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耗時兩月,雙十一5K字性價比有線耳機推薦!

其實很多關注我的老盒友應該都知道,每年的雙十一或者618之類的,我都是會寫三篇合集的,分別是有線入耳,藍牙入耳以及手柄合集,其中主要是以最近的新品爲主(所以老常青樹沒看見的話可以看看之前的稿件),但一般也就在5號左右就會開始逐步發出,今天正常來說應該已經發完了,而爲什麼今年的這麼遲?

其實就是被生活擊敗了,流感真的很恐怖,所以各位小盒友也要注意身體啊,順便看在我這麼努力的份上,給紙夜個四連支持一下唄~

(PS:本文打分皆爲多重考慮後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測試前端中播放器部分爲JM21/R3P2 小尾巴部分則爲Octave,如有提到默認爲以上設備)

  1. 原道 淚 99元 8.8/10

遲發有遲發的好處,畢竟我就蹲到了原道家淚的評測解禁不是(笑),這小東西之前在各大音頻展會可是很很的刷了波臉啊,我當時在配合他家升級線—落的情況下,也是給出了799元的預估價,結果發售才發現,這玩意居然只要99,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玩具塞價格了,但實際表現只能說,對比價格還是比較強的,就是外觀過素,我會喜歡圖案更多的類型

淚本身採用的是開放式迷宮腔雙腔雙磁單動圈設計,雖然材質方面其選用了ABS作爲外殼,使得其本身沒有什麼高級感,但內部的機內線其實採用了6N的單晶銀,這的確是很多旗艦耳塞的三板斧之一,放在99的淚上,只能說原道很敢想,相較之下,ABS的外殼可能是成本的妥協+工藝難度的要求,畢竟其在開放式的設計之外還引入了迷宮腔體,ABS的可塑性會比金屬要高不少。

至於最重要的聲音方面,淚的整體表現還是很出色的,其本身的素質水平並不是一百元內玩具塞的表現,所以如果預算只有100的話,自用只要選它就行了(指佩戴感良好的情況下),但我相信有不少燒友和我一樣,會小馬拉大車,想按照其基本的聲音走向給它換上遠比其價格要貴的線材看看錶現,而淚其實很有趣的一點就是,它對線材很明顯,你換線真的可以得到很明顯的感知。

而在原線狀態配合小尾巴的情況下,淚的聲音走向比較流行向,是原道家一貫的風格,比較討喜,但並不算兩頭翹,聲音基底較爲暖潤,在中低頻部分素質不錯,低頻量感較多,氛圍感出色,下潛表現適中,回彈表現不錯,中頻密度不錯,但厚度稍厚,聽男聲很有感覺,高頻的量感稍微有些偏暗,這點有點可惜,雖然相較於同價位其他耳機來說算是亮的,但作爲原道,它應該知道,自己對手從來不是同價位。

  1. 竹林鳥 青龍 152元 7.4/10

作爲HIFI有線耳機廠商的竹林鳥最近似乎是在遊戲電競領域玩的很開心,繼麒麟之後也是又推出了一款有線電競向入耳式耳機——青龍,但實話實說,在這個價位,竹林鳥本身的確做到了電競耳機需要的一切,它可能不是一款足夠好聽的耳機,但一定是足夠電競的耳機

外觀方面,青龍與麒麟類似,整體依然是採用的黑底金字的設計,算是竹林鳥家比較家族風的設計了,當然,封面上的類似龍鱗的符號一定程度上暗合了青龍的名稱,不過從代號方面也可以看出與麒麟有些關係(麒麟是ZG1,青龍爲ZG1U),所以在實際使用時也可以將其作爲麒麟的升級款來看待

那與麒麟最大的區別就是,其支持了更換線材,相較於之前麒麟不可換線的設計,青龍採用的是0.78mm雙pin的插針設計,是目前最主流的插針之一了,並且線芯方面採用的是與青鸞一致的106芯鍍銀,整體還是比較良心的,並且比較有趣的是作爲電競耳機,其振膜方面卻是HIFI耳機用的比較多的木振膜(看來竹林鳥還是沒徹底忘記自己之前是做HIFI的)

最重要的聲音方面,得益於其本身金屬腔體的設計,青龍的整體低頻量是比較足的,沒有什麼外泄,並且有一定的氛圍感,在高頻部分有一些簡單的延展性,但畢竟是電競耳機,整體的重心還是偏向於中低頻的部分,但與麒麟不同,這次竹林鳥的整體調教風格更偏向均衡,所以在保證腳步聲清晰的情況下,並不會出現過於渾濁的低頻表現,並且在槍聲部分也沒有過分的刺激感,算是這個價位的電競耳機中難得可以日用的存在了,其它這個價位的電競耳機不是潛水員就是飛行家,音樂視頻用它多少有點難受。

  1. 水月雨 蘭2 249元 8.5/10 | 7.8/10

作爲蘭系列的繼任者,蘭2初始的價格是299元,但在雙十一其價格則下探到了249元,這個價格入手一對的話還是非常合適的,但蘭2本身是有兩個版本的,兩者的聲音風格以及外觀方面都會稍有不同,這點其實從外包裝方面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了,REF版本的竹2整體是更爲明快的白色系封裝,而POP版本的則是黑底版本,這也一定程度上對應了其聲音的差別。

至於耳機本體的部分,蘭2的兩個版本都是採用的磨砂不鏽鋼的設計,這部分兩者沒有區別,但在面蓋上任有所區別,REF版的黑色葉子紋路會更稀疏,而POP版則會更密集,並且REF的圖案更偏向底部,而POP版本則更偏頂部,所以即使不通過包裝盒也是可以輕易分辨出兩個版本的,整體顏值方面簡約好看,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至於最重要的聲音方面,兩者稍有不同

REF版本高頻帶有一定程度的解析力,在這個價位算是比較優秀的存在,樂器的分離沒什麼問題,密度不錯,有一定的泛音,中頻表現中規中矩,人聲較近,但沒到貼面的程度,解析還可以,沒有渾濁感,比較適合日本女歌手(水家傳統屬於是),低頻部分稍多,密度解析都還不錯(沒錯,可以聽見貝斯了),整體下潛深度和彈性也比較不錯,可以感覺出是標準HIFI塞的風格

POP版本相較於REF版,在高頻部分的亮度上有所收斂,對極高頻等部分做了順滑處理,這也使得其在解析部分稍遜於REF版,但整體聽感會更爲自然順滑,中低頻部分結項會更近一些,但整體依然不屬於貼面的程度,整體人聲表現更爲圓潤飽滿,至於低頻部分相較於REF版在量感方面有着明顯的增多,整體更偏向中下盤,整體是一個氛圍效果很好的塞子,但聲場會比REF版本小上一圈,如果對這點比較介意的話可能需要仔細考慮一下了

  1. 麗弦 CIPHER 99元 8.2/10

CIPEHR是麗弦和新時代歌手zkaaai聯合推出的一款聯名耳機,不過與大部分聯名耳機不同的是,CIPEHR的價格並不算高,99的價格甚至讓我有些不確定其是否可以在完全覆蓋成本的情況下兼顧聯名的費用,畢竟除了圖上的耳機本體外,其還會有一個比較高級的紙袋作爲贈品,而這也是我說它是這個價位最適合送人的耳機的原因之一。

至於聲音方面,CIPHER就和它在耳機上提到的一樣,走的是一個甜美的調音風格,對於女聲還是非常不錯的,聲音比較柔美溫潤,但其對於聲音的厚度有一定的削減,所以對於男聲的表現會有些不足,整體的聲場的不算大,對於ACG愛好者來說其解析度也稍有不足,當然C口的版本一定程度上有所優化,但整體還是一個女聲+輕流行的風格走向。

從明星周邊或者伴手禮的角度來看,這款耳機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這個價位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了,面蓋是採用的樹脂+滿鑲水鑽的工藝,顏值非常的高,而聲音方面雖然被我各種挑剔,但畢竟是放在大方向來定的,就只在100元內對比的話,其實際聲音素質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這個價格聲音正常的實在不多,這比某號稱“通殺”的聲音好多了。

  1. 竹林鳥 驚鴻 169元 7.9/10

作爲常年深耕中低價位的品牌,竹林鳥在兩百元內的入門款還是比較多的,但這款驚鴻2025算是他家一衆入門機中的佼佼者,相較於其他耳機或在高頻有所殘缺,或在低頻有所閹割的設計,驚鴻本身的三頻還是非常均衡的,雖然整體解析力方面肯定是不如高價耳機的,但整體的聽音走向是正常的,至少不會被人抓着說:“你聽音觀不正!”

按照慣例,這邊還是要簡單提一下驚鴻2025的聲音表現的,其整體表現可以在這個價位給到一箇中上的水準,首先是缺點,其中頻較少,並且動態範圍以及分離度比較喫前端,如果是直推的話聲音會非常平,使用素質不錯的小尾巴或入門級的播放器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不過~這個價格的耳機應該很少會被用在大幾百的小尾巴上,所以大概率你實際聽感就是比較平的感覺,同時其對於古典樂的表現也比較一般,不過能上這篇稿子,它肯定是有些優點的,不然純純站樁豈不是尷尬?其低頻下潛比較不錯,並且高頻也沒有爲了追求所謂的“解析”而強行拉伸,聲音沒有明顯的拉伸變形,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發刺”,聲場方面比較窄,但在這個價位算是比較寬的,總的來說,相較於100元內的耳機會有非常明顯的差別感知,但與500左右的進階耳機沒辦法比,屬於是素質比較不錯的入門選擇。

顏值方面還是非常不錯的,相較於之前的老版驚鴻,2025採用了壓鑄鋅合金的腔體設計,相較於樹脂腔體,看起來高級了不少,就是表面多少有點容易沾指紋,這點需要注意,耳帽部分其給了三套耳塞帽以及一對海綿套,這邊建議是使用竹林鳥本家定製的竹韻套,整體會有一定的優化,聲音表現在幾副耳套中較爲不錯,整體表現會比本家的青鸞更耐聽些,預算不多的可以選擇,但古典愛好者以及小編制愛好者慎選,對於人聲的表現力還算可以。

  1. 逆轉未來 D小調 179元 8.2/10

逆轉未來對於大部分老哥來說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比較關注新興設計的老哥應該對它還算有點印象,畢竟其比較早的情況下就使用了木振膜動圈單元,算是有了些名氣,但其價格在899元左右,相較之下他們家的大小調系列就會好入手不少,而D小調本身的素質配合價格算是非常不錯了,並且有着一定的可玩性,所以這邊也是榜上有名啊

振膜方面,其並沒有選擇玻璃振膜或者木振膜之類的設計,畢竟不能背刺本家小旗艦,但其採用的10mmLCP球頂複合振膜動圈單元在之前也不是一百多耳機可以用的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有性價比的,導音管部分其給了足足三對,三者在聲音表現上還是有着比較明顯的區別的,算是很有可玩性了,線材則是採用的無氧銅鍍銀,這也奠定了其整體偏暖的聲學基礎

聲音方面,在腔體材質方面其採用的主要是樹脂材料輔以金屬裝飾件,聲音整體一致性還算不錯,默認導管下低頻量感比較合適,回彈和下潛表現都還算出色,整體的聲音比較飽滿不轟頭,收放速度都還算不錯,有點氛圍感,而在中頻人聲部分位置適中,結項清晰,密度表現優秀,相較於女聲我更喜歡拿來聽男歌手比如周華健之類的,高頻亮度十點鐘,但極高頻一般,整體屬於流行塞風格,而更換藍圈則會降低一定的暖度,人聲更加貼耳,流行性進一步加強,對古典的表現會稍遜,而紅圈則整體相反,聽感更暖,但聽古典更爲舒服具有氛圍感,具體需要各位自行甄別了。

7.寧梵聲學 RG15 369元 8.4/10

作爲寧梵家的日用向耳塞,RG15的聯名版我其實在去年就有發佈,但最近他們家出了標準版上新(在聯名款之後出標準版嗎?哈吉梵你小子),這一下也算是給我回憶幹出來了,但實話實說,即使是放在現在,RG15依然是一款素質很不錯的入耳式耳塞,尤其是相較於聯名版本499的價格,標準版的確有着更大的優勢。

外觀方面,與聯名款不同,標準版的RG15雖然也是亮面全金屬設計腔體,但表面比較光滑,沒有做紋路處理,並且顏色方面給到了一個亮黑色而不是之前的亮金色,實話實說,會更加低調內斂,我會更願意戴這個版本出門,其默認的線材採用的是0.78mm2pin的標準,所以也是有一定可玩性的,自帶的麥克風效果比較出色,並且C口比較適合遊戲玩家,當然如果你想換HIFI線材的話,其較爲不錯的基底也可以有着比較出色的聲音表現。

既然談到聲音表現了,RG15標準版的聲音表現與聯名版區別不大,在其原裝的MS42耳帽加持下,在原線配合小尾巴的情況下,可以做到低頻量感出色,彈性適中,下潛也深的下去,中頻人聲表現比較不錯,沒有肥大的情況,密度比較夠用,高頻的解析非常優秀,可以做到差不多千元耳機的水平,但其整體刺激性稍高,如果聲音開的比較大可能會不太習慣。

8. 鳳鳴天音 黑龍 149元 7.3/10

作爲百元耳塞中的一員,黑龍有着最簡單的外包裝,和我最喜歡的外觀,而聲音方面則比較特別,所以一開始我也有在糾結是否需要將其放在本篇,還是直接放到番外比較好,但後面想了想,或許也有類似的小哥對它感興趣呢,所以還是放到正文吧~、

黑龍採用的是3D樹脂打印腔體,輔以10mmLCP振膜單動圈單元,整體的聲音參考擬合了2019哈曼曲線,這使得其本身的聲音會有一定的爭議,對於喜歡擴散場的燒友來說,其整體的聲音表現可能會感覺有些發“虛”,但也有喜歡的用戶會表示這個聲音很“潤”,算是比較見仁見智的產品了

而實際上耳之後的聲音表現,其實比較對我的胃口,高頻亮感適中,不算刺耳,整體比較通透,但解析力這塊算是這個價位的正常水平了,低頻量感還不錯,下潛不算深但回彈比較快速,整體動感還可以,但在原線下背景不是很黑,人聲位置適中,不算靠前但也不算遠,整體的聲音表現是細膩溫和的那一趴,適合古典民謠小情歌之類的,拿去聽搖滾可能會有些奇怪的感覺,整體是一個流行風格的塞子

9.寧梵聲學 NA20 594元 7.7/10

作爲國內比較少有的專業監聽向廠商,其實NA20這樣的偏舞臺專業耳返向的耳機纔是他們家的舒適區,而它出現在這裏的主要原因則是其價格比較合適(不到600的非嚴肅耳返,算是很便宜的了),而又符合一些特定人羣的需要,比如去整個校園歌手大賽,或者自己想在家或者宿舍做個網絡歌手,那NA20絕對是夠用的,其雖然是入門級的價格,但本身還是有些專業性的。

素質方面其採用的是雙磁雙腔體的電調動圈單元,不過其單元部分相較於之前得到了升級,更換成了MC2-100M動圈單元,使得其解析力進一步得到了加強,這也是其可以作爲監聽耳機的立身之本,而聚碳酸酯+CNC氧化鋁的搭配使得其佩戴起來幾乎無感,在舞臺使用方面這點很重要,並且其使用的是自家的私模,所以佩戴上會更符合人體工學,更加舒服,得益於超低的失真,其解析力做的是非常好的,瞬態以及整體的空間感非常棒,是非常明顯的工作用塞,相較於音樂,你更應該拿它去做調音或耳返,效果絕對沒問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