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開團,有幸能帶着老媽、外婆、大姨來西安旅遊,記錄一下這次旅行的個人感受
目錄
1.行程安排
2.景點感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陝西曆史博物館
中國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翠華山景區
興慶宮公園
蓮湖公園
大雁塔
回民街、鐘樓、鼓樓、大唐不夜城
3.西安美食
(1)強烈推薦
西安米皮
東倉門早市
馬奎肉丸胡辣湯臘牛肉夾饃
愛驊褲帶麪館
魏家涼皮
老陳家燴菜
子午路張記肉夾饃(翠華路總店)
秦君寶手擀菠菜面(李家村店)
柳巷面
(2)本地特色
馬洪小炒泡饃館
(3)還行,不踩雷
歸山茶食居
馬樂烤肉
一、行程安排
![]()
行程安排
二、景點感受
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兵馬俑1號坑 圖1
![]()
兵馬俑1號坑 圖2
![]()
兵馬俑1號坑 圖3
看完1-3號兵馬俑坑,發現這僅僅是秦始皇帝陵的冰山一角時,被秦始皇帝陵的宏大的佈局深深的震感了。
![]()
銅車馬
![]()
秦始皇陵廣場前 圖1
![]()
秦始皇陵廣場前 圖2
走完整個博物院參觀路線,在帝陵碑廣場前感受着夕陽與秋風,看着遠處延綿起伏的蔥綠秦嶺,不禁感慨,秦始皇對自己是真的不錯。
看到個人擁有無上權利後其慾望具象化般體現在自己眼前,感受到原始生產力下的底層人民生存的環境,無不感慨眼下生活的美好。
同時也因這衆多兵馬俑的製作手藝水平、帝陵結構的工程設計智慧深感折服,使得如今的我們得以穿越時空,見證歷史奇蹟,感受社會發展,體會當下幸福。
2.陝西曆史博物館
承載着西安作爲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沉澱,得以瞭解華夏民族自夏朝文明到盛唐時期的波瀾壯闊,感受華夏文化歷史厚重。
3.中國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翠華山景區
![]()
天池
因山崩堵塞水道形成山巔天池,身處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小柿子
在媳婦的指揮下,在秦嶺上摘了不少果子——柿子、栗子、核桃……無知的我第一次見到這些果子在樹上的樣子。核桃是景區大姐看我們在覈桃樹下找半天找不到施捨給我們的,感謝西安熱情大姐!栗子是真扎手,小心翼翼的保管,但還是每個人都被紮了2、3下。以後沒收入就住在秦嶺了,肯定餓不死。
4.興慶宮公園
![]()
超大型民間藝術合唱團
住得近推薦上午去走走。在沉香亭附近會有超大型民間藝術合唱團集體合唱民族音樂,有主持、有指揮,專業大爺大媽引領着所有前來的大爺大媽歌唱生活,彷彿是西安人民秩序與人情煙火味融合的生活縮影,感受本地大爺大媽的美好退休生活。
5.蓮湖公園
如果在回民街、灑金橋附近喫了晚飯沒有其他安排,推薦去蓮湖公園坐坐。不算大也不算小,想要飯後散步走一圈剛剛好的大小,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家屬社區的小廣場,小孩在公園內遊戲、打鬧,大爺大媽在公園打牌、健身。所有人都在一起,卻又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圈子,身在其中,熱鬧又放鬆。
6.大雁塔
![]()
玄奘雕像
![]()
大雁塔
走了一天,下午在背陽面的牆根下睡覺很涼爽,挺舒服的。
7.回民街——小喫街
8.鐘樓、鼓樓、大唐不夜城——商業街
![]()
在鼓樓上眺望鐘樓
三、西安美食
相比西安讓人感到無比涼爽的天氣,無比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美食更是讓我羨慕西安人民的重要原因。
本地朋友推薦時說過一句話:不一定保證能讓你覺得多好喫,但肯定是本地正宗的口味。在出發前,我未曾將朋友的話放在心上,畢竟通過視頻,我早已對西安美食毫無抵抗力。但每一餐都在提升這句話在我這南方人心中的含金量,是對南方菜系口味相較更清淡地區人民來到西安,品嚐西安美食必須有的心理準備。
西安的菜品個人感覺是普遍偏鹹的,比如肉包、粉絲盒子、燴菜中的肉丸、麪條的澆頭等等。但即使如此,西安仍是我心中當之無愧的美食之都,特別是有了本地朋友的預防針、習慣西安美食底味後,便再也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西安美食種類之多,即便只喫各類頭名,也能輕鬆做到5天頓頓不重樣,餐餐扶牆走。
(一)強烈推薦:
1.西安米皮
家家都好喫,西安沒有不好喫的米皮。
2.東倉門早市
![]()
驢肉火燒、豆花
![]()
粉絲盒子
在和平門附近、靠文昌門方向的牆根下,有非常多早餐店,喫了包子、粉絲盒子、胡辣湯、豆花、驢肉火燒,都很好喫,香糊了。
3.馬奎肉丸胡辣湯臘牛肉夾饃
![]()
肉丸胡辣湯+臘牛肉夾饃
胡辣湯分大小碗,本地漢子一般是大碗胡辣湯+1個白饃,把饃掰成小塊拌在碗裏一塊喫,看着都感覺香噴了。
因爲想嚐嚐臘牛肉夾饃,我就沒有點白饃,要了一大碗胡辣湯。不同於平時看到的黑乎乎的胡辣湯,肉丸胡辣湯是有很多瓜菜的,偏麻口。喫完會剩一些湯,感覺就是爲了拌白饃的!可惜一大碗胡辣湯的分量已經佔滿我的胃了,買的臘牛肉夾饃都沒能喫了。
臘牛肉夾饃味道不同於普通的肘子肉做的,很香,很紮實,可以讓老闆切成2半。
4.愛驊褲帶麪館
![]()
愛驊褲帶面
用臉盆裝的biangbiang面,拌好後,少許濃郁湯底,入口沒有外地油潑面的黏膩口感,很爽口,香而不膩,一口蒜一口面,一喫一個不吱聲。
5.魏家涼皮
挨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第1停車場。特色涼皮,酸甜口,很爽口,推薦!
6.老陳家燴菜
很實惠,不要看本地人一人一碗燴菜,女生2人1碗差不多。
雞蛋醪糟,喫不了太鹹的救星。
小酥肉味道很像我江西老家的粉蒸肉,只是這裏是用水煮的。
花捲很大,沒有味道,是花捲樣式的白饅頭。
黃魚燒豆腐,老闆推薦的,爽口的淡甜,好喫。
麻醬拌牛肚,在全國各地喫過幾次麻醬拌牛肚,感覺味道差不多,不喜歡喫牛肚的不用特意點。
7.子午路張記肉夾饃(翠華路總店)
肘子肉夾饃,店裏有普通、全瘦、優質3種,我們喫的普通的,超級香且不膩,配上一碗丸子湯或者雞蛋醪糟剛剛好!
8.秦君寶手擀菠菜面(李家村店)
![]()
菠菜面
好喫!早上9-10去的,喫個早飯,店裏剛忙開,只有麪食和涼菜。西安麪食絕不讓人失望,早飯直接幹了一個大碗,就是喫到後面還是有點鹹了。
9.柳巷面
![]()
柳巷面
只有一種面,還是那句話,西安麪食絕不讓人失望,澆頭和其他麪館不一樣。我們西安之旅的最後一餐,大姨說是這幾天她覺得最好喫的澆頭。
(二)本地特色
馬洪小炒泡饃館
店裏招牌上寫的是有羊肉\牛肉泡饃、羊肉\牛肉\生肉小炒,其實都是泡饃,本地人一般只喫小炒類的。店裏有自助羊肉湯,泡饃喫到一半沒湯了可以自行添加。看到本地大哥喫完一大碗小炒泡饃後,再喝一大碗羊肉湯,就感覺一種幸福感撲面而來,比自己喫到的還爽!
店裏的烤肉是和其他家合作的,味道一般,不太推薦。
(三)還行,不踩雷
1.歸山茶食居
翠華山景區內的農家小館,小館有露天平臺,太陽太大店家會給很大的遮陽傘。在山谷**着秋風、喫着野菜,很舒服。
店家有2個套餐推薦,我們點的主菜是一條鱒魚,會用清蒸和紅燒兩種做法各燒半條,其他就是雞蛋、野菜這些,味道是好喫的。清蒸的魚肉感覺蒸老了,紅燒的反而肉質更加細嫩一些。價格感覺有些許小貴,我和媳婦、老媽、外婆、大姨5個人喫了350多,但在景區裏感覺很好了。
另一個套餐就是鱒魚換乘雞,價格會便宜一些。
2.馬樂烤肉
感覺不用特意去喫,如果不知道喫啥了可以去試試。味道挺好的,都不是辣口的,感覺意外的適配廣東人口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