就是來自慕斯蛋糕。
上方依舊能看到K75經典的電量顯示屏,無論是原版炫彩版還是性能版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但性能版相較於前面兩個版本做了一個升級,增加了一個電量顯示芯片,改良了之前被人詬病的電量顯示不準的毛病。
旁邊的這一塊銘牌(應該能被稱爲銘牌吧)隨着鍵盤配色的更改而更改,在之前我那一期文章可以看到是黑色,到了慕斯配色上這塊銘牌更換成了更搭配主題的黃色。其餘的均沒有改動,LOGO以及指示燈位置都還在原先的地方。
下方就是切換三模連接的撥杆。不同於別家還在費心費力在背面或者側面找位置放切換開關,K75直接將開關放到了正面本該是旋鈕的地方,好處就是切換三模的時候方便,缺點就是正面沒位置放旋鈕了,對於調節音量的時候有些許不方便。不過得益於這個設計,K75的辨識度很高。
對於需要使用功能鍵的人羣來說75%配列可能不是最優解,但是K75未必不會成爲第一款。除了側面的4顆編輯按鍵,F區也擠出來一個按鍵,5個編輯按鍵絕對是夠用的,唯一不同可能就是按鍵位置相較於87來說發生變化需要適應。
後側面這裏做了一個傾斜的坡,相較於四四方方的造型我可能會更喜歡這種設計。在正常使用角度就可以很明顯的插拔接收器或是數據線。既然說到這裏那就不得不提K75的這個擴展HUB了,在有線連接情況下可以充當擴展塢的作用,也就是說無論是鼠標接收器還是連接一些其他東西都可以用鍵盤上的接口,對於筆記本黨不太充足的USB接口來說很有幫助。
底部則是一大塊塑料背板,中間偏上的位置是柵格版設計,中間能看到一塊銘牌,旁邊是2.4G接收器收納倉。
鍵帽:
其實性能版幾個選項的差別最大的變化也就是鍵帽,以及剩下套件上的顏色有所差別。
相較於我上一期K75的遊戲機配色鍵帽來說,這次慕斯的鍵帽整體更偏向暖色,色彩搭配也不如遊戲機豐富,更適合桌搭偏暖色的用戶。鍵帽採用的是三拼色搭配,整體配色很好的和套件呼應。
鍵帽整體採用雙色注塑工藝,材質則是更抗打油的PBT材質,在兼顧抗打油的同時,字符也不易磨損。高度採用了大家更熟悉的OEM高度,即使之前沒怎麼用過機械鍵盤的用戶也能很好的上手。
軸體:
這次k75性能版新增了兩款軸體,分別是相依以及相戀。和之前推出的相遇軸很好的組合成了一個系列,從相遇,再到相戀,最後則是相依。同時軸體類型也很耐人尋味,從相遇的類銀,到相戀的輕壓力線性,到最後相依的輕壓力靜音,已經開始幻想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了。
說回正題,本次新增的兩款軸體我都有收到,就一起說了。
本次新增的軸體,採用的都是輕壓力方案,相較於標準壓力的紅軸來說手感更輕更綿軟,但並不是說遜於紅軸,反而能讓初次接觸機械鍵盤的女性用戶更好的上手機械鍵盤,不會因爲力氣較小而不適應。
和相遇軸一樣,相依以及相戀的外殼配置方面都採用了全POM材質,彼此的差別其實也很明顯—配色不同。相遇軸外殼採用的是淡紫色配色,相依則是紅色,而相戀軸配色則是粉色,軸心則和外殼顏色一樣變化。
其餘配置大多也和相遇軸一樣,比如LY軸心/防塵壁軸心/五腳底殼以及導光柱。但其中與之不同的則是相依軸,在保留了上面介紹的配置之外,還加了硅膠件來保持消音的效果。
和之前的相遇相比,這兩款軸體更適合日常碼字,以及在宿舍和圖書館使用。相依軸相比相戀軸來說,因爲增加了硅膠件敲擊聲音會小一些,但同樣也會導致觸底手感稍微肉一些,喜歡爽脆手感可以選擇相戀,需要靜音則可以選擇相依。
軸體具體參數可參考下表
拆解:
腳墊下方藏有四顆螺絲,擰開過後撬開卡扣即可。
結構:
- 上蓋;
- PC定位板;
- PCB板;
- 3750mah電池;
- 底殼。
屏幕沒能和Z98一樣固定到上蓋,但好在三模切換撥杆以及擴展HUB都做了分離小板,並且使用螺絲固定到上蓋了。
定位板同樣採用背面半橫向開槽設計,軟彈程度跟單鍵全開槽比不了,但勝在插拔軸的時候更容易拔出來,並且K75本身並不是偏向於很軟彈的鍵盤,所以這個我認爲影響不大。
衛星軸自然是珂芝的鋼板衛星軸,素質很好基本聽不到雜音。空格中填充的是PORON棉條,能有效降低敲擊空格時產生的空腔音。
PCB採用的目前主流的單鍵開槽配置,雖然增加不了很多的軟彈程度(僅說在K75鍵盤上),但聲音一致性大大增強。同時可以看到採用的是軸座熱插拔,支持三腳/五腳機械軸,軸座品牌則是九紫,整體採用下燈位,配合軸體的導光柱實際觀看亮度很高。
電池則是和Z98同款的3750mah大小的電池,算不上很大,中等水平,不過相較於Z98來說少了很多鍵的同時少了許多燈珠,續航時間會長一點。
填充:
- PORON夾心棉;
- IXPE軸下墊;
- 海綿軸座棉;
- 硅膠底棉。
非要說的話確實軸座棉的材質差了一點,但總比沒有好。
總結:
K75這款鍵盤自從去年上市就一直熱銷斷貨,隨着過去了這麼久加上不斷推出新款,目前可選的也是十分之多,銷量就是消費者對這款鍵盤最好的認可。相較於之前只有相遇軸可選的K75PRO,這次新增軸體各有各的獨特之處,即使需求不同也可以按需選擇。目前四五百左右的價位,這款鍵盤還是十分有競爭力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