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髮家史——CUDA崛起,英偉達AI的護城河!

知名科技公司英偉達,市值突破了4萬億美元,超過微軟和蘋果,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裏,英偉達從一家開發圖形處理遊戲顯卡的小公司,一路成長爲全球AI巨擘!歡迎大家來到老黃髮家史的第九期,今天承接前八期內容,繼續聊老黃的創業史!

01 讓玩家買單

上文講到英偉達爲初代Xbox供貨後與微軟產生分歧,

微軟轉投競爭對手ATI,

黃仁勳受深藍AI擊敗國際象棋棋手的啓發,

決定向通用計算轉型!

此時,一位雷神之錘的極客玩家巴克,

將32塊GeForce顯卡並聯,實現《雷神之錘III》8K渲染,

成本僅花費2萬美元,證明遊戲顯卡可改造爲低成本超算!

於是老黃招募巴克主導GPU科學計算項目,

2003年推出開源語言Brook,

吸引學術界採購GeForce顯卡。

2004年,工程師預判芯片製程進入65nm後單核性能遇瓶頸,

並行計算成唯一出路,

英偉達祕密啓動CUDA項目,

支持C/C++編程,降低超算門檻,

1200名工程師轉向研發導致遊戲業務擱置,

顯卡成本激增,英偉達內部也開始對CUDA產生懷疑。

02 至暗時刻

2005年全球數億英偉達用戶中啓用科學計算功能的不足1%,

投資者視CUDA爲“負資產”,股價暴跌,

英偉達顯卡因兼容CUDA導致成本高於ATI,

導致出現了大規模的凸點門事件,

玩家發現英偉達顯卡出現遊戲不兼容和黑屏現象,

戴爾取消與英偉達的合作,

英偉達股價6年內第二次暴跌90%,

老黃撥2億美元退款,公司上市後首次年度虧損,

與此同時,英偉達首席科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柯克離職,

英偉達也陷入至暗時刻!

爲了破局,老黃招募斯坦福教授比爾·戴利,

戴利是一位傳奇科學家兼極限運動愛好者,

他拒絕英特爾高薪,選擇低谷期的英偉達,

主導CUDA向機器人、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擴展。

03 學術營銷

彼時英偉達的CUDA已經非常強悍了,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營銷,

早期科學家購買英偉達顯卡純屬自來水,

老黃即使是大規模打廣告,也很難有效吸引到目標客羣,

畢竟老黃的祕訣就是讓玩家爲AI功能買單,

大規模宣傳一些玩家從來用不上的功能,可能還是反作用。

於是戴利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方法,

就是以英偉達商業公司的名義,

召開一場類似於計算機領域的大型學術會議,

英偉達擔任主辦方和贊助商,

邀請全球各領域頂尖的科學家做學術報告,

這樣英偉達也能通過學術會議,

讓更多科學家瞭解到如何用英偉達顯卡來做科研,

於是就有了全球最強的學術技術大會——GPU技術大會!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 戴利

04 GTC大會

GPU技術大會一般按照兩年爲一個週期,

週期前面一年講技術講學術講架構,

週期後面一年則是發佈最新的顯卡滿足遊戲玩家,

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2009年,首屆GPU大會在聖何塞市中心的費爾蒙酒店拉開帷幕,

黃仁勳身着一件緊身黑襯衫、深藍色長筒褲,

腳蹬一雙銀色扣飾黑鞋,閃亮登場,

作爲天生的表演家,老黃非常擅長包裝自己,

開場說道,“歡迎各位來到高性能計算的盛會!”

GPU技術大會全稱爲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

所以後來大家都會簡稱爲GTC大會。

老黃很享受大場面,

於是首屆會議九邀請了《流言終結者》節目主持人前來助陣,

主持人帶來了兩套裝置,臨時改裝以向畫布噴射彩彈,

首先是一個遙控機器人,它每次只能射出一個彩彈,

耗時約1分鐘才勉強勾勒出一個笑臉的輪廓,

而另一套則是一個固定的炮陣,能一次性射出1100個彩彈,

瞬間便呈現出像素風格的蒙娜麗莎畫像,

科學家們也很喜歡這種充滿趣味和藝術氛圍的彩蛋。

05 1356倍

首次大會老黃很有心機,

特意邀請了各高校很擅長用英偉達顯卡的教授,

同時還把一些對英偉達有質疑的學者也拉到大會現場,

第一天開幕式結束,第二天的物理專題討論會上,

麻省理工學院的尼古拉斯·平託教授主講,

他整合了衆多圖像識別應用程序(包含數個神經網絡),

並利用CUDA技術進行優化,以便這些程序能在英偉達的GPU上運行。

接下來,他使用這些程序去識收集的視頻片段中的角色與物體,

當最優模型組合在一起時,

即便是首次播放男演員傑裏·奧巴赫的新片段,

也能以近90%的準確率識別出奧巴赫。

在演講所附的論文中,平託指出,

英偉達芯片組的性能是同價位英特爾CPU的1356倍!

06 圖像識別

圖像識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基礎性問題,

通過教計算機進行圖像識別,

研究人員正沿着進化的軌跡,

逐步開發出更爲複雜的能力,

比較有趣的是,首次GTC大會期間,

古生物學家在格陵蘭的巖壁上發現了一塊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神經組織竟奇蹟般地保存了下來。

這種生物比恐龍還要古老,

外形類似於鱟,身體上伸出眼柄。

觸摸嵌在這塊古老岩石中的視神經,

你會感受到一個比米粒還小的細胞團,

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腦。

化石記錄表明,平託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視覺識別能力推動了生物智力的快速發展,

而這一能力也即將在計算機上得以實現!

07 算力瓶頸

比較遺憾的是,他的演講只是那周衆多演講中的一場,

並未引起過多關注。

接下來的2010年和2011年,GTC大會繼續召開,

但並未在他的觀點上有所突破。

在發表後的兩年內,平託的論文僅被引用15次,

神經網絡這一研究領域備受冷落,

就像三葉蟲化石一樣無人問津。

原因也非常簡單,彼時的英偉達顯卡算力仍然有瓶頸,

無法處理結構更加複雜的神經網絡,

再加上學術界早就放棄了神經網絡,

所以英偉達的這些力推也有點自嗨的成分,

不過從2025年今天再回顧老黃所做的一切,

當年的自嗨早已成爲改變人類AI歷史進程的里程碑事件!

08 CUDA之父

2011年,並行計算架構、CUDA的創始人靈魂人物約翰·尼科爾斯,

因黑色素瘤離世,病中他仍堅持敲代碼,

堅信CUDA會把顯卡變成超級計算機,

英偉達爲了紀念尼科爾斯,給他再UIUC設獎學金,

黃仁勳後來採訪時憶及故人仍難掩悲慟。

尼科爾斯在世時其實只看到了CUDA未來潛力的冰山一角,

09年CUDA的下載量已突破30萬次,

然後市場興趣連續3年下滑,

至2012年降至最低點,新安裝量僅略超10萬次。

科學計算的市場看似已趨飽和,

投資者們開始抱怨英偉達持續投資CUDA並無財務意義,

華爾街嘲諷,“英偉達在這個新的芯片架構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他們瞄準了學術和科學計算這一偏門領域,白白耗費了數十億美元,

而科學計算是一個很小的大市場,不值得投入這麼多錢。”

2012年,形勢變得嚴峻起來。儘管英偉達的收入和員工人數大幅增長,

但其股價10多年來一直未有起色,利潤也停滯不前,

老黃繼承CUDA之父尼科爾斯的意志,

仍然將超級計算推向大衆,然而大衆對此似乎並不感興趣。

09 做空英偉達

英偉達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做空者,

其中最有重量級是華爾街的一位投資人傑夫·史密斯,

他專門盯着業績不佳公司的企業,往往會突襲做空這些公司,

然後再要求獲得董事會席位並進行戰略變革,

在遭遇阻力時,他甚至會嘗試解僱CEO,

史密斯在信中質詢黃仁勳是否正帶領公司走向毀滅,

許多投資分析師認爲,如果英偉達停止將利潤投入CUDA,

轉而向股東支付股息,股價將會上漲,

同時,也有人對黃仁勳是否應該繼續擔任CEO提出異議。

史密斯還是個媒體高手,他善於利用新聞輿論爲自己謀取利益,

外界普遍認爲CUDA是一個巨大的資金黑洞,

而史密斯也利用這種輿論,將大刀瞄向了老黃。

10 正面對抗

而老黃其實並不是一位固執己見的CEO,

早在21世紀初,英偉達曾涉足北橋芯片的生產,

但在幾個市場週期後,

黃仁勳意識到自己正陷入與英特爾的價格戰泥潭。

於是他果斷終止了這個項目,並向團隊承認了自己的決策失誤。

在CUDA研發的同時,黃仁勳還積極投資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圖形處理市場。

當時移動市場很大,老黃那時還和雷軍同臺過。

不過,英偉達還做了一件非常不不明智的事,

就是斥資3.67億美元收購了蜂窩式調制解調器製造商Icera,

當時調制解調器市場已趨於成熟,且由高通公司主導,

史密斯率先向老黃開了第一槍,

認爲英偉達涉及了CUDA、顯卡、移動芯片和調制解調器等多個領域,

可能會分心,史密斯直接找到老黃,讓他集中精力做遊戲顯卡,

最終老黃向史密斯低頭放棄了調制解調器市場。

不過在CUDA戰場上,老黃絲毫不懼史密斯仍然堅持,

黃仁勳回憶,“我從未考慮放棄CUDA,

因爲在這個冷門市場中,英偉達就是唯一的供應商!”

11 放手一搏

在黃仁勳的整個職業生涯中,

這次面對史密斯時決定加倍投入CUDA,

是他人生中最冒險的一次抉擇。

與遊戲玩家不同,超級計算客戶善變且資金常常不足,

學術客戶則依賴不可預測的研究資助,

企業研發受到多疑的首席財務官的嚴格審查,

至於ZF贊助的研究計劃往往遙遙無期,

即便是深知行業風險的半導體業界高層,也對CUDA持保留態度,

但是黃仁勳仍然決定放手一搏。

英偉達董事會成員吉姆·蓋瑟(也是英偉達成立之初的那位律師),

幫助老黃聯繫到東海岸的共同基金機構富達(Fidelity),

這家公司管理了超過萬億美元的客戶資產,

所持有的英偉達股份甚至超過了黃仁勳本人。

爲此,黃仁勳親赴波士頓與富達一方會面,

但會談並不順利,富達不支持英偉達繼續投資CUDA,

還聲稱如果老黃不按照史密斯的建議去做,

那麼富達就會撤資!

從2006年到2012年,CUDA已經誕生了六年,

英偉達也蹉跎了六年,

面對華爾街的不信任、大股東的撤資威脅,

英偉達再次站到了破產危險的邊緣,

這一次老黃又是如何化險爲夷的呢?

CUDA又是如何崛起,成爲英偉達的護城河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遊戲&AI系列:

老黃髮家史——英偉達市值突破4萬億,老黃的傳奇人生!

老黃髮家史——傳奇AMD工程師,老黃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老黃髮家史——世嘉主機拯救英偉達,老黃曾差點破產!

老黃髮家史——FPS天才成就英偉達,N卡的誕生!

老黃髮家史——N卡大戰A卡,上古芯片巨頭ATI!

老黃髮家史——英偉達創造顯卡,PC遊戲的崛起!

老黃髮家史——極客玩家的一次靈感,啓發英偉達進軍AI!

老黃髮家史——讓玩家爲 AI 買單,老黃成功的祕訣!

AI——是遊戲NPC的未來嗎?

巫師三——AI如何幫助老遊戲畫質重獲新生

你的遊戲存檔——正在改寫人類藥物研發史

無主之地3——臭打遊戲,竟能解決人類大腸便祕煩惱

一句話造GTA——全球首款A遊戲引擎Mirage上線

AI女裝換臉——FaceAPP應用和原理

AI捏臉技術——你想在遊戲中捏誰的臉?

Epic虛幻引擎——“元人類生成器”遊戲開發(附教程)

腦機接口——特斯拉、米哈遊的“魔幻未來技術”

白話科普——Bit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永劫無間——肌肉金輪,AI如何幫助玩家捏臉?

Adobe之父——發明PDF格式,助喬布斯封神

FPS遊戲之父——誰是最偉大的遊戲程序員?

《巫師3》MOD——製作教程,從零開始!

#gd的ai&遊戲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