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對暑期檔劇集的印象還停留反覆重播的《還珠格格》與86版《西遊記》時,今年的《掃毒風暴》已經成爲了新的爆款。
火爆到什麼程度呢?該劇自開播以來,實時觀看人數突破4090萬,創央視八套年度新高;豆瓣開分即達到7.9,微博劇集的相關話題閱讀量更是累計突破9億,成功實現了收視率與口碑的雙豐收。
就在前不久,《掃毒風暴》的劇集完美收官,讓追劇觀衆直呼過癮的同時,更感嘆“後勁太大”。在各種社交平臺上,該劇仍維持着一定的討論度,各種解說、劇情線梳理等衍生創作也依舊活躍。
所以,《掃毒風暴》這部劇,又到底好看在哪裏呢?
掃毒風暴
一部現象級劇集佳作的誕生,肯定離不開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掃毒風暴》也不例外。
如果這是一篇專業的影視測評文章,我們當然可以從該劇題材的特殊性、跌宕起伏的劇情設計、多線敘事下的紀實美學等多角度去探討其成功之處;但如果迴歸一名普通觀衆的視角,我想《掃毒風暴》對我最直接的吸引力來源,大概還是劇中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
就比如,本片的核心角色及主要反派——盧少驊。
盧少驊的原型其實取自“中國第一毒梟”劉招華,而他的經歷本就十分不一般:化學天才、法警精英、逃亡9年、詐騙3億......他一生共製造冰毒31噸,且純度高達99%;即使在落網之際,對於自己的滔天罪行,也仍自有一套邏輯與辯解:
《掃毒風暴》把這些經歷改編成故事固然精彩,但想要塑造好“盧少驊”這一角色卻並不簡單:噱頭過多容易導致人物形象失焦,進而趨於扁平;而對“高智商犯罪”過程的刻畫失當,則會削弱其警示教育意義......但幸運的是,劇集並沒有將盧這一角色落入“臉譜化”的俗套,反而從多維度挖掘這一角色作爲“人”的立體性與複雜性。
劇中盧少驊可以是忍辱負重的家族支柱,也可以是八面玲瓏的破產商人;他既有普通人的“僞善利己”,又有冷血毒梟的“理性墮落”;他可以在拮据時真心實意地借錢幫助師父,也會在東窗事發時毫不猶豫地讓他頂罪......
這種立體感與真實感,也是當時灰色地帶社會切面的一種鮮活呈現。劇集圍繞盧少驊的慾望沉浮與一步步墮落過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網絡;而貫穿其中的光暗角逐與正邪交鋒,則往往構成劇情的高潮部分。
緝毒警察林強峯,作爲劇中另外一名核心角色,他與盧的正邪博弈與貓鼠遊戲往往是推動劇情的核心動力。
緝毒警的工作向來不易,從宛北毒窟臥底歸來的林強峯自然深知這一點。在劇集中,你可以明顯感受到林的成熟與老練,也同樣忽視不了他死裏逃生後淬鍊出的那股“狠勁”:林的每一次行動,幾乎都遊走在生死邊緣。
爲了取得毒梟的信任,他被迫吸食冰毒,恢復清醒後痛苦得幾乎窒息,吐血不止;爲了大局,他甚至會選擇親手傷害警方線人,即使代價是往後數十年間,持續生活在長期失眠以及被旁人視爲“癲狂”的狀態之中。
林強峯追捕盧少驊的五年,更像是人格分裂,與另一個自己作鬥爭的五年。雖然劇集的最後,盧少驊被繩之以法,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林強峯卻也沒能善終,而是在另一次緝毒行動中不幸犧牲。
這種“悲劇英雄”的結局,讓不少觀衆直呼“後勁太大”,除了結局本身,大家的意難平,更多是對角色的依依不捨——林與盧一樣是立體的、複雜的、多面的,而結局的悲劇色彩讓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相比大家熟悉的“偉光正”緝毒警察形象,林強峯在塑造上更接近一種“破碎英雄”的感覺:表面玩世不恭、桀驁不馴,甚至有點吊兒郎當。這種“非典型”警察形象,也正是緝毒警真實創傷的一面——用極致的外化掩蓋內心的脆弱與痛苦。
正如林強峯在劇集中提到的那樣:“我就沒離開過宛北”。
在某種意義上,他內心深處的某部分已經永遠留在了那個地方——宛北的經歷帶來沉澱,但依舊掩蓋不了創傷。而這,也正也是遊戲《掃毒風暴:宛北往事》開篇的故事。
《掃毒風暴》的劇集已經告一段落,但林強峯的故事仍沒有結束。
宛北往事
其實單從名字上看,你就不難猜出《掃毒風暴:宛北往事》(下簡稱《宛北往事》)與劇集的深度聯動關係:“宛北”是電視劇中有關境外勢力的一條暗線,而“往事”則表明了遊戲劇情的性質——劇集中林強峯的前傳故事。
《宛北往事》與劇集的深度聯動,固然可視爲一種討巧的賣點;但從遊戲製作層面講,這種嚴肅題材與影視聯動的新嘗試,在很多方面也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相較於近年同類影視互動遊戲,《宛北往事》就有着明顯的差異化與區分度:它沒有選擇自《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爆火以來盛行的同質化情感營銷,轉而回歸了以故事內容爲核心的敘事傳統。
在這種敘事方式下,《宛北往事》其實更側重於宏觀視角下的羣像描寫,而不僅僅執着於單純“賣角色”。遊戲以青年林強峯的初次臥底經歷爲主視角,深入描繪了宛北灰色地帶的暗流湧動:從當地毒販的亡命幫派,到動盪時局下的衆生百態,再到緝毒警察的負重前行,遊戲基本都有涉及。
當然,從題材出發,遊戲的主基調本就是嚴肅甚至黑暗的,而這也是《宛北往事》區分其他熱門影遊的獨特點之一。
與劇集一樣,遊戲劇情同樣採用多線交織的設定,共有16名核心角色構成一張龐大複雜的關係網絡。遊戲將會有超過 100 個劇情抉擇節點,400+劇情分支,玩家的選擇會產生蝴蝶效應,以此改變人物命運,甚至通向隱藏結局。
另外,作爲一款互動影遊,《宛北往事》的劇情驅動力其實是很強的。與劇集相比,遊戲的敘事節奏更爲緊湊,基本每隔10分鐘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並且每章基本都會有一個小高潮與意想不到的伏筆反轉。
遊戲與劇集的呼應,同樣體現在對緝毒事業殘酷現實的刻畫上。由於題材的特殊性,遊戲劇情的每一環都緊扣懸疑與黑暗的要素,而玩家扮演林強峯的每一次抉擇,都伴隨着隱忍或取捨,直指殘酷的真相。
遊戲中的每一個錯誤選項基本上都對應一個死亡結局,並配有單獨的劇情演繹,以及不同的壞結局插畫及警語,這同樣玩家重複遊玩的動力之一。
在製作層面,《宛北往事》同樣對標劇集水準,而你在遊玩過程中也確實能感受到遊戲獨特的沉浸感與影視質感。
除了基本的服化道、光影設計外,《宛北往事》相比同類型的影遊,有着明顯更多的分鏡設置與多種視角的專業攝製;而刑偵劇中打鬥、槍戰等常見的“大場面”戲碼,遊戲也通過多種不同視角的切換,給予了玩家有別於影視劇集的獨特觀感。
另外值得一提就是本作演員的演技了,基本上都表演到位,不會太過出戲,與劇版也確實有種“聯動感”。因爲《宛北往事》被設置爲劇集的前傳,所以你可以明顯感受到林強峯初當臥底時的青澀感,倒也與劇集形成了鮮明對比。
單從外在形象看,兩位演員眉宇間的神采與整體氣質也較爲相似
遊戲同樣沒有落入扁平化的人物設計,隨着劇情的推進,你同樣感受到林那股熟悉的“狠勁”:以身入局,過着將性命當籌碼、將每分每秒都押上賭桌的臥底生活。也正因如此,當玩家做出正確選擇後,代入林與對手鬥智鬥勇的過程,確實會有種莫名的爽感與成就感。
當然,遊戲中的大量配角形象同樣十分豐滿,而並不是單純的NPC或工具人,個別角色可能隱藏着特別的暗線與設定,具體細節還是等待玩家在遊戲中自行探索吧。
結語
《掃毒風暴:宛北往事》與影視作品的聯動,或許可以視爲一種影遊發展的新方向:擺脫長期籠罩在市場中“同質化”與“輕浮賺快錢”的陰雲,真正迴歸“質量爲王”的創作正途。
至少目前看來,《掃毒風暴:宛北往事》雖爲劇集前傳,但作爲一款影遊,也彰顯出了自身的獨特氣質。無論是對於劇集的粉絲,還是互動影視遊戲的愛好者,大家或許都能在遊戲中找到一種全新的體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