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要來看的是 ATK 最貴的鼠標了——ATK 鴨嘴獸。
![]()
它的首發售價要 500 塊,即便是算上國補之後,也要 400 出頭。
那比之前的烈空 1、烈空 X1 以及烈空 Z1 這些產品,貴的不是一點半點。
![]()
售價這麼貴的最大原因,就是它裏邊用了一顆目前最新最強的鼠標無線 IC:諾迪克 N54H20。
這是繼前段時間蝰蛇 V4 之後,第二款用 H20 的鼠標。
![]()
除此之外,還有固定 2W 幀的競技模式,最高 42000 的 DPI 和 3950 Ultra 傳感器。
但 H20 給你帶來唯一可以感知到的升級,就是續航增加。
![]()
這隻鴨嘴獸在 1KHz 模式下,可以達到 150 小時的續航時間。
所以你如果是衝着 H20 的性能,認爲 H20 能讓這隻鼠標比其他鼠標更準的話,那你還是洗洗睡吧。
![]()
來看模具。鼠標長 118 毫米,寬 62.5 毫米,高 37.5 毫米,橫握點長度 55 毫米,前端高度達到了 13 毫米。
實測的重量是 49 克,是一隻中小手的抓握鼠標。
從鼠標的側面看過去,可以看到鼠標的模具是一個類 XM 模具的高背抓握風格,但是它的尾部曲線要更平緩一些。
鼠標的背部最高點出現在鼠標中央略微靠後的位置上,在抓握時,對你手掌的支撐主要集中在你的掌心跟大魚際靠上的區域。對掌心的支撐感跟支撐面積,要比狗屁王略弱一些。
![]()
同時和其他高背抓握模具不同的是,鴨嘴獸幾乎沒有什麼“頂手感”,它更多的是對你手掌的支撐。
相比其他使用掌心發力的鼠標,鴨嘴獸的這隻模具會更偏向讓你去使用大魚際發力,讓大魚際去帶動整隻鼠標。
![]()
鼠標的側裙有做一個明顯的收腰處理,在內扣抓握時可以更好地鎖定手指,提供一個不錯的鎖定感。
同時整個側裙內收的幅度和曲線控制也非常好。即便是前伸抓握,你的小拇指也可以緊緊地貼在鼠標上,而不會沒有支撐。
![]()
鼠標前端的 R 角設計得比較圓潤,配合圓弧的按鍵蓋設計以及側邊的防夾手處理,可以說對小衆握法的適配性還是非常好的。
整體看上來,這隻模具的設計還是比較可圈可點的,是一隻不錯的中小手抓握鼠標。
![]()
鼠標的塗層依然是 ATK 的那種“出點汗纔會有附着力”的塗層。
這個和之前的烈空 F1 以及烈空 X1 是一樣的。
但可能是我這隻紫色的原因,它的塗層附着力遠遠沒有之前白色或者黑色來得好。
你如果很在意鼠標塗層的話,那麼這個紫色的我建議你慎重一下。
![]()
接着來看最重要的首發品控方面。
由於鼠標採用的是一個薄殼減重設計,因此在按壓側裙的時候,還是會有微微的形變。如果再使大點勁,用兩隻手按的話,就會觸發側鍵。不過這個力量,已經超出日常使用的範疇了。
鼠標的左右按鍵做工正常,沒有任何的空鍵程和異響,按鍵框量也在合理範圍內。內部定製的光微動,手感屬於硬脆的那種類型,按壓沒有明顯的彈簧音。
滾輪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它的段落感和刻度感表現都非常好,滾輪的阻尼也恰到好處。唯一的不足是,它的中鍵手感是那種偏軟脆的手感,和主鍵微動的風格有點不搭。
![]()
但我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鼠標的底盤不太平。在鼠標中間區域有一個明顯的凹陷。
在底部腳貼區域的話,你可以明顯看到鼠標的縫隙。這個對日常使用其實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只會影響鼠標腳貼的磨損程度。我這幾天使用下來,在腳貼下面可以看到一條明顯的分層。希望後面的大貨會解決這個問題吧。
![]()
鼠標的驅動依然沒有什麼問題,ATK 的驅動做的一向都很好。本地驅動跟網頁驅動都支持,功能設計也都比較齊全。不過這個性能選項,有的跟雷柏一樣,都寫上續航時間就更好了。
最後我們來拆開鼠標,看一下鼠標的內部工藝和用料情況。
![]()
打開鼠標後,可以看到內部依然是一個非常標準的 ATK 風格。
![]()
首先在下面最顯眼的是這顆電池了,容量是 500 毫安時,並且通過了 3C 認證。
不過就算是電池這麼大,也沒有影響它的重心分佈,它的重心依然是非常居中的。
![]()
![]()
![]()
PCB 上一共可見三顆 IC,分別是正中央的 3950 Ultra 傳感器、 4056 充電管理 IC,以及它的核心賣點 N54H20
![]()
鼠標的微動是定製的 FE 光微動,這個和之前拆過的烈空 U2 Ultra 是一樣的。滾輪編碼器來自 TTC 金輪,無線天線在無線 IC 的上面,被集成在主板上。PCB 板材厚 0.8 毫米。
![]()
滾輪採用輻條式設計,內部有做明顯的打孔減重,滾輪直徑是 24.2 毫米。
![]()
看完了底殼來看上蓋。主鍵採用分離式設計,同時上面有做橫向限位柱。
![]()
擰下兩顆螺絲,就可以取下側鍵小板。
側鍵微動使用的是 TTC 微動,側鍵按鍵通過卡槽的方式固定在上蓋上。
![]()
好,那整隻鼠標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了。最後做個簡單的總結。
鴨嘴獸這隻鼠標,可以說是和之前的裂空系列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我覺得叫它“裂空 R1”會更合適一些。無論是內部的用料設計,還是周邊配套,它都和裂空系列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那唯一的升級,就是這裏面這顆 H20 無線 IC 了。
![]()
但是這顆 IC 帶來的可感知的升級點,也不是很明顯。但即便是這樣,在目前的所有高背抓握模具中,這隻鴨嘴獸仍然是一隻表現非常好的鼠標。在未來再發售幾個用 52840 或者是 52833 的低配版,保持其他周邊設計不變的情況下,那麼這隻鼠標的競爭力會非常的強。
那麼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所有內容了。
我是悠哉平澤唯,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