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face:
此次裝一臺喬思伯 D41 Mesh 副屏版機箱,這款機箱是此前發佈的 D31 放大版本,非常適合緊湊型 ATX 主板裝機。尺寸爲:205MM (寬) *392MM (高) *440MM (深)(容積:35.4L),支援最大 ATX 主板安裝,相比 D31 顯卡底部空間更寬敞,顯卡散熱更好,理線空間更足,同時增加了一組 3 盤位硬盤倉,可以安裝雙 3.5 寸 HDD+1 個 2.5 寸SSD,加上背部兩個2.5寸SSD位,共 3 個。其他方面,硬件支援規格基本相同,前面板同樣 1670 萬色 8 英寸屏幕,可作爲副屏來實現主屏幕擴展、動畫、壁紙以及搭配Aida64實現硬件監控等功能,Mesh版本前面板同樣通風設計,搭配網孔的電源掛倉可實現電源獨立風道,頂部支持360冷排,通過四檔位可調的電源安裝位,可以頂部安裝360冷排同時,兼容最大360mm顯卡安裝(此時電源長度爲 14cm),4090 顯卡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需要注意的是,和D31一樣,機箱寬度在搭配 40 系顯卡時,顯卡距離玻璃側板距離較近,顯卡供電線儘量選擇材質較軟的線材方便彎折,顯卡自配的 16Pin-4x8Pin 轉接線太硬會頂機箱側板。
好了,介紹這麼多,下面進入裝機環節。
硬件配置清單:
CPU:intel i7-13700K
主板:華碩 ROG MAXIMUS Z790 HERO
顯卡:索泰 ZOTAC GeForce RTX 4090 天啓 OC
內存:宇瞻 Apacer NOX DDR5 5200 電競內存 16GBx2
SSD:XPG 翼龍 S50Pro 2000GB
電源:安鈦克 Antec HCG 850
散熱:利民 Thermalright Phantom幻靈 Spirit 120 SE
風扇:利民 Thermalright TL-B2 Extrem x6
機箱:喬思伯 JONSBO D41 Mesh Screen Black
一、整機展示。
整機黑色調,風扇無光,僅保留主板和顯卡燈效,配合屏幕少量紫色 RGB 燈效(R50,G0,B50)點綴。
主機各角度展示。
![]()
![]()
![]()
![]()
機箱主板側展示。
![]()
背線展示。
![]()
機箱前面板上方爲一塊8英寸屏幕,屏幕參數爲:16:10 比例,1280 x 800 分辨率,188ppi,支持1670萬色彩,1000對比度,最大300nit亮度,30ms響應時間以及60Hz刷新率,可以顯示運行狀態(需要搭配 Aida 64 使用)。
![]()
也可以作爲第二顯示屏來使用,可以播放動畫、壁紙、追劇、欣賞電影動漫等。
![]()
屏幕下方爲一整塊通風面板,前置IO在前面板右下角,包括USB 3.0 Type-A、USB-C 3.2 Gen 2(10GBps,喬思伯宣稱可達16GBps)和一個3.5mm耳麥插孔。
![]()
機箱頂部和前面板同爲通風網板設計。雙層板設計,頂板和內部冷排支架間距12mm,可有效降低風阻和風噪。
![]()
來看主板側內部各硬件情況。
![]()
利民 Phantom幻靈 Spirit 120 SE 雙塔風冷。
![]()
7根6mm的熱管,迴流焊工藝。
![]()
配備的風扇型號爲利民 TL-C12Bv2 無光風扇。
![]()
ROG MAXIMUS Z790 HERO 供電 I/O 散熱裝甲單面鏡+LED 點陣燈效。
![]()
加入 Polymo 動態燈效,可同時呈現 2 種圖案,可呈現 ROG/HERO 兩種圖案,並支持動態效果,可變幻絢麗多彩的個性圖案。
![]()
宇瞻 NOX DDR5 5200 電競內存。無光矮馬甲的設計非常適合風冷方案的裝機搭建。
![]()
索泰 GeForce RTX 4090 天啓 OC 側面燈效。
![]()
![]()
顯卡背部兩顆天啓之翼 2.0 散熱風扇燈效。風扇和背板組成天啓之翼 2.0 散熱引擎,左右兩個風扇分別爲吹風、吸風設計。
![]()
中央盾鱗 2.0 仿生風扇外圈形啓世之環龍鱗燈效。
![]()
ROG MAXIMUS Z790 HERO 主板左下方散熱片上的 敗家之眼 Logo 標識。
![]()
頂部安裝三顆利民 TL-B12 Extrem 排風。
![]()
底部同樣安裝三顆 利民TL-B12 Extrem 進風輔助顯卡散熱。
![]()
右側爲電源線擋板,起到檔線遮醜的作用。上面印有 JONSPLUS STUDIO 字樣。
![]()
機箱尾部左上角爲電源線接口,通過延長線轉接的形式和電源相連。下方左側爲主板IO擋板接口,右側爲1顆12cm風扇安裝位。
![]()
下方爲 7 槽 PCIE 槽位。最下方的PCIE槽位開孔設計,方便屏幕線材穿過連接主板及顯卡。
![]()
二、配件開箱。
主板選擇了華碩 ROG MAXIMUS Z790 HERO。
![]()
華碩 ROG MAXIMUS Z790 HERO 延續了 Z690 HERO 外觀,主板採用最新的 Z790 平臺設計,搭載20+1供電模組(90A),配備雙 ProCoolⅡ 高強度供電接口,輕鬆駕馭 13 代酷睿 i9 旗艦處理器。
![]()
主板 I/O 和 VRM 供電散熱片非常厚實並做了大面積斜紋鏤空切割,使用導熱管連接上方和左方的散熱片,並使用高傳熱係數的導熱貼壓制電感和供電模組,更有背板輔助被動散熱,增加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能力,保障主板供電低溫高效運行。
![]()
ROG MAXIMUS Z790 HERO 提供了四個最高支持 128GB DDR5 7800Mhz 的內存插槽,右上角標配 Debug 偵錯燈、獨立開關機和重啓鍵方便裸板超頻使用。
![]()
供電 I/O 散熱裝甲單面鏡+LED 點陣設計,加入 Polymo 動態燈效,可同時呈現 2 種圖案,可呈現 ROG/HERO 兩種圖案,並支持動態效果,可變幻絢麗多彩的個性圖案。左上角還有銀色 MAXIMUS HERO 字樣。
![]()
主板 CPU 供電爲雙 8Pin 設計,8+8-PIN PROCOOL II 確保供電輸入穩定和保持低溫。
![]()
主板下方通體覆蓋大面積厚實的散熱裝甲,PCH 散熱器的外觀銀黑條紋組成的ROG信仰之眼,無 ARGB 燈效,個人更喜歡這樣有金屬質感的無光設計。兩個PCIe5.0 x 16 擴展插槽的表面均有金屬保護罩,提高接口強度的同時還可以避免信號干擾,下方還有一個 PCIe 4.0x16 插槽。第一條 PCIE X 16 支持最高 PCI-E 5.0 X16,第二條 PCIE X 16 支持最高 PCI-E 5.0 X 8 (以上 2 根共享 CPU PCI-E 5.0 X16,提供 X16/X0 或 X8/X8 的組合),最下方PCIE x16 實際爲 PCI-E 4.0 X8 的通道,方便支持 ROG HYPER M.2 CARD 上的雙 PCI-E 4.0 X4 M.2 SSD。
![]()
拆除厚重的散熱片,可以看到主板提供了 3個M.2 數據接口,均預貼了導熱貼,均支持 M.2 Q-LATCH 快裝快拆設計,其中兩個支持 PCIe4.0x4,另一個支持 PCIe4.0x4&SATA 模式,最上方爲直連 CPU。
![]()
華碩自家 SUPREMEFX 設計,內含 1 顆 REALTEKALC 4082 CODEC,還有 1 顆外置的 ESSS ES9218PQQUAD DAC 芯片,和多顆聲電容提供逼真的遊戲音效和動聽的聽覺感受。
![]()
配備 6 個 SATA 6G 存儲端口。
![]()
接口方面是非常豐富的,從上到下分別爲:1 x BIOS FLASHBACK 按鈕、1x CMOS 按鈕、1 x HDMI 2.1 端口、4 x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接口、2 x Thunderbolt 4 Type-C 40Gbps 接口、5 x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接口、1 x 2.5 Gbps 有線網口、1 x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 接口、2 x Wi-Fi 6E 無線天線接口、5 x3.5mm 音源孔、1xOptical S/PDIF 輸出音源孔。
![]()
主板背面是一整面金屬背板,這是 HERO 主板頭一次享受如此待遇,中央斜紋幾何圖案和暗紋設計,右下角是巨大的敗家之眼 Logo 設計。
![]()
顯卡選擇了索泰 ZOTAC GeForce RTX 4090 天啓 OC。
![]()
附件方面則附贈了:一對天啓之翼 2.0 散熱引擎風扇,一根一分四的 8pin 轉接線,一套顯卡支架。
![]()
金閃閃的天啓姬卡片,快速安裝指南,說明書。
![]()
取出顯卡本體。
![]()
顯卡正面展示。索泰 GeForce RTX 4090 天啓 OC 正面延續了30系天啓的設計元素,採用三風扇設計,顯卡導流罩佈滿了各種幾何紋路和棱角,黑色主色調搭配銀鱗合金甲片,增加顯卡結構強度的同時讓顯卡外觀更加有質感。這款顯卡採用了全新升級的高效冰芯 VC 散熱系統,搭載盾鱗 2.0 仿生扇葉、大面積 VC 均熱板、七根冰脈 2.0 熱管、全覆蓋高密度鍍鎳鰭片,對流穿透散熱設計,能大大提高顯卡散熱效能,釋放核心全部潛能。顯卡整體尺寸爲:376x150x74mm,3.5 槽設計,基於 GeForce RTX 4090 圖形核心設計,配備 S.E.P2.0 供電系統,24+4 相高規格供電,擁有流處理器 16384 個,顯存 24GB GDDR6X,顯存位寬 384-bit,核心頻率 Boost: 2550 MHz,顯存頻率 21 Gbps,功耗 450W。
![]()
配備了三顆 11 cm 盾鱗 2.0 仿生風扇,提升扇葉面積,優化葉片曲率和鯊魚鱗狀仿生紋路,減少風噪,提高風量風壓,雙滾珠軸承設計,減少軸噪,延長風扇壽命,同時所有風扇均支持風扇啓停功能,S.E.P System加成,低溫低負載風扇啓停,最大化減少噪音。中間風扇位外圈在通電後顯卡中間風扇的 ARGB 燈效會亮起,形如龍鱗的部位就是啓世之環。
![]()
顯卡側面展示。
![]()
側邊中間的 ZOTAC Logo ,爲鏡面半透明呼吸燈,點亮後會有 ARGB 燈效。上方是供電接口,規格爲 1 x 12VHPWR,右側還設有雙 BIOS 切換按鍵,爲玩家提供加速和寂靜兩種風扇控制模式,可在遊戲過程中使用顯卡上的按鈕切換風扇散熱策略。
![]()
左側印有 GEFORCE RTX 字樣。
![]()
顯卡背面標配金屬背板,採用高強度合金材料一體鑄形而成,增加顯卡結構強度,有效保護PCB,提升顯卡靜電防護能力,同時背板尾部做了大面積開孔,方便正面風扇將鰭片熱量從此處快速排出,提高散熱效率。背板上的雙翼元素源自於天啓姬的鈞天裝甲,在背板設計了兩個卡槽,可以插入包裝內隨附的兩個 RGB 小風扇爲顯卡輔助散熱,下方還印有 ZOTAC 和GEFORCE RTX 字樣。
![]()
此次配備了天啓之翼2.0散熱引擎,左右兩個風扇分別爲吹風、吸風設計,讓風流遍及顯卡背面PCB等散熱死角,讓熱量無處遁形。這兩個小風扇升級了安裝方式,採用無線觸點式安裝,不再像上一代還要帶一根線,外觀更整潔美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風扇還支持 FREEZE 自動停轉功能,低負荷停轉,最大化減少噪音並延長使用壽命。此外這兩個風扇融入 ARGB 炫彩燈效,增加流光溢彩的豐富視覺效果。
![]()
尾部開孔設計,讓熱量更容易吹透,更利於散熱。
![]()
側面可見的厚重的散熱鰭片,顯卡低溫的保障。
![]()
接口方面配備了 3 個 DP 1.4a ( 最大支持 7680x4320@60Hz)以及 1 個 HDMI 2.1 接口(最大支持 4K 120Hz HDR, 8K 60Hz HDR),擋板爲三槽位設計,並做了密集開孔散熱,不鏽鋼鍍鎳設計長久不生鏽。
![]()
顯卡尾部可以看到 7 熱管設計,背板上還有三個支架固定螺孔。
![]()
內存選擇了宇瞻 Apacer NOX DDR5 5200 電競內存。
![]()
取出內存,這是雙 16GB 的套條,散熱馬甲爲厚實的鋁合金材質,觸感細膩,結合內存內置的強化散熱的 PMIC 電源管理晶片,可以讓內存更穩定、更低溫高效。表面咖灰色的底色,表面佈滿類似迷彩的塗裝,以潑墨意像帶出暗黑女神的神祕感,展現玩家個性。
![]()
內存中央印有白字體NOX的Logo。JEDEC 初始爲 4800 頻率,時序 40-40-40-77,電壓 1.1V,JEDEC 預設 7 套,而 XMP 頻率只有一套爲 5200,時序 38-38-38-84,電壓1.35V。
![]()
內存左側居中位置則標註了 DDR5 字樣
![]()
右側中央則印有 Apacer Logo 噴塗。
![]()
固態硬盤採用了 XPG 翼龍 S50Pro 2000GB。
![]()
XPG 翼龍 S50 Pro 2000GB 採用標準的 M.2 2280 規格,這個規格是各大主板、筆記本廠商普遍使用的主流規格,PCB採用黑色設計,左側爲主控區域,右側則是閃存顆粒區域。採用 NVMe 1.4 標準,連續讀寫速度皆可達每秒 5000/4000MB,無論是遊戲讀取、還是雙盤互拷均比PCIe3.0 產品要高效不少,2000GB 的容量在滿足各類使用場景需求的同時更可爲 PS5 提供升級擴容。
![]()
右側爲存儲顆粒部分,採用四顆 NAND 顆粒,爲 XPG 自封裝,512GB /顆,四顆合計組成 2000GB 標稱容量。
![]()
左側主控芯片採用 SMI 慧榮 SM2269XTF,這是慧榮推出的一款主流消費級 PCIe Gen4x4 NVMe DRAMLess 主控,採用12nm 製造工藝,內置 ARM Cortex-R8雙核心處理器,運行頻率爲 650MHz,支持 NVMe1.4 和 PCIe Gen 4x4 接口規範。XPG 翼龍 S50 Pro 搭載 SLC 快取算法和 HMB 技術(Host Memory Buffer),全局 SLC 動態緩存機制,在系統加載和數據緩存擁有獨特優勢;具備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機奇偶檢查碼)錯誤校正機制,與 AES 256-bit 高階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傳輸的準確度以及安全性。
![]()
電源選擇了來自安鈦克的Antec HCG 850金牌電源。
![]()
HCG 850金牌電源的機身長度爲14釐米,配備一顆12釐米的風扇,同時電源正面還有密集的格柵孔,利於風扇進風,還能防止機箱線材進入,保護風扇。
![]()
HCG 850的各項參數:+12V輸出電流最高達70A,對應了840W功率,+3.3V與+5V通過DC to DC電路從+12V調壓輸出,最高輸出電流都是20A,路聯合輸出的額定功率最高爲100W,整體額定功率是850W。
![]()
側面Antec HCG 850字樣。
![]()
在模組接口上,HCG 850金牌電源劃分了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主板供電接口,爲10+8pin的設計;第二種是SATA供電和D型4pin接口供電,共有4組;第三種是PCI-E和CPU供電接口,共有3組。
![]()
電源尾部通體鏤空設計方便熱氣排出,右側分別是Hybrid Mode的開關、電源開關以及電源插孔。Hybrid Mode關閉狀態下,電源風扇是溫控狀態,可以隨着電源負載變化而自動調整轉速。
![]()
散熱器選擇利民雙塔風冷, Phantom幻靈 Spirit 120 SE。
![]()
支持Intel的LGA17xx、LGA115x、LGA1200平臺,以及AMD的AM5和AM4平臺,並且附贈了一支 TF7 硅脂(導熱係數12.8W/MK)。
![]()
PS120SE是一款雙塔散熱器,配備了 7 根6mm的熱管,材質爲純銅熱管鍍鎳,整體尺寸爲110mm x 125mm x 154mm(L*W*H),整體重量爲765g(包含風扇),通過散熱器的底座迅速吸收CPU運行時產生的熱量,然後將熱量通過7根熱管傳導給鰭片,再通過風扇加快熱量散去,確保CPU溫度不會過高從而穩定運行。頂蓋黑化處理。
![]()
塔體避讓內存設計,同時塔體避讓主板 VRM 設計,讓散熱器無論在任何主板上都輕鬆安裝。
![]()
風冷鰭片鋁合金材質,採用迴流焊工藝,鰭片密度很高,雙鰭片堆疊(type-D)設計。
![]()
風冷底座採用銅底焊接。七根 6mm 鍍鎳銅熱管通過鍍鎳的 C1100 鏡面銅底座與 CPU 間接接觸。
![]()
PS120SE配備的風扇型號爲TL-C12Bv2,其尺寸爲120mm x 120mm x 25mm,重量爲135g,軸承類型爲S-FDB Bearing,轉速爲1500RPM±10%,最大噪音值爲25.6dB(A),風量最高達66.17CFM,風壓則最高達1.53mm/H2O,接口爲4PIN PWM,標配一分二風扇PWM控制線,實現PWM同步控制。
![]()
風扇和散熱本體合體後外觀展示。
![]()
![]()
機箱風扇選擇了 6 把利民 TL-B12 Extrem。
![]()
外觀通體黑色,渦輪扇葉,四角都有緩震橡膠,同時採用動平衡點膠 2.0 工藝,實現 XYZ 三次元動平衡校正。框架是三角對稱式設計,增加 23% 有效出風面積,提升 20% 結構受壓強度。
![]()
採用PBT 服務器級用料,配有美蓓亞雙滾珠軸承,高壽命 10萬小時無故障運作時間,6 年質保。核心規格,均爲4PIN PWM 可調速接口,B12 EXTEM則轉速最高可達3150RPM,風量 112 CFM,風壓:5.0mm/H2O。
![]()
機箱來自喬思伯最新推出的ATX機箱 D41 MESH SCREEN 版本,作爲D31的放大版本,D41機箱的尺寸爲:205MM (寬) *392MM (高) *440MM (深)(容積:35.4L),非常適合緊湊型 ATX 主板裝機。機箱左側爲鋼化玻璃側板,玻璃內部四周金屬包邊加固,同時採用塗層工藝,可遮擋螺絲卡口。
![]()
背面爲整面鋼板。
![]()
機箱前面板上方爲一個8 英寸屏幕。屏幕規格爲:分辨率爲 800p,ppi 爲 188,配合動態壁紙和 AIDA64 能用來顯示一些動畫或者電腦運行信息。屏幕表面覆蓋有1.1mm 厚 6H 莫氏硬度鋼化玻璃,保護屏幕不受刮擦。由於這塊屏幕可以拆下來作爲一個獨立的副屏,利用隨機附贈的支架螺絲可以放在桌面作爲第二屏幕來靈活使用。這塊屏需要鏈接顯卡的 HDMI 接口(信號輸出)和 USB-C 供電來使用。屏幕下方爲一整塊通風面板,前置 I/O 在前面板右下角。
![]()
I/O 前置擴展方面,包括 USB 3.0 Type-A、USB-C 3.2 Gen 2(10GBps,喬思伯宣稱可達 16GBps)和一個 3.5mm 耳麥插孔。
![]()
屏幕左側有三個功能鍵,從上到下分別爲:亮度+、亮度-、屏幕開關鍵。
![]()
拆除上下面板,可以看到前面板內部均爲網孔設計,上方電源固定位一共四個,可以通過調整上下高度達到最大化的硬件兼容。
![]()
同時下方還有一個12cm風扇位進風,不過前提是電源長度不得超過 14cm,電源需掛位處於第一級。
![]()
屏幕拆下可以替換隨機箱附贈的通風 Mesh 網板,同時屏幕作爲副屏置於桌面使用。
![]()
機箱頂部和前面板同爲通風網板設計。雙層板設計,頂板和內部冷排支架間距 12mm,可有效降低風阻和風噪。
![]()
鬆開頂板後部螺絲,頂板即可拆除,頂部可安裝 3 顆 12cm 或 2 顆 14cm 風扇,冷排支持最大 360 水冷。
![]()
機箱主板側展示。
![]()
支持 ATX 主板,和 D31 一樣風冷散熱最大支持 168mm,顯卡方面和電源高度相互影響,顯卡支持最大 335mm-400mm 之間。
![]()
機箱底部同樣爲通風網孔設計,支持安裝 3 顆 12cm 或 2 顆 14cm 風扇,冷排支持最大 360 水冷。電源最下方相比 D31 空間更足,理線更輕鬆,顯卡也可以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
![]()
右側爲電源線擋板,起到檔線遮醜的作用。
![]()
電源掛架下方爲一個三盤位硬盤架,可以支持 2 個 3.5 寸 HDD+1 個2.5 寸 SSD 硬盤安裝,當然如果不使用也是可拆除的。
![]()
電源前置吊裝,支持ATX、SFX-L、SFX規格電源安裝,最大安裝方式電源不超 220mm,電源架雙面通風設計,電源可以雙面均可安裝,共 4 個檔位上下可調。顯卡長度取決於電源安裝檔位,以頂部安裝 360 一體水冷爲例,若想要獲得較長的顯卡支持,ATX 電源推薦使用 14cm 長度,顯卡長度可最大支持到 360mm。
![]()
機箱背部展示。背線倉 16mm-35mm 寬,有 7 個穿線孔,方便用戶走線埋線。
![]()
背部左上角配備 1 個 2.5 寸 SSD 硬盤安裝位。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