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這裏是放蕩了一個暑假(指電子陽痿)開學後又來給大家玩雙芯卡的百里香Thyme啊,也是好久沒搞了嗷,今天來搞搞。
1944年,當維蘇威火山結束噴發後,永遠不會想到,在70年後,代號與其同名的一款產品,引爆了DIY界的火山。
圖片引自Techpowerup(他家圖片是真清晰)
芝士lz的
2014年,英偉達的開普勒架構馬上就要迎來終結,而AMD,Hawii架構正如日中天,即將迎來一次巔峯般的噴發:開創了公版卡水冷先鋒的卡皇,也是使AMD奪得14年卡皇地位的雙泵卡皇:R9 295×2
由於lz的文筆實在太差,寫不好小故事,所以如果對這張卡的故事比較感興趣的hy可以去看看太平洋電腦網或者中關村在線,人小編寫的可比我好多了捏AvA
------------我是分界線喵,關注樓主喵----------
直入正題,先來看看外觀罷,總體看,295×2採用了黑銀紅配色,屬於AMD經典工業風配色,真的非常帥氣,每個細節都透露出工程師的用心,鋁製外殼爲內部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兩根軟管從上方伸出與一個120冷排連接;由於我這張卡是微星代工的所以有一個大大的mis標記,而且只有部分AIB廠家代工的295會有一個網格罩子,我的沒有請大家見諒(下方附圖):
中間風扇是有紅色燈的,點亮後非常酷炫
這是有網罩的版本
來看背面,同時起到支撐與散熱作用的背板覆蓋了超過90%的主要面積(Nvidia你學學人家,多配個背板好像會死一樣)
用門鎖拍的,見諒
接口方面:4個miniDP,配一個DVI,也是符合用這張卡的用戶的多屏連接需求,可以同時連5個屏幕。
來看側面,鋁製鏤空外殼,搭配中央的風扇可以很好的帶走供電MOS與各種原件,顯存的發熱,2個8pin供電接口以滿足高達500W的恐怖TDP,以及最經典的信仰Radeon燈(會亮喔,RGB增強300%性能喔)
------------我是分界線喵,關注樓主喵----------
接下來是拆解部分,在這裏lz提前給大家抱歉,拆解的時候直接高潮開始噢齁齁齁齁齁♥~了,手機都忘了拿,想起來後就只拍了幾張比較重要的,還有幾張隨手拍的,所以沒有拍到的部分只能援引網圖給大家嘍。
先來看正面PCB,雙芯卡經典二帶一,倆芯一PLX,每個核心各有16顆256MB GDDR5顯存構成了4+4GB顯存(即8GB)不過也不知道爲什麼這款芯片上面沒有絲印,另外可以看到我這款顯存來自海力士(貌似超頻不咋地)爲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晰我再附張網圖
SK hynix (霧)
來看背面,8+8巨大顯存其他原件型號不懂,不敢亂說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水冷卡,散熱模組也是值得拆解的,但就是這裏我沒拍啥圖片,所以有什麼我就給大家放點什麼啦
顯示鮮明的兩個泵,來自ASETEK,在當時來說應該是用了他們非常好的產品,無論是雙泵,還是120厚排,均有獨特考量,同時也被後面的PRO DUO繼承(這款顯卡我也測過,如果想看的話可以點開我的主頁找找)。
而且在兩個泵周邊還有整體框,屬於當時時代的常見設計,起到支撐與導熱的作用,AMD也是非常大氣的在供電的散熱部分使用了全銅散熱鰭片和銅底,通過4顆螺絲固定在整體框上,拆下來的時候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這倆泵莫名有點像那啥,對,就是你想的那個
下面速通參數:(對的,我是超級懶狗)
圖片源於中關村在線
------------我是分界線喵,關注樓主喵----------
接下來是理論性能測試,還是那句老話,LZ是一個一個窮鬼啊啊啊,買完卡後就沒啥錢買遊戲了,所以這次我就不測遊戲了,僅在最後附一個娛樂黑神話跑分(畢竟單芯,不算完整發揮)
測試平臺如下:
CPU:i5 14600kf
主板:TX B760m D4
內存:阿斯加特 3600 16×2
硬盤:SN580 1T
電源:玄武850se
首先作爲老卡,DX11爲最基礎的測試,我使用了FireStrike三個版本進行測試,在每張圖片下面我會用較爲主流的顯卡跑分作爲參考(數據來源於3DMark官網)對比時請看圖片位於右側最上方的“顯卡分數”,結果如下:
4060:28000左右;1080ti:約29000
4060:約13000;1080ti:約14000
4060:約5700;1080ti:約7000
可以看到我們14年的老同志也是能打打我們現在的"甜品"(苦品)卡4060了,性能釋放,小子!
接下來是作爲現代遊戲標準的DX12測試,這裏lz測試了兩個版本的TimeSpy:
4060:約10000;1080ti:約10000(略低於4060)
4060:約5000;1080ti:約4500
可以看到到了DX12下壓力也是起來了,4060憑藉更新的架構以及原生對DX12的支持也是遙遙領先,甚至還可以打打1080ti,可見老黃刀法是真的一絕。
然後是娛樂項目,黑神話全低特效,開啓FSR,單顆核心可以跑出34幀的好成績,完全能玩好吧,要是會用小黃鴨調用第二顆核心進行雙倍補幀到60說不定還能獲得一個較爲流暢的體驗呢(笑)
總結:
老卡皇有老卡皇的魅力,極致的工業風設計,爲了壓住巨大發熱的核心不惜採用水冷,哪一個放到如今都已經不再可能,公版調校趨向保守,非公獨特的頗具巧思的設計也被無數的RGB,花裏胡哨的顏色,以及二次元貼紙取代(當然也有人喜歡這種,如果你喜歡的話就當我沒說好啦),也是希望DIY能再好起來罷。
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個贊喵,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投個電喵,關注我待我有錢給大家寫更多有趣的測評喵
------------我是分界線喵,關注樓主喵----------
附:原本lz是想摸摸體質超一超玩,畢竟是水冷,不過鑑於週末就兩天還有一堆事情要幹(拿着全站儀到處測測邊,還有學C#)所以就沒搞啦,請大家見諒喵。
喜歡我重炮手嘛?(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