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steamdeck通關遊戲個人記錄

基本是用steamdeck通關的,大概是1050ti,可以按自己的電腦水平轉換一下。老遊戲居多,畢竟sd的性能也帶不動新3a了。

1.光環:士官長合集

通關時間:5月1日

遊玩用時:49.8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只安裝單人戰役和語音包大概100g出頭,比較佔空間,不過可以不用一次性全下載,可以玩一代卸一代。

  • 士官長一共包含了六部作品,個人推薦遊玩順序是按發售時間,從一代開始,之後是二代,三代,地獄傘兵,致遠星,最後是四代。因爲發售間隔較長,每作機制有所不同,按照發售順序來玩更能體會到機制的更迭。雖然劇情上是從致遠星開始,但是按照發售順序來玩其實並不會覺得劇情割裂。
  • 主線就是典型的美式英雄劇情,實際劇情體驗有點雲裏霧裏,主要是人物對話很少加配字,聽着灣灣的中配經常有點聽不懂(奇怪的口音,而且字幕經常跟說的不一致,不過可以明顯發現是爲了對英文配音的口型而強行更改的臺詞),但稍微瞭解一下便能體會到halo其中宏大科幻的故事背景,記得小時候的我玩一代的時候,就被這與衆不同的科幻風格深深震撼。
  • 光環的遊戲體驗是考慮到主機玩家使用手柄的問題的,即使作爲一款fps,但其設計相當適合手柄遊玩,在steamdeck上搭配四個背鍵更是毫無壓力,手柄設計手感極好。但是每作操作有所差異,如果連續遊玩的話轉換習慣需要點時間適應。
  • 雖然steam官方兼容性顯示黃標“可玩”,但如果使用原生兼容層,在大幅度轉視角的時候會發生嚴重卡頓掉幀問題,建議使用ge兼容層,可以很大程度避免。
  • 遊戲畫面排名 四代>二代重置>一代重置>致遠星>三代和地獄傘兵。全功耗下畫面拉滿,除了四代基本都能跑滿60幀,偶爾掉到50多幀,四代也能60幀,但不太穩定,有時候甚至掉到40多幀。想要續航建議鎖50幀,然後適當降低畫質以及功耗,三個小時左右還是沒問題的。

2.瘟疫傳說:無罪

通關時間:5月13日

遊玩用時:15.3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在steamdeck上絕對能算是頂尖畫質的那一批遊戲,即便是在中低畫質下依舊錶現出色。
  • 敘事中上水平,瘟疫之下的末世荒涼氣氛渲染地很強,代入感十足。單看本作劇情不夠完整,埋了不少坑,希望二代能夠有一個不錯的補充(還沒玩)。
  • 優化極好,建議鎖40幀,按續航需求更改畫質選項,40幀能夠全程穩定,我認爲第三人稱遊戲有40幀就能在視覺上看不出明顯的卡頓,而且本作重劇情,並不考驗玩家的反應力。
  • 玩法沒什麼特色,對於我這個潛行愛好者來說挺沒新意的,彈藥量非常充足甚至能一路無雙殺過去,遊戲性一般,解謎也沒什麼深度,boss戰設計的也挺簡單,不過這也非常適合手殘玩家以及剛上手手柄或者新入坑steam的玩家遊玩。畢竟畫質好,操作簡單,劇情也不錯,但部分場景可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過,少部分設計比較膈應人。

3.皇牌空戰7 未知空域

通關時間:5月19日

遊玩用時:22.2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主線流程大概10~12小時,難度適中,熟悉後即便是最高難度也不是很難打,操作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建議第一次玩選比較娛樂的那個飛行模式,後面再打二週目或者聯機的時候再選擬真的那個飛行模式,想提高操作上限就必須選擬真,不然很多動作做不出來,顯得很笨。
  • 畫質非常精美,但npc建模很二次元(公主是真的美),個人打戰役喜歡開第一人稱,穿越雲層的時候真的超有感覺,但可能會暈3d,朋友看到我第一人稱玩這個視角不停地轉來轉來,第一反應就是問我不暈嗎。開第三人稱其實更方便操作和聯機對戰,但第一人稱更爽。
  • 劇情沒啥意思,幾乎算是可以忽略的部分,我打完以後根本沒記住講了啥,現在都沒東西寫哈哈哈。隊友永遠只會拍馬屁,trigger被各種花式吹法吹的天花亂墜,幾乎所有的敵人都是你自己擊落的,隊友純當背景板和氣氛組。不過爽就完事了,畢竟隊友吹你牛逼也是遊戲給你帶來的正反饋之一,哪怕玩的一般但聽到幾聲花樣讚美還是覺得自己很強。
  • 空戰cod,可以說非常的好玩,並不硬核,但又有一定的操作深度,能夠拉開大佬跟普通玩家之間的差距,適合作爲空戰萌新的入坑作。
  • steamdeck可以拉高,基本穩60幀,但有部分戰役可能會掉幀,比如那個夜襲敵軍基地的戰役。45幀體驗也很好,可以考慮鎖幀,40幀的話第一人稱有點卡頓。

4.中土世界:暗影摩多

5.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通關時間:1代5月20日 2代5月29日

遊玩用時:1代15.8h 2代50.1h 共65.9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爲兩部作品間隔不長,畫質差不多,玩法是二代在前作的基礎上做加法。
  • 推薦從一代開始玩,這樣跟二代連貫起來的時候體驗更好,一代只打主線的話劇情不長,一下就玩完了,想好好玩的話還是建議玩下一代,劇情總體還算優秀,世界觀來自於知名ip《魔戒》宏大且震撼,但跟電影劇情上沒有關聯,類似於外傳作品,故事發生在電影之前。塔里昂的故事很精彩,通關時響起的BGM搭配的太好了,一洗之前略微不好的遊戲體驗,蹭蹭的加好感。不論是否爲魔戒粉都能獲得不錯的劇情體驗,這點也是加分項。
  • 畫風偏寫實魔幻風格,畫質很好,表現力十足,雖然放在現在有點不夠看,但在當年這個畫質也是能排到t1梯隊了,華納爲了做這倆據說燒了不少錢。
  • 開高也能基本穩定60幀,人多和草地多的時候會掉幀到40幀,嚴重甚至30幀,不過還是因爲我開太高了(基本能開的全開了),可以鎖45幀或50幀,再稍微調低點畫質(不用下高清素材包,steamdeck上看不出高和極高的區別),就能流暢暢玩了,總體來看優化是很不錯的,畢竟人多的場景比較喫u,而sd的u又不太行。
  • 適合動作遊戲新人,動作流暢且炫酷,操作非常簡單直白,即使是手殘黨也能打出一套賞心悅目的操作,但是長期指令復讀的話容易審美疲勞,可挖掘深度不夠,二代有所改善,畢竟玩法更豐富,玩起來更有趣。
  • 獸人寶可夢,電子鬥蛐蛐,帶獸人攻城略地。算是招牌玩法了,就我自己的統計數據,獸人同類相殺就超過上千只,是自己動手的兩倍。養成玩法十分有趣,吸引人,初上手能讓你廢寢忘食地肝,很適合在掌機上玩。
  • 後期重複度太高了,以至於風評不太好,據說以前要打五十場暗影之戰(守城戰),不過現在只需要打四場就可以推進劇情了。據說後期重複度高是因爲主創患癌逝世了,在結尾時有彩蛋講述,挺可惜的。不過以目前玩法來看仍然是一部優秀的,值得一玩的作品。
  • 推薦一首《》

6.星球大戰 絕地 隕落的武士團

通關時間:6月1日

遊玩用時:27.3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非星戰粉,只淺薄地瞭解一些設定,劇情給我的感覺就是爲了重建絕地武士團在幾個星球內到處跑,沒什麼吸引我的點,對於前情不甚瞭解,比如絕地武士團爲什麼隕落之類,感覺適合粉絲入手,而且劇情實際長度挺短,畢竟還有絕地倖存者做續作,這代講的內容過少,故而劇情只給了個較普通的分數。
  • 畫質表現很不錯,但在steamdeck上就不行了,開fsr糊的一批,不開就卡的一批,這遊戲哪怕開全低加fsr都不一定能穩40幀,優化差的要命,不過反過來想,你哪怕開了高畫質,幀數也是在30-40幀左右,如果你能接受30幀的動作遊戲的話,建議你鎖30幀玩。反正我是受不了,第三人稱必須至少得40幀才能接受。而且對於這種喫操作的遊戲,幀數過低不利於戰鬥場面,挺影響遊戲體驗。
  • 參考了一些魂系的玩法,戰鬥手感很好,光劍對戰表現炫酷,很難不喜歡。而且整體難度不高(遇到實在打不過的還可以隨時開個簡單讓對面給你放水),適合被魂難度勸退的玩家體驗。不過融合的解謎元素過多了,已經到了影響遊戲體驗的地步了,解謎半小時,打怪沒兩隻,這種反差感容易讓人感到無聊。
  • 地圖設計頗爲精妙,令人詬病的地圖個人感覺還挺好用的,打一週目倒是能明確告訴你該怎麼走,但等探完圖以後來重新看地圖以後就難受了。

7.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重製版

通關時間:6月3日

遊玩用時:7.4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經典作品的重置之作,黑盒的名字不太準確,remaster應該是重置而不是重製,cod4僅僅是材質更新,光影升級等侷限於畫面上,並不能稱爲“重製”。不過重置後畫面也是相當能打,但和價格與流程時長相比。。就顯得不那麼良心了。
  • 優化還不錯,高畫質能六十幀,但全部拉滿可能就四五十了,合理分配一下鎖個45或50幀還是能在兩次充電內通關的。雖然商店頁面顯示不適配steamdeck,但其實還是能在原生系統上玩的,可能多人模式玩不了,但我玩cod一直是打戰役,所以不影響。
  • 手柄適配還不錯,開陀螺儀玩也挺爽,不過有點不太理解,如果你將陀螺儀或觸控板設定爲模擬鼠標,那麼他在你使用陀螺儀和觸控板時就會切換至鍵鼠的界面,導致你無法使用手柄,當然這點其實不止這作有這個問題,這算是小常客問題了。不習慣搖桿打槍的可以將搖桿速度調快點,這樣視角轉的沒那麼難受,更靈活,然後設置一下左搖桿扳機抑制,這樣瞄準的時候更穩更準一些。
  • 順便提一句這裏cod只討論單人戰役。

8.最終幻想15

通關時間:6月11日

遊玩用時:39.8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鋸齒很難受,很突兀,非常影響觀感,特別是遠景,開FXAA效果跟關掉幾乎沒有變化,開TAA就像近視了一樣,看啥啥糊,很明顯的糊,看遠景效果還可以,看近景就真不行了,所以玩的時候經常是兩個切換着用,開車的時候看着遠處明顯的鋸齒是真難受。
  • 會掉幀,大概40~60幀左右,增幅劍一個rb+y衝刺就像是插在了我的gpu上,一瞬間火光四濺時間都彷彿靜止了,不過反而有種動作遊戲抽幀的韻味,顯得打擊感特別好(開玩笑)。優化其實還行,不算特別差,關掉幀數顯示其實沒啥感覺。
  • 特效很炫,粒子效果做的很好,戰鬥挺爽的,但容易枯燥,在我印象中就是一直Y飛來飛去。支線任務做的一坨狗屎,完全沒意義,浪費時間的同時做了不會提升你對遊戲世界觀的理解,也沒有很強的正反饋,但如果不通過大量做支線刷等級的話,遊戲後期會非常非常的難,普通攻擊和正常武器根本不可能颳得動boss,只能被迫拿起官方外掛增幅劍,靠拉開距離提高傷害不停復讀rb+y,即便這樣一個boss也需要刮很久才能打過,體驗相當差。
  • 毫無新意毫無特色的開放世界,給我的印象只有釣魚比較有趣,其他的設計水平都是非常低下,無論你走到哪,都有着數不盡的空氣牆,有點高度差的地方都不能上去,也不能下來,開車甚至只能沿着規定的道路走,車速比我騎自行車還慢,主角團跑步和步行速度也是相當慢,這也導致了跑圖佔了遊玩中的很大部分時間,等到有陸行鳥纔有所好轉,如果你選擇做支線的話便會覺得這點尤爲明顯,支線設計水平也是相當噁心,比如讓你在A區域找abcd四種東西,那麼你必須找到a之後才能去找b,找到b之後才能去找c,,,經常在那兩三個草叢裏耽誤一大堆時間。
  • 劇情方面虎頭蛇尾,(虎是王者之劍,蛇是遊戲),cg電影的製作水平之高,讓我懷疑經費都花在了電影上,但到了遊戲裏只感覺很失望,反差感太大了,遊戲劇情各種割裂,第一次見到需要本體和幾個dlc來回切換才能瞭解劇情的遊戲(按社區裏推薦的順序玩的遊戲),而這打的幾個劇情補丁又讓我提前瞭解了不少最終劇情(伊格尼斯篇),如果本體通關再玩伊格尼斯篇可能真的會被dlc感動到,但此時情感鋪墊還不夠,卻有點強行煽情的意味。但即便如此,遊戲中表現出的情感仍然還是很真摯,能讓人真正觸動到的,不腐不基的看,感受那份濃濃的兄弟情,在通關後伴隨着bgm響起使人回味無窮,也是少數能在情感上觸碰到我的遊戲之一,這也是即使遊戲體驗很差,但仍能驅動我玩下去直至通關的動力源之一。
  • 推薦一首《Stand by me》

9.合金裝備原爆點

通關時間:6月12日

遊玩用時:4.2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相當於合金裝備幻痛的序章,承上啓下,玩完後就可以無縫銜接幻痛了,樓主現在還在玩幻痛,流程有點長到現在都沒玩完。本作主線流程極短,快的話直奔任務目標估摸着也就一小時,慢一點頂多倆小時就解決了,但還有一些其他的支線任務可以體驗。
  • 本作劇情演出極爲震撼,開頭一鏡到底的鏡頭藝術被小島演繹的淋漓盡致,直到現在每次聽到那首《here‘s to you》都能讓我聯想到原爆點的劇情。小島的音樂審美一直是在線的。
  • 優化跟幻痛一樣極爲出色,哪怕你用十年前的核顯都能玩的程度。畫面放在當年是相當能打的,但即使在現在也能排上第一梯隊。
  • 合金裝備作爲3D潛行遊戲的鼻祖,遊戲性自然不用多說,各種細節和AI都是頂級水平,對於喜歡潛行遊戲的我很難不滿意,不得不讓人直呼,小島秀夫nb!
  • 推薦一首《here‘s to you》

10.使命召喚13 無限戰爭

通關時間:6月12日

遊玩用時: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本作作爲cod系列的第十三部作品,算是比較實驗性質的一作,從地面戰場轉到了太空中,故事背景也變成了未來科技。
  • 劇情方面可圈可點,人設生動形象分明,講述了一段雷耶斯艦長的壯烈的傳奇故事,在嚴肅的劇情之中插入了不少詼諧的調侃,比如伊森跟陸戰隊隊長之間的對話。cod的劇情演出一直很強,從來不缺宏大的場面。畫質也不錯,玩的時候頻頻截圖。
  • 優化也不錯,能開高畫質,穩60幀,有時掉幀,總體在50~60幀之間。戰鬥手感很好,道具都設計的很有科技感,飛船我用的手柄開的,手感不算差,會打提前量就不難。如果邊境能發揮有本作的八成水平,我想應該不至於褒姒到這個程度。
  • 多人模式不做評價,單看劇情模式算是目前我個人認爲體驗最好的一部cod了,就算是支線任務也不冗雜,而且關卡設計的挺有意思。偶爾來場高科技太空戰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

11.生化奇兵無限

通關時間:6月18日

遊玩用時:38.6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一週目大概15h左右,本體打了兩遍,海葬打了一遍,之前第一遍主線玩的太急了,劇情有點難理解,於是又重拾起來玩。劇情挺強的,特別是搭配玩海葬dlc之後,但沒有想象中的神,也許是因爲沒有玩過一代和二代,對結局的理解不夠透徹,等有空了再補補。
  • 槍械手感一般,技能一般,一開始的魔法出場還有幾個合理的劇情安排,到了中後期直接一股腦全丟給你,而且設計的也很平庸,沒什麼驚喜的地方。槍械平衡性挺差,有的槍很強,有的則打完遊戲都用不到,全程拿着狙和散彈通關,狙簡直不要太強,升到滿級以後能當卡賓槍用,超高的傷害加上超快的射速和換彈速度,也沒有其他遊戲不開鏡就模糊狙擊準心的設定,簡直神器。
  • 美工和音樂都是頂級,很好的闡釋了什麼是蒸汽朋克,成爲了我心中蒸汽朋克的標杆,縱使畫質一般,但其高超的藝術設計仍然給了我不小的震撼。

12.使命召喚14 二戰

通關時間:6月25日

遊玩用時:6.25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整個cod系列我最喜歡二戰題材,像1代2代世界戰爭,但後面一直做現代戰爭直到這部重啓回到了二戰背景,作爲系列老粉玩之前還是期待的。
  • 實際上手之後確實很不錯,劇情演出一絕,比起老遊戲更有大戰場的味道,玩cod就喜歡看大戰場的場面,而不是精英小隊,但隨着任務推進後邊任務設計的感覺不如前邊好玩,特別是有一關潛行關卡,做的挺爛,讓人忍不住想吐槽。
  • 本作取消了呼吸回血,我記得一代也不行?從二代開始就一直呼吸回血,這一作突然取消了這個機制有點迷惑,不過還好藥管夠,資源補給很充足,倒是不影響。隊友像隔壁皇牌空戰一樣沒存在感,除了劇情殺基本靠自己,還有沒什麼意思的qte機制,畫蛇添足。
  • 劇情中規中矩,可以忽略,人設。。記不住,就那樣,像是爲老玩家做的懷舊之作,幾個大場面倒是讓人記得很清,諾曼底登陸(記得二代也有類似的場面)以及阻擋火車,還有第一人稱開坦克那段。

13.逃出昇天 

通關時間:6月27日

遊玩用時:7.3h

畫質:★★★★☆

劇情:★★★★

優化:★★★★

遊戲性:★★★★☆

綜合推薦程度:★★★★☆

  • 跟朋友線下通關的,用的筆電投屏電視,一兩天就打完了,流程不長,但總體還算有趣,市面上少有的雙人合作的3a,也可以說是沒有競品了,這個適合好兄弟一起玩,跟雙人成行不一樣,不太適合情侶。
  • 合作環節挺有意思,需要點默契,運鏡非常強,很有電影既視感,像是在看一部美國好萊塢大片。看名字和封面就知道是越獄題材的遊戲,對於該環節也是最喜歡的部分,但後面沒達到預期的想象。
  • 劇情反轉很大,有些地方伏筆後期會回收,演出效果很強,但不認真玩的話會有點稀裏糊塗,當時跟朋友辯論了好久來討論劇情,才理清了來龍去脈,故事大體能給個七分及格分。結局一直遭人詬病,很有爭議,不適合作爲合作遊戲的結局,我個人也不滿意,具體就不劇透了。

總結:(個人向評分)

1.光環:士官長合集                            9/10

2.瘟疫傳說 無罪                                8.5/10

3.皇牌空戰 未知空域                        8.5/10

4.5.中土世界 暗影摩多/戰爭之影   8.5/10

6.星球大戰 絕地 隕落的武士團          7/10

7.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重製版              8/10

8.最終幻想15                                        6/10

9.合金裝備原爆點                             9.5/10

10.使命召喚13無限戰爭                      8/10

11.生化奇兵無限                               8.5/10

12.使命召喚14二戰                           7.5/10

13.逃出生天                                           8/10

#懷舊遊戲#    #steam遊戲#   #pc遊戲#  #遊戲推薦# 

小黑盒加速器會員卡券輸入圖片兌換碼wjb66與kenan66與wow66,激活即可白嫖加速時長三天,每月可用一次,阿根廷、土耳其區也可加速。支持市面所有商店和1500+遊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