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客戶說“QQ只有小孩子才用。”實際上QQ誕生時間比微信早得多,前期馬化騰親自扮女人吸引網友使用QQ。但爲什麼會有這種印象呢?
QQ主打功能的多樣性,年輕人更愛折騰,而微信主打極簡、易上手,在初期推廣時就主打商務場景。
有些人還覺得微信只有傻*才用。實際上這不過是需求不同,使用微信的社會人士,是移動互聯網興起時才“轉戰”微信,他們對即時通信軟件的需求只要求“能聊天就行”;但和QQ一起成長以及後期QQ吸引的年輕人的需求就不只是聊天了。
我記得我上學時很羨慕別人有qq會員、紅鑽會員,qq秀整得特別好看。實際上年輕時除了成績、衣物等等能比較下,也只有網上整點特別的東西來顯得自己很酷,要是我長得夠帥,我高低得留下點自拍發動態裏(後來把學生時期的動態全刪了,不乏隨時隨地無病呻吟的東西,典型的意象堆砌,比如看到月亮,當時沉迷網文,發了一句“月,還不跪下!”(大意如此),我姐還問我什麼意思,我能告訴你中二病犯了麼?)
跑題了,總之,當然不是說只有顯得自己很酷的場景,還有比如羣文件的場景。
微信羣的羣文件就是一羣傻*產品經理設計(當然了,系他人語,我只是轉述),還是QQ羣羣文件好用。
這樣的需求差異能找出無數個,但最終還是回到開頭那個結論,「使用需求不同」。
但很多人不能意識到這點,只能通過自己見到的東西來判斷——我見過用微信的都是社會人,用qq的都是學生——所以用qq的都幼稚(你有沒有想過的一開始比你先學會使用網絡溝通工具的人的感受?)
反之亦然。我也曾有“我纔不用微信”的時候,覺得功能太簡陋,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須有,但現在都用了。
就好比用空調的人罵用取暖器的人傻*,那也大可不必。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冷的時候用取暖器,熱的時候用空調(假設空調只能製冷,不要跟我說空調也能制熱,懂不懂什麼叫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想要蒸桑拿的時候兩個一起開。
所謂大人,不是年齡大。小腦瓜大你才大。
Aut nihil, aut Caesar的思維疑似有些極端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