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廣無廣無廣 放心觀看
大家的點贊、收藏、充電、評論對我真的非常重要
雙擊文章帥氣+1
也快雙十一了,相信大家也有想要更換的外設,今天全程無廣科普,幫你避開選購鼠標的坑,精準找到最適配自己的那一款!
先搞懂「握姿」,這是選鼠標的核心
選鼠標先看握姿,握不對再貴的鼠標也用着累!常見握姿主要分3類,對應完全不同的鼠標形態。
抓握:手掌根部貼住鼠標後半段,手指彎曲抓住鼠標前端,是最通用的握姿。適配「對稱型鼠標」,左右弧度一致,不管手大手小都能hold住。
趴握:手掌完全貼在鼠標上,手指自然彎曲搭在按鍵上,適合手掌偏大的人。這類鼠標通常是「人體工學款」,側面有弧度能托住手掌,長時間用不酸。
指握:只有手指接觸鼠標,手掌完全懸空,適合手小或喜歡快速移動鼠標的人。要選「小巧輕量化鼠標」,機身偏窄,方便手指發力控制。
VK M3 Lite
適合辦公人羣使用,性價比非常高,偏中小手的輕量化類U2模具的鼠標,支持三模連接和網頁驅動
VK M3 PRO 德古拉
顏值非常高。適合中大手喜歡抓握,預算夠的話可以直接入,支持三模連接,網頁驅動和8K接收器
關鍵參數看懂「傳感器、重量、按鍵」這3個點,就能避開90%的坑。
傳感器:決定鼠標準不準
核心看「DPI/CPI」,簡單說就是鼠標移動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兄弟們自行調整適合自己的就行
傳感器類型優先選「光學傳感器」,比激光傳感器更穩定,不容易飄。
重量:影響手腕負擔
現在的鼠標基本都是輕量化,適合長時間玩遊戲或者辦公,減輕手腕發力,避免腱鞘炎。我第一個鼠標用的機械師m531鼠標100多g,玩久了手腕有些累,後面換了in6,以前過的都是什麼苦日子,但是in6鼠標中鍵有點硬,手感不太好,然後入手了一個美加獅MAD G pro,剛好我舍友的鼠標丟了,就把之前的in6賣他了。
按鍵:手感和功能要匹配
主鍵手感:常見「歐姆龍微動」,分清脆款和靜音款
側鍵:辦公黨可用來設置複製粘貼,遊戲黨需要多側鍵放技能。
可編程按鍵:喜歡自定義功能的人必看,能把常用操作設成一鍵觸發,比如遊戲宏、辦公快捷鍵。
in6
in6,不過手機上已經沒有照片了,用下網圖
美加獅MAD G pro
中大手輕量化鼠標,有網頁驅動,只能用有線和接收器連接
和鍵盤一樣,鼠標的連接方式直接影響使用場景,優先選有三模連接,最好有網頁驅動,設置也方便
三模(有線+藍牙+2.4G):性價比最高,辦公用藍牙省接口,遊戲用2.4G穩延遲,有線備用應急順便沒電的時候充個電。
2.4G無線:延遲低(接近有線),適合遊戲黨,缺點是需要插接收器,可能佔USB口,如果電腦本身插口比較少就不太方便了,需要購買一個拓展塢
藍牙無線:不用接收器,適合筆記本用戶,缺點是可能受WiFi干擾,延遲略高
有線:完全無延遲,但有線用起來不太舒服,我個人都是直接插接收器或者藍牙連接,桌面看起來也不亂。
雷柏vt3
適合中大手,有網頁驅動,續航方面很強,正常買vt3就行,不需要購買max版本
vt1
適合中小手,還有一個vt3s也是中小手的,還是隻買標準版就行
艾石頭HE6 UITRA
顏值很帥,但是鏤空設計重量上還是沒有減少太多,用久了比較難清理裏面,支持三模連接和網頁驅動,有一個8K接收器。
最後總結
先確定自己的握姿(趴握/抓握/指握),這是選鼠標的第一步;
不用盲目買貴的,200-500元的鼠標已經能滿足90%人的需求,貴的很多是品牌溢價;
長時間用鼠標,一定要配個腳貼,減少鼠標磨損,也能讓移動更順滑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裏,敲了1400字,都是實打實的選購經驗。都看到這裏了,求個點贊、關注、評論和充電吧,謝謝大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