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雙11裝機良心指南 誰能丐誰不能丐?省錢不翻車

今年雙十一裝機太魔幻——受AI大廠們搶貨、存儲產線收縮,今年存儲類配件價格漲得比黃金還瘋:

DDR4、DDR5內存一個月翻番成了電子茅臺,固態相比618也普漲了30%~50%,手裏有貨的絕對能發財。

而不知怎的,Intel和AMD這邊聯手將中低端CPU的價格也漲上來了,以往的中端性價比款13400/14400之類的都漲的厲害,甚至把高端U都逼出了性價比(說明老貨賣的好,哈哈哈!)。

所以今年裝機非常奇怪,選對配件成了省錢關鍵(雖然省不了多少)。但核心邏輯沒變:有些配件省着買沒事,有些省了必喫大虧。這篇指南幫你從能省的和不能省的配件分開介紹,避開漲價潮裏的坑。

我們可以將電腦配件分爲三類:

第一類:可以丐的

主板:只要供電能滿足CPU不降頻,接口夠用,丐版絕對能打!顏值低並不影響性能、一堆的接口你也不會去插更多的配件、PCIe5.0固態接口你也不會真的去買5.0的盤。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用中檔CPU的用戶,INTEL的H610/810、AMD的B650/B840絕逼夠用,買的時候注意看清支持的內存類型就行,我建議還是買DDR5的。

購買時,建議買板U套裝,總價更划算!有時候遇上小神價,甚至可以到手後出掉不想要的主板,再單獨買板子,這樣到手的U會便宜很多。

我認爲9700X已經是超高性能CPU了,配個B850主板足矣,運行在140W以上性能就算是全部釋放了,Intel這邊中配12490F、高配U5-245比較合適,太高端的CPU適合對low幀要求超級高的,完全不能接受一點點低於顯示器最大幀數的那種用戶。

顯卡:同芯片的丐版和旗艦版,性能差距通常不到5%。丐版顯卡主要犧牲的是散熱和外觀、頻率也低一點點點,但遊戲體驗幾乎一致,對於不追求極限超頻的用戶來說,非常划算。而同芯片的旗艦版,價格都快能摸到更高檔次的芯片型號了,比如旗艦5070ti真不如買公版5080,因爲5070ti超冒煙也追不上丐版和公版5080。

今年618過後,老黃家50系以及AMD 90系顯卡的價格好像都在穩步下跌,老黃這邊我推薦中端5060、高端5070ti;AMD這邊訊景在淘寶上可能有好價,2200元左右的9060XT,以及3500-4000元的9070XT可以蹲一下。日常多去淘寶攢攢淘金幣,需要用到的時候有驚喜,攢不夠的時候可以借……最多30000。

機箱:只要對你眼緣,結構合理,做工不鬆垮就行,現在200塊以內就能買到很多靠譜的機箱了,選結構合理的就行:前置有散熱空間和挖孔、電源位能塞進ATX且富餘出線材空間、背部有理線空間,滿足這三點就合格。

另外,如果你比較毛手毛腳,就別太追求海景房,尤其是白色的……玻璃側板邊角真的一摔就碎,用的時候也要小心翼翼,還特別容易沾指紋灰塵。我得經常擦才能保持乾淨,後來就放棄治療了,髒了也是巨難看。

第二類:絕對不能丐的

電源:電源是整機系統的心臟,其他硬件的穩定運行全靠它供血,一旦電源拉胯,輕則導致頻繁藍屏、重啓;重則電壓不穩,慢慢傷害CPU、顯卡、內存和硬盤;最嚴重時,甚至可能讓整機一波團滅。前面在主板、顯卡上省的錢可能全打水漂,甚至還得額外掏維修費。所以,在電源上多花一兩百塊,與你整套數千甚至上萬元硬件的價值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

這兩年尤其不能省——50顯卡、銳龍9這類新硬件瞬時功耗極高,一定要選擇知名品牌、口碑好、質保久的產品,功率要留足餘量,特別是爲瞬時功耗考慮的那種。具體的瓦數選擇標準,大概是整機TDP功耗x1.5倍以上,比如500W的機器,就選擇750W、850W或以上的,準不會錯。日常使用中,遊戲中的功耗大約能有個300~400W,正好處於讓電源舒適的50%負載率,轉換效率最高、元器件的負擔和發熱也不會過重。

建議選購80PLUS金牌、白金牌,以及新出的Cybenetics白金認證的電源,建議起步安耐美、振華、航嘉這種品牌。

散熱器:別隨便買一個30-40的散熱器就覺得夠用了。

一個廉價的散熱器壓不住CPU,會導致因過熱而降頻,性能和穩定性大打折扣,甚至影響CPU壽命。想要更穩定的散熱,我更推薦風冷,畢竟風冷不擔心漏液,安裝、維護起來也更方便。與非旗艦水冷相比,同等價位的散熱效率遠超水冷。

當然,風冷也不是無腦買貴的就行,太大了可能會和顯卡內存起衝突,我建議100~200元價位的風冷就夠用,除非你用的是超頻後300W以上的那種。另外,也需要和機箱結合着看,不同機箱限高不一樣,別裝好後蓋不上蓋就尷尬了。

另外,機箱散熱器的重要性遠低於CPU散熱,而且RGB散熱器本身也會發出不少的熱量,與其裝滿10個RGB散熱器,倒不如用一個好風冷+背部抽風散熱器。

固態硬盤:現在電腦配件的價格都在漲,固態漲的還算不多。建議別省,不誇張的說,固態直接決定電腦的響應速度和流暢度,且爛盤毫無徵兆掛掉的概率遠超正經SSD。預算高的話,選三星、致態、西數這些原廠顆粒盤,預算中等的話,選宏碁掠奪者(佰維)、雷克沙(江波龍)這種上市集團大廠子的盤(供貨有保證),預算低的話也要儘量買以上這類品牌的中低速款,看見雜牌盤直接繞道走。

現在主流的就是7000速的PCIe4.0盤,買它最合適。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不要PCIe5的,那就是不需要。

第三類:按需選擇豐儉由人

內存:對於大多數遊戲和應用,容量的重要性遠大於頻率和時序。現在的內存價格也很離譜,可以在保證容量的基礎上,選擇性價比高的款。AMD用6000C28就已經很奢華了,如果不盲從的話,說實話6000C36其實也很不錯。

機械硬盤:價格也很離譜,肉眼可見的翻倍了……如果只是做倉庫盤存電影、文檔,對速度要求不高,建議暫時用雲盤。

如果剛需、實在要本地存儲,選垂直盤(CMR),別買疊瓦盤(SMR)——疊瓦盤存滿後讀寫慢得像蝸牛,且壽命比CMR差。

適合大衆的垂直盤,我個人目前已知的有西數藍盤4T、紅盤4T、紫盤4T,還有希捷的酷狼4T,性價比的話首選藍盤4T。其他的我不是很清楚,因爲同系列不同容量就有CMR、SMR兩種,關鍵SMR可不會特別標出來,又亂又黑啊!

最後

如果沒有強烈的遊戲需求的話,建議別裝機……現在的內存硬盤價格都挺離譜的。

如果非要裝的話,就該省省該花花。

祝各位愉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