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來說,小孩子的興趣愛好絕大部分都是由家長影響導致的。
- 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家裏就有一個90*40*60的長方形魚缸。
- 那個時候他特別愛養魚,但是由於審美的關係他更喜歡大紅大紫的錦鯉。
- 好巧不巧我的外公也特別愛養魚,他和我爺爺不同更加喜歡傳統金魚。
- 從幼兒園開始我的家裏就沒有停過買金魚,但是父母沒時間照顧魚,自己還小也不懂,更不會找資料。
- 可謂真正的“1357養魚法”,那個時候別說過濾器,連換水都做不到勤換。
- 魚養死一批又一批,這裏不得不感嘆一下草金魚的生命力頑強。
- 後來到來初中高中因爲學業的問題,養魚的熱情也被漸漸擱置。
- 直到大學裏,一方面有自己的時間了,一方面也懂怎麼找資料做功課了。
- 於是這個從小埋在心裏的養魚種子再一次萌芽了。
第一次嘗試
- 二一年的時候恰逢搬家,家裏人在新家安置了一個很大的新魚缸。
- 首先魚缸是一個半徑40釐米,高1米的圓柱,這種魚缸只適合養錦鯉。
- 但是我媽想把這個魚缸搞成網上那種造景魚缸一樣的款式。
- 於是買了不少熱帶魚和假水草,但是居然沒有買加熱棒。
然後等我回家的時候,留給我一缸綠水:
- 沒有加熱棒,沒有水草,加上家裏人的過度投餵和整日開燈。
- 不僅水體發綠,大量死魚和魚食發酵腐爛導致臭不可聞。
- 於是我心一橫直接翻缸,第一步抽水就抽了我整整一個下午。
- 底砂掏出來的時候,那個味道就像那種腐爛了一禮拜的海鮮。
- 造景的時候遇到了幾個大問題,比如魚缸太深,我1米75的手臂都夠不到缸底,這種情況下怎麼種水草?
- 又比如過濾器是最簡陋的一體過濾,別說抽糞便了,水體循環都難做到。
- 最後七搞八弄還是勉強做了一個造景的雛形,就這麼點材料也花了將近300來塊。
- 後來再養魚的問題上又產生了分歧,家人想養熱帶魚但是居然不想用加熱棒。
- 理由是加熱棒費電又費事,養冷水魚又嫌顏值低太醜。
- 於是我買了一個電錶,然後又給公式就算冬天每個月電費最多50塊。
最後我的第一個魚缸就算勉強是成功了。
- 之後的寒假裏我就不停的往裏面加魚加草,開始增加自身的養魚經驗。
- 因爲這個魚缸本身是不完美的,既然都養魚了不如好好養。
- 這個時候我知道了不少知識,比如有的魚下缸一定要隔離,因爲容易應激暴斃。
- 比如兇的魚不能先下,不然就會成爲缸霸瘋狂攻擊其他的新魚。
經過短短兩個月,魚缸裏的內容物增加了兩三倍:
- 寒假結束我又要去上學了,當時留給家裏人這個魚缸的時候我就不做什麼期望。
- 因爲它的形狀很怪異,我護理起來都很困難別提讓家長來做了。
果不其然,短短一禮拜我甚至沒開課,我媽給我發照片:
- 說是換過濾的時候把沉木碰倒了,然後水草沒有固定導致亂飄。
- 後來四月份的時候沒有紮根的水草大面積腐爛,魚又差點團滅。
第二次的魚缸
- 於是二二年寒假我再次回國的時候,打算好好再搞一次。
- 由於上一個魚缸的“失敗”,我總結了造景魚缸宜長不宜深。
- 並且沉木,大型石頭等一定要固定不然後期打理的時候容易移動。
- 於是我購買了一個80*30*40的長方形魚缸,在定製等貨的過程中,利用發泡膠處理了沉木和青龍石。
- 魚缸到貨以後,直接把造景往缸裏一擺,然後倒入底砂。
- 加熱棒,過濾器,增氧泵,加水以後循環三天除自來水裏的氯氣。
- 第四天開始種入第一批水草,我用的是水蘭因爲真的太容易養活了。
- 順便加一點硝化細菌培養液輔助硝化系統建立(我知道這個是智商稅)。
- 第五天開始,當魚缸水質清澈並且不散發一些異味的時候,就能逐步下魚了。
- 由於之前的經歷,我放棄了一些領地意識極強的攻擊性魚,比如迷你鸚鵡、國鬥、鰟鮍、鱲等等。
- 這裏也給大家寫一點魚的品種的飼養體驗,避免大家走彎路。
白雲金絲:好養好看,但是容易喫成豬頭。
青鱂:好養顏值低,觀背好看但是貴。
燈魚:好看,養活難度要看魚店。
神仙魚:好看,新手別碰。
孔雀瑪麗:好養,但是太能生。
黑尾大勾:好養,但是不能羣遊。
鬍子魚:除藻NO1,但是造糞機。
貼幾張當時魚缸情況的照片:
- 除了第一次種草技術有點糙,沒有加碳瓶算不上正宗草缸以外,自我評價像我這樣的新手第一個缸開成這樣勉強算合格。
- 後來寒假結束以後我又要回學校了,汲取上一次全軍覆沒的經驗,我提醒家裏人一定不要動水草。
- 下面是前段時間家長拍給我的照片,除了喂多了稍微有點綠水以外,整體造景並沒有發生太大破壞。
以上就是個人的養魚歷程。
- 總體來說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坐在魚缸前享受人生,養魚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愛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