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黃仁勳的豪賭:NVIDIA真的不可取代嗎?

近年來,美國對華高端GPU出口管制政策不斷收緊,英偉旗艦如A100、H100等計算卡在華銷售受到持續限制,甚至波及RTX4090等高端遊戲顯卡。

誠然,英偉達已經站在山巔,然而,面對中國這個超級大客戶,你市值再高也得低頭。這不,近日財報一出,黃仁勳也坐不住了——本財季居然沒有任何中國廠商採購H20芯片。

H20芯片性能僅爲H100的15%左右,性能丐,價格卻不低,而且被質疑存在“後門”風險。

對於這一質疑,英偉達回應表示會遵守行業規範,卻並未提供源代碼審計等充分證明,難以取得中國市場的信任。而大洋另一頭的美利堅政府也不消停,他們要求英偉達每向中國銷售一件特定芯片產品,都要按比例將部分收入上繳,英偉達H20在中國市場的運作可謂一步一個坎。

雖然前路蒙塵,老黃並不打算放棄這麼龐大的中國市場。

據悉,NVIDIA已申請將基於Blackwell架構的定製版芯片B30引入中國,性能降爲原版的80%。如果生意順利,2025年英偉達至少能在中國大賺500億美刀,所以老黃正與川普政府頻繁磋商,說服川普“讓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再次偉大”,達成某種意義上的雙贏甚至三贏。

資本逐利,而我們更在意流向我國的N卡,是否真的物美價廉。今日一削,明日一丐,NVIDIA真的不可取代嗎?

短期來看,英偉達憑藉技術優勢和CUDA生態仍有一定競爭力,尤其若B30獲批,可能吸引部分需求。但如果把時間線延展開來,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最難啃的骨頭就是川普政府。而且美國兩黨派都不是喫素的,任何對華芯片出口的新政策都可能影響英偉達的在華銷售態勢。

另一方面就是中國國產芯片的加速研發。時至今日,中國人民已經深知“別人賣”不如“自己造”,中國AI芯片遲早要趕超世界最先進水平。目前的華爲昇騰、寒武紀穩步前進,採用國產芯片訓練模型成本更低,雖然未來變數較多難以估量,但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政府對美國芯片的依賴將會逐年降低,直至彼此制衡。


最後一點就是安全問題。若英偉達無法徹底消除類似“後門”的安全風險,加上特供版芯片性價比一般,那麼中國廠商很可能傾向採用國產方案,進而逐年地、進一步地削弱英偉達的全球影響力。

英偉達過去在中國市場的絕對優勢是難以重現的。未來幾年,英偉達計算卡的市場份額將取決於其能否順利地平衡美國政策、中國市場的信任度,以及從容應對中國國產芯片的競爭壓力。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N卡依然如日中天,它的芯片寶座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受到明顯的威脅。目前能讓老黃坐立難安的事兒,恐怕只是“賺得多一點”、還是“賺得更多一點”的問題。至於說“英偉達能否被取代”,還言之過早,未來的事情,就讓時間來見證吧。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啓發和參考,我們下期再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