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下的幀速狂飆!ROG槍神X酷睿i9+RTX 4080遊戲主機體驗

在電競臺式機領域,ROG的光刃/光魔G35系列可謂大名鼎鼎:機箱設計拉風,配置拉到旗艦,性能釋放強勁,再加上全面可靠的售後服務,歷來是高端玩家們津津樂道的信仰之作。前不久,ROG推出了搭載第13代酷睿+RTX 40系列獨顯的新款高端遊戲臺式電腦,並且這款機型採用了大家更爲熟悉的命名方式——名爲ROG槍神X,與ROG遊戲本組成了統一的家族產品陣列。

牛叔近期深度體驗了這款硬件配置十分強悍的產品。感受嘛,這裏先說個總結:當你拿到i9 13900KF處理器+RTX 4080獨顯組合的主機時,你用起來就可能一個字就能描述,那就是爽!幾乎所有遊戲不用想,玩的就是豪橫!!在4K分辨率下都能拉到最高畫質流暢玩,更別說RTX 40系獨顯還有DLSS3加持了。當然,除了遊戲,它的處理器性能也爆棚……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ROG槍神X的具體體驗。

配置與規格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9 13900KF,24核32線程,最高睿頻5.8GHz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80 16GB

散熱:處理器水冷

主板: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內存:2×16GB DDR5-4800MHz

存儲:1TB M.2 PCIe 4.0 SSD+2TB HDD

電源:850W 80Plus鉑金

頂置接口:2×USB3.2 Gen1 Type-A、2×USB3.2Gen1 Type-C、3.5mm音頻口

系統:Windows11 64bit

服務:整機3年質保+3年上門服務

首發價格:22499元

一臺敦實酷炫的大傢伙

ROG槍神X的機箱承襲了之前G35系列機型的設計風格,整個機身給人的感覺非常的敦實厚重,你從它的尺寸上就能看得出來:“三圍”大概是501×433×279mm。坦率地說,我的確是比較喜歡這種偏方正一些的風格,看起來很有設計感,適合擺放在桌面上,並且不會顯得太高。

ROG槍神X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家族式的“風切”設計,整機的前面板、頂部大面積地運用了階梯式的不規則鏤空元素,一方面彰顯出了棱角分明的線條流暢美感,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機身的散熱效果,從牛叔實際體驗來看,高負載下,頂部風道可明顯感受到熱流散出。另外機身的用料不錯,做工紮實。

看看細節:前面板由一條斜斜的燈帶一分爲二,左上半部分有一顆ROG LOGO信仰之眼,辨識度極高;右下半部分則爲格柵鏤空區域。點亮主機之後,燈帶閃爍之間,上下兩部分高低錯落,設計感十足。前面板左上角有一個隱藏式的耳機勾,玩家可順手將耳機掛在上面,讓桌面更加簡潔,也能避免各種線材纏繞的凌亂感。

前面板右側是免工具硬盤位,如果玩家想拓展硬盤容量,輕輕掀開即可插進插槽中,這個設計對於小白用戶,或者不想折騰的玩家來說太方便了,不用拆開側板就能擴展硬盤。

頂蓋則幾乎全是格柵區域,兼具視覺美感和良好的散熱效果。細節設計也相當人性化,機箱頂部有一個堅固的提手,方便玩家移動機箱。同時頂部有2個USB-A大口和2個Type-C口以及3.5mm音頻口,方便玩家插拔移動設備、傳輸數據。頂蓋提手中還有一個Keystone“鑰石”插口,支持快速開啓隱藏分區、快速調節預設配置文件(AURA神光、音效等設置)等功能,算是一個高端的自定義玩法,玩家可以打造自己的專屬電競風。

大家喜歡的炫酷側透板當然必不可少,從側面板可以看到內部是分離式設計,CPU、GPU、電源和存儲等部件區域分明,不會互相干擾,也進一步增強了整機散熱水平。CPU搭配的是240m水冷模組。

背部接口數量種類都豐富,尤其是USB口,包括了2個USB-C口和10個USB-A口,可輕鬆搞定日常使用,而RTX 4080顯卡的高帶寬視頻接口也能滿足旗艦玩家連接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顯示器的需求。

從我的體驗來看,ROG槍神X很適合放在桌面使用,玩家在等待遊戲加載的時候,看一看ROG充滿科技感的機箱和各硬件炫酷的燈效,搭配ROG全家桶,濃厚的電競氛圍,立馬就有了!

說到ROG全家桶,資深ROG粉絲可能也看出來了,其實這張實拍圖上的各部件就是ROG全家桶成員。鍵盤是ROG夜魔75%三模無線機械鍵盤,支持藍牙、2.4G和有線三種模式,右上角有一塊2英寸的OLED顯示屏,支持全鍵熱插拔,客製化可玩性很豐富。鼠標則是ROG龍鱗ACE AIMLAB遊戲鼠標,它非常輕,重量僅有54g,搭載ROG AimPoint光學傳感器,具備36000DPI,擁有1000Hz回報率,最高650 IPS和50G加速度,支持三模連接,握持感舒適。當然,鍵盤與鼠標均支持神光同步。

耳機則是ROG棱鏡S無線遊戲耳機,配置的是50mm驅動單元,支持ROG獨家研發的Hyper-Grounding佈線技術,並採用了AI波束成形麥克風+AI語音降噪技術,保證開黑時聽和說的出色遊戲體驗,支持藍牙/2.4GHz無線雙模連接。

這一套全家桶安排上,ROG氛圍感可以說直接拉滿。

頂級配置:24核i9 13900KF+RTX 4080

前面提到,ROG槍神X的核心硬件組合爲i9 13900KF搭配RTX 4080,這裏再進一步介紹一下該機的硬件詳情,方便大家瞭解。

i9 13900KF是英特爾推出的一顆桌面消費級旗艦處理器,由Raptor Lake架構打造。最亮眼的是它具備24核32線程的超強規格,同時最高睿頻來到了5.8GHz,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均爲目前桌面平臺的頂級處理器表現,也是當下用戶購買旗艦處理器的最佳選擇之一。

RTX 4080是NVIDIA RTX40系列遊戲獨顯裏的次旗艦型號,採用Ada Lovelace架構,擁有9728個CUDA核心,顯存達到了16GB,顯存位寬256bit,搭載全新的第三代光追核心和第四代AI核心,支持最新的DLSS 3技術,一款妥妥的4K分辨率強力獨顯。

內存爲2×16GB DDR5 4800MHz內存,硬盤爲1TB PCIe4.0 SSD+2TB HDD組合,同時該機還具備充足的擴展性能:包括4個SSD擴展位、4個內存擴展插槽、2個3.5英寸機械硬盤擴展位以及2個2.5英寸快速熱插拔硬盤位,足以滿足大家的海量存儲升級要求。

上圖標配SSD的跑分情況,高性能通常代表着高素質,從連續數百GB大文件拷貝測試來看也的確如此,全程不掉速。

以上就是ROG槍神X的大致情況,下面就以實戰性能來說話,開始性能測試!

遊戲性能測試:直接拉滿4K最高畫質!

顯卡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測試部分,牛叔加入的是上一代ROG光魔G35的RTX 3090款測試成績作爲對比。

在DX11中,ROG槍神X搭載的RTX 4080相比RTX 3090領先幅度分別爲28%和44%。在DX12中,RTX 4080領先RTX 3090大概在42%~45%,其中,在Time Spy場景裏,RTX 4080跑到了驚人的27949分,對於經常看筆記本測評的小夥伴來說,這是一個堪稱狂飆的數字!這也代表着,RTX 4080征服4K分辨率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光追性能方面,PortRoyal測試中,RTX 4080比RTX 3090提升了39%。在對GPU壓力較大的DXR純光追場景測試中,更是領先RTX 3090大約52%之多,Ada Lovelace的第三代RT Cores確實在效率方面更勝一籌。

DLSS部分,RTX 4080也保持了巨大的優勢,在DLSS 3項目中,RTX 3090不支持光學多幀生成,所以只相當於運行DLSS 2的4K測試,而內置光流加速器、完整支持DLSS 3的RTX 4080自然效率更高,領先RTX 3090大約98%!可謂是飛躍式的升級了。

光柵化遊戲性能測試

2K分辨率(2560×1440)最高畫質對於ROG槍神X來說真稱得上是小菜一碟,所有的測試遊戲都能跑到100fps以上的幀速,並且最低測試遊戲也跑到了120fps以上,比如優化較差的《賽博朋克2077》也跑到了127fps,至於電競遊戲,就更不是問題了,《PUBG》跑到了325fps。所以,如果你是2K高刷顯示器,那麼ROG槍神X能讓你體會到電競級3A遊戲幀速,體驗非常棒。相對於RTX 3090,RTX 4080的遊戲幀速暴增,《刺客信條:英靈殿》更是實現了幀速翻倍,當然其中應該也有處理器的因素。

在4K分辨率(3840×2160)下,ROG槍神X也能毫無壓力地開啓最高畫質流暢運行3A遊戲,並且不少遊戲平均幀速能跑100fps以上,幾乎所有遊戲都能跑80fps以上,僅一款《賽博朋克2077》幀速不算高,但也跑到了61fps,相當猛!相比RTX 3090有質變:在4K分辨率下,RTX 3090能開啓大部分3A遊戲最高畫質,而ROG槍神X搭載的RTX 4080是所有遊戲都能開啓最高畫質,並且不少遊戲都稱得上是幀速狂飆,4K高刷顯示器,可以安排上了。

光追和DLSS 3遊戲性能測試

接下來再看看ROG槍神X在2K/4K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光追性能測試,結果如上表所示,在2K分辨率開啓光追關閉DLSS的情況下,各個測試結果平均幀速在54~84fps之間,基本流暢可玩;開啓DLSS3質量之後則提升到了131~176fps之間,體驗非常絲滑。

4K分辨率下,開啓光追後幀速都比較低,而在開啓DLSS質量後,幀速大幅度提升,最低也達到了76fps,所有測試遊戲全部流暢搞定!也就是說,在DLSS3加持下,ROG槍神X能實現4K最高畫質光追自由!

遊戲體驗小結:2K分辨率下,ROG槍神X可輕鬆應對所有3A大作最高畫質流暢運行,包括開啓光追也是沒有問題的。4K分辨率下,光柵化遊戲最高畫質妥妥搞定,光追遊戲在DLSS 3加持下也能搞定。

處理器性能測試

ROG槍神X搭載的是i9 13900KF理器,在“增強”模式下,對該機進行單考FPU測試,i9 13900KF的初始功耗能爆發到200W左右,持續一段時間之後,穩定輸出功率爲180W,處理器溫度80℃以內,對於i9 13900KF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低的考機溫度。

從跑分來看,i9 13900KF的實戰性能表現不錯。以Cinebench R23測試成績爲例,其多核跑分達到了36170分,單核達到了2271分。而考機220W左右的i7 12700K多核參數分數是27400分,單核2020分,相比之下,i9 13900KF要強30%以上,是目前顯然桌面平臺最強級別的處理器性能水平,搞定重度應用也是穩妥的。

長時間滿載性能測試,測試項目依然是Blender單幅渲染,軟件版本爲3.5,渲染對象爲classroom,ROG槍神X的渲染耗時爲2分40秒,相當之快。作爲參考,i7 13700(90W)需要4分25秒才能跑完。而在大家熟悉的移動平臺,最強的i9 13900HX(135W)也需要3分05秒才能跑完。

處理器性能測試小結:ROG槍神X搭載的i9 13900KF相當猛,在增強模式下的穩定性能輸出是180W,性能表現強勁,且滿載時的溫度也不高。可能有的小夥伴說,180W的性能釋放似乎沒有達到極致,從DIY玩家角度來看也許是這樣,但從用戶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比較科學的調校,能輕鬆勝任大型遊戲和專業應用的同時保證較低的處理器滿載溫度。畢竟CPU的能耗曲線在高功耗的部分已經比較平緩,再增加很多功耗也不能帶來明顯的性能增加,不如提高一點能耗比,減少散熱壓力,降低溫度來得實在。

生產力性能測試

常規的3D渲染軟件方面,牛叔加入的是隔壁小獅子的RTX 3080Ti測試成績作爲對比參考,可以看出,Blender Benchmark中,RTX 4080對比RTX 3080 Ti,跑分達到了1.6倍左右。在V-Ray中的表現也不錯,無論是使用RTX還是CUDA相對於RTX 3080 Ti都能實現50%的渲染效率提升,而OC渲染器中的性能提升也達到了43%。

SPEC包含了大量的工業軟件測試項目,在最新的2020V3.1版本中,RTX 4080相對於RTX 3080 Ti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其中Energy能源測試集的提升最大,是RTX 3080 Ti的2.1倍。實際上,就測試跑分來看,RTX 4080的表現甚至比RTX 3090 Ti還好。

視頻剪輯也是當下非常流行的專業應用,牛叔利用UL的Pr視頻測試來考察ROG槍神X的視頻輸出效率,測試成績達到了9726分,這是非常高的分數。移動端24核32線程處理器的i9 13980HX+RTX 4060的參考分數是6358分。

總的來說,ROG槍神X不僅僅是遊戲性能達到了頂級水平,生產力創作也同樣給力,堪稱創作利器。如果你有經常進行專業應用測試,那麼這款機型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考機功耗和溫度測試

室溫26℃左右,對ROG槍神X進行處理器+顯卡雙考機測試。持續考機15分鐘,處理器功耗爲180W,頻率4.7/3.7GHz,溫度約81℃。顯卡功耗在320W左右,頻率約1830MHz,溫度約69℃。整機功耗方面,雙考滿載時整機功耗爲620W左右,850W的電源沒有壓力。

聊聊該機的售後保障,這也是很多小夥伴買品牌遊戲主機的一大重要原因:而作爲ROG旗下的高端電競臺式機,ROG槍神X的售後保障非常靠譜,支持3年質保和3年上門服務,省心省事,完全免去了玩家的後顧之憂。

另外,作爲品牌遊戲主機,該機出廠預裝了win11正版系統,內置華碩管家以及奧創中心等應用,性能切換、燈效切換都相當方便。

結語:高端玩家的狂飆猛機

搭載i9 13900KF+RTX 4080核心硬件組合的ROG槍神X的確是一臺當之無愧的頂級猛機,妥妥地搞定4K分辨率下最高畫質3A遊戲,並且具備高效率的創作應用性能,渲染、剪輯、製圖等各種專業應用都不在話下。而從我的使用體驗來看,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爽快,2K/4K分辨率下玩遊戲,特效直接拉滿。從這裏說,它是一臺非常稱職的臺式遊戲主機——使用時能徹底讓你忘了配置參數這回兒事。

除了出色的性能表現之外,ROG槍神X的賣點還有精湛的機箱設計、靠譜的穩定性、完善的售後服務等等,這也是高端主機的優勢所在。當然,這樣一臺狂飆選手的價格也是不便宜的,22499元的參考價格,也註定是少數預算相當充足的玩家才能買得起。不過,對於追求頂級配置和體驗的玩家來說,ROG槍神X物有所值,稱得上是省心好用的旗艦之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