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主板就能暢玩AMD平臺,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拆解評測

省流助手:京東1599。

一、前言

經常玩超頻的小夥伴肯定知道,AMD平臺在處理器方面的超頻收益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非常不明顯的,而且很容易導致單核性能下降,從而帶來負收益。但內存超頻,對於絕大多數玩家是能直觀感受到性能提升的,畢竟最新的AMD的9000系列處理器遊戲性能均非常強,很多遊戲對於內存性能是非常敏感的。

但AMD的內存超頻僅限於雙條內存,想要上4條內存,對於內存條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搭配那種特挑的套條,而且頻率表現都很一般,能穩定6000MHz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既然如此,微星就推出了一款完美適配AMD平臺的主板,微星B850MPOWER。通過特殊的結構設計,在充分保證拓展性表現的前提下,把超頻方面的體驗做到最佳。如果你想要玩一玩AMD平臺的超頻,那麼微星這塊B850MPOWER或是你唯一的選擇。

二、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開箱

▼主板的包裝盒正面很漂亮,有MPOWER的LOGO,右下角是熟悉的主板芯片組型號。

▼主板包裝背面詳細介紹了主板的一些參數信息,非常詳細。

▼配件方面,除了主板和一些說明文件之外,還附贈了SATA線、主板跳線延長線、WIFI天線、拓展小板、EZCONN拓展線等,配件很豐富。

▼這塊拓展小板看着也非常不錯,有獨立的開機鍵、重啓鍵和清除BIOS按鍵,方便日常超頻使用。

▼雖然是一塊簡單的小板,但其依然用上了4層PCB,做工也十分精緻。

三、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外觀

▼主板的正面外觀非常漂亮,有大量的金屬件覆蓋,且金屬件表面的塗裝、設計很精緻。

▼主板的供電電路部分有完整的金屬散熱件覆蓋,右側還有一塊獨立的金屬覆蓋件,長條形的。

▼主板底部,也是一整塊的金屬覆蓋件,照顧M2固態和南橋部分的散熱。

▼主板供電電路的金屬覆蓋件體積巨大,表面有微星經典的龍標LOGO,視覺觀感很棒。左下角有頻率、電壓、配置文件的標誌,明示其超頻屬性。

▼主板左上角是CPU輔助供電插座,雙8Pin設計。

▼上側供電模組的金屬覆蓋件做工同樣精緻,表面有拉絲質感處理,右側是微星的LOGO。

▼主板的右上角,有三個4Pin的風扇供電插座,底部還有一個5V三針的ARGB燈效插座以及一個由4顆LED組成的DeBug快速排故指示燈。

▼這塊主板標配兩條內存插槽,且整體的位置和處理器插座一起組成完美的等腰三角形,可以達成DDR5內存的完美佈線,從而讓其擁有搭配8000系列cpu至高超頻10200+MT/s、搭配9000系列cpu至高超頻8400+MT/s的好成績,非常厲害。

▼由於其採用雙內存插槽設計,空出的空間微星放了一個M2插槽,雙面散熱設計,且是直連CPU的,最大支持PCIe 5.0 x 4,整體採用快拆設計,日常拆裝M2固態特別方便。

▼主板的主PCIe插槽最大支持PCIe 5.0 x 16,並配備鋼鐵裝甲,保證強度和日常使用的穩定性。下面還有一個PCIe插槽,最大支持PCIe 4.0 x 4,且插槽爲開口設計,方便安裝一些X8、X16的設備,均不影響使用。

▼主板主PCIe插槽的卡扣採用增大扳手的設計,方便日常拆裝顯卡。受限於主板正面空間限制,並沒有採用按鍵式的快易拆設計。

▼主板底部,從左到右,爲一整塊的金屬散熱片,表面有MPOWER的字樣,採用快拆設計。

▼金屬散熱片的左側輕輕一按,就能取下,底下是兩個M2插槽,均採用雙面散熱設計,上面的爲直連CPU,最大支持PCIe 5.0 x 4,下面的是連接南橋的,最大支持PCIe 4.0 x 4。

▼金屬散熱片的背面,除了M2固態的位置之外,在南橋部分也貼了導熱墊。

▼主板右下角,兩個SATA 3.0接口,兩個4Pin的風扇供電插座。

▼主板底部各種接口非常豐富,從左到右依次是音頻插座、12V四針RGB燈效插座、5V三針燈效插座、4Pin和6Pin插座兩個、4Pin風扇供電插座、EZconn插座、8Pin輔助供電插座、USB 2.0插座兩個、機箱前置USB 3.0 Type-A插座、機箱跳線插座、5V三針ARGB燈效插座以及一系列2Pin和4Pin插座。

▼主板後部的IO接口,從左到右依次是BIOS刷寫和BIOS清除按鍵、HDMI視頻輸出接口、5G有線Lan口、USB3.2 Gen2 Type-A接口3個(其中一個支持BIOS刷寫)、USB3.2 Gen2 Type-C、USB3.2 Gen1 Type-A接口4個、USB3.2 Gen2 x 2 Type-C、WIFI天線插座和3個音頻接口(其中一個爲光纖Lan)。

▼主板背面,這塊主板也有的聊。

▼在主板底部,還標配有一個M2接口,這個M2接口最大支持PCIe 4.0 x 2。另外多說一句,這塊主板的這4個M2插槽和所有的PCIe插槽,均無衝突,可以同時使用。只不過主板最下面的PCIe插槽和主板背面的M2插槽均分X4,兩個都使用的情況下,兩個均爲X2,只用PCIe插槽就是X4,只用M2插槽,最大也只能X2。

四、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拆解

▼這塊主板的拆解要麻煩一些,金屬覆蓋件數量衆多。

▼這塊主板的金屬覆蓋件做工都特別精緻,用料也很紮實。

▼從金屬覆蓋件側面看會更加明顯,所有的金屬覆蓋件,兩側均有鰭片設計,鰭片的表面都是曲面的波浪形,極致的增大和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去掉主板正面的金屬覆蓋件之後,整體的主板結構會更加清晰,這塊主板完全就是先擺放的處理器插槽和內存插槽,其餘硬件的位置均爲這二者讓了路,甚至PCIe插槽的快易拆設計都因爲讓路讓沒了。

▼這樣看會更加明顯一些,內存插槽和CPU插槽中心對齊,這樣內存插槽和處理器插槽的走線可以走的更加完美,有利於內存超頻。

▼主板的供電電路非常豪華,左側有9路供電,上側有6路供電。

▼供電電路的PWM主控室MPS的MP2857,這裏大概是6+2雙通道共8路PWM控制信號輸出。

▼主板左側共9路供電,均爲DrMos,上面8路爲核心供電,DrMos絲印MP87661,最大穩定輸出電流60A。

▼最下面1路供電負責處理器的SOC供電,PWM控制器絲印RT3672EE,老熟人了。

▼主板頂部共6路供電,均爲DrMos,均絲印MP87661,最大穩定輸出電流60A。其中左側的4路爲核心供電,右側的2路爲核顯供電。

▼仔細觀察主板背面的覆銅,確定這塊主板的供電共15路,其中核心供電12路,60A設計,核顯供電2路,60A設計,SOC供電1路。

▼主板右上角的4Pin風扇供電插座,均爲獨立IC驅動,非常不錯。

▼主板後部IO接口旁邊芯片衆多,紅框芯片絲印RTD2151,主要給主板後部的HDMI視頻輸出接口提供支持;橙框、黃框芯片絲印P13EQX10,給主板後部的USB 3.2 Gen2 Type-A接口提供支持;綠框芯片絲印ASM1543,給主板後部的USB 3.2 Gen2 Type-C接口提供支持;藍框芯片是小螃蟹家的RTL8126,給主板後部5G的Lan口提供支持。

▼主板後部USB 3.2 Gen2 x 2 Type-C接口,由絲印P13EQX2的紅框芯片提供支持,這顆芯片的旁邊還有一組供電電路。

▼下面的紅框芯片絲印GL3523,USB 3.1的HUB芯片,給主板後部的多個USB 3.2 Gen1 Type-A接口提供支持。

▼主板CPU插座的右下角,紅框芯片絲印RC26008,這是一顆外置時鐘發生器,主要用於超外頻,可以彌補AMD處理器超頻能力弱的表現,更長遠來看,蘑菇感覺這顆芯片是一顆預備芯片;橙框芯片是BIOS存儲芯片,容量64MB,比常規的32MB容量大一倍,可以存儲更多的信息;黃框芯片大概率是一顆BIOS刷寫芯片,用於支持無U刷寫BIOS。

▼聲卡芯片是小螃蟹的ALC4080,這是一顆旗艦級的聲卡芯片,旁邊金色的是專業的音頻電容。

▼主板的中偏下的位置還有兩顆芯片,紅框芯片絲印NCT6687D,Super IO芯片,用於檢測主板的各項參數;橙框芯片是一顆ARM架構的單片機芯片,用於給主板的RGB燈效提供支持。

▼主板底部M2插槽的右側,紅框芯片絲印ASM2480B,這是一顆PCIe 4.0的橋接拆分芯片,蘑菇個人感覺這顆芯片是用於給主板最下面的PCIe插槽和主板背面的M2插槽提供支持的。

▼最後是主板的南橋芯片,上面是一些供電電路。

▼最後看一眼WIFI無線網卡,MTK的MT7927,滿血版的WIFI 7無線網卡,最高支持320MHz帶寬。

五、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裝機

▼蘑菇這裏準備了一套9800X3D搭配RTX 5080顯卡的配置,測試這塊主板剛剛好。

▼機箱是微星的MAG PANO M100L PZ黑刃,最大支持M-ATX規格的主板,微星這塊B850MPOWER超頻主板裝進去剛剛好,順手把9800X3D處理器裝到主板上。

▼內存用的是雲彣UniWhen DDR5內存,紫光國際旗下的存儲品牌,16GB*2 6000MHz,時序28-35-35-76。

▼這套內存是MPOWER聯盟出品的配套專屬優化內存,MPOWER聯盟是微星超頻實驗室與各大內存品牌合作建立的,有很多主流內存品牌加入,通過專屬的內存優化,給玩家提供更好的內存性能表現。在內存的金屬馬甲上也能看到有MPOWER的字樣,右上角還點綴了一些紫色的祥雲圖案,採用國韻設計美學的風格,看着很不錯。

▼內存的金屬馬甲採用加厚純鋁合金馬甲,給內存提供更加出色的散熱效果。內存顆粒是海力士的A-Die顆粒,PCB採用10層設計,用料很棒。這套金屬質感很強的內存裝到微星這塊B850MPOWER主板上,渾然天成。

▼用來壓制9800X3D的,是微星的MAG CORELIQUID A15 360冰刃,這款水冷的水冷頭採用微星經典的迫擊炮風格,搭配大面積的RGB燈效,也很好看。

▼微星這款機箱採用海景房設計,側面安裝一把機箱風扇用於進風,後面安裝一把機箱風扇用於出風。

▼接着安裝亮機卡,影馳的RTX 5080星曜NOX。

▼顯卡默認水平安裝,並在顯卡的尾部撐一個機箱標配的顯卡支架。

▼微星B850MPOWER主板標配的這塊小板很不錯,可以非常方便的將開機鍵、重啓鍵和清除BIOS按鍵放到一個方便使用的位置。

▼電源用的是微星的MPG A1000GS PCIE5金牌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的顏值很漂亮,側面使用了多塊鋁合金裝飾件,用料方面使用了全日系105℃電容,擁有10年質保,平時用起來很方便。

▼在電源的尾部,除了開關和電源插口之外,還有一個Zero Fan開關,開啓之後,電源的散熱風扇在低負載的時候停轉,進一步降低待機噪音。

▼電源輕鬆固定,順手把各個部分的供電接口都插好。

▼插電,開機,一次點亮,整機的顏值非常漂亮。

▼微星這塊B850MPOWER主板正面並無RGB燈效,但金屬件表面的塗裝、質感已經非常出色,機箱內部其他硬件的光影照到上面的效果也很好看。

▼內存金屬馬甲的表面處理也很細膩,有點微磨砂的感覺。

▼微星A15冰刃水冷,水冷頭和冷排風扇支持ARGB燈效,支持主板同步。

▼影馳這張RTX 5080星曜NOX顯卡,側面和正面均有RGB燈效,也同樣支持主板同步。

▼微星這款M100L黑龍機箱,機箱的前部、側面均有大面積的側透玻璃,可以更好的展示機箱內部的硬件。

▼尤其是機箱前部的側透玻璃,看進去會有一種魚缸的感覺。

六、微星B850MPOWER超頻主板 測試

▼這塊主板BIOS的簡單界面還是熟悉的風格,只不過感覺細節部分有優化,右下角可以直接顯示風扇轉速,點小齒輪可以直接進去設置。

▼主板BIOS高級界面,還是熟悉的三級菜單設計,右側有各種信息。

▼超頻界面,相關的選項根據邏輯被放到了同一個菜單下,日常使用很方便。

▼AMD平臺最常用的PBO菜單,除了常規的高級設置之外,這塊主板還預設了多種模式,其中溫度控制模式是蘑菇最喜歡用的。

▼默認模式下,跑個CineBench R23,單線程得分2069,多線程得分22319,分數挺不錯的。

▼橫向對比下,預設溫度牆65會略低於默認性能表現,預設溫度牆75、85都會略強於默認表現。不過,如果有耐心的話,PBO2依然是性能表現更加出色的選擇。

▼功耗和散熱方面,跑個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40W左右,全核心睿頻4.5GHz,溫度91℃。

▼溫度方面,默認和PBO2都會去到90+℃,而預設溫度牆模式,選擇多少就是多少,日常使用會更加的清涼。功耗方面,默認和PBO2差不多,都在小140W左右,而預設溫度牆模式,功耗會從92W逐漸遞增到130W左右。全核心睿頻方面,默認是4.5GHz,PBO2是4.7GHz,預設溫度牆模式是4GHz、4.3GHz、4.6GHz。正常玩家的話,預設溫度牆85模式就非常好,幾乎沒有什麼性能損失,還非常的清涼。

▼內存方面,除了常規的設置之外,微星還貼心的加入了高帶寬、低延遲模式,打開選擇合適的選項,就能獲得性能方面的提升。

▼默認打開EXPO,內存頻率輕鬆穩定在6000MHz,時序28-35-35-76。內存的讀取速度在59322MB/s、寫入速度在81030MB/s、複製54203MB/s,延遲77.8ns,整體表現還可以,但比較普通。

▼蘑菇這裏選擇好香、逆天香兩檔跑個測試,相比較於默認情況,內存的讀取速度提升約4000MB/s、寫入速度提升約6000MB/s、複製速度提升約6000MB/s,延遲下降約7ns左右。

七、總結

微星這塊B850MPOWER主板是一塊真的很有個性的主板,這塊主板設計的基礎就是內存超頻,內存採用雙插槽設計,內存插槽和CPU插槽爲完美的黃金等腰三角,可以非常有效的有利於內存佈線,從而讓內存超頻擁有更好的潛力。

但在這個基礎上,這塊主板還加入了很多很用心的設計。因爲內存插槽爲2條,空出的空間就被放置了一個M2插槽,且這個M2插槽是直連CPU、最大支持PCIe 5.0的,且支持快拆,日常使用更方便。主板底部還有兩個M2插槽,背面還有一個M2插槽,這塊主板標配了4個M2插槽,和很多ATX規格的B850主板保持一致。細節方面,這塊主板的PCIe插槽和M2插槽全無衝,可以同時使用,好評!

主板的BIOS方面的表現也是十分強大,預設了多檔PBO設置。內存方面,標配低延遲、高帶寬模式,開啓後可以自動優化內存,提高內存的讀寫性能、降低內存的延遲,很實用。

另外,這塊主板還標配了一個外置時鐘發生器芯片,在理論上是支持超外頻的,蘑菇還在摸索中。聽說,下代的AMD處理器,這顆外置時鐘發生器芯片,會發揮大作用。

謝謝大家!

The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