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噩夢飄雷。
作爲一個狂熱的數碼發燒友,這兩年沒少裝了遊戲主機,也樂於研究各種不同的裝機配置方案。今年的618大促期間,明顯可以感受到廠家的活動氛圍相當火熱,優惠力度很足。伴隨着NVIDIA 40系新顯卡的鋪貨上市,也有不少朋友想趁着活動期間給自己裝一臺高性價比的遊戲PC。正好最近我自己也剛剛裝了兩套主機,這裏就爲大家詳細分享自己的配置思路。
CPU選擇
衆所周知遊戲分辨率越低,對顯卡的負載壓力也就越低,同時相應的更加容易遇到CPU性能瓶頸,秉承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個人在這兒還是更加推薦Intel平臺的13代酷睿CPU。經歷了ZEN3時代的窘境,Intel奮發圖強,依靠新架構和新制程的優勢,13代酷睿CPU打了個翻身仗,終於在性能方面找回了往昔的光輝。
並且消費級市場對Intel的認可度還是較高,無論是軟硬件系統的兼容性還是二級流通市場的保值性來說,Intel都更有優勢。由於我們本次裝機的目標是在2K分辨率下暢玩遊戲,對CPU的性能要求還是比較高,所以建議直接從13代 i5起步。
在具體CPU的選擇方面,有兩個分支。對於不想超頻,只想輕鬆暢玩遊戲的朋友,建議選擇甜品級的i5-13490F。
作爲大陸特供版的黑盒CPU,i5-13490F的性價比相當高,性能相比上代i5-12490F提升巨大,幾乎直接可以和i5-12600KF拉平。
i5-13490F擁有10核心16線程,單P核最大睿頻頻率4.8GHz,單E核最大睿頻頻率3.3GHz,並且3級緩存相較i5-13400更高4MB,這也使其在遊戲方面的表現幾乎和上一代的i5-12600K差不多了,無非只是P核最大睿頻低了0.1GHz而已。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肯定是要搭配獨立顯卡來用的,i5-13490F由於本身沒有核顯帶來的溢價,顯得性價比更高了。我自己測試過,這款CPU用來配RTX4090顯卡都沒啥問題,應對2K分辨率下的遊戲更是沒有壓力。
而對於想玩玩CPU超頻、同時還有生產力需求的朋友,可以試試我自己在用的這款i5-13600K。
i5-13600K擁有14核心20線程,單P核最大睿頻頻率5.1GHz,單E核最大睿頻頻率3.9GHz,實際性能要比上一代的i7 12700K還要強,超頻之後的單核性能更是幾乎堪比i9-13900,結合2000元左右的售價來看性價比奇高。
結另外建議大家在購買Intel CPU時建議優先選擇盒裝產品,雖然要比散片貴一點點,但是用起來要放心的多。首先不用擔心買到JS挑過體質後的大雷,也不用害怕遇到換蓋或者翻新等坑蒙拐騙的問題,還可以享受Intel官方提供的三年聯保只換不修服務,真要是出點啥問題,售後方面要省心得多。
主板選擇
使用i5-13490F的話,主板搭配一塊B760芯片組的就可以了。
我自己之前用過技嘉的B760M AORUS PRO AX WIFI小雕,當時主要是看中了技嘉在D5時代開發出了御三家獨有的內存高帶寬、低延遲模式黑科技,實際測試過後發現內存性能也確實能有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
不過相比體積小巧的M-ATX主板,個人還是更喜歡擴展性能豐富的ATX大板,並且爲了配合i5-13600K實現CPU超頻,所以入手了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巡洋艦這塊性價比極高的主板,價格只比技嘉B760M小雕貴了兩三百元的樣子。
之所以選擇更新的Z790主板而不是Z690,主要是因爲Z790芯片組相比前代支持更多的PCIe4.0通道,對於經常折騰各種SSD和其他設備的我來說是剛需。Z690芯片組最多支持12個PCIe 4.0通道和最多16個PCIe 3.0通道,Z790芯片組上最多支持20個PCIe 4.0通道和最多8個PCIe 3.0通道。放在主板上,最明顯的區別就是ATX規格的Z790主板大多支持更多的PCIe4.0 x4的M.2 SSD接口,再也不用爲存儲空間不足而焦慮了。
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巡洋艦延續了CVN產品線一貫的硬朗風格,銀白配色的主板上覆蓋有大面積的寒霜散熱裝甲,並且在VRM和南橋芯片部位的散熱裝甲上還有紫銅材質點綴,在提高了散熱效率的同時看起來棱角分明,非常硬核。在IO接口部分的散熱裝甲上,還有CVN的LOGO點綴,對於想要DIY白色主機的朋友來說,這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Z790主板之一。
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巡洋艦採用的是DDR5內存規格,最高可以支持128G的容量。當然如果想要節約一些預算的話,還有支持DDR4內存的型號可以選擇,這一點非常方便。
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巡洋艦使用了16+1+1相的強化供電設計,並且搭配了更加優秀的F.C.C 鐵素體電感和三合一封裝的DrMOS管,整體供電性能強悍穩定,用來搭載i9-13900K這類性能怪獸也不在話下,給i5-13600K超頻使用,更是輕鬆愜意。
內置接口方面,這塊主板着實戳到了我的心頭好,板載一條直連CPU的PCIe5.0 x16插槽,峯值傳輸帶寬可達512Gbps,這樣即使以後用來測試PCIe5.0 固態硬盤或者RTX5090顯卡也毫無壓力。同時這塊主板還提供了4個PCIe4.0 x4速率的M.2固態硬盤插槽,且均覆蓋有散熱裝甲,長時間高負載使用也不用擔心溫度與性能問題,對於我這種經常折騰SSD的玩家來說特別好評!
最後說一下I/O接口部分,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巡洋艦擁有DP+HDMI雙視頻輸出接口,並且提供了4個USB 3.2 Gen1、2個USB 2.0和1個USB 3.2 Gen2 10G Type-A接口,同時還有一個USB3.2 Gen2x2 20G Type-C接口。此外這塊主板板載了Intel AX201 WiFi6無線網卡和2.5G有線網卡,並且採用了最高可以支持到7.1聲道的七彩虹天籟魔音系統,擴展性能十分強大。
顯卡選擇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顯卡纔是組裝主機的重中之重,如果想要暢玩4K高刷遊戲,那就基本得一步到上到RTX4090顯卡了,價格屬實有些高。其實想一想,退而求其次的話,在2K分辨率下體驗滿畫質高刷遊戲的樂趣無疑是更有性價比的方案。
這裏建議使用的是索泰RTX 4070-12GB 天啓 OC,無論是在遊戲娛樂領域還是在修圖剪輯、AI繪圖等生產力場景中都非常能打,同時價格方面也較御三家更有優勢。
索泰GeForce RTX 4070天啓OC使用了40系顯卡最新採用的12VHPWR 16Pin供電接口,功耗釋放要比RTX4070公版卡高出15W,達到了215W,同時GPU加速頻率也來到了2580MHz,同樣有着比公版顯卡更強的性能釋放。
在外觀方面,這張顯卡非常大氣出衆。在保留了銀黑二色搭配的前提下,以衆多線條和棱角展現出了冷冽酷炫的機械科幻風,顯卡正面以銀色四角構建出一個類似X的簡潔造型,看起來相當鋒銳酷炫。
索泰GeForce RTX 4070天啓OC的TDP雖然只有215W,但是散熱模組的規模卻非常龐大,可以完全釋放GPU的潛能。高密度鍍鎳鰭片搭配冰鏡導熱模組和冰脈2.0熱管組成的冰芯散熱系統,再加上三風扇的強大風力帶來了出色的散熱實力,實際使用時輕鬆就能把整塊顯卡的溫度都壓得死死的,溫度靜音表現極佳。
在實際性能表現方面,3DMark的Time Spy測試中顯卡得分爲17997分,在荒野大鏢客2中使用2K分辨率無腦拉滿畫質,不開啓DLSS的情況下平均幀數也有103幀,開啓DLSS質量檔後平均幀更是達到120幀,和2K 144Hz高刷顯示器簡直是絕配。
當然,索泰GeForce RTX 4070天啓OC畢竟是一張售價達到4500元以上的中端顯卡,如果對顯卡的預算較低,或者主要使用1080P分辨率玩遊戲的話,更建議入手價格低一些的索泰RTX 4060Ti 天啓OC,隨着越來越多的主流遊戲支持DLSS3,RTX4060ti也會和前代產品拉開更大的性能優勢。
內存&硬盤
內存部分不再贅述,依然使用的是用了很久的雷克沙 ARES 戰神之刃 DDR5 6000MHz的32G套條,突出一個兼容性強、發揮穩定、還有RGB燈效,做了這麼多裝機測試還沒遇到過不兼容的情況。
硬盤方面我還是認爲,遊戲玩家只需要選擇便宜大碗的國產SSD就成,什麼有緩盤、無緩盤,在中輕度使用場景中用不出來區別的,單價便宜、能放得下更多的遊戲纔是硬道理。
我用的是兩條金百達的KP260 2T,主要突出一個性價比高,2T版在京東自營渠道的價格只有488,PDD等第三方渠道要更加便宜。
作爲PCIe4.0半速盤,在Windows中也不會遇到什麼性能瓶頸,用來當遊戲盤實在是香的很。
散熱器
對於i5-13490F和i5-13600K而言,其實高規格一些的風冷散熱器就能壓制住,不僅能節約預算,而且還不用擔心水冷散熱器用久了之後的漏水問題,還是非常棒的。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佔用主板空間比較多吧,不過對遊戲玩家來說都能克服。
因爲i5-13600K超頻後的功耗較高,這裏使用了最大解熱功耗260W的喬思伯CR-3000風冷散熱器,雙塔雙風扇的方案不僅散熱能力出衆,而且風扇和本體都有RGB燈效,還支持和主板進行神光同步,價格卻只有200多一些,非常物美價廉。
喬思伯CR-3000採用了純銅底部+7根熱管散熱,CNC精加工後的底座可以緊密貼合CPU表面,搭配散熱雙塔和緻密的散熱鰭片能夠迅速帶走CPU的發熱。
正常情況下待機使用時風扇速度只有700轉/秒左右,極爲安靜。
電源
電源方面個人覺得倒是沒啥可說的,13代i5處理器+RTX4070顯卡的組合,只需要一個合格的750W電源就能輕鬆帶起。我自己用的是華碩ROG Strix 雷鷹 AURA 750W電源,主要考慮到它有原生ATX3.0 16Pin電源接口,並且自帶的RGB信仰之眼也是非常酷炫。
不過這個電源的價格屬實是有些貴,正常大家選購的話可以看看1元/1W左右的大廠電源,性能也是非常靠譜的。
機箱
市面上大部分的側透機箱,鋼化玻璃都在機箱的左側,這就導致機箱擺放在桌子上時,容易和使用鼠標的右手起衝突,在桌子不夠長的時候這個問題尤爲明顯。這次我使用的鑫谷開元T1機箱是非常少見的右側透設計,這樣機箱可以擺在桌子上的左側,留出了更多的鼠標操作空間。
更爲奇特的是,鑫谷開元T1也是一款少有的垂直設計機箱,在安裝完成後,主板的IO接口區域會朝向機箱的頂部,與此同時顯卡也呈現了吊掛狀態豎直固定在了機箱中,這下次就完全不用擔心顯卡橫置時背板被壓彎變形的問題了。
在主板方向發生翻轉的同時,整個機箱的風道也和普通機箱完全不同。鑫谷開元T1前置面板有3枚14cm/12cm的風扇位,後窗位置可以安裝360冷排或者3枚12cm風扇,機箱後方頂部還能安裝一枚12cm的風扇。
可以看到從常見的上下風道變成了比較純粹的前後橫向風道,對於顯卡的散熱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作爲一款超大杯的ATX全塔機箱,鑫谷開元T1預留了充足的走線空間,在裝機時方便不少。另外由於IO接口上置,電源、視頻線纜等可以從側後方的一個集線孔穿入,開元T1還在機箱尾部預留了魔術紮帶,方便在裝機之後整理線纜。
路由器
寫到最後了,感覺還是要提一句,遊戲玩家想要有流暢穩定的遊戲體驗,不止需要有一臺性能強悍的主機,也要在網絡環境上下下功夫。之前關於光貓設置和家庭Mesh組網我已經寫過不少文章介紹了,我自己也在使用華碩的AiMesh2.0在家裏上下兩層之間搭建了無縫漫遊的WiFi環境,體驗很好。
如果大家想要嘗試使用單臺路由器覆蓋全屋的話,這裏推薦我正在使用的華碩AX86U Pro。
AX86U Pro是華碩路由器產品線中的高端型號,搭載了博通最新最強的BCM4912四核處理器和1G DDR4 RAM,整機性能十分強大。支持WiFi6協議160Hz,5GHz頻段4x4 MU-MIMO,2.4GHz頻段3x3 MU-MIMO
同時,華碩將5GHz射頻芯片由AX86U上的的BCM43684升級成支持Wi-Fi 6E的BCM6715,還搭載了獨家黑科技RangeBoost+ ,可以有效擴大WiFi信號覆蓋範圍。
在接口方面,除了有1個千兆WAN口和4個千兆LAN,AX86U Pro還擁有一個可以自定義爲WAN/LAN的2.5G網口,配合2.5G交換機可以直接實現家中的全2.5G網絡覆蓋,也能充分利用WiFi6協議下2401Mbps的握手速率,將家中的WiFi帶寬直接翻倍。
總結
以上就是本期爲大家分享的性價比向遊戲主機的配置方案分享,希望能對準備在618大促期間DIY裝機的兄弟們有所幫助。
碼字不易,還請來個點贊收藏關注支持,您的肯定就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我是噩夢飄雷,我們下次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