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繩手冊-入門篇[一]

繩索構造

製作繩索時,首先要將纖維紡成紗線,然後將紗線扭搓成股線或編成辮繩,有時爲包芯辮繩。整個製作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繩索的質量。

三股繩

在三股繩的製作上,首先將纖維紡成紗線,然後將紗線扭搓成三股線繩,最後再將三股線繩扭搓到一起形成繩索。每一次扭搓線繩時,方向一定要與上一次扭搓的方向相反。這樣做是爲了產生摩擦,從而使所有股線都能緊緊貼合在一起。

三股繩優缺點對照表

使用三股繩與否,請參考以下優缺點:

辮繩

最常見的辮繩爲包芯辮繩,繩芯是由人造纖維紗絲編織或扭搓而成的一條線軸,外部有辮繩包裹。通常繩芯所使用的纖維與外部的纖維不同。它們大多用來執行特殊的作業

辮繩優缺點對照表

使用辮繩與否,請參考以下優缺點:

魚線

魚線又細又滑——需要系打特殊的繩結,通常要繞很多圈。
將魚線弄溼有助於固定魚線上纏繞的圈結,使之變緊,不易鬆開。

繩索材料

20世紀下半葉以前,所有繩索都採用天然植物纖維作材料。而這以後,人造纖維取代了天然纖維成爲繩索的主要原材料。如今,大部分繩索都由人造纖維製成。

天然繩索

如今使用最廣的天然繩索材料是棉、劍麻和馬尼拉麻。它們雖然外觀漂亮,但容易腐爛且比人造纖維耐磨性差。

棉屬植物種子纖維。它們可用以製作柔軟、光滑的繩索。

  • 伸展性強,手感柔軟。

  • 主要用於裝飾。

  • 一般用於製作動物繮繩。

劍麻

劍麻纖維比較堅硬,屬於龍舌蘭科植物。

  • 價格便宜但很粗糙。

  • 打結結實。

  • 潮溼環境下可塗抹防水劑用來防潮。

馬尼拉麻

馬尼拉麻纖維來源於麻蕉植物。

  • 最結實的天然繩索之一。

  • 和棉花、劍麻相比不易腐爛。

人造繩索

人造纖維製成的繩索比天然繩索結實,抗腐蝕性強。最常見的人造纖維是聚丙烯、聚酯、尼龍。

聚丙烯

聚丙烯成本低,形式多樣。

  • 陽光直射下容易斷裂,需要進行抗紫外線處理。

  • 比其他人造纖維容易磨損。

  • 可在水中漂浮。

  • 比較光滑——需要把結打牢。

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製成的繩索是最好的戶外繩索之一。

耐磨——防磨損、抗日曬。
- 和尼龍一樣結實,但拉力較差。
- 如果購買拉伸處理過的聚酯纖維繩,在使用時它的拉力會降到最小。

尼龍

尼龍纖維是最早用於製造繩索的人造材料。

  • 具有一定彈性——尤其減震效果好。

  • 適合製作錨繩和攀巖繩。

  • 時間久了會變硬。

  • 抗紫外線性能好於聚丙烯,但比聚酯纖維要差。

繩索保養

良好的保養不僅能使繩索結實耐用,還能延長繩索的使用壽命。倘若繩索用於登山或遊繩下降等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中,那麼繩索保養就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安全措施。

捆紮繩頭

三股繩和辮繩的繩頭除非按照繩頭結的方法來捆紮,否則將會散開或磨損。在處理繩頭時,可以採用臨時打結法,也可以用纏線進行捆紮,使之永久固定。

永久性繩頭結

當系打永久性繩頭結時,請牢記以下幾點:

  • 繩頭結的長度至少是繩索直徑的1.5倍。

  • 普通的繩頭結能很快打好,適用於三股繩和辮繩。

  • 帆工繩頭結適用於三股繩。

  • 對於辮繩來說,縫扎繩頭結比較適合。此結可將繩芯和外繩縫紮在一起。

臨時性繩頭結

倘若沒有足夠的時間系打永久性繩頭結,可以採用臨時性繩頭結。

以下全部是製作臨時繩頭結的方法:

  • 用自粘膠帶包裹繩頭。

  • 用細纏線系打縮緊結。

  • 將少量速幹膠塗抹在繩頭處。

  • 用火烤人造繩索的端頭使之熔化。注意,不要灼傷手指。

繩索的護理

應該儘量減少繩索的磨損,例如爲使繩索表面變得柔軟光滑而不斷對其進行揉搓所造成的磨損。

保養繩索

以下爲繩索保養妙招:

  • 爲防止磨損,可在繩索經常接觸粗糙表面的部位套上塑料管予以保護。

  • 倘若繩索變舊,應該避免使之受力。

  • 繩索髒了,用刷子在添加了洗滌液的水中擦洗(圖:清洗繩索)。洗滌過後,將繩索盤起,懸掛晾乾。

  • 天然纖維製成的繩索一旦弄溼,千萬不要收起來,因爲這樣很容易腐蝕繩索。

繩索變質

  • 繩索紗線或纖維一旦出現磨損或斷裂,就說明繩索變質了。

  • 順着繩索紋路將之解開,檢查是否有沙礫造成繩子從裏面破損的情況。

  • 一旦繩索變質,就不要再用其進行任何作業或活動,以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破損的紗線

繩索儲存

當繩索不用時,將繩索整齊地盤起以防止纏繞,然後懸掛在乾燥的地方。一定確保天然繩索在儲存前徹底晾乾。

盤繞繩索

仔細地將繩索盤成圓環。根據繩索構造,順着繩索的扭勁盤繩,邊盤邊順。盤好後,用一根細繩將盤好的繩環系攏以防纏繞。

辮繩的盤繞

將辮繩盤成8字形環圈可以保正左右手繩環盤扭均勻。

三股繩的盤繞

盤繞三股繩時應按照順時針方向打環。

製作盤繩之活制動繩結

在繩索的作業端系打一個止索結用以固定盤好的繩環。此結還可作懸掛繩索之用。

術語和工具

要系打本書中介紹的繩結,就必須對一些重要術語以及怎樣藉助於專門工具系打複雜繩結有所瞭解。

繩索的端頭

經常用以製作繩結的一端稱爲作業繩頭,閒置的另一端叫作繩尾。

塑造繩索形狀

繩索可以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例如繩耳、繩圈、交叉繩圈等。這些形狀對製作不同的繩結大有幫助。

圍繞物體打環

當作業繩頭在另外一根繩索或物體上繞動時,這個動作叫作打環。

單轉彎

單轉彎是指繩索只繞經物體一側彎曲形成半卷,也叫作單彎。

單轉環

單轉環由兩個單轉彎組成,或指繩索繞經物體兩次而形成的圓環。

實用工具

簡單的專門工具會使繩結制作輕鬆許多。這些工具在雜貨商店或互聯網上都可以買到。

打結技巧

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繩結,掌握一些系打繩結的基本技巧是輕鬆快捷製作繩結的必備技能。

預估繩索長度

想要知道一個繩結需要預留多長的繩子,先要比劃着打一個寬鬆的繩結,但一定要按照實際穿插次數比劃,寧可預估的繩索長度超出實際所需,也不要不夠用。!

較長繩段的處理

複雜繩結需要的繩子會很長,但作業繩頭過遠不便操作,這時可以試着將繩子對摺彎出繩耳就方便多了。

拆解繩結與還原繩索

有些繩結和大多數繩尾插接,都是由股繩的各條股線而不是整條繩子製作而成。這樣的股繩可以被拆解成單股,也可以被還原成一條整繩。

拆解股繩

拆解股繩時,先用膠帶將各條股線的繩頭固定,然後再開始拆解。一定要順着股線扭搓的紋絡拆解。

逐步將股繩拆解成一股一股的股線。

還原股繩

當還原拆解好的股繩時,試着按照原來股線的紋絡搓捻。

用拇指用力按住一條股線使之歸位後再搓捻下一條股線。

解決繩索鬆弛的問題

繩結一形成,任何鬆弛的地方都應有條不紊地處理好。要注意,鬆弛的地方最好隨做隨拉緊,不要等繩結打完後一次性拉緊。


找到繩結鬆弛的地方,然後拉緊。


將繩結中鬆弛的地方從頭至尾拉緊一遍,直至拉到繩頭爲止。

繫緊繩結

想要繫緊繩結,就要仔細輕拽每個繩頭。處理多股繩結時,一定要有條不紊——只有全部股線都一樣拉緊,該繩結纔算打得漂亮。


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握住一條股線的繩頭。


輕拉一條股線的繩頭,感覺到繩結被拉緊爲止。其他股線的處理也同樣如此

系打半結

打半結是在複雜的繩結制作過程中的一個簡單動作。通常半結要圍繞物體系打,例如柱子或繩索。

使繩索繞物體一圈稱爲半結。

繩索的一頭與另一頭交叉可以使半結固定。

形成交叉圈

交叉圈和半結一樣,是多種繩結的基礎。將繩子兩端分別置於雙手的拇指和其餘四指之間,然後搓動一端使之從上方或下方與另一端交叉,即可形成繩圈。

在拇指和其餘手指間搓動繩子的一端,它自然就會轉到繩子另一端的下方。

繩子轉到另一端下方時會與上端的繩子形成交叉繩圈。

雙倍編結

通常繩結還能進行雙倍乃至三倍編打,方法是用額外的股線按照第一個繩結的樣式進行復制性編打。編織其他股線時需要按照第一條股線的織法步驟進行,不能與之交叉。

編打第一個繩結圖案時,確保留出足夠空間編織第二個繩結圖案,然後用第二條股線接着編打。

確保進行雙倍編結的股線不和第一條股線交叉。有些繩結圖案還可以進行三倍甚至四倍編織。

修剪繩頭

當一個繩結、繩尾插接結或是繩頭捆綁結完成後可能會留有一些松垂的繩頭,這時用尖刀將多餘的繩頭切掉即可。

不要太近:不要在距離結身很近處修剪繩頭,因爲繩結一旦受力,可能就會散開。

繩結外形

系打的繩結不僅要整潔美觀,還要外形勻稱。這個過程被稱作繩結整理。整潔的繩結不僅會更加結實,還會更加牢固。

用拇指和其餘手指推拉股線使之出形。彎曲處需要扭緊。

繩子的各條股線一定要排列整齊,這樣不僅能突出結構,而且增強效果。

繩索捆紮

繩索捆紮是指用細線捆綁一條對摺長繩或兩至多條並排放置的繩索的過程。歷史上帆船上的固定繩索便是採用的捆紮方法,而不是採用打結或插接的方法進行處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