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純主觀推薦,沒有收錢推廣
僅供各位參考,你喜歡的纔是最適合你的
目錄:
1000元以下(4部)
1000-1500元(5部)
1500-2000元(3部)
2000-3000元(11部)
3000-4000元(3部)
4000-5000元(4部)
5000元以上(4部)
iPhone(4部)
摺疊屏(5部)
文章較長,圖片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跳着看。
1000元以下的【百元機】,推薦4部:
紅米12C是4G手機,主打超低價位手機,搭載了1217大音量揚聲器和FM收音機,大家可以根據長輩的需求來選擇。這款手機整體配置不高,老人家日常用用沒問題,如果稍微對性能有一些要求,還是建議買更好的機子。
摩托羅拉G53是5G手機,價格在800元左右。G53的亮點就是120Hz高刷屏,標配8G運存,不足之處就是屏幕分辨率僅爲HD+。
如果不在乎品牌,需要長續航,推薦iQOO Z6x,電池超級大,可以用很久,不足之處就是沒有線性馬達和雙揚聲器。
紅米Note11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千元級5G手機,搭載X軸馬達、雙揚聲器和紅外遙控,周邊配置較高,33W快充也保證了較快的充電速度,不足之處是處理器性能相較於Note9來說,出現了退步。
1000-1500元價位【千元機】,推薦5部:
如果對手機拍照性能要求較高,推薦上紅米Note12Pro,旗艦級別的IMX766主攝CMOS,還帶OIS,玻璃機身,外觀也比較精緻漂亮,超出同級別水準。不足之處是處理器性能較爲一般。
如果對手機外觀情有獨鍾,輕薄機身,多彩設計的realme真我10Pro+會是你的菜,不足之處是處理器性能也較爲一般。
如果給老人家用,假如老人家現在用華爲/榮耀,推薦榮耀X30,數據易遷移,也比較好上手,續航也比較好,不足之處是沒有線性馬達,揚聲器爲單揚,也不支持NFC和紅外。
如果打遊戲,追求護眼,推薦紅米Note11TPro,LCD屏幕護眼,處理器性能強,整體配置也比較高,還帶經典的3.5mm耳機孔,不足之處是機身質感較爲一般。
如果用途同上,也可以考慮OPPO K10,天璣8000性能比8100弱20%左右,但是日常使用差距不明顯,同樣是LCD屏幕,帶3.5mm耳機孔,不足之處是正面邊框較粗,機身質感一般。
1500-2000元價位(一兩千),推薦3部:
如果需要比較快的充電速度,推薦iQOO Neo7SE,搭載5000mAh電池和120W有線快充,這也是2000元以下少有的百瓦級快充機型,充滿電僅需22分鐘。其它配置方面,搭載天璣8200處理器,帶OIS的主攝,周邊配置齊全,整體配置較高,不足之處是沒有超廣角鏡頭,副攝僅爲兩顆200萬像素“湊數”鏡頭。
紅米K60E是K50的小升級版,處理器升級到天璣8200,是當下2000元以下價位的“水桶機“,玻璃機身,搭載一塊2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三星E4直屏,屏幕素質非常出色,5500mAh電池也帶來了良好的續航表現,整體配置均衡沒有明顯短板。不足之處是外觀廉價感明顯,質感一般。
2000元檔人氣神機殺入2000元內!12+256G的Note12Turbo僅需1849元。驍龍7+Gen2能耗比優秀,性能強大,這款手機取消了屏幕塑料支架,正面顏值高,整體配置高。不足之處是主攝素質一般,機身爲塑料材質。
2000-3000元【兩三千】,推薦11部
驍龍7+ Gen 2的加入,讓原本就卷得不行的中端手機,直接殺成一片血海。這顆處理器擁有和驍龍8+相同的規格,只是頻率有所降低,完全就是一顆驍龍8-。相比於天璣8200,它性能更強;相比天璣9000,儘管性能差了一點點,但整體能耗表現比後者好不少。
GT Neo 5SE配置高,搭載1.5K屏幕,100W充電,5500mAh電池,內存簡直不要錢一般,16+1TB只要2300元,整體性價比非常的頂。不足之處是機身全塑料,系統維護力度一般。
如果預算在2000出頭,更傾向於在官方渠道(京東、官網)購買手機,【一加2V】值得推薦,搭載天璣9000,取消了塑料支架,玻璃材質的機身,相比於7+ Gen 2的兩款機型來說,整體質感更出色。不過這款手機主攝素質一般且不帶OIS。
iQOO Neo8作爲iQOO Neo7競速版的接班人,競爭力非常強。相較於前面提到的三款機型,它綜合配置更高,搭載驍龍8+處理器,5000mAh電池和120W有線快充,主攝GN5素質也比OV64B更高。相比Neo7競速版,它少了一個X軸馬達,屏幕沒有分區壓感,屏幕也換成了1.5K帶2160Hz調光的國產屏幕,而不是1080P E5三星屏幕。不足之處是,保留塑料支架的設計讓它正面看起來邊框略寬。
如果這個價位想選一款曲面屏手機,綜合配置高的【一加Ace2】值得考慮,從配置上看各方面都沒什麼毛病,主要不足之處是這塊天馬屏素質只能說一般,且調光頻率不如榮耀80GT和GT Neo 5的屏幕
realme和紅米真的是冤家,前面有7+ Gen 2雙雄,這裏又有8+ Gen 1雙雄。
如果這價位想選一款充電飛快,內存大的手機,最高支持16G+1TB,還有240W可選的【realme GT Neo 5】值得考慮,綜合配置很強,但系統維護力度不如紅米、一加和榮耀
如果這個價位想選一款2K+屏幕的手機,自然就是【紅米K60】了,紅米K一直以“便宜大碗”聞名,但較爲粗糙的外觀一直飽受詬病。不過這一代K60擁有相當不錯的質感,綜合配置也很強,不足之處和Ace2V類似,攝像頭素質一般
如果以前是華爲手機用戶,不想改變使用習慣,也想繼續使用已有的雲賬戶,公交卡等,推薦【榮耀80GT】,整體性價比也非常突出,主攝IMX800,成像表現優異,屏幕是一塊來自京東方的2160Hz高頻PWM調光屏幕,素質很高且很護眼,沒有塑料支架,正面顏值較高。不足之處是作爲定位遊戲的手機,沒有X軸線性馬達。
如果想買一部高顏值,輕薄,大內存,自拍好的手機,華爲系用戶優先考慮【榮耀80Pro】,它非常漂亮,屏幕護眼,處理器也算是跟上了,不足之處就是周邊配置(馬達,傳感器)偏低
如果需要和上一條一樣,也可以考慮【OPPO Reno9Pro+】,標配16G大內存,不足之處就是缺少12G版本可以選,價格相對比較貴
如果玩遊戲多,有需要相機性能,2999的K60Pro也不錯,驍龍8Gen2處理器,IMX800主攝,120W快充,整體配置均衡,不足之處就是儘管它配置頂級,但是外觀還是K60那一套,塑料中框質感較差。
3000-4000元【三四千】,推薦3部
如果需要一款比較強性能、後攝素質的手機,推薦【一加11】,綜合配置強大,影像配置在同價位中相當突出,主攝帶哈蘇,X軸馬達的素質也相當不錯。不足之處就是屏幕是E4材質,缺少高頻PWM調光,不太護眼。
如果想體驗一款均衡的旗艦機,顏值性能我都要,考慮【X90】,外觀漂亮,綜合配置高,成像色彩討喜,基本沿襲了X80的配置。不足之處就是這塊屏幕觀感偏黃,不如預期
Magic 5最近價格很不錯,如果你原來用的是華爲手機,我推薦買【榮耀Magic 5】,機身厚度僅爲7.8mm,卻塞進了一塊5100mAh的電池,續航出色。不足之處是主攝不帶OIS,沒有X軸馬達和無線充電
4000-5000元【四五千】,推薦4部:
如果對真-全面屏有執念,推薦【努比亞Z50 Ultra】,努比亞是目前是少數還在做屏下攝像頭手機的廠商,Z50Ultra搭載第四代屏下攝像頭技術,正面顏值高,35/85雙焦段鏡頭,可玩性也比較強。不足之處是系統口碑較爲一般
如果喜歡手機攝影,追求高素質的長焦鏡頭,我個人推薦Find X6,它的主攝和長焦CMOS都是IMX890,長焦鏡頭素質在這個價位沒有敵手,也有哈蘇影像加持。不足之處,一個是屏幕素質在同價位相對一般,一個是處理器使用體驗不如驍龍8 Gen 2
如果想要一臺小屏幕,或者直屏,同時有着不錯的拍照和性能表現的手機,推薦小米13。它配置均衡,主打精緻路線,手感非常不錯。不足之處是主攝素質相比小米12S有所退步
如果想要一臺超長續航旗艦機,或者原來用的是華爲手機,推薦【榮耀Magic 5Pro】,5450mAh的電池在一衆旗艦機中一騎絕塵,主攝相比於Magic 5提升明顯,整體產品均衡,外觀質感也不錯。不足之處是有線快充僅有66W,相比於其他品牌來說有些落後
5000元以上,推薦4部:
如果需要Spen,推薦【三星S23Ultra】,屏幕素質優異,雙長焦鏡頭遠攝表現好,還支持手寫筆。不足之處是國行價格相較於國產旗艦來說偏高,可以考慮買其他版本(例如港版、臺版)的機器
如果想要一臺堆料非常足的影像旗艦,推薦X90Pro+,好評如潮的蔡司算法,加上1英寸超大底主攝,實際成像效果非常出色,長焦鏡頭升級到了90mm焦段,CMOS素質比上一代有提升。不足之處時內存僅有12G可選,且機身較爲厚重,攝像頭凸起明顯
如果要求和上一條一樣,也可以看看OPPO Find X6Pro,哈蘇算法加持,主攝同樣是1英寸超大底,相比X90Pro+,它的超廣角和長焦鏡頭素質更強,電池、快充這些配置規格也更高。不足之處是默認模式下色彩表現不及預期(專業模式下哈蘇色彩很好看),長焦鏡頭65mm焦距偏短,攝像頭凸起明顯
如果要求和上兩條一樣,需要強悍而全面的影像硬件,小米13Ultra值得考慮。在影像硬件上,小米13Ultra可以說是今年最強,1英寸主攝+徠卡光學鏡頭,長焦鏡頭覆蓋了3倍和5倍光學變焦,比O和V都更全面。不足之處是夜景模式高光壓得不好,而且機身後蓋設計割裂,手感差,建議線下體驗再考慮是否入手。
選O、V還是M?首先V堪稱美國隊長,儘管發佈最早,對O和M都是五五開,算法非常強。O副攝規格高,但默認狀態的色彩表現(影調)沒有M和V好,未來可期。M副攝規格不高,但CMOS新,跟IMX989很多共通的技術,色彩一致程度高。其它方面,這三者配置上基本沒有太大差別,看你原來用什麼手機,還有外觀喜好來選擇就行了。
iPhone怎麼選?
客觀來講,這一代14和14Plus儘管沒有升級到A16處理器,但運存提升到了6GB,相比於iPhone 13來說,未來系統更新的時間會更長,有“釘子戶”的潛質。
➡️ iPhone 14和Plus,個人更推薦Plus,大屏幕,續航也更長。如果覺得屏幕太大了,可以考慮入手14
iPhone 14 Pro和Pro Max,個人也更推薦Max,一樣也是因爲更長的續航, 如果你想買小屏幕,那就買Pro吧
➡️ 該不該加錢上Pro?個人的理解是,手機是屬於消費電子產品, 不是什麼彰顯身份的奢侈品,不需要有“周圍的人都買了Pro, 我買14 就低人一等“的攀比心理。有多少預算就買多少錢的手機,不推薦加錢強上,更不推薦去做有利息的分期!手機和車、房差別還是蠻大的,爲了手機去付利息,太不值當了
摺疊屏手機推薦,推薦5部:
➡️【小摺疊】豎向摺疊優先推薦N2 Flip,配置高,而且外屏實用性較強,但是處理器是性能和能耗比都略遜一籌的天璣9000+。三星Z Flip 4如果有更低的價格,也可以考慮
➡️【小摺疊】vivo新發布的X Flip性價比同樣非常出色,同樣有一塊3寸的外屏,支持快捷回覆消息,出示付款碼,外屏實用性較強。不足之處是比起OPPO的小摺疊產品,馬達和揚聲器被閹割了。
➡️ 【大摺疊】小米MIX Fold 2重量控制做得不錯,是目前大摺疊手機裏第二輕薄的,目前的價格也不算太貴。不足就是不支持懸停,且影像模組凸起較爲嚴重
➡️ 【大摺疊】三星Z Fold 4適合喜歡用摺疊屏手機辦公,有一定”生產力“需求的用戶。它最多支持3分屏,分屏、拖拽操作也非常便利,還支持S Pen手寫筆
➡️ 【大摺疊】 重量控制最優秀的大摺疊屏,就是華爲Mate X3了,239g(素皮版,玻璃版是241g)的重量,跟iPhone 14 Pro Max不帶殼基本一樣,合上厚度也僅有11mm出頭,已經很接近直板手機了。12999的價格暫時是沒有的,現階段這款機器有一定程度的溢價,而且也不支持5G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