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多位UP主停更,到底是不是一次“賽博罷工”?

文/星滅山上一白妖

這兩天,大夥應該都看到了多位B站UP主停更的消息。

老實說類似的消息其實很難算得上是新聞,畢竟B站在發展了這麼多年後,百萬粉以上的UP主都稱得上是“一抓一大把”,寥寥幾個人選擇停更,對絕大部分B站用戶都沒什麼影響。

只是湊巧的是,這次不少UP停更的時間都相對集中——就好像是一次聯合活動。

一些媒體的報道,似乎進一步坐實了所謂“停更潮”的真實性,一些評論區的觀衆也開始揣測:這是要聯合抵制所謂的低收益?

這種事恰好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這幾天也沒少到處挖東西。

但是,不論從這些UP本人的發言,以及“停更通知”視頻,還是各種所謂的“羣內消息”來看,“賽博罷工”論還缺乏一些有力的支撐。

除了部分宣佈停更的中小型UP之外,著名英雄聯盟博主“靠臉喫飯的徐大王”算是幾位百萬粉UP中唯一一個,直接在視頻中明確提到“B站不太賺錢”這麼個觀點的UP。

但作爲一個多平臺同時運營的博主,徐大王也明確表示只是B站這邊停了而已,並不會影響到其他平臺的內容產出。

而另一位被牽扯進來的UP主“Lks”更是一頭霧水:我只是個人原因要休整一段時間,怎麼就被扯進來了?在澄清評論裏Lks還提到,自己這段時間的收入和以往相比並沒有什麼下滑。

推理區UP主“我是怪異君”則表示公司出現了重大變故,這纔會作出解散公司這麼個決定。當然,最爲直接的原因就是“沒錢了”。

說到這兒,事情算是很明瞭了——至少在明面上來看,大多數UP的論調都是因爲各自的私人原因停更的,並不存在所謂的“賽博罷工”抵制低收益的情況。

有沒有可能是嘴硬?

這種陰謀論的事,我這種混不進UP們溝通小羣的小編就無從得知了。還是來聊點我能看得到的吧。

大部分UP的停更理由裏,都會有“賺不到錢”這一條。

而從許多UP主分享的收入比例視頻裏,我們可以得知,對於B站的UP主而言,收入大體可以分成兩部分:

①平臺給予的創作激勵,廣告分成以及觀衆的充電打賞。

②甲方的定製商單——也就是大夥口中的“恰飯視頻”。

前者的下降很容易理解,因爲早在2021年5月,B站就提出了“創作激勵算法升級”這麼個計劃,會將無效播放剔除,綜合考量視頻各方面的互動數據。

而在去年的現在,大約三月底的時候,不少UP主開始哭訴創作激勵被腰斬,收入下降的幅度達到了40%到90%不等——到今年一月還更嚴重了。

但對於大型UP而言,這方面的收入相對來說其實沒那麼重要。

Lks在回應的時候提到,自己並不清楚創作激勵這方面的政策細節。但他也提了個醒:如果創作激勵依然是你視頻創作的收入大頭,那隻能說明還沒到當全職UP的時候。

很直白的提醒。對於這些粉絲量相對龐大的UP主而言,收入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甲方的商單以及視頻中夾帶的“恰飯內容”,纔是真正的大頭。

所謂的恰飯,也就是商業化,恰恰是B站的命門。

衆所周知,如今的B站早已脫離開了“二次元小破站”這個框架,這幾年在內容產出一端的變化非常明顯。

2012年的B站

但無論內容本身怎麼變,B站歷來的優勢產出——優質長視頻,長久以來都還是站內的主要內容,還是大部分用戶的觀看習慣幾乎都是這樣,這個特點已經成了B站“血統”的一部分。

但以長視頻爲主,就意味着B站UP主的製作週期,比起其他視頻平臺必然要更長,成本也會相對更高。

而且現在不少分區的頭部UP主,幾乎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這種情況算是在所難免。一個人創作久了,很容易出現內容同質化、視頻質量跟不上粉絲規模等問題,進而導致播放量開始下滑。

爲了避免粉絲流失,提高創作效率,不少UP主建立工作室,通過內部成員的交流和碰撞,提升視頻質量以及產出效率,但這必然會使得成本進一步增加。

“我是怪異君”在2021年的時候有具體提到自己工作室的運營成本,員工薪酬加上房租水電等零碎支出差不多在100萬左右,而那一年的收入維持在12萬。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之前那場直播裏“我是怪異君”也直接提到了,如果真的想做自媒體,一開始就要想好運營模式——到底要怎麼賺錢。

其本人不希望被錄屏然後遭到解讀,所以是網友總結

除了視頻製作成本,恰飯具體能有怎樣的效果,同樣也很難保證。

大夥對於所謂的“指揮部”應該不陌生吧?即便是UP主在視頻中穿插的“恰飯內容”,往往也會有人直接提醒“幾分幾秒正片開始”。

而如果是純粹的恰飯視頻就更簡單了

評論區幾個大字:省流,恰飯。

在不點進視頻就能看到熱評之後,恰飯視頻想要把觀衆“騙”進來的可能性就更低了。連我們這些路人都能看到這種情況,投廣告的甲方顯然不可能注意不到。

當然,聊這種現象不是說大夥“不愛看廣告”的習慣有問題,而是B站一直以來堅持“片頭無廣告”的原則,讓B站用戶在養成對應的觀看習慣後,對於恰飯的牴觸心理會比其他平臺更強烈。

粉絲羣體的反饋是影響商單的因素之一,但卻絕對不是全部。因爲很多靠着興趣發家的UP主,“恰飯”的方式屬實太過生硬。

拿我自己常看的遊戲分區來講,很多UP的“恰飯”方式,都是在視頻中間乾巴巴的念一段兒可能提前寫好的廣告詞,要說靠這種廣告把觀衆吸引過去,我個人是持懷疑態度的——至少我自己還從來沒有因爲這種“硬飯”而消費過。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遊戲、番劇等作爲B站的主陣地,不少UP都是興趣起家,並不會一開始就考慮“將內容賣給誰”這個問題。商業化過程坎坷也就在所難免。

當然,也是有正向例子的——汽車區。

某種程度上,這也能看做B站整體在商業化道路上的一個改變。

這個原本相對冷清的分區,之所以會在2021年4月成爲B站的一級分區,主要原因便是商業化層面的成功,吸引大量車企官方和汽車UP入駐的同時,關注度迅速上升。

相較於遊戲等分區,汽車領域的媒體對於如何滿足甲方需求,如何定製廣告要更爲駕輕就熟,之所以選擇B站,更多的只是將其當成“社區營銷”時代的一個額外流量平臺。

拿汽車區的頭部UP“極速拍檔”舉例。大部分視頻(包括商單)都不會詳細講述汽車的各項參數,而是通過各種創意短片,向觀衆展示駕駛感受。

而“極速拍檔”的創始人Jacky還有特意提起過“奧迪A8”的商單。

在他看來,B站用戶和粉絲羣體都集中在二十多歲,這麼一款一百多萬的行政轎車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都太遙遠了。但奧迪當初的想法是讓A8的用戶羣體年輕化,這纔給了這麼個單子。

最終的“恰飯視頻”裏,用的是類似電影裏追逐戰一樣的場景,給大夥展現奧迪A8L Horch 創始人版的外觀,然後才“圖窮匕見”的給大夥介紹這款車的功能以及特點。

就是這麼個純粹的恰飯視頻,卻憑藉本身的創意收穫了200萬的播放,單日最高排名達到了43名——你看,這纔是真正頂級的“恰飯”。

除了對商業模式成熟的分區加大投入之外,B站其他的一些商業化嘗試,在大夥看來更像是在走那些短視頻平臺的老路。

比如去年5月加入的這個新功能:在首頁點擊自己頭像後就會進入“短視頻”界面,通過上下滑動來切換內容。

按照叔叔的說法,短視頻的商業模式得到驗證並且十分成熟,而Story mode豎屏短視頻在廣告變現率和直播轉化率上都相對理想,會成爲B站商業收入新的增量。

去年下半年,B站在直播分區還加了個“購物”分類,擺明車馬要進軍電商。當然,在B站本身商業化的同時,也有爲UP主提供一定的支持。

在看到去年的“百大UP名單”後,我想應該有不少朋友跟我一個感受:怎麼熟面孔變得這麼少了?

被推爲“百大”的新UP主中,包括了不少像“Mr迷瞪”這樣,客觀來看粉絲規模和本站影響力相對有限的創作者。

從B站去年主推電商購物的操作來看,顯然是想在支持這些UP主之餘,擴展出直播電商這麼個盈利模式,只是效果不怎麼理想。

更何況,即便直播電商這個模式真的能做起來,受益的也只是B站本身,以及有能力從事直播帶貨的那部分UP主。

B站遊戲等分區面臨的“流量變現”難題依然沒能解決,一些創作者被迫轉投其他平臺的選擇,也讓B站顯得更加尷尬。

B站年收入(左)、油管28天收入(右)

所以,就像前面那位當事UP主“我是怪異君”提到的,如果真的準備將自媒體當成賴以爲生的手段,先想清楚自己要怎麼賺錢,而不單單是要做“好視頻”。

所謂“停更潮”主要的意義,就是讓大夥真正意識到,對於全職UP主來講,內容創作是個商業行爲——內容到底要賣給誰?我這個頻道要從誰那裏賺錢?是要一開始就考慮好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