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時光匆匆,轉眼已然踏入八月,國產3395鼠標的火熱在這個酷熱的夏季逐漸趨於降溫。從每月數款新品的爭奇鬥豔,到如今的市場冷清,不知哪款產品打動了你的心扉,成了你的趁手利器。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今年主流的那些國產3395鼠標,所有出現的鼠標在我的主頁都能找到單品測評,希望能爲你的選擇有一定幫助。
![]()
模具設計
讓我們首先從各大鼠標的模具設計聊起。
儘管大多數國產鼠標在模具設計方面看似各具特色,然而,若要仔細剖析,它們基本上可以被劃分爲兩個基本的方向:一種是類似GPW的風格,另一種則是模仿毒蝰的設計。
畢竟在沒有設計經驗的情況下想要設計出一款優秀的鼠標模具,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借鑑入手。久經市場考驗的設計可能不是最正確的選擇,但一定不會犯錯。
當然在衆多的產品之中,確實不乏幾款選擇自行研發模具而非借鑑設計的產品,它們的代表便是漫步者G4M Pro和達摩鯊M3。
![]()
漫步者 G4MPro是漫步者的首款鼠標作品,作爲首次嘗試遊戲鼠標品類的音響廠商,不可避免地在模具設計上可以看到一些尚不成熟之處。
最爲明顯的是兩側的側裙設計,抓握鼠標爲了玩家的掌控感,通常會在鼠標兩側進行凹面設計,這個設計一般會叫收腰。
G4MPro自然也進行了收腰設計,但收進去的弧度設計的太小了。
G4MPro鼠標的最高點設計在鼠標的正中部,這樣在握持時手掌前端會被鼠標撐起,手掌側面也會被連帶着頂起來。如果配合上這個似有似無的收腰設計,無名指和小拇指就會有一種無處安放的感覺,只能盡力的去向後收攏,這個姿勢實在不那麼舒適和優雅。
![]()
達摩鯊M3的模具設計可圈可點,從側面看上去甚至有一種蝰蛇V3的感覺,不過鼠標的握感和蝰蛇V3可是相差甚遠。
M3的模具設計屬於大手對稱式鼠標,鼠標最高點出現在中部略微靠後的位置。在抓握時,掌心能感受到一些支撐感,但並沒有那種把手掌頂起來的感覺,更像是把手掌貼上去。會有有一點頂手心的感覺,不過並不強烈,姑且可以算在頂手心陣營中。
鼠標兩側有收腰設計,抓握時可以給手指更好的確認感,但在趴握時這兩個收邊也會讓無名指和小拇指無地自容。在左右主按鍵上還設計了兩個極大的凹槽可以更好的固定手指,這點對指握玩家來說更有利。
但側鍵設計的位置有些靠前,如果你是趴握玩家的話則需要拇指都要往前探一探才能按到。抓握和指握玩家則不需要這樣的顧慮。
![]()
Keychron M1是上述幾款鼠標中唯一採用打洞減重設計的產品。在今年一衆廠商都採用薄殼減重設計時,keychron交出了一份完全不一樣的答卷。
逆勢而行的大多數都是失敗者,keychron考慮到了挖洞會對握持手感產生影響,而在拇指區域保留了完整的外殼。無名指和小拇指放置的區域雖然同樣採用了這種設計,但面積卻和右側大拇指區域保持一致,對一根手指恰到好處的面積,對兩根手指來說就有些捉襟見肘,在握持時大多數時間都能明顯感覺到左側的打孔,在抓握時更是格外明顯。
在鼠標130mm的超大體積下即使是經過挖洞減重,keychron M1的重量表現依舊不算理想。80g的重量且不與今年國產鼠標相比,就算是兩年前的大廠旗艦,這個重量也不佔優勢。
![]()
其他幾款產品的設計則都有市面上大廠產品的影子。
蜻蜓F1系列、多彩M800Pro採用了和雷蛇毒蝰類似的低背設計。黑爵AJ199、漫步者G3MPro則是類GPW的高背設計。雷柏VT9雖然並不在上述兩個大類之中,但實際的握感和外形都和羅技的G903別無二致。如果你用過或體驗過類似模具的產品,那上述幾款產品我建議你優先選擇。
![]()
詳細的握法推薦可以參考上圖,每個人的握法都會有略微差別,比起看圖我更建議你去實際體驗後再進行選擇。
.
內部細節
![]()
相比模具設計,鼠標的內部設計是今年國產鼠標中比較無聊的一個部分,如果你像我一樣逐一去研究這些鼠標的內部細節,你可以發覺諸多似曾相識的設計元素
例如傳感器,微動,滾輪編碼器這些,各家廠商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類似的方案。而其中最影響體驗的無線IC,在衆多鼠標中也不乏相同者。
就我的體驗來說,不同無線IC之間的差別並沒有那麼大,旗艦級的Nrf52840和國產將盟&維勝半導體的最大區別反映在鼠標的續航時間上。
Nrf方案的鼠標續航時間一般要比國產方案的高一倍甚至更多,如果你在意鼠標的續航時間的話,那我建議你選擇Nrf方案的鼠標會更好。
![]()
重量是國產鼠標一個很重要的營銷賣點,用200塊左右的價格就能做到大廠旗艦鼠標的重量。無論是哪款產品這都是廠商要求博主重點宣傳的對象。
大廠一般採用工藝優化和材料進步去改善鼠標重量,相似的例子比如雷蛇的兩款全熱熔固定的旗艦產品毒蝰V2和蝰蛇V3,還有采用新材料的ROG 龍鱗。
但無論是工藝進步還是材料改善,對國產鼠標來說都還太過遙遠。現如今國產鼠標的減重思路依舊停留在做減法,外殼做薄、內部挖洞、縮減配置。我並不是說國產廠商錯了什麼,這沒有錯,這些方法也是大廠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不過有些廠商對重量的追求已經堪稱到病態的程度,是爲了爲了重量優勢已經放棄鼠標基本體驗。
![]()
像達摩鯊M3和蜻蜓F1這兩款產品,爲了重量優勢已經將外殼減薄至了1mm。
蜻蜓F1由於本身小尺寸鼠標,減薄後的外殼雖然較軟,但仍處於可用的狀態。達摩鯊M3這邊就完全見仁見智,你如果打遊戲時不會用力捏鼠標,那它的薄殼對你來說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反之在捏的時候就會觸發鼠標側鍵,這對綁定了側鍵操作的遊戲來說就是完全不可用的狀態。
![]()
而在鼠標的做工和品控上,得益於我國強大的工業體系,大部分鼠標的表現的都還不錯。
蜻蜓F1系列的滾輪會有些許晃動,不過完全不影響使用。多彩雖然有自家工廠也給不少廠商代工過鼠標,但自家產品M800Pro的外殼縫隙實在是有點大,雖不影響使用,但確實不太美觀。
![]()
在今年一衆國產鼠標中,極具特色的漫步者G3M Pro的雙微動切換功能讓它和其他產品與衆不同。
在一款鼠標上實現了靜音和遊戲同時兼得,在鼠標底部上有兩個切換撥片,撥到上面就是靜音模式,撥回來就是遊戲模式。純機械卡榫結構,切換方便不會誤觸。
在今年一衆國產3395鼠標之中,是我最喜歡也是最有創意的設計。
![]()
總的來說,今年國產3395鼠標的表現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從正面來看,國產廠商在價格上具有明顯優勢,用兩三百元的價格就能買到大廠旗艦級別的配置,這無疑極大地拉近了玩家和高端鼠標的距離。在重量方面,國產鼠標也在努力探索各種減重方案,目標明確地朝着超輕量化方向發展。這些都展現出國產廠商滿滿的進取心和對玩家需求的敏銳度。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國產鼠標離真正的高端旗艦還存在一定差距。在設計與細節上,大多數國產鼠標還停留在對大廠產品的模仿階段,真正具備原創設計的產品寥寥無幾。過度追求輕量也造成了許多國產鼠標在質感和手感上有所損失。國產鼠標廠商的的成長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我期待未來國產廠商能更多出現像漫步者G3M Pro的雙微動切換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爲玩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而不是隻去模仿大廠打性價比和價格戰。
只有給玩家不一樣的體驗國產鼠標才能在與國外大廠的競爭中站穩腳跟,有朝一日稱霸高端鼠標界。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