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銳龍5 9500F那些事
AMD全新千元電競神U——銳龍5 9500F在前兩天開售了,相信各位應該清楚它的性能表現了,它是基於銳龍5 9600X打造的青春版,無核顯設計更適合遊戲玩家,最大睿頻從5.4Ghz降到5.0GHz,對於超頻玩家來說其實沒什麼差別,因爲通過PBO 2就能輕鬆+200MHz,運氣好的話,定壓定頻全核5.4GHz也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不少玩家表示,其競爭對手i5-14600K/KF的超頻能力很強,尤其內存衝擊高頻後,網遊性能會更爲出色。其實銳龍9000家族在內存超頻後提升同樣很大,只是同頻(MEMCLK:UCLK= 1:1)情況下一般最高只能達到6400~6600MHz,頻率提升不大會給玩家一種錯覺——性能提升也一般。
因此,今天硬核就給大家分享一下9500F個人超頻體驗——包括全核提頻、內存同頻以及內存異步,在這一系列折騰之後,再對比PBO+EXPO(DDR5 6000)主流用法,看看9500F又能在遊戲和生產力兩大領域提升多少性能。
本次測試硬件
本次測試主板來自微星的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實則9500F搭配主流B850M即可,對於超頻也不會太大影響。
主板外觀延續了暗黑家族獨特的碳纖維風格,X870E暗黑格外亮眼的是I/O裝甲上的黑鏡龍紋,通電之後整體只有龍紋和CARBON LOGO有ARGB燈效,有一種低調奢華的感覺。
X870E暗黑供電規格是完全是越級的設計——在碩大的擴展式散熱裝甲之下,它擁有18+2+1相旗艦級供電用料,服務於CPU核心VCore的Dr.MOS,最大電流可承受110A,能輕鬆滿足銳龍9 9950X3D的供電需求。
X870E採用四根DDR5內存插槽,最大可兼容256GB容量,內存頻率標稱高達DDR5 8400+MT/s,能輕鬆滿足本次內存異步超頻需求,對於萌新玩家也可以使用Memory Try It、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等BIOS功能一鍵優化內存。
X870E暗黑全方位配備EZ便捷拆裝設計——在M.2裝甲、M.2插槽以及顯卡插槽(輕輕一按即可移除顯卡)都有覆蓋到。具備三條PCIe全長插槽,分別支持PCIe 5.0X16、PCIe 5.0X4和PCIe 4.0X4,M.2插槽提供到四組(2*PCIe 5.0X4+2*PCIe 4.0X4),能滿足高端玩家的一切存儲需求。
主板擁有極其豐富的I/O配置:它擁有多達13組USB接口,其中包括2組10Gbps Type-C+2組40Gbps Type-C。另一方面,Flash BIOS Button、Clear CMOS Button、Smart Button、2.5G網口、5G網口、Wi-Fi 7等最新配置都是一應俱全。
爲了最大程度確保超頻順利進行,這裏使用水冷散熱器壓制9500F——來自微星MAG CORELIQUID A15 360冰刃。
冷頭上的軍事風格代表着它延續了MAG系列的經典設計,冷頭上還具備閃電圖案的ARGB燈效,水冷還擁有JAF一線鏈接、一體隱藏線纜、複合扣具、無螺絲全銅底座等亮點。
測試顯卡是RTX 5080,給它準備了一顆來自微星的MPG A1000GS PCIE5暗黑,可見電源正面幾乎是全覆蓋散熱格柵,內置一顆135mm尺寸、FDB軸承散熱風扇。
電源支持ATX 3.1標準,並通過80PLUS、CYBENETICS金牌、PPLP.INFO三大金牌認證,內部用料紮實採用全日系105℃固態電容,還有10年質保保駕護航~
烤機、全核和內存超頻
本次測試的環境和配置,超頻對比組是大多數玩家都會採用的主流方案——打開PBO和EXPO配置,EXPO配置內存選擇了主流的DDR5 6000C30 16GB*2。
顯卡則是NVIDIA GeForce RTX 5080最大程度降低顯卡瓶頸,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4H2,顯卡驅動是GameReady 581.15 WHQL版本,所有測試基於26℃開放平臺下進行。
首先來看9500F的功耗和溫度表現,開啓PBO之後運行CINBENCH R23十分鐘多核循環,頻率能穩定5.0GHz左右,1.31V電壓下功耗是126W左右,比9600X自然低一點,比14600KF就低太多了,CPU二極管最高溫度77℃也不高。對於不折騰的純粹遊戲玩家,建議不需要開啓PBO,溫度表現還能更漂亮。
先超CPU頻率,手上這顆體質是能到全核5.3GHz,電壓需要設定1.24V(微星可設置L3防掉壓),比PBO 2略高0.5GHz左右,5.4GHz完全衝不了,即便是5.35GHz也不太穩定,看來還真是等級森嚴。
進入系統再運行R23烤機十分鐘,可見CPU二極管最高溫度已經降到70℃,功耗也略降一點點,妥妥屬於降壓超頻符合AMD設計思路。
下面就是手動內存超頻部分了,如果不想折騰也可以試試微星BIOS內的Memory Try It、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這些一鍵提升功能,比較適合新手調試,建議是從真香檔位開始嘗試。
1:1同頻狀態下,這顆9500F內存頻率是順利達成DDR5 6400C26-36-36-58,副時序和第三時序也可縮緊參數,內存電壓需要設定1.56V,當然過測TestMem5烤機就需要加風扇,至於FCLK頻率並不是越高越好,同頻6400最佳是對應1:3比例所以是2133MHz,6200則是2067MHz。
如果CPU體質沒那麼好就降到6200MHz(手上4顆其中3顆都能6400,感覺概率還是挺大的),內存體質或者主板調教差點就修改一下CL值,比如C28甚至C30都可以,再者就是tRFC、tRFC2和tRFCsb這三個值了,反正只要是海力士A-Die顆粒,能縮緊的地方就不少。
異步超頻方面,銳龍9000搭配主流B850M,內存大多數都能上8000Mhz,個人覺得甚至比i5-14600K/KF概率更大,異步情況下以8000頻率爲例,最好能控制CL值在34以下不然效能很低。
這顆9500F能達成DDR5 8000C32-45-45-58,副時序和第三時序一樣可壓只是和同頻略不同,內存電壓則是需要加到1.6V,低一點都通過不了烤機測試。FCLK頻率則不需要變動,異步狀態對應最佳比例是1:4。
銳龍5 9500F PBO+DDR5 6000C30 EXPO配置(未開啓Latency Killer),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銳龍5 9500F 全核5.3G+DDR5 6400C26 OC(未開啓Latency Killer),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銳龍5 9500F 全核5.3G+DDR5 8000C32 OC(未開啓Latency Killer),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搭配常規6000C30的EXPO配置內存,因爲9500F和9600X只是頻率上有差別,L3緩存都是相同所以理論數據也差不多。在讀取、寫入和複製表現上,6400C26要優於8000C32,這不是因爲同頻/異步或者內存頻率造成的,而是因爲6400C26本身FCLK頻率更高,至於內存延遲方面,6400C26和8000C32都降了不少,但後者表現要略好一些。
遊戲和生產力性能提升
理論歸理論,接下來實戰纔是王道。遊戲沒有測試太多,挑選了《Counter-Strike 2》、《使命召喚21:黑色行動6》和《絕對求生》三款電競網遊,前兩者是通過基準測試進行,均設置最低畫質(渲染倍率100)
喫雞則有點特殊,會遵循大多數玩家的設置習慣——抗鋸齒、可視距離和材質超高其他最低,並且回放錄像是選擇了薩諾的BootCamp(俗稱自閉城)區域作爲測試,強度絕對夠大落地後,附近起碼由10幾個玩家,具體流程就是落地之後開始記錄幀數,幹掉其他兩位玩家後結束測試,時長一分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下幀數表現僅供參考,且不論配置、測試場景、驅動等差異,單單就幀數記錄軟件不同,測出來差別就會很大,因爲軟件的工作原理都不一樣,最靠譜的方式是直接看超頻前後的提升%。
在《Counter-Strike 2》裏,6400C26和8000C32相比常規EXPO平均幀都能提升7%,1% LOW幀提升也明顯均達到19%。
《絕對求生》作爲經典網遊對比項目,6400C26和8000C32自然提升也明顯,1% LOW幀都是21%幅度,而前者平均幀提升14%,後者則是16%更強,看來喫雞還是高頻內存喫香一丟丟,只是沒有英特爾那麼明顯罷了。
令硬核比較意外的是《使命召喚21:黑色行動6》,同頻6400C26居然是全場最佳,比EXPO平均幀和1% LOW幀分別可提升16%和17%,而異步8000C32整體幀數都只提升9%,差距有6%~8%。
當然,以上測試結果還有CPU頻率提升的一些作用,PBO是5.05GHz,全核則是5.3GHz。
來到重頭戲的跑分項目CINBENCH R23,常規PBO+EXPO單核和多核性能,基本等同於未開啓PBO的9600X。6400C26和8000C32沒什麼差別,都是基於全核超頻帶來的提升,多核能提升7%,單核則是6%幅度。
全新升級的CINBENCH R2024涉及更復雜的場景,所以對內存容量和穩定性(也可以作爲內存穩定性測試的可選項目之一)要求更高,常規PBO+EXPO就是正常水平發揮,全核5.3G+6400C26多核能提升12%,全核5.3G+8000C32多核則是提升9%,相比舊版內存性能更相關一丟丟但不多,單核則不影響,都是穩定提升8%。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主要涉及PS和LR兩個項目,對於CPU和內存性能都較爲敏感,因此能看到6400C26和8000C32結合CPU超頻,均相比PBO+EXPO提升10%,對於生產力項目來說,收益是相當可觀了。
最後一項則是7-ZIP基準,個人認爲這是極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力,即便是臭打遊戲的朋友,平時也一定會接觸到壓縮或者解壓縮文件的這種日常操作,CPU和內存性能直接影響完成時間。這個項目其實對於銳龍9 9900X以下的銳龍9000處理器,都是優勢不大的項目。
不過超頻收益就挺大的,尤其壓縮內存性能影響很大,6400C26和8000C32均能提升14%,而解壓縮主要是關聯核心規模和性能,全核5.3GHz能提升9%。
總結
總得來說,AMD銳龍5 9500F憑藉着架構和工藝紅利,網遊性能尤爲突出,是千元級處理器的王牌新力軍,經本文深入探究,通過CPU和內存超頻之後,對於網遊來說提升幅度也不小,其中兩款遊戲都是超過15%幅度,並且1% LOW幀提升還要更明顯。
不過異步8000C32這種極致調教,整體而言並沒有同頻6400C26效果好,關鍵內存電壓還得加更高不划算,至於CPU全核5.3GHz感覺是大衆水平,超完就是和9600X幾乎沒有差別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