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遊戲科學在德國科隆遊戲展壓軸宣佈黑神話宇宙新作——《黑神話:鍾馗》,主創發文談新作《黑神話:鍾馗》。
馮驥:
《黑神話:悟空》發售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我過得雲裏霧裏。
一個心心念近二十年的事情,終於等到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超出最初的預期太多。
按理說,應該滿地打滾,應該天天輕哼。
遺憾的是人類底層的預設不是這樣,強烈的正面情緒持續時間好像都特別短,快樂總是一眨眼就過去。
那段時間我腦子裏真正揮之不去的,主要是迷茫、虛無與惶恐(我知道這麼說很矯情,別開槍)。可無論我怎麼爲自己“快樂不起來”感到羞愧,這些情緒依然不受控制地襲來,而且洶湧澎湃——尤其是被淹沒在“DLC到底做沒做DLC都有誰啥時候發DLC”的時候。
作爲一個職業的成年人,我也很善於把這些負面隱藏起來,說服自己打起精神,老老實實開始做DLC。
因爲我很清楚,催DLC的朋友,毫無疑問都是熱愛黑猴的人,是喜歡遊科的人,是把我們一路抬上山的人。
於是,發售後的大半年,我確定了一些方向,寫了一些設定,開了一些會,團隊按照“先做DLC”的計劃,正經RUN了起來。
如此直到今年的某一天,楊奇上午給我留言,說“有重要的事兒想請教下”。
當天我恰好有事白天不在公司,就約晚上回來再聊。
回來後見到他,我問的第一句話是,“你是不是不想做DLC,想做新的?”
釋然的,欣然的,順理成章的,我倆一拍即合。
然後,開始陸續說服其他同事。
再然後,就有了今天你們看到的《黑神話:鍾馗》。
DLC當然是個不壞的選擇,但此時此刻,我們更想先做一款黑神話的新作——
新的英雄,新的玩法,新的視覺,新的技術,新的故事。
放開手腳,大膽嘗試,不拘定法,從零開始。
也許很多人認爲,DLC很穩健,DLC很安全,DLC很清晰,DLC會快一點。
但我看到的很多二創作品,就已經比我們之前的DLC思路更加上天下地飛揚不羈
同各位一樣,我無比喜愛西遊記中那個妖魔神佛的世界,所以悟空的傳說在未來會以更完整更紮實的方式,準備妥當後,再正式回來。
《巖田先生》一書中,任天堂的老社長說:“在既有的延長線上,是沒有未來的。”
有未知,纔有驚喜;有挑戰,纔有樂趣。
遊戲科學會帶着大家的愛與願,繼續認真交付每一份新的答卷。
楊奇:
四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北京與魏師涮火鍋。
席間聊起一個鬼故事,我半開玩笑的說:“要不,你幫我拍一段CG吧?”
魏師面露喜色,拍腿問道:“那咱們這回幹個長片?!”
我想了想,答:“預算和上部CG一樣,你能做多長,咱就做多長...”
魏師沉默了一會,又問:“故事裏那人是誰?”
我解釋說:“上個月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黑臉紅鬍子的怪人,牽着老虎,守在陽臺。感覺這事不一般,驚醒後便記了下來,等回了杭州發你。"
魏師復默片刻,問道:“拍這個幹嘛用,新項目麼?”
我答:"片子咱們先拍,拍完了,說不定就有文件夾了...”
魏師欲言又止,嘆了口氣,只道:“先喝一杯,從長計議。”
轉眼小半年,這段畫面終於完成了。沒錯,故事中人正是鍾馗,騎虎的鐘馗。我印象中鍾馗並不騎虎,但夢醒後查考資料,方知明代畫作裏,騎虎的鐘馗像竟不少見,想來此事確不簡單 ...
創作一事,機緣很重要。一幫老夥計做了十多年西遊題材,或許正是時候換換腦子。神魔故事自然過癮,志怪傳奇也該別有生趣,
馮驥老師已經在寫離魂調了~
《黑神話·鍾馗》眼下尚無值得展示的實機內容,待做到能見人時,它理應是一番全新的面貌。當然,悟空的故事遠未結束,我們也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更多同道夥伴(部分重要崗位招聘也將更新,老師們可以順道關注gamesci.cn相關消息)。
話說回來,近來佳作迭出,目不暇接。黑神話什麼的,消停一陣子也挺好~
杭州的夏日愈發長了。今年所住小區,樹木稀疏,似乎再未聞得什麼呼喚聲。唯有不絕於耳的蟬鳴,此起彼伏,生機盎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