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給大家寫了一篇明朝歷史的薦書文章,其中熱度最高的自然是《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筆下的大明王朝從巔峯走向落寞,故事寫到1644年便戛然而止,今年明末的話題又被炒得很熱,這篇文章結合明史大佬顧誠教授的學術著作,繼續和大家聊聊《明朝那些事兒》後面沒有寫完的那些歷史。
![]()
01 南明
南明的國祚,恰似帝國黃昏最後的悲歌,
弘光、隆武、永曆——三帝更迭如走馬,
開局尚有半壁江山的生機,可執棋者卻步步錯算,
將反攻的銳氣消磨於派系的爭鬥之中,
江南的富庶成了權臣的籌碼,前線的忠魂反而淪爲內Dou的棄子,
一個本有一戰之力翻盤的局面,最終卻因人心的潰散而滿盤皆輸。
![]()
上文講到了南明最後一個朝廷永曆的北伐,
自從永曆帝登基後,就像喪家之犬一樣四處流竄,
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李定國等人成爲抗清的主力,
他們將殘部帶入雲貴,短短三年就將雲南建設成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大西軍也開始與永曆朝廷聯合,發起了南明史上最牛的一次反攻,
名將李定國先是在桂林逼死清朝定南王孔有德,
又在衡陽陣斬滿清敬謹親王尼堪,
達成了“兩蹶名王”的奇蹟,徹底打破清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永曆也一度收復南方數省,讓天下看到了復明的希望,
今天這篇文章再來聊聊爲何入關後無敵的清軍,突然接連戰敗,
而多爾袞入關時只有十餘萬清軍,爲何最終可以擊敗南明。
![]()
多爾袞扮演者-馬景濤
02 多爾袞入關
先來看清軍入關初期雙方的實力,
根據顧誠等人的考證,多爾袞滿八旗大約爲6-8萬人,
按“三丁抽一”兵役制推算,入關前滿族成年男性約24萬,
蒙八旗與漢八旗約有2-3萬人,多爲歸附的蒙古部族和遼東漢軍,
加起來真正的核心兵力大概十餘萬人。
南明這邊是崇禎自縊後就開始籌備擁立之事,
此時的南明坐擁江南富庶之地,兵力號稱百萬,
江北四鎮40萬、左良玉部80萬,但這個數字水分極大,
實際上江北四鎮每鎮大約2-3萬人,高傑部約10萬但是其中有很多流民,
而且江北四鎮空額嚴重,士兵多老弱,後勤混亂,
左良玉80萬人說法來自《明史》等記載,精銳戰兵約3萬,
所以弘光總兵力賬面約百萬,但剔除空額、老弱後,
實際可戰兵力不足20萬,且分散割據,無法形成合力,
朝廷上也是文官黨Z內耗,東林黨與馬士英集團傾軋,
武將擁兵自重,等到清軍南下,唯一反抗的只有黃得功,
所以清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滅掉了弘光和隆武,期間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
03 兩蹶名王
1644年到1647年(順治元年至四年),
這期間滿洲八旗兵所向無敵,直接已經佔據了華夏大部分核心區。
但是從1647年隆武覆滅,到1652年李定國兩蹶名王,
中間僅僅只過了5年,爲何清軍的戰鬥力突然大打折扣,
反觀南明折騰到最後,已經亡了弘光和隆武兩個朝廷,
居然還可以憑藉大西軍餘部打出如此輝煌的戰績。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第一點因爲滿族本身人口稀少,
入關時可以作戰的滿洲八旗也不過幾萬人,
連年征戰造成的傷亡,加上入關後水土不服導致的病死,
導致滿洲成年男子補充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而且進入漢人居住區後,清軍享受着程度不等的勝利者的優待,
逐漸滋長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風氣,遠不像入關前後那樣淳樸、勇於用命,
概括一句話就是兵員少了,士氣低了。
第二點則是多爾袞的失策,入關後他直接頒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
要求漢人剃去額髮、留金錢鼠尾辮,但這違背了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倫理觀,
再加上清廷四處跑馬圈地,強行將漢人投充爲旗人奴僕(包衣),
同時還頒佈逃人法,導致漢人百姓民不聊生,
大量農民實質上已經淪爲八旗的奴隸,
泱泱華夏甚至倒退回奴隸制,清軍在已經殖民的區域並不得人心。
![]()
04 天花詛咒
清軍戰力下滑的第三點原因,就是清軍入關初期主要宗室將領,
居然在短短几年內死的死殘的殘,
比如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在順治六年染天花暴B,年僅36歲,
論功勞滅弘光、破潼關李自成,多鐸戰功居諸王之首;
再比如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他在滅張獻忠時立了大功,
卻因皇位繼承舊怨遭多爾袞忌憚構陷下獄,順治五年暴斃,年僅40歲;
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也是清軍入關初期的大功臣,在順治八年被賜自盡;
而且天花也是清初貴族的死亡詛咒,
攻下江南的端重親王博洛、湖廣屢破明軍的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兩人均在順治九年病逝;
此外,清軍入關後宗室們沉浸於南方的溫柔鄉中,
巽親王滿達海抵禦姜瓖叛亂有功,但戰後縱情聲色,體質衰敗,
多羅謙郡王瓦克達則是酗酒致病,兩人也同在順治九年早逝;
最後,清軍的實Q人物攝政王多爾袞,
他也在順治七年(1650年)狩獵墜馬重傷,年僅39歲,
死後兩月遭順治清算,掘M鞭S、削爵毀祠,乾隆時期才恢復睿親王封號;
再加上被李定國陣斬的敬謹親王尼堪,
清廷當初南下功勳卓著的宿將已經掛掉了一大堆,
而且這些將領去世時普遍年輕,他們的子弟大多少不更事、缺乏經驗,
底下的滿八旗入關後作爲勝利者,享受優待,
迅速告別了過去淳樸勇猛的作風,滋生出追求安逸、畏懼作戰的風氣,
清廷的實力已經在快速下滑。
![]()
得過天花的四位皇帝
05 五省經略
面對自身核心武力的嚴重衰退,清廷統治者心知肚明,
他們早期是收編明軍精銳,充作南征主力,
比如吳三桂部5萬關寧鐵騎,再加上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明軍將領,
以降軍爲基礎建立綠營,承擔南征地主要作戰任務,
精銳的滿洲兵則不再打頭陣,作爲二線督戰最後摘取勝利果實,
清軍還開始使用“以漢攻漢”的征服模式,重用三順王,
等到李定國“兩蹶名王”後,清廷被迫依賴吳三桂、洪承疇等漢將平定殘明勢力。
1653年,漢人降臣洪承疇被清廷重用,被授予經略五省的至高權力,
並加“太保兼太子太師”等頭銜,他的官銜之長、權力之大,在當時無人能及,
而且清廷授予他的敕諭中,明確給予了他極大的自主權,
五省分別是湖廣、江西、廣西、雲南和貴州,洪承疇在五省可以總督軍務兼理糧餉,
五省範圍內的巡撫、提督、總兵等文武官員,悉聽節制,
而且五品以下文官、副將以下武官,可“以軍法從事”,
此外還給了洪承疇臨機專斷的權力,敕諭中希望他以撫爲主、剿爲輔,
因爲清軍遭遇軍事重創後,也對自身實力產生懷疑,試圖在策略上軟硬兼施。
在出發前,洪承疇從北方各省挑選一萬一千餘名精銳兵將,組成南征主力,
這支新軍的將領,幾乎全部是原明朝或原大順軍的降將,
所以洪承疇出山後,基本上就是北人降將去打南明軍。
![]()
06 肇慶之役
再把視角轉向南明李定國這邊。
在與孫可望決裂後,李定國被迫改變戰略方向,他制定了一個極具遠見的計劃——
就是放棄湖南,轉而東征廣東,
最終目的是與盤踞福建沿海、擁有強大水師的鄭成功會師,
若能成功,兩股最強的抗清力量將連成一片,可控制整個江南,則復興大業有望。
1653年二三月間,李定國率部由廣西進入廣東,一路勢如破竹,直逼省會肇慶,
而李定國的進攻,極大地鼓舞了廣東各地的抗清力量,
鎮守潮州的清軍總兵郝尚久(原李成棟部將),因不滿清廷待遇,於是再次反正歸明,
清軍潮州失守,坐鎮廣州的清平南王尚可喜,
也瞬間陷入了西有李定國、東有郝尚久的兩面夾擊之中,處境極爲危險。
隨後,李定國對肇慶發起了猛攻,但因清軍守將許爾顯頑強抵抗,未能成功,
清平南王尚可喜深知局勢危險,於是親率主力增援肇慶,
派兵切斷了李定國與東面郝尚久之間的聯繫通道,
李定國強攻和地道戰均未奏效,又與友軍聯絡被斷,只能審時度勢主動撤回了廣西。
這邊李定國撤軍,反正的郝尚久被徹底孤立,急忙派人向鄭成功求救,
鄭成功接到求救信,確實親率大軍進入了潮州府境內,
但他並未與清軍交戰,反而忙於在當地“徵輸行糧”,撈取補給,
鄭成功只給了郝尚久一紙空文,命令他固守,自己則在搜刮完糧草後於八月返回廈門。
被盟友徹底拋棄的郝尚久,在清軍圍困一個月後城破自殺,清軍隨即T城。
![]()
肇慶牌坊
07 新會之戰
1654年(順治十一年),李定國在肇慶失利後,總結教訓,
打算先取廣東,聯合鄭成功東西夾擊,
廣東是財賦、人才重地,一旦收復,南明即可扭轉所有頹勢。
當時南明在實力上佔有壓倒性優勢,清軍在廣東兵力單薄不足三萬,且多爲不可靠的南人,
而李、鄭聯軍兵力遠超十萬,且戰鬥力強悍,
清廷北方援軍路途遙遠,南明完全可以速戰速決。
但是李定國和鄭成功本質上也有分歧,因爲李定國以抗清大局爲重,
而鄭成功則將自己經營的閩海集團利益置於首位。
1654年初,李定國率大軍入粵,連克高州、雷州,廣東各地義師紛紛響應,
這次李定國沒有直攻廣州,而是選擇主攻廣州門戶新會,
因爲新會地處沿海,是與鄭成功水師會師的最佳地點。
從6月到12月,李定國對新會展開了長達半年的圍攻,
戰況極爲慘烈,城內清軍在糧盡後還喫人充飢,
在圍城期間,李定國多次派信使,言辭懇切甚至近乎哀求地催促鄭成功出兵,
但仍然等不到鄭成功的援軍,
反而是北方長途跋涉而來的清朝援軍抵達廣東,
十二月,清軍內外夾擊,李定國大軍在經過四天激戰後全線潰敗,被迫撤回廣西。
![]()
新會
08 常德失利
南明這邊是李定國和劉文秀兩路,在李定國衡陽大捷和孫可望寶慶之敗後,
明清雙方在湖南戰場都遭受了重創,實力大致相當,因此陷入了長期的對峙局面,
劉文秀本來在四川勢如破竹,後來在保寧慘敗,
又被孫可望奪去兵權,劉文秀心灰意冷一度想出家爲道。
後來在孫可望的堅持下,心氣已失的劉文秀被任命爲“大招討”,
於1655年春率六萬大軍進攻湖南,計劃採取水陸並進夾擊常德。
盧明臣率領的水師順流而下進展神速,很快攻克桃源,兵臨常德城下,
但是戰役發起時正值夏季汛期,大雨連綿,劉文秀親率的主力,
卻因道路泥濘、溪水猛漲而“滯留數十日”,完全無法與水師配合作戰。
清軍抓住機會,從荊州調集精銳增援常德,
設伏全殲了孤軍深入的南明水師,主將盧明臣戰死。
劉文秀聽聞水師覆沒,竟不戰而返,率領完整的主力部隊,放棄了整個攻勢,撤回貴州。
比較可惜得是這次進攻本應在前一年1654年發動,
當時清軍在湖南的八旗主力已經北撤,新援軍尚未南下,是防禦最爲空虛的大好時機。
然而,正是在那1654年,孫可望因忙於“圖謀篡位”,與李定國等人矛盾激化,
導致劉文秀按兵不動,將這個最佳戰機白白錯過,
等到1655年才勉強出兵,清軍的防禦已經得到加強,戰機已然不再。
![]()
常德
09 以守爲戰
這邊李定國和劉文秀兩路都遇到阻礙,與另一邊清軍的佈置有關係。
新任經略洪承疇深知明軍實力強大,清軍兵力不足,
因此一改此前清軍的冒進風格,採取全面戰略防守。
他向朝廷連篇累牘地“叫苦”,詳細陳述了湖廣地區清軍防線的脆弱和明軍,
特別是夔東十三家的巨大威脅,
清廷也心知肚明,派出的援軍也只敢命令洪承疇鎮守而非進剿。
洪承疇最先是在武昌佈防,他發現湖廣一帶民心未附,清軍兵力分散,
於是先鞏固湖北、湖南防線,
再把大本營設於長沙,修葺明代吉王府爲“集思堂”,作爲指揮中樞,
同時調耿繼茂部駐桂林,陳泰部鎮湖南,形成三角防禦體系。
政冶上面,洪承疇手腕也比較高明,他廣泛聯絡西南土司,承諾“歸順者保其世襲”,
結果成功招撫湘西、黔東南數十土司,切斷李定國後勤線,
另外洪承疇也利用舊明官C關係,招降原明將郝搖旗、馬進忠等部,削弱永曆外圍力量。
另一邊的永曆內部分裂,孫可望欲稱帝,與李定國勢同水火,
洪承疇密遣間諜散佈謠言,加劇二人猜忌,
最終消磨掉整個南明的銳氣,至順治十六年西南五省基本拿下。
![]()
洪承疇紀念館。。。。。。。。。
10 多爾袞入關僅十萬人,南明爲何打不過?
再回到本文的標題多爾袞入關僅十萬人,南明爲何打不過。
南明史系列我更了差不多30期,南明自己的問題已經說了不少,
清軍這邊往往是更容易被神話的,因爲清軍入關初期的“無敵”神話非常短暫,
由於滿族人口稀少、兵員補充困難,加上入關後享受安逸導致士氣腐化,
再加上開國勳貴將帥集團因天花、內D和戰死而凋謝殆盡,
他們的核心軍事力量並不是到清末才腐化的,而是在1647年開始就開始衰退。
面對李定國帶來的軍事危機,清廷被迫轉型,
啓用漢人降臣洪承疇經略五省,還授予其巨大權力,
洪承疇本人也是改掉冒進風格,採取以守爲戰的全面戰略防守,
同時利用政冶手腕分化、招降南明內部勢力,有效地遏制南明的反攻勢頭。
再看南明也是讓人非常高血壓,從弘光到永曆,
明軍和農民軍能聯合不搞內D的時間屈指可數,
往往是清軍打過來,自己人先內D一波,然後清軍直接摘桃子,
直到李定國纔打出幾波漂亮的反攻,
大西軍本是南明最後的翻盤希望,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內D,
結果就是將“兩蹶名王”換來的大好局面徹底斷送。
所以南明之所以打不過多爾袞,也絕非簡單的兵力問題,
失敗根源還是自身統治集團的問題,弘光前期就錯過了太多太多的機會,
到了隆武和永曆的中後期,也只剩下幾次高光場面,
反觀清朝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南明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結果,令人扼腕嘆息。
(南明史這個系列我已經更新了快一個月,寫到永曆也接近收尾階段了,計劃接下來再寫幾期鄭成功、李定國和張煌言們的故事,大家感興趣可以多多支持~)
![]()
往期歷史相關:
精羅落淚——羅馬史該如何入坑?
歷史天花板——中國通史必讀:從入門到進階!
明末1644——《明朝那些事兒》沒有寫完的歷史
明末1644——天下無敵的大明,《明事》未竟的歷史!
明末1644——南明史入坑,明朝末年的故事!
明末1644——李自成的崛起,闖王之路!
明末1644——張獻忠的崛起,大西王之路!
明末1644——襄陽之役,闖王東山再起!
明末1644——孫傳庭的悲歌,大明最後的脊樑!
明末1644——拯救大明王朝,崇禎爲何不南遷?
明末1644——李自成爲何失利,沒能成爲劉邦、朱元璋?
明末1644——吳三桂爲何投清,衝冠一怒爲紅顏是真的嗎?
明末1644——山海關大戰,李自成爲何快速崩盤?
南明1644——南明爲何曇花一現?
南明1644——誰能拯救南明危局?
南明1644——南明弘光爲何只堅持了一年?
南明1644——南明爲何沒有聯合李自成?
南明1644——南明初唯一的北伐,爲何迅速失利?
南明1644——揚州失守,史可法爲何沒能拯救南明?
南明1644——東林文人們,真的是清流嗎?
南明1644——南明最強明君,隆武帝爲何沒重振大明?
南明1644——南明爲何又聯合李自成的大順軍?
南明1644——張獻忠的四大義子,南明傳奇抗清名將!
南明1644——南明三忠,嶺南傳奇抗清義士!
南明1644——南明諸葛亮,爲何難以拯救南明?
南明1644——自詡清流的東林文人,爲何沒能拯救南明?
南明1644——抗清名將李定國,真正的傳奇英雄!
明朝歷史——除了《明朝那些事兒》,還有哪些明史神作?
唐朝歷史——《刺客信條:王朝》,唐朝歷史神作有哪些?
三國曆史——看完《三國演義》,還有哪些三國曆史神作?
魏晉南北朝——《東晉門閥政治》,魏晉南北朝好書推薦!
春秋戰國——讀完《商君書》,春秋戰國史有哪些經典著作?
考古尋秦記——《秦始皇的兵與城》有多麼偉大?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遊戲中的日本鬼!
大唐刺客——《刺客信條王朝》,做成遊戲靠譜嗎?
冷門佳作——《康熙的紅票》,一段不爲人所知的歷史
漢朝祥瑞——《王莽和他的時代》,王莽是“穿越者”嗎?
八王之亂——《全戰三國》,司馬家爲何是短命王朝
歷史神作——《東晉門閥政治》,史學天花板!
國劇巔峯——《大明王朝1566》,被埋沒的歷史劇
裸體舞曲——《大明王朝》,封神配樂古典名曲
明朝懸案——朱元璋臉上,真的有72顆麻子嗎?
天涯神貼——《明朝那些事兒》,一個時代的離去!
#gd讀書#
#gd歷史雜談#
#gd的ai&遊戲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