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記上次去網吧打遊戲是什麼時候了。
當了遊戲編輯以後,我的主要陣地就從網遊逐漸偏向了單機遊戲。即使剛來福州,家裏什麼娛樂設施都沒有的情況下,我的第一選擇也是先買臺XSX,淘個二手電視。
仔細一想,我對網吧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多年前,剛上初中那會。
前臺的網管是個不務正業的黃毛,總是會從抽屜裏劃拉出一大堆身份證;屋子裏永遠瀰漫着濃烈的煙味,沾在身上洗也洗不掉;鼠標和鍵盤常常被磨得油亮,有許多按鍵不好用,最壞的情況是誰不小心把果汁灑在上面,摸起來很黏手。
過去幾年,疫情對網吧業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據統計,從2016年到2023年,全國的網吧數量從15.2萬家銳減到7.7萬家,幾近腰斬。這其中小地方受到的影響尤甚,我家鄉的網吧從四五家關到幾乎絕跡,在GDP全省墊底的縣城裏,沒有人能頂住連續數個月的只出不入。而即便挺過了那一陣,不少店也會由於後續的客流量稀缺而被迫停業。
不過,和疫情後持續走低的劇本殺和密室逃脫不同,自2024年開始,網吧這個行業,似乎正在逐漸復甦。
鳥槍換炮
B站UP主“郝文博的奇妙日常”是河北廊坊的網吧老闆,最近他的生意紅火,上座率持續走高,人最多的時候座椅後面甚至還會站不少“來晚的兄弟”。他投資的幾家網吧每天營業額滿打滿算在兩萬左右,淡季的時候也有一萬多,如果碰上節假日,這個數字還要再翻一番。
(今日總收益63500)
郝文博幫網友們算了一筆賬,一家70臺機器的網吧,每天的淨支出大概在2000塊上下。他的網費定價是8元一小時,只要有35臺機器每天跑滿8小時,就能回本,這還不算零食飲料等副業的額外收入。作爲參考,他名下一家78臺機器的網吧上個月的營業額是23萬,淨賺15萬。
靠着這筆賬,郝文博已經連續開了四家分店,最近的一家7月初剛剛開業,投資最多,規格最高。大廳裏擺滿了50系的頂配機器,網費也從之前的8塊漲到了均價20。有了他的成功案例,不少眼饞的人也動了開網吧的念頭,而郝文博也非常樂於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今年二月,他的“幫開網吧”系列再次更新,從去年中旬做這個系列開始,短短半年,在他指導下改造、新開的網吧就有11家。
據統計,僅2024一年,杭州市就新增300多家網吧,越來越多的人看見了這門好生意,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開網吧不能說是穩賺不賠,但起碼有最低限度的保底,開不下去了就把店裏的機器一賣,能回一大口血。更何況許多低成本網吧的機器本來就是供應商手裏淘來的便宜貨,價格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負擔。
當然,要想真正在黃金地段做大做強,還是要海量的投入和心思的。隨着門店越開越多,網吧業也越來越卷。疫情之後,大部分的雜牌網吧更新成了品牌網吧,有餐食,能做飲料,40、50系的顯卡是標配,屋裏乾淨明亮,外設上檔次。郝文博剛開業的新店還加入了“電競膠囊”分區,坦白講就是個mini版的電競酒店,只不過私密性沒那麼強。但對我這種肥宅來說,價格公道,能上網,還有張牀,吸引力屬實不小。
而在情緒價值層面,前臺的網管從不務正業的黃毛變成了美女,應聘的條件不僅要顏值,還要有親和力,會跳舞,能出COS更是加分項。除去開卡、引導等日常工作,她們還承擔了在抖音、B站等平臺上的宣傳,穿上JK、拍個擦邊,能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LSP進店消費,高端一些的電競館甚至發展出了真人陪玩的業務,一小時在150上下,而這只是最基礎的價格,如果女陪玩遊戲打得好的話,價錢還要更貴。
(沒錯,這些都是綠樹電競的網管)
從某種意義上講,網吧的興衰是和遊戲產品掛鉤的。今年的《哪吒2》讓電影院賺的盆滿鉢滿,在網吧界,上一款這麼有統治力的遊戲是《絕地求生》。2017年的那股熱潮讓網吧業成了除藍洞以外最大的受益者,一些店鋪的營業額翻了番地往上漲,誰配置更新得越快,誰賺得就越多。
去年發售的現象級產品《黑神話:悟空》同樣給網吧帶來了一定的熱度,儘管持續時間只有一個月左右,但這無疑是個提振人心的現象。而《無畏契約》《三角洲行動》等爆款的出現,也讓基本盤不斷擴大,對於網吧老闆們來說,他們不玩電子遊戲,但可能比我們更需要它。
上網的人
在這個電子高速公路修到家門口的時代,誰還在去網吧打遊戲?
有關這個問題,我問了問我一個長泡網吧的朋友,東哥。他在我們縣城裏開了家生意不錯的菸酒店,家裏有臺4080的電腦,可他不愛在家裏玩遊戲,早上起來去店裏轉轉就一頭扎進網吧,充網費都是幾千幾千地刷,幾乎成了那裏固定刷新的NPC。
“你要真這麼問我,我也說不上來,反正在網吧裏就是得勁,操作也變好了,心情也舒暢了,在家裏沒那味。”東哥說道。
東哥焦慮的來自歲數不大的孩子,他在家裏敲鍵盤總是不敢大聲,開麥也像做賊。去網吧能讓他真正放鬆下來,找到玩遊戲的感覺,按他的話來說,在網吧和在家裏拿五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儘管有時候一個電話就得回家,可他還是樂此不疲。
近些年,人們對單人包間的需求越來越高,即便價格要比大廳貴上六七成,可包間總是會優先滿員,這種變化同樣體現在網魚網咖的裝修方案上——包間的比重逐漸增加,大廳的機器量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網吧,尋找一個封閉的空間,放空、充電、休息,把時間交還給自己。
而更多人,選擇品鑑各路“網吧大神”的視頻,共情那股隨遇而安的鬆弛感。這個題材一度成爲了B站的流量密碼。
UP主“小A在上網”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他的視頻內容同質化嚴重,卻每期都能收穫大幾十萬的播放量。
有人做了個調查,如今還來網吧打遊戲的人,70%家裏都有一臺配置不差的電腦,他們在網吧上機,單純是爲了買情緒價值,也許是和朋友的一次相聚,也許是高壓生活下的片刻喘息。
而儘管如今的網費相比以前翻了一倍不止,網吧市場需求卻依舊旺盛,我想這份內心的寧靜,可能也是一種“剛需”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