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趣的套件
AeroBoard70
斂翼待時,一飛沖天
從今年一月份的先導IC到五月份的正式IC,AB70這把套件算是吊足了胃口,老六之前設計的AXE60確實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大弧面的設計搭配側面的維京戰斧,極有辨識度的設計。
而這次的AB70同樣也是極有辨識度的外觀設計,但不同於之前AXE60的着重於側面和堆疊構成的設計語言,AB70的設計是一體化程度極高的,在鍵盤的後面運用了柵格、黑色玻璃搭配上下拼色,使得整體的立體感非常強,用硬朗的線條將這些元素分割開來,繁而不雜,整體是完全對稱的設計,給人一種十分強的秩序感。
老六說鍵盤的靈感來源於上世紀70-90s年代電影里科幻和工業風的硬直線條和柵格元素,實際看來整把鍵盤的設計走向確實是比較好地表達了這種想法,處處都是硬郎的線條,絲毫不拖泥帶水。鍵盤正面使用棱角分明的大倒角設計,頂部做了一個大條的內凹露出柵格組件,再配上尾部的RGB,頗有散熱器的既視感。不鏽鋼配列隔斷條則是在視覺上充當一個平衡點,減少對雙門牙對稱的視覺干擾。
配列方面,雖然說是70,但實際上稱之爲65+5感覺更爲合適,雙對稱0.75U的門牙設計,相較於大門牙要稍窄一些,但不完全是小門牙。
內膽方面,這次的設計還是蠻有說法的,雖然說是Leaf spring板簧結構,但AB70在PCB和定位板上都做了固定點,以及兩種硬度和彈性的硅膠塊,硅膠塊採用底部不觸底的懸掛方式嵌套定位板和PCB突出部分,獲得在Leaf基礎上更好的內膽整體彈性。
相較於傳統的硅膠套或者墊片形式的連接,硅膠懸掛塊將整個內膽進行連接的方式個人感覺一致性會更好一些,同時整體會更加紮實,不過我手上並沒有實物作爲參照,所以也只能雲評一下,實際的效果如何得看後續玩家收到後的反饋了。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板的大鍵位置做了快拆的處理,這點給個好評。
背面設計就中規中矩,沒有做隱藏螺絲的設計,也沒有做大的配重塊等,但就鍵盤正面的設計語言來說,我認爲背面確實是不太需要做別的一些多餘的設計了,如果能做隱藏螺絲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考慮到他如此之多的拼接件,難度確實有點大,算是無功無過的背面。
實拍展示:
青空
性之
Nick
任一一
套件信息:
顏色:黑、銀、白、藍、紫、白金
價格:標準款2799/2888元、白金款3299元
現貨已售完
完成度非常高的一把鍵盤,硬朗線條搭配復古科幻設計的外殼,有趣的內膽設計,價位算是高價位了,整體的細節和設計也對符合這個價位,喜歡就買。
WIND Z75
流動的美感,線與面交織相應
四月上旬,wind studio發佈了他們的新作品——Z75,靈感來源於Z4極空間。
在網站上看到極空間新Z4的第一眼,就被它的外觀深深吸引了
Wind工作室推出的X系列自2021年起已有三款作品問世,X、X98、X65。這幾款作品的設計都是簡約風爲主,Z75作爲Wind的新系列命名,顯然不在此列。
配列方面,不完全緊湊帶F13的75%。從實用性上來說,做分離顯然是比緊湊更好用的,但Z75卻沒有做下沉分離的方向鍵,可能是爲了整體視覺上的對稱併爲正面logo留出合適的位置。
75配列在視覺方面本身就顯得相對臃腫一些了,再搭配機身的大邊框,正面視覺上會顯得更加龐大。
外觀方面,Z75的設計可以說是非常別具一格了,上蓋、底殼和底蓋三層結構,結合複合工藝,使整體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圓潤的曲線和前後鏡面PVD的搭配現代感十足,這些設計元素主要體現在正面,基本上低頭就能看到。
側面的腰線一反常態,並沒有做成平行線,而是做成斜對角前高後低的設計,這一點做的相當巧妙,一方面內部黑色的露出能夠很好地突出上下陽極蓋板的顏色和質感,另一方面顯得整把鍵盤很是輕薄靈動,搭配上前後20°的傾斜,充滿速度感,有點像一些概念車的腰線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底殼的一體化程度極高,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是集成在底殼上,上下蓋更多則是作爲一個裝飾性的存在。這樣做在加工難度上遠比拆分成中框、底殼、配重多個部件要更大,成本也更高。
一體化的好處就是簡化了組裝過程,以及減少零部件之間公差問題。
但既然採用了一體化的底殼設計,卻不做隱藏螺絲,不免成了這把套件的一大遺憾。其實考慮到上蓋和下蓋在結構上不承擔主體的連接,完全可以考慮將鍵盤上下蓋做成磁吸式或者內鎖螺絲的結構。
既然說到了背面,那就不得不提到這把鍵盤的遺憾之處——背面設計。
如果說Z75的上半身是西裝配領帶,那Z75的下半身就是大褲衩配人字拖了,這裏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首先就是logo設計,設計的好不好暫且不提,我認爲這個logo的調性和整把鍵盤的設計風格並不搭,其實對於這樣一把造型足夠吸睛的鍵盤而言,背面設計不求驚豔,但求無功無過。
其次就是不做隱藏螺絲導致的螺絲孔外露,這一點非常影響觀感,和一體化底殼關聯起來,頗有種前功盡棄的味道。
內膽方面,1.6mm不開槽PCB搭配定位板gasket,放在現在是一個不太常見的組合,由於我手上沒有樣品,只能大概的推測一下,幾乎沒有形變空間,硬是肯定的,但手感應該會比較紮實。
另一個必須要提的點就是,這把鍵盤在造型上的特立獨行,必然會導致他的輸入體驗沒有那麼舒適,鍵盤的前高和後傾角度如何與手託搭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造型獨特的鍵盤上都會存在,同爲曲線造型的膠囊也有同樣的問題。
PCB有單模和雙模可選,配備兩個電池倉,5000mah。雙模PCB採用的是LDN方案,可連接8個藍牙通道設備,在這一塊意外的非常實用主義,並且總算是採用了分離小板,在安裝上要方便不少。
實拍展示:
Reactor
NNNNANSEN
Nickkwk
套件信息:
代工:鴻圖
顏色:黑色、紅色、藍色、銀色、灰色、綠色
價格方面,單模2320元,雙模2470元,
工期:3到6個月
整把套件的設計是非常不錯的,儘管大邊框加上曲線的設計可能並不符合當下主流市場的口味,但設計本身不迎合主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屬於wind工作室自己的客製化作品,價格其實並不算太高,大量的曲面以及這個一體化底殼,都不是省油的燈,但logo配重和非隱藏螺絲的設計,實在是有些遺憾,算是美中不足,同時75配列帶來的臃腫感,也是一個比較難受的點。
總體而言,這把套件確實是能讓人眼前一亮,側面顏值也非常能打,如果能接受爲造型而犧牲的一些鍵入體驗,這把套件還是很值得購入的。
SONIC170
旋律與創意的詩意交響
22年七月,rien在論壇上發佈了一個有關OP-1的帖子,同時展示了他的一個想法,也是這把套件的雛形。
OP-1
雖然不清楚它的具體作用,但是這個設計真是太戳我審美了。
興趣真的會讓人茶飯不思,一閉眼就在構思怎麼能把它化用到鍵盤上。
在完成了Tetris 60 & GB 20的團購後,這把套件總算是提上了日程,23年三月下旬,SONIC170進行了IC。
配列方面相較於傳統的65%,增加了左側的10U宏按鍵區。
外觀設計方面,鍵盤採用了一體化的外觀設計,包括上蓋、中框和底殼,配合定製的旋鈕框架。鍵盤左右的邊框厚度並不統一,對於右側邊框寬度的保留,作者考慮了鍵盤整體的平衡和重心,並選擇了一種看似違背對稱理念但在視覺上更平衡的設計方案。
雖然總是打趣的說鍵盤越長越好看,不過這把鍵盤個人感覺在比例設計方面還是有些缺憾,本身65%+宏按鍵的佈局使得鍵盤比常規配列就長了一些,右邊框的加厚使得整體再次拉長,此時再保持上下窄邊框便顯得整把鍵盤有些飄飄然的感覺,我個人覺得如果上下加寬一些會更好一些,不過考慮到配列爲了保證宏按鍵佈局和主鍵區之間的間隙和左邊框一致的對稱性,只加寬上方的邊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同時這把鍵盤的燈光架設也值得一提。設計師保留了原始靈感來自OP-1的左上角燈光塊,通過透光孔的設計,使其在關閉燈光的狀態下仍然具有呼吸感和立體感。燈光模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放置在鍵盤的上部或下部。此外,左側的宏按鍵區可以替換爲10U的全鍵位形態。
旋鈕也是這把鍵盤的特色之一,藉助右側邊框的加厚,旋鈕被巧妙地整合到鍵盤的右側邊框中,側面旋鈕算是一個不會破壞鍵盤正面觀感的好選擇,不過對於加工各方面要求就更高了,同時旋鈕的手感和穩定性也非常重要,希望成品能做好這些地方,細節決定成敗。
鍵盤的背面設計是非常簡約,甚至可以用簡單來形容,一整塊背景板加上SONIC的音階,雖然不是不行,但鍵盤背面的設計就像是內衣,可以簡約但還是要認真對待,我覺得背面設計還是可以做的更好。
實拍展示:
FOFO
夾克2H
樂總
套件信息:
代工:
CNC及上色:鴻圖
PCB:Y&R Studio
顏色:電泳白、陽極「暗金、冰藍、羅蘭紫、灰金、玫紅、深灰、銀白、正紅、紫丁香」
價格:1899 元(電泳一個件加50),定金團,滿300套下調爲1799元
工期:5個月內
其實整把套件看下來,是一把很有設計感鍵盤,但總感覺有一些地方在設計層面充斥着矛盾,用簡約或者複雜來形容這把套件都不合適。線條設計方面,個人感覺這把鍵盤在底殼設計部分有些突兀,剛柔的轉換顯得有些生硬,結構方面選擇了Gasket硅膠套,中規中矩。
總體而言,我認爲如果喜歡這款鍵盤的外觀設計,喫這套設計理念,這把鍵盤還是值得購買的,價位其實並不算太高,鴻圖代工下限有保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